第三节 阿弥陀佛净土
一、阿弥陀佛之出世
1.弥陀诸经
现存大乘经论中,记载阿弥陀佛及其净土之事的,有二百余部,约占大乘经论的三分之一。最早传入汉地的宣传阿弥陀佛信仰的经典则是东汉支谶所译的《般舟三昧经》。该经云:
若沙门、白衣(在家信徒),所闻西方阿弥陀佛刹,当念彼方佛,不得缺戒,一心念若一昼夜,若七日七夜。过七日以后,见阿弥陀佛……用是念佛故,当得生阿弥陀佛国。(《行品》)
这是说,日夜一心思念阿弥陀佛,便能见佛,并在死后往生其佛国。但《般舟三昧经》还不是专门论述阿弥陀佛信仰的经典。
专门论述阿弥陀佛信仰的最早经典则是东汉失译的《后出阿弥陀佛偈》,共有五言偈句五十六句,附“阿弥陀佛说咒”。偈题下有:“古旧录云:阙译人名,今纪《后汉录》。”其内容虽比较完整却十分简略。
东汉以后弥陀经典译本增多,其中最有影响的是《无量寿经》、《观无量寿经》、《阿弥陀经》及《无量寿经论》,合称“三经一论”,为后来净土宗主要依据的经典。
《无量寿经》有十二译,宋元以来仅存五译,称为“五存七欠”。所存之五译为:
一、后汉支娄迦谶译《无量清净平等觉经》二卷。但有学者认为此经为西晋竺法护所译。梁僧祐《出三藏记集》便没有支娄迦谶译此经的记载,倒有两处记西晋竺法护译《无量寿经》二卷,且皆注有“一名《无量清挣平等觉经》”。把《平等觉经》与吴支谦译《大阿弥陀经》相比较,两个译本大部分译文相同,不同之处是《大阿弥陀经》所载的过去佛有三十四个,《平等觉经》为三十七个;关于弥陀二十四愿,《平等觉经》的次序有变动,文字较简练,多出两处偈颂。说明《平等觉经》很可能是在《大阿弥陀经》译文的基础上增补和改译的,为竺法护所译。
二、吴支谦译《佛说诸佛阿弥陀三耶三佛萨楼佛檀过度人道经》二卷。佛教经录一般简称之为《阿弥陀经》,后人为了与鸠摩罗什译《阿弥陀经》相区别,特称为《大阿弥陀经》。
三、曹魏康僧铠译《无量寿经》二卷。
四、唐代菩提流志译《大宝积经·无量寿如来会》二卷。简称《无量寿如来会》。
五、宋代法贤译《佛说大乘无量寿庄严经》三卷。
所缺的七种译本按宋元以来说法为:
一、后汉安世高译《无量寿经》二卷。
二、曹魏白延译《无量清净平等觉经》二卷。
三、西晋竺法护译《无量寿经》二卷。前面说过,此译本很可能不缺,误为后汉支娄迦谶译。
四、东晋竺法力译《无量寿至真等正觉经》一卷。
五、刘宋佛陀跋陀罗译《新无量寿经》二卷。
六、刘宋宝云译《新无量寿经》二卷。
七、刘宋昙摩密多译《新无量寿经》二卷。
这十二译中所存五译,康译《无量寿经》为通行本。宋代王龙舒会集四种译本为一本(未收唐菩提流志译本),称为《大阿弥陀经》。近人夏莲居认为五种译本文词互有详略,义谛不无异同,会集五种译本为一本,称《佛说大乘无量寿庄严清净平等觉经》。
《观无量寿经》,一卷,刘宋畺良耶舍译。又称《观无量寿佛经》、《无量寿佛观经》、《无量寿观经》、《十六观经》,略称《观经》。隋代费长房《历代三宝纪》卷四、卷七于畺良耶舍译本外,另列举东汉、东晋两种译者不详的译本。
《阿弥陀经》,一卷,姚秦鸠摩罗什译。又称《一切诸佛所护念经》、《诸佛所护念经》、《小无量寿经》、《小经》、《四纸经》。异译二本:一为刘宋求那跋陀罗译《小无量寿经》,一卷,早已散佚,仅存咒文与利益文;一为唐代玄奘译《称赞净土佛摄受经》,一卷。
《无量寿经论》,二卷,世亲著。全称《无量寿经优婆提舍愿生偈》,又称《无量寿经愿生偈论》、《愿生偈》、《往生净土论》、《往生论》、《净土论》。
《无量寿经》、《观无量寿经》、《阿弥陀经》之注疏很多,独世亲《无量寿经论》只有东魏昙鸾之注,此注一出,即成经典,与论并行。
2.弥陀名号
阿弥陀为梵文音译,又作阿弥多、阿弭跢、阿弭亸,略称弥陀。意译则十分复杂。“阿”字是梵音的头一个字,一切音声、所有文字,都不能离开“阿”字。“阿”,意译为“无”,印度的语言文字崇拜者以为它是万物之根源、诸法之本体,对它的含义作了广泛的解释,有一百义之多。“弥陀”意为量,含义也不少。“阿弥陀”合在一起,意译“无量”。
阿弥陀另有梵名阿弥多廋,意译“无量寿”;梵名阿弥多婆、阿弥亸魄,意译“无量光”。梵本《阿弥陀经》及《称赞净土佛摄受经》载,此佛寿命无数,妙光无边,故称无量寿佛、无量光佛。而《般舟三昧经》、《大阿弥陀经》、《维摩诘经》等早期经典中,则只有阿弥陀之称号。由此推知无量寿、无量光之称,为后代依其名之原义所立。又在《平等觉经》、《后出阿弥陀佛偈》、《称赞净土佛摄受经》中,阿弥陀佛号无量清净佛,所在之世界称为清净世界、极乐世界。
《无量寿经》所载之名号又有发展。该经卷上谓:
是故无量寿佛,号无量光佛、无边光佛、无碍光佛、无对光佛、炎王光佛、清净光佛、欢喜光佛、智慧光佛、不断光佛、难思光佛、无称光佛、超日月光佛。
这便是常说的阿弥陀佛十三个名号(即“无量寿佛”加“十二光佛”)。除此之外,阿弥陀佛还有许多称号,如:无量法身、无量报身、无量应身、无量名号、无量世界、无量眷属、无量方便、无量化佛、无量化禽、无量乐音、无量神通、无量妙智、无量福德、无量安乐、无量自在、无量大慈、无量大悲、无量胜缘、无量大愿、无量种种不可思议神变法力、摄受一切无量众生,等等。
阿弥陀佛译为“无量佛”,也就是“佛无量”,即无数之佛。在这个含义上,阿弥陀佛便是十方三世无量诸佛之总代表。所以,《观无量寿经》第九观说:“见无量寿佛者,即见十方无量诸佛。”“作是观者,名观一切佛身。”这样看来,不论译为“无量寿佛”,或者译为“无量佛”,或者译为其他,任何译名都不能表达出“阿弥陀佛”一词的丰富内涵。于是,人们多抛弃意译之法,干脆就按音译称阿弥陀佛,以保存这个词的全部含义。
3.阿弥陀佛成佛诸说
从宗教史学的角度来看,阿弥陀佛的出现,可能与太阳崇拜有关。古印度婆罗门教崇拜太阳,称太阳神为弥陀罗;“阿弥陀”意译“无量光”,便是太阳光的扩大引申。因此,有人认为,佛教吸收了古印度崇拜太阳神的思想,又受来自希腊、波斯宗教他力救济的祈祷崇拜影响,逐渐创造出阿弥陀佛。不过,人们所信仰的是佛教诸经的说法。佛教诸经都说,阿弥陀原是凡夫俗子,经修行而成佛。他原本是什么人,怎样成佛的,则说法不一。
一、法藏说。
《无量寿经》说,过去有佛,名“世自在王佛”(音译楼夷亘罗佛,又作世饶王佛、饶王佛)。时有一国王,听世自在王佛讲说佛法,心怀愉悦,决心向道,弃国舍家为僧,名为法藏。有一天,法藏整肃法衣,长跪于佛的座前,赞颂佛的功德,然后白佛:“我愿发无上的宏愿。祈求佛慈愍,为我广演诸佛如来的净土法门。我当秉承佛的慈旨勤修,完成我今所发愿心。”佛透视法藏,见他机宜非凡,智力高超,弘毅坚强,便答允了他,“即为广说二百一十亿佛刹土天人之善恶,国土之粗妙。应其心愿,悉现与之。”法藏睹见之后,潜心思维,用五劫时间,摄取二百一十亿佛土之精华,提炼为四十八条,再到佛前,表示愿实现这四十八条,称为“四十八愿”。法藏在佛前发四十八愿,即时大地震动,天雨妙华。又经历无数劫的修行,累功积德,愿行圆满,入于佛位,号为阿弥陀。阿弥陀佛成佛至今,已有十劫。
二、无诤念说。
《悲华经》的《大施品》及《诸菩萨本授记品》说,过去有世界名删岚提,劫名善持,佛名宝藏如来。时有转轮圣王,名无诤念(又作无量净),与其千子一心向道,供养宝藏如来及诸圣众。宝藏如来放大光明,现出十方无量世界,有清净佛土,有不净佛土,让无诤念及诸子自己选取。无诤念表示不愿取不净佛土,发下二十四愿,愿取清净佛土。发愿之后,宝藏如来为他授记说,西方过百千万亿佛土有世界,诸佛相继出世白曰:“大王,如是诸佛悉灭度已,复过一恒河沙等阿僧祇劫,入第二恒河沙等阿僧祇劫,是的世界转名安乐,汝于是时当得作佛,号无量寿如来、应供、正遍知、明行足、善逝、世间解、无上士、调御丈夫、天人师、佛、世尊。”接着,宝藏如来又为无诤念诸子授记。第一太子不眗将为观世音菩萨,在阿弥陀佛入灭后为佛,号“遍出一切光明功德山王如来”。第二王子尼摩将为大势至菩萨,成佛时名“善住珍宝山王如来”。第三王子王众,将为文殊菩萨,成佛时名“普现如来”。第八王子泯图,将为普贤菩萨,成佛时名“智刚吼自在相王如来”等。
三、不思议胜功德太子说。
隋代阇那崛多译《一向出生菩萨经》说,过去有佛,号“宝功德威宿劫王”,为众生广说陀罗尼。其时,有轮王名“持火”,其太子名“不思议胜功德”,生年十六,听佛说法,便在七万岁中精勤修习。未曾睡眠,也不侧伏,端坐一处,不贪王位及财宝,不乐自身,得闻无数诸佛说法,尽能修习。于是,出家为僧。又经九万岁,修习陀罗尼,并用来教化无量众生,使其发心向道。积功累德,终于成佛。经中说:“尔时,不思议胜功德比丘,岂异人乎?即阿弥陀如来是也。”
四、大通智胜佛之子说。
《法华经·化城喻品》说,过去有佛,名“大通智胜如来”,他原是转轮圣王之子,曾生十六子。他出家成佛后,十六子也随他出家,以童子而为沙弥。大通智胜佛应十六沙弥及众人之请,讲说《法华经》,八千劫未曾休废,然后进入静室,禅定八万四千劫。十六沙弥知佛入定,便各升法座,广说《法华经》八万四千劫,各度脱无量众生。八万四千劫后,大通智胜佛升座宣告:“是十六菩萨沙弥,甚为希有。诸根通利,智慧明了,已曾供养无量千万亿数诸佛,于诸佛所常修梵行,受持佛智,开示众生,令入其中。汝等皆当数数亲近而供养之。”并说十六沙弥都已得“无上正等正觉”而成佛,正在十六方国土说法。其中两位沙弥为“西方二佛,一名阿弥陀,二名度一切世间苦恼”。此外,还有东方阿閦佛,娑婆世界释迦牟尼佛等。可见,阿弥陀佛原是王孙、佛子,又是佛的弟子。
五、月上王之子说。
《鼓音声经》说,阿弥陀佛之国名清泰,圣王所住,其城纵广十千由旬。阿弥陀佛父是转轮圣王,名为月上,母名殊胜妙颜,子名月明,奉事弟子名无垢称,智慧弟子名贤光。此经以载有阿弥陀佛之父母而著称。
以上关于阿弥陀佛出世的不同说法,反映了在阿弥陀佛信仰的流传中长期没有一个统一的说法,可以并存。不过,按照优胜劣汰规律发展着的阿弥陀佛出世诸说,《无量寿经》逐渐成为权威,法藏修行成阿弥陀佛之说被公认,已是定论。至于其他诸说,则所知之人甚少了。
二、四十八愿
依《无量寿经》卷上,阿弥陀佛之本愿为四十八愿,具体如下:
一、设我得佛,国有地狱、饿鬼、畜生者,不取正觉。
二、设我得佛,国中天人寿终之后,复更三恶道者,不取正觉。
三、设我得佛,国中天人不悉真金色者,不取正觉。
四、设我得佛,国中天人形色不同,有好丑者,不取正觉。
五、设我得佛,国中天人不识宿命,下至知百千亿那由他诸劫事者,不取正觉。
六、设我得佛,国中天人不得天眼,下至见百千亿那由他诸佛国者,不取正觉。
七、设我得佛,国中天人不得天耳,下至闻百千亿那由他诸佛所说,不悉受持者,不取正觉。
八、设我得佛,国中天人不得见他心智,下至知百千亿那由他诸佛国中众生心念者,不取正觉。
九、设我得佛,国中天人不得神足,于一念顷,下至不能超过百千亿那由他诸佛国者,不取正觉。
十、设我得佛,国中天人,若起想念贪计身者,不取正觉。
十一、设我得佛,国中天人不住定聚,必至灭度者,不取正觉。
十二、设我得佛,光明有限量,下至不照百千亿那由他诸佛国者,不取正觉。
十三、设我得佛,寿命有限量,下至百千亿那由他劫者,不取正觉。
十四、设我得佛,国中声闻有能计量,乃至三千大千世界众生悉成缘觉,于百千劫悉共计校,知其数者,不取正觉。
十五、设我得佛,国中天人寿命无能限量,除其本愿修短自在,若不尔者,不取正觉。
十六、设我得佛,国中天人,乃至闻有不善名者,不取正觉。
十七、设我得佛,十方世界无量诸佛,不悉咨嗟称我名者,不取正觉。
十八、设我得佛,十方众生至心信乐,欲生我国,乃至十念,若不生者,不取正觉。唯除五逆、诽谤正法。
十九、设我得佛,十方众生发菩提心,修诸功德,至心发愿欲生我国,临寿终时,假令不与大众围绕现其人前者,不取正觉。
二十、设我得佛,十方众生闻我名号,系念我国,植众德本,至心回向,欲生我国,不果遂者,不取正觉。
二十一、设我得佛,国中天人不悉成满三十二大人相者,不取正觉。
二十二、设我得佛,他方佛土诸菩萨众来生我国,究竟必至一生补处,除其本愿自在所化,为众生故,被弘誓铠,积累德本,度脱一切,游诸佛国,修菩萨行,供养十方诸佛如来,开化恒沙无量众生,使立无上正真之道,超出常伦诸地之行,现前修习普贤之德。若不尔者,不取正觉。
二十三、设我得佛,国中菩萨承佛神力供养诸佛,一食之顷,不能遍至无数无量亿那由他诸佛国者,不取正觉。
二十四、设我得佛,国中菩萨在诸佛前,现其德本,诸所求欲供养之具,若不如意者,不取正觉。
二十五、设我得佛,国中菩萨不能演说一切智者,不取正觉。
二十六、设我得佛,国中菩萨不得金刚那罗延身者,不取正觉。
二十七、设我得佛,国中天人一切万物,严净光丽,形色殊特,穷微极妙,无能称量。其诸众生乃至逮得天眼有能明了辨其名数者,不取正觉。
二十八、设我得佛,国中菩萨乃至少功德者,不能知见其道场树无量光色,高四百万里者,不取正觉。
二十九、设我得佛,国中菩萨若受读经法,讽诵持说,而不得辩才智慧者,不取正觉。
三十、设我得佛,国中菩萨智慧辩才若可限量者,不取正觉。
三十一、设我得佛,国土清净,皆悉照见十方一切无量无数不可思议诸佛世界,犹如明镜睹其面像。若不尔者,不取正觉。
三十二、设我得佛,自地以上至于虚空,宫殿楼观,池流华树,国土所有一切万物,皆以无量杂宝百千种香而共合成,严饰奇妙,超诸天人。其香普薰十方世界,菩萨闻者皆修佛行。若不如是,不取正觉。
三十三、设我得佛,十方无量不可思议诸佛世界众生之类,蒙我光明,触其身者,身心柔软,超过天人。若不尔者,不取正觉。
三十四、设我得佛,十方无量不可思议诸佛世界众生之类,闻我名字,不得菩萨无生法忍、诸深总持者,不取正觉。
三十五、设我得佛,十方无量不可思议诸佛世界,其有女人闻我名字,欢喜信乐,发菩提心,厌恶女身,寿终之后,复为女像者,不取正觉。
三十六、设我得佛,十方无量不可思议诸佛世界诸菩萨众,闻我名字,寿终之后,常修梵行至成佛道。若不尔者,不取正觉。
三十七、设我得佛,十方无量不可思议诸佛世界诸天人民,闻我名字,五体投地,稽首作礼,欢喜信乐,修菩萨行,诸天世人,莫不致敬。若不尔者,不取正觉。
三十八、设我得佛,国中天人欲得衣服,随念即至,如佛所赞应法妙服自然在身,有求裁缝捣染浣濯者,不取正觉。
三十九、设我得佛,国中天人所受快乐,不如漏尽比丘者,不取正觉。
四十、设我得佛,国中菩萨随意欲见十方无量严净佛土,应时如愿,于宝树中皆悉照见,犹如明镜睹其面像。若不尔者,不取正觉。
四十一、设我得佛,他方国土诸菩萨众,闻我名字,至于得佛,诸根缺陋不具足者,不取正觉。
四十二、设我得佛,他方国土诸菩萨众,闻我名字,皆悉逮得清净解脱三昧,住是三昧,一发意顷,供养无量不可思议诸佛世尊,而不失定意。若不尔者,不取正觉。
四十三、设我得佛,他方国土诸菩萨众,闻我名字,寿终之后,生尊贵家。若不尔者,不取正觉。
四十四、设我得佛,他方国土诸菩萨众,闻我名字,欢喜踊跃,修菩萨行,具足德本。若不尔者,不取正觉。
四十五、设我得佛,他方国土诸菩萨众,闻我名字,皆悉逮得普等三昧。住是三昧,至于成佛,常见无量不可思议一切诸佛。若不尔者,不取正觉。
四十六、设我得佛,国中菩萨随其志愿,所欲闻法,自然得闻。若不尔者,不取正觉。
四十七、设我得佛,他方国土诸菩萨众,闻我名字,不即得至不退转者,不取正觉。
四十八、设我得佛,他方国土诸菩萨众,闻我名字,不即得至第一忍,第二、三法忍,于诸佛法不能即得不退转者,不取正觉。
这四十八愿,又作四十八大愿、六八弘愿、六八超世愿。
隋慧远在《无量寿经义疏》卷上把四十八愿分为三类:第十二、十三、十七之三愿为摄法身愿;第三十一、三十二之二愿为摄净土愿;其余之四十三愿为摄众生愿。此外,还有多种分类。
应该指出,关于阿弥陀佛之本愿,后汉译《平等觉经》、吴译《大阿弥陀经》及后汉译《后出阿弥陀佛偈》都说二十四愿,鸠摩罗什译《摩诃般若经》说三十愿,宋译《大乘无量庄严经》说三十六愿,曹魏译《无量寿经》及唐译《无量寿如来会》说四十八愿。数目不同,源于所据原本不同。原本由二十四至三十至三十六至四十八,大体上反映了弥陀本愿发展的轨迹,即后出的吸收和丰富了先前的内容。惟《大阿弥陀经》卷上所说第二愿之“国无女人”与“莲花化生”两条,不见于曹魏译《无量寿经》。当然,总的来说,《无量寿经》的四十八愿详赡完整,已被公认。
三、弥陀净土依正庄严
以四十八愿为蓝图而建成的阿弥陀佛净土,《无量寿经》喻为“安乐”,《阿弥陀经》喻为“极乐”,《文殊师利佛土严净经》喻为“安养”,《鼓音声经》喻为“清泰”,故通常有安乐国、安乐净土、安乐世界、极乐国、极乐净土、极乐世界、西方极乐世界、安养国、安养净土、安养世界、西方净土、弥陀国、弥陀净土等等称号。
净土为菩萨善业因所招之果报,分正、依二报。正报指成就之佛、菩萨及有情众生自体,依报指众生所依止的国土。弥陀净土依正二报庄严,《无量寿经》作了描述,世亲《无量寿经论》把这些描述概括整理为二种清净,摄二十九种庄严成就。
器世间清净(即依报),有十七种庄严成就:
一、国土相胜过三界道。名为庄严清净功德成就。
二、其国广大,量如虚空,无有齐限。名为庄严量功德成就。
三、从菩萨正道大慈悲出世善根所起。名为庄严性功德成就。
四、清净光明,圆满庄严。名为庄严形相功德成就。
五、备具第一珍宝性,出奇妙宝物。名为庄严种种事功德成就。
六、洁净光明,常照世间。名为庄严妙色功德成就。
七、其国宝物柔软,触者适悦,生于胜乐。名为庄严触功德成就。
八、千万宝华庄严池沼、宝殿、宝楼阁、种种宝树,杂色光明,影纳世界。无量宝网覆虚空,四面悬铃常吐法音。名为庄严三种功德成就。
九、于虚空中,自然常雨天华、天衣、天香,庄严普熏。名为庄严雨功德成就。
十、佛慧光明,照除痴暗。名为庄严光明功德成就。
十一、梵声开悟,远闻十方。名为庄严妙声功德成就。
十二、阿弥陀佛无上法王善力住持。名为庄严主功德成就。
十三、从如来净华所化生。名为庄严眷属功德成就。
十四、爱乐佛法味,禅三昧为食。名为庄严受用功德成就。
十五、永离身心诸苦,受乐无间。名为庄严无诸难功德成就。
十六、乃至不闻二乘、女人、根缺之名。名为庄严大义门功德成就。
十七、众生有所欲乐,随心随意,无不满足。名为庄严一切所求满足功德成就。
众生世间清净(即正报),有十二种庄严成就:
一、无量大宝王微妙华(花)台,以为佛座。名为庄严座功德成就。
二、无量相好,无量光明,庄严佛身。名为庄严身业功德成就。
三、佛无量辩才,应机说法,具足清白,令人乐闻,闻者必悟解,言不虚说。名为庄严口业功德成就。
四、佛真如智慧,犹如虚空,照了诸法总相、别相,心无分别。名为庄严心业功德成就。
五、天人不动众,广大庄严,譬如须弥山,映显四大海,法王相具足。名为庄严大众功德成就。
六、成就无上果,尚无能及,况复过者。名为庄严上首功德成就。
七、为天人丈夫之调御师,大众恭敬围绕,如师(狮)子王师(狮)子围绕。名为庄严主功德成就。
八、佛本愿力庄严,住持诸功德,遇者无空过,能令速满足,一切功德海。未证净心菩萨毕竟得证平等法身,与净心菩萨、与上地菩萨毕竟同得寂灭平等。名为庄严不虚作住持功德成就。
九、诸菩萨众身不动摇而遍至十方,种种应化,如实修行,常作佛事。
十、如是菩萨应化身,一切时不前不后,一心一念放大光明,悉能遍至十方世界,教化众生,种种方便,修行所成,灭除一切众生苦恼。
十一、是等菩萨于一切世界,无余照诸佛大会,无余广大无量供养,恭敬赞诸佛如来功德。
十二、是诸菩萨于十方一切世界无三宝处,住持庄严佛、法、僧宝功德大海,遍示令解,如实修行。
这二十九种庄严,概括了弥陀净土依正二报庄严,描绘出了弥陀净土的安乐情景,比较系统而全面,可惜简略了一些。因此,昙鸾为之作注,这是后话了。
把世亲的二十九种庄严结合《无量寿经》的具体描述,从现代观点来看,弥陀净土大致有如下特色:
一、优美的自然环境。
弥陀净土是一个没有自然压迫和危害的安乐之所,在那里一切需要都可以得到充分满足。穿的,是各种珍宝,想穿什么穿什么;吃的是禅三昧食,爱吃什么吃什么,愿什么时候吃什么时候吃;住的是宝殿楼阁,到处是八功德水,什么时候想洗浴便可洗浴。双目所接,无非珍花宝树,两耳所闻,尽为愉悦之音。到处光明,香气遍闻。七宝柔软,悦目便身。广大无限的国土平坦繁荣,没有高山险阻、荒凉不毛之处;气候温和,无所谓春夏秋冬。众生有所欲乐,随心随意,无不满足。
二、平等和谐的社会生活。
在阶级社会中,人与人之间是没有平等的。社会划分为剥削者与被剥削者、统治者与被统治者、主人与奴仆,由此而产生阶级斗争,充满了争权夺利、尔虞我诈、征战杀伐、巧取豪夺等等现象。另外还有种族的、民族的、种姓的、地域的各种矛盾。弥陀净土却没有这些现象。这是一个平等的社会,不但居民之间平等,就是居民与佛、菩萨之间也是平等的,没有阶级的、种族的、民族的、地域的差别。佛只是导师、教化者,而不是剥削者、统治者、主宰者。诸法平等,一切现象在共性上平等而无差别,由此所达到的智慧平等而无差别,众生也平等而无差别。所以,社会生活和平安宁,看不到自私自利,更看不到损人利己,只看到自利利他,共求无上菩提。
三、身心健康的新人。
在现实世界中,由于存在着阶级压迫与社会压迫,人生充满苦难与烦恼,佛家把诸多苦难与烦恼概括为“污秽”这个概念,因而称这个现实世界为秽土。与此相反,弥陀净土中的根本特点便是“清净”,国土清净,生活在其中的众生也清净,所以称为净土。众生清净既包括肉体,也包括心灵。众生全为化生,没有胎生、卵生和湿生;没有女人,凡女人至弥陀净土即转男身;没有六根残缺之人,健康得如那罗延;都具有天眼、天耳、他心智、神足、宿命等五神通;身俱真金色,寿命无限量;三十二相如佛,永离三恶道。众生不仅身脱苦难,而且心离烦恼,舍一切执著,成无量功德,深入正慧,再无余习。由此,居民都是身心健康的理想化的新人。
不过,这个理想国也有一个不理想的角落,那就是“边胎”。《无量寿经》卷下说:
若有众生,以疑惑心修诸功德,愿生彼国。不了佛智、不思议智、不可称智、大乘广智、无等无伦最上胜智,于此诸智,疑惑不信。然犹信罪福,修习善本,愿生其国。此诸众生生彼宫殿,寿五百岁,常不见佛,不闻经法,不见菩萨、声闻圣众,是故于彼国土,谓之胎生。
《大阿弥陀经》卷下说,若有众生,修诸功德,愿生彼刹,后有悔心,又复疑惑,不信有彼佛刹,不信有往生者,也不信布施作善,后世得福。其人后虽续有念心,暂信暂不信,志意犹豫,无所专据。临命终时,不能至阿弥陀佛处,只见弥陀边界之七宝宫殿,便以欢喜心止住城内,于水池中化生。其城纵广二千里,中有七宝舍宅,又有七宝浴池,池中自然花香,七宝行树皆出五音之声,应意自然得百味饮食,凡城中快乐如第二忉利天。但不能出城,不得见佛、闻经及见诸比丘僧,也不得知净土之诸菩萨、阿罗汉相貌。留此边胎五百岁后,始得至阿弥陀佛所,渐得智慧开明。因疑而住边地之城,故也称疑城、边地。
关于边地宫胎之解释,净土诸家有各种异说,这是后话了。
四、一佛二菩萨身相
弥陀净土的教主是阿弥陀佛,他的助手是观世音菩萨和大势至菩萨,合称弥陀三尊、西方三圣。
关于阿弥陀佛的形相,《观无量寿经》概括为“三十二相”、“八十随形好”。所谓三十二相,原是古代印度理想化的转轮圣王形相。小乘时期,释迦牟尼佛的形相也被描绘有三十二种特征。这三十二种特征,称为三十二大人相,与八十种好合称“相好”。后来所有的佛都具有相、好,因而有“千佛一面”之说。阿弥陀佛当然也具有这三十二种特征。
关于三十二相名称之顺序,各有异论。据《大智度论》卷四所载为:
足下安平立相——安立之时,足下平满,没有凹处,犹如盒底。这是佛于因位行菩萨道时,修六波罗蜜所感得的妙相,此相表引导利益之德。
足下二轮相——又作千辐轮相。足下毂网轮纹,众相圆满,如同千辐之轮。此相能摧伏怨敌恶魔,表照破愚痴与无明之德。
长指相——又作指纤长相、指长好相、纤长指相,即两手、两足指都纤长端直之相。是由恭敬礼拜诸师长,破除憍慢心所感得之相,表寿命长远,令众生爱乐归依之德。
足跟广平相——又作足跟圆满相、足跟长相,即足踵圆满广平。是由持戒、闻法、勤修行业而得之相,表化益尽未来际一切众生之德。
手足指缦网相——又作指间雁王相、指网缦相。即手足一一指间都有缦网交互联络之纹样,如雁王张相即现。不张即不现。此相是由修四摄法、摄持众生而有。能出没自在无碍,表离烦恼恶业、至无为彼岸之德。
手足柔软相——又作手足如兜罗绵相,即手足极柔软。是以上妙饮食、衣具供养师长,或在父母师长病时亲手为其拭洗等奉事供养而感得之相,表佛以慈悲柔软之手摄取亲疏之德。
足趺高满相——又作足趺隆起相、足趺端厚相、足趺高平相,即足背高起圆满之相。是佛于因位修福、勇猛精进感得之相,表利益众生、大悲无上之内德。
腨如鹿王相——股骨如鹿王之纤圆,是往昔专心闻法、演说所感得之相,表一切罪障消灭之德。
正立手摩膝相——又作垂手过膝相,即立正时,量手垂下,长可越膝。是由离我慢、好惠施、不贪著所感得、表降伏一切恶魔、哀愍摩顶众生之德。
阴藏相——又作马阴藏相,即男根密隐于体内如马阴(或象阴)之相。由断除邪淫、救护怖畏之众生而感得,表寿命长远,得众多弟子之德。
身广长等相——又作圆身相、尼俱卢陀身相。指佛身左右上下,其量全等,周匝圆满,如尼拘律树。以其常劝众生行三昧,作无畏施而感此妙相,表无上法王尊贵自在之德。
毛上向相——又作身毛右旋相,即佛一切发毛,由头至足都右旋,其色绀青、柔润。此相由行一切善法而有,能令瞻仰众生心生欢喜,获益无量。
一一孔一毛生相——又作孔生一毛相、一孔一毛不相杂乱相。即一孔各生一毛,其毛青琉璃色,一一毛孔皆出香气。为尊重供养一切有情、教人不倦、亲近智者、扫除棘刺道路所感之妙相,蒙其光者,悉能消灭二十劫罪障。
金色相——又作金色身相,指佛身及手足均为真金色,如众宝庄严之妙金台。因离诸忿恚、慈眼顾见众生而感得,能令众生瞻仰而厌舍爱乐,灭罪生善。
大光相——又作圆光一寻相。即佛之身光,任运普照三千世界,四面各有一丈。由发大菩提心、修无量行愿而有,能除惑灭障,表一切志愿都能满足之德。
细薄皮相——又作皮肤细软相,即皮肤细薄、润泽,尘垢不染。是以清净之衣具、房舍、楼阁等施与众生、远离恶人、亲近智者所感得之相,表佛之平等无垢、以大慈悲化益众生之德。
七处隆满相——指两手、两足下、两肩、颈项七处之肉都隆满、柔软。由不惜舍己所爱之物施予众生而感得,表一切众生得以灭罪生善之德。
腋下平满相——又作肩膊圆满相,即两腋下之骨肉圆满不虚。因佛予众生医药、饭食,又自能看病所感得之妙相。
上身如狮子相——又作上身相、狮子身相。指佛之上半身广大,行住坐卧威容端严,如狮子王。因佛于无量世界中,未曾两舌,教人善法,行仁和,远离我慢而感得此相,表威容高贵、慈悲满足之德。
大直身相——又作身广洪直相。在一切人中,佛身最大而直。为施药看病,持杀、盗戒,远离憍慢所感之相,能令见闻之众生止苦、得正念、修十善行。
肩圆好相——两肩圆满丰腴,殊胜微妙。由造像修塔,施无畏所感而得,表灭惑除业等无量功德。
四十齿相——佛具四十齿,一一都齐等,平满如白雪。此相由远离两舌、恶口、恚心,修习平等慈悲而感得,常出清净妙香,能制止众生之恶口业,灭无量罪,受无量乐。
齿齐相——又作齿密平齐相,即诸齿都不粗不细,齿间密接而不容一毫。因以十善法化益众生,又常称扬他人功德而感得,表能得清净和顺、同心眷属之德。
牙白相——又作四牙白净相,即四十齿外,上下也各有二齿,其色鲜白光洁,锐利如锋,坚固如金刚。以常思惟善法,修慈而感得此相,此相能摧破一切众生强盛坚固之三毒。
狮子颊相——又作颊车相。即两颊隆满如狮子颊。见此相者,得除灭百劫生死之罪,而见诸佛。
味中得上味相——又作常得上味相、知味味相,指佛口常得诸味中之最上味。由见众生如一子,又以诸善法回向菩提感得之相,表佛之妙法能满足众生志愿之德。
大舌相——又作广长舌相、舌软薄相,即舌头广长薄软,伸展可覆至发际。为发弘愿心,以大悲行回向法界而感得之相,观此相灭百亿八万四千劫生死罪,而得值遇八十亿之诸佛菩萨受记。
梵声相——又作声如梵王相。即佛清净之梵音,洪声圆满,如天鼓响,也如迦陵频伽之音。由说实语、美语,制守一切恶言所得,闻者随其根器而得益生善,大小权实也得惑断疑消。
真青眼相——又作目绀青相、莲目相,即佛眼绀青,如青莲花。因生生世世以慈心慈眼及欢喜心施予乞者所感得。
牛眼睫相——又作眼如牛王相,指睫毛整齐而不杂乱。为观一切众生如父母,以思一子之心怜愍爱护而感得之相。
顶髻相——又作肉髻相,即顶上有肉,隆起如髻形。由教人受持十善法,自亦受持而感得。
白毛相——又作眉间毫相,即两眉之间有白毫,柔软如兜罗绵,长一丈五尺,右旋而卷收,以其常放光,故称毫光、眉间光。因见众生修三学而称扬赞叹遂感得此妙相。
以上三十二相,行百善能得一妙相,称为“百福庄严”。
三十二相是显而易见的形相,随三十二相而来的微细隐密难见之形状有八十种,称为八十种好,又称八十随形好、八十随好、八十微妙种好、八十种小相、众好八十章。转轮圣王能具足三十二相,但只有佛、菩萨才能同时具足八十种好。
关于八十种好的顺序及名称,也是众说纷纭。据《大般若经》卷三八一载,指:①指爪狭长,薄润光洁;②手足之指圆而纤长、柔软;③手足各等无差,诸指间皆充密;④手足光泽红润;⑤筋骨隐而不现;⑥两踝俱隐;⑦行步直进,威仪和穆如龙象王;⑧行步威容齐肃如狮子王;⑨行步安平如牛王;⑩进止仪雅如鹅王;(11)回顾必皆右旋如龙象王之举身随转;(12)肢节均匀圆妙;(13)骨节交结犹若龙盘;(14)膝轮圆满;(15)隐处之纹妙好清净;(16)身肢润滑洁净;(17)身容敦肃无畏;(18)身肢健壮;(19)身体安康圆满;(20)身相犹如仙王,周匝端严光净;(21)身之周匝圆光,恒自照耀;(22)腹形方正、庄严;(23)脐深右旋;(24)脐厚不凹不凸;(25)皮肤无疥癣;(26)手掌柔软,足下平安;(27)手纹深长明直;(28)唇色光润丹晖;(29)面门不长不短,不大不小如量端严;(30)舌相软薄广长;(31)声音威远清澈;(32)音韵美妙如深谷响;(33)鼻高且直,其孔不现;(34)齿方整鲜白;(35)牙圆白光洁锋利;(36)眼净青白分明;(37)眼相修广;(38)眼睫齐整稠密;(39)双眉长而细软;(40)双眉呈绀琉璃色;(41)眉高显形如初月;(42)耳厚广大修长轮埵成就;(43)两耳齐平,离众过失;(44)容仪令见者皆生爱敬;(45)额广平正;(46)身威严具足;(47)发修长绀青,密而不白;(48)发香洁细润;(49)发齐不交杂;(50)发不断落;(51)发光滑殊妙,尘垢不著;(52)身体坚固充实;(53)身体长大端直;(54)诸窍清净圆好;(55)身力殊胜无与等者;(56)身相众所乐;(57)面如秋满月;(58)颜貌舒泰;(59)面貌光泽无有颦蹙;(60)身皮清净无垢,常无臭秽;(61)诸毛孔常出妙香;(62)面门常出最上殊胜香;(63)相周圆妙好;(64)身毛绀青光净;(65)法音随众,应理无差;(66)顶相无能见者;(67)手足指网分明;(68)行时其足离地;(69)自持不待他卫;(70)威德摄一切;(71)音声不卑不亢,随众生意;(72)随诸有情,乐为说法;(73)一音演说正法,随有情类各令得解;(74)说法依次第,循因缘;(75)观有情,赞善毁恶而无爱憎;(76)所为先观后作,具足轨范;(77)相好,有情无能观尽;(78)顶骨坚实圆满;(79)颜容常少不老;(80)手足及胸臆前,俱有吉祥喜旋德相(即卍字)。
按《观无量寿经》,阿弥陀佛除三十二相、八十随形好外,还有作为无量寿佛的身相,即“身如百千万亿夜摩天阎浮檀金色。佛身高六十万亿那由他恒河沙由旬,眉间白毫,右旋宛转,如五须弥山。佛眼如四大海水,青白分明。身诸毛孔,演出光明,如须弥山。彼佛圆光,如百亿三千大千世界,于圆光中,有百万亿那由他恒河沙化佛;一一化佛,亦有众多无数化菩萨以为侍者。无量寿佛有八万四千相,一一相中,各有八万四千随形好;一一好中,复有八万四千光明;一一光明,遍照十方众生”。
至于观世音菩萨,《观无量寿经》称:“其余身相,众好具足,与佛无异。唯顶上肉髻,及无见顶相,不及世尊。”这就是说,观世音菩萨与阿弥陀佛一样,身具三十二相、八十种好。不及佛的只有两点,顶上的肉髻和无见顶相。顶上肉髻属三十二相,无见顶相则为八十种好之一,两者似有不同,实则没有多大差别。从三十二相来说,顶上长成肉髻;但从八十种好来说,此肉髻大家见不到,虽见不到,却长在顶上,因而是微细特征,归于“好”之列。两者说的都是顶上肉髻,只是从不同角度说而已。这个肉髻“不及世尊”,是指高低大小不及,还是指其形不及,经中没有明说。
大势至菩萨的形相,《观无量寿经》称:“顶上肉髻,如钵头摩华。于肉髻上,有一宝瓶,盛诸光明,普现佛事。余诸身相,如观世音,等无有异。”
大势至菩萨和观世音菩萨一样,也具有三十二相、八十种好,也是肉髻不如佛。但大势至菩萨的肉髻颇为神奇,其上的宝瓶能演种种佛事。当然,不见得因此便胜过观世音菩萨,观世音菩萨眉间有白玉毫,流出八万四千种光明,每种光明中有无量百千佛,每位佛有无数菩萨为侍者,光是这个白玉毫,就足可以和大势至菩萨的肉髻宝瓶媲美。所以,在《观无量寿经》中,两位菩萨是各有千秋。
五、念佛方法
佛教的修行方法历来比较繁难。小乘佛教以获阿罗汉果为目标,认为一个人即使积善累德,身上有了“善根”,要获得解脱,最快的也须经过“三生”,慢者经过千生,甚至百劫千劫,也得不到解脱,依然流转生死。大乘佛教讲人人可以成佛,但不少流派主张须经累世修行,决非一生一世便能办到。《道行般若·昙无竭品》说:
成怛萨阿竭阿罗诃三耶三佛身(如来无上正等正觉身),不以一事不以二事成,以若干百千事,若世世作功德,本愿所致,亦复世世教人,用事故成佛身相及诸好,悉见如是。
这就是说,菩萨要成佛,须世世作功德,世世教人。而众生是无穷无尽的,菩萨要度脱众生,其修行当然必定是一个无限的长期过程。
与这些繁难的修行不同,弥陀经典提出了一个十分简便易行而又速效的修行法门,即念佛。
念佛的“念”,又作“忆”,是对所缘之事明白记忆而不使忘失的精神作用。汉译为“念”,从心,是很确切的,本就指的是心中的忆想活动。释迦佛入灭后,他的伟大的人格力量使弟子们深深怀恋,有的思念佛的音容笑貌,有的思念他的教义教法,有的不免念叨佛的名号,从中获得精神慰藉,振奋起光大佛法的雄心,坚定了谋求解脱的决心。因此,念佛是早就有了的,不过,所念之佛仅是释迦佛一位,而且多为自发的。
早在部派佛教时期,念佛的功德便受到人们的重视。在《增一阿含经》卷一之《十念品》、卷二之《广演品》、《诸经要集》卷三都以念佛为十随念之一。所谓十随念,指十种观想、思念,以思想十个对象,止息妄想,令心不动乱。十随念为:①念佛,专精系想如来之相好;②念法,专精系想修行轨则及诸佛教法;③念众,又作念僧,专精系想四双八辈(即预流、一来、不还、阿罗汉等四对八种)之圣众;④念戒,专精系想持戒能止诸恶,成就道品;⑤念施,专精系想布施能破悭贪,生长福果,利益一切,而无后悔心及求报心;⑥念天,专精系想诸天成就善业,感得胜身,众福具足,我亦如是修善业,感得如是身;⑦念休息,专精系想于寂静之处闲居,屏息一切缘务,修习圣道;⑧念安般(出入息),专精系想,摄心静虑,数出入息,觉知其长短,除诸妄想;⑨念身非常,专精系想此身为因缘假和合,发毛、爪齿等无一为真实常住者;⑩念死,专精系想人生如梦幻,不久即将散坏。这十随念是小乘佛教的禅法,其中的念佛不是为了求生净土,而只不过是为了进入和保持精神专注状态,但已是一种重要的禅定方法。
把念佛方法与往生弥陀净土联系起来的最早经典是支娄迦谶于东汉灵帝光和二年(179)所译的《般舟三昧经》。“般舟三昧”系梵文音译,意译“佛现前定”。入此种三昧,可见十方诸佛悉现前立,故又称“佛立三昧”。此经前后共有九种译本,现存三种,除支娄迦谶所译外,还有西晋竺法护译本及译者不明的《拔陀菩萨经》。
此经《问事品第一》载,颰陀和向佛提出了一系列的问题,从世俗的荣华富贵、健康长寿、才貌双全、自由自在到出世的诸佛神通、诸佛国土等等,希求能够如愿以偿。佛答道:“有三昧名十方诸佛悉在前立,能行是法,汝之所问悉可得也。”即是把佛立三昧与往生弥陀净土联系起来。该经还指出:
于三昧中立者,有三事,持佛威神力,持佛三昧力,持本功德力,用是三事故,得见佛。(《行品第二》)
这就是说,能见佛是由于佛的威神力和修持者的功德力,即外力(他力)和内力(自力)合力的结果。经文把佛威神力放在首位,突出佛的作用,开启了后来净土宗强调他力之端。
此经是说大乘禅法的,最终归结到般若的性空假有。三卷本说:
如是……菩萨其所向方闻现在佛,常念所向方,欲见佛,即念佛,不当念有,亦无我所立,如想空。
于是,念佛也就等于念空,“佛现前立”成了论证一切本无的一种方法。这种由观佛形相进而悟解义理、念佛之实相之法,是观想念佛与实相念佛之结合。
弥陀经典中说的念佛方法已经很完备。《无量寿经》卷下说通过三种途径可以往生弥陀净土:第一种人(上辈),舍家弃欲而作沙门,发菩提心,一心专念无量寿佛,修诸功德,愿生彼国;第二种人(中辈),虽不作沙门,但专念无量寿佛,多少修善,如持斋起塔造像,施舍沙门等,也愿生彼国;第三种人(下辈),既不能作功德,更不能作沙门,但“一向专意,乃至十念,念无量寿佛,愿生其国”。这三种人,都可在死后往生弥陀净土。阿弥陀佛四十八愿中,如第十八、十九、二十、三十四、三十六、四十七等愿中,都讲念佛名号之法,甚至只要听到阿弥陀佛的名字,也就念到了,可以实现往生之愿。
《观无量寿经》还展开观想念佛之法,说十六观:
一、日想观——正坐向西,观日落处。太阳光线强而容易观,能把心集注于西方一处。但要观到闭目后还能看得见日形。
二、水想观——水本性澄清,由此观可制止散乱心。同时又要观冰,因为冰的性质透明。又要观玻璃,以达到内外透彻、八面玲珑境界。
三、地想观——这是从现实的大地而观到安乐国地的。由于此观,最后能把心专注于一境(三昧境界)。
四、宝树观——树高八千由旬,花叶都以七宝庄严,果实能发大光明等等,由此,可知树木之生命及其发展,最后能观到弥陀净土之百花境界。
五、宝池观——安乐国水为八功德水,宝池由七宝合成。从宝池流出摩尼水,声音微妙,如奏音乐,演示苦、空、无常、无我等法。
六、宝楼观——五百亿宝楼,巍然林立,楼中无量天人,演奏美妙音乐。透彻这个境界之人,能除无量劫罪。
七、花座观——阿弥陀佛之莲花座,极其美丽庄严,变现自在,无可形容。
八、佛观——观想阿弥陀佛之法身。法身入一切众生心想中,而遍满一切处,所以,心想佛时,此心即是三十二相、八十种好。是心作佛,是心是佛。同时,观想观世音、大势至在旁胁侍。
九、佛身观——观想阿弥陀佛之真身,即色身。佛身金色,无比高大,佛眼大如四大海水。其光明、相好,不可具说,当用心眼观察,才看得到。
十、观世音观——观世音菩萨身色紫金,无比高大,头顶有肉髻,身后有大圆光。
十一、大势至观——大势至菩萨身相,与观世音菩萨类似。
十二、普观——观想自己已经往生弥陀净土,结跏趺坐于莲花中而普观极乐之相。
十三、杂想观——这是把上述第七至第十二观总结起来的总观。因为前六观所说之相都十分巨大,凡夫心力不及,可以把佛“微型化”为丈六金身,其余也照此“微型化”,加以观想。
十四、上品生观——总的来说,深信因果,不谤大乘,大智大慧之人为上品。上品又分上中下三品:上品上生者,生净土后,闻法即得无生法忍,经须臾即可“历事诸佛,遍十方戒,次第受记”而成佛;上品中生者,经一小劫“得无生忍,现前受记”而成佛;上品下生者,经三小劫,得“百法明门”(指菩萨于初地所得之智慧门,能通入百法之真性),到“欢喜地”(初成之菩萨位)。
十五、中品生观——持戒、行善、不造诸恶,可得中品。中品也分上中下三品:中品上生者,可得阿罗汉;中品中生者,先得“须陀洹”(在小乘的阿罗汉、阿那含、斯陀含、须陀洹四果中为最低之果位),经半小劫后,成阿罗汉;中品下生者,须得须陀洹后,经一小劫,成阿罗汉。
十六、下品生观——大多在世时遍造诸恶,临终向道,称念阿弥陀佛之名,乘佛愿力,得以往生净土。也分三品:下品上生者,生于净土后,闻法起信,经十小劫后,具百法明门,得入初地(菩萨乘初地);下品中生者,生于净土七宝池莲花之内,经过六劫,才闻法起信,发无上道心;下品下生者,须在莲花内经十二大劫后,观世音菩萨、大势至菩萨为其说法除罪,才能发菩提心。
《阿弥陀经》则较为强调称名念佛。该经称:
若有善男子、善女人,闻说阿弥陀佛,执持名号,若一日、若二日、若三日、若四日、若五日、若六日、若七日,一心不乱,其人临命终时,阿弥陀佛与诸圣众,现在其前。是人终时,心不颠倒,即得往生阿弥陀佛极乐国土。
世亲的《无量寿经论》更是具体提出,求生净土应修“五念门”:一、礼拜门,即向阿弥陀佛礼拜;二、赞叹门,即口赞阿弥陀佛之名;三、作愿门,即发起往生净土之愿;四、观察门,即观想安乐国依正二报庄严;五、回向门,即不舍一切苦恼众生,把自己所修之念佛功德回施一切众生,与众生同往生净土,成就广大慈悲之心。
总之,弥陀经典把往生净土的修行方法简单化,主要集中于念佛一法;而又把念佛之法扩展开来,成为内容丰富的修行之法。据经论所载,诸多念佛之法,按其内容可归为三种:
一、实相念佛。大乘佛教的“实相”一词,是一个本体概念,指宇宙万有总的本相,与“真如”、“法身”、“如来”等为同义词。所以,实相念佛又称法身念佛。这种念佛是哲理性的,要悟解佛的实相,可谓“理即佛”。
二、观想念佛。观想西方净土依正二报诸相,是一种形象性的念佛,不需进一步去作哲理性的探索。
三、称名念佛。称念阿弥陀佛名号,这种称念,既包括口念,也包括心念,一般指心口同念。
当然,在弥陀诸经中,并没有这样清楚的分类,而是统称为念佛三昧,其重点则在观想念佛。尤其是《观无量寿经》,其所说念佛三昧几乎即是观想念佛了。
六、净土思想之高峰
在诸种净土思想中,弥陀净土思想出现较晚,它吸收了以前诸净土的精华并加以发展,因而最为成熟。以后虽然还产生过一些净土思想,但都没有超过弥陀净土的。只有《文殊师利佛土严净经》说文殊净土胜于弥陀净土若干倍,那是作者的自我评价,亦不足为凭。
关于诸种净土的优劣,前人多有评说。尤其是弥勒净土和弥陀净土之间孰优孰劣,在隋唐时期曾是热门话题,后面再作介绍。这里打算从净土思想本身,把弥陀净土、弥勒净土及阿閦净土三者作一下比较。弥陀净土与弥勒净土在中国都很有影响,阿閦净土虽未造成信仰,但大乘经典中亦多所提及而为人们所熟悉,所以将三者一并作比较为合适。
从形式上看,这三种净土都是富足、光明、安宁、快乐的理想国,但在具体内容上多有不同,值得注意的有以下几点:
一、弥勒净土有众多的天女,天女无论如何神奇,也是女人,所以,居民可以充分享受物质性的五欲之乐。阿閦净土中一部分居民是出家的圣众;另一部分是在家者,建设家庭,娶妻生子,只不过很有道德罢了。弥陀净土则是男性世界,没有女人,他国女人有愿生弥陀净土者,命终即化男身,生于净土七宝莲花之中。所以,弥陀净土之乐,非物质性的五欲之乐,而是不可思议法性乐,寂静无为之乐。从大乘佛教观点看来,这种法性乐比物质性的五欲之乐要高级得多。
二、往生弥勒净土者,还不是菩萨,只是声闻众,而且尚须过五十六亿七千万年之后,随弥勒下生人间,净化人间,方能成佛。阿閦净土的居民除声闻众外,又以菩萨众为教化对象。弥陀净土的居民则皆可得正定聚,得菩萨无生法忍,得诸深总持,即都可成菩萨,同阿弥陀佛一样具有无量光、无量寿,可以很快地成佛。
三、往生弥勒净土者,需精勤修诸功德,行众三昧,读诵经典,称弥勒名,受八戒斋,修诸净业等等,才能往生。生于弥勒净土后,虽能得不退转(正定聚),却需从弥勒菩萨听经说法。将来随至人间教化,仍需努力。总之离不开个人之勤苦修行。阿閦净土的往生需修行六度,全仗自力。弥陀净土正则可凭借佛力带业往生。一切众生,无论有多少罪障,只须念佛,都有往生成佛的机会。
四、阿弥陀佛第十九愿说,众生至心发愿,欲生其国者,临终时他定来亲自接引,所以,阿弥陀佛又号“接引佛”。这是弥陀净土的特色,给人以万修万成之感。弥勒及阿閦佛都没有临终接引之愿,将来病危神昏之时,全凭自己往生,恐怕没有把握。
由此可见,弥陀净土是最殊胜、条件最好、成佛最易、往生最保险的净土,其他净土与弥陀净土相较无疑是相形见绌了。
以上比较中最值得注意的是,关于弥陀净土中没有女人的问题。从人类社会学的角度看,自从母系氏族过渡到父系氏族后,女性就逐渐失去了在社会中的主导地位。步入阶级社会后,女性更是受到男权的压迫。古代印度社会在歧视妇女这一点上也不例外。原始佛教产生后,认为人生一切皆苦的思潮普遍流行。信徒们视家庭为牢笼,把生活当火宅。他们主张出家,走出现实生活,断除个人贪欲,到山林中修行,追求涅槃以获解脱。他们以性欲和性生活为大罪,戒邪淫被放在一切戒律之首位。传统的歧视妇女的观点,使他们把妇女当成“性”和“欲”的化身,淫佚和放荡的源泉,污秽不洁的代表。所以在小乘或大乘的许多经典中,都有大量的歧视妇女的言论。如西晋竺法护译《超日明三昧经》卷下所载一位上度比丘之说:
不可女身得成佛道也。所以者何?女有三事隔、五事碍。何谓三?少制父母;出嫁制夫,不得自由;长大难子,是谓三。何谓五碍?一曰女人不得作帝释,所以者何?勇猛少欲乃得为男,杂恶多态故为女人……二曰不得作梵天……淫恣无节故……三曰不得作魔天……轻慢不顺,毁疾正教故……四曰不得作转轮圣王……匿(邪恶)态有八十四,无有清净行故……五曰女人不得作佛……而着色欲,淖情匿态,身口意异故。
这里所说的“五事碍”,是对妇女的五种偏见,“三事隔”则与中国封建礼教的“三从”(在家从父、出嫁从夫、夫死从子)如出一辙。
大乘佛教是主张“诸法平等”的,既然如此,男与女又为何不平等呢?这在理论上是说不通的。于是,随着大乘佛教的发展,也产生了男女平等的主张。如《超日明三昧经》卷下载,有“长者女慧施”,就反驳了上度比丘,并宣布:“一切无相,何有男女?”“吾取佛者,有何难也?”
弥陀净土中女转男身的说法,显然属于佛教的传统观念。对此,竺法护译《诸佛要集经》卷下有一位名离意的女子作了有力的反驳,她说:“一切诸法,悉如虚空,当以何因转于女像成男子乎?”她以般若性空的理论,从根本上否定了男女之别,否定了歧视妇女的传统观念,否定了女转男身的必要性。在大乘经典中,这种尊重女性以及承认女性一样可以成佛的观点,也是大量存在的。
七、古代最美妙的理想世界
无论什么样的理想,都是现实生活的反面,是现实生活中所缺乏的,因而是人们所追求、所憧憬的东西。宗教的理想也是如此。弥陀净土是大乘佛教所描述的理想国,其中就孕育着古代人类这种深层次的思考。
古代印度通行种姓制度。约公元前二千年的中叶,属于印欧语系的一些部落(过去曾称之为“雅利安人”)从中亚高原南下,进入印度恒河流域定居,对原来的土著居民实行压迫和剥削。雅利安人肤色白,居于统治地位,自称“雅利阿”种姓,而把肤色黑的被统治的土著居民称为“达萨”种姓。两个种姓是职业世袭、内部通婚、不准外人参预的社会等级集团。随着社会分工的发展和奴隶制国家的形成,雅利阿内部派生出婆罗门、刹帝利和吠舍三个种姓,加上达萨即“首陀罗”,共计四个种姓。这四个种姓之间壁垒森严,他们的社会地位、权利义务、职业、生活方式和风俗习惯都是不平等的。在这种社会背景下,释迦牟尼反对婆罗门,创建了佛教。
从此以后,印度逐渐向封建制度过渡,种姓制度演变为姓阶制度,即在原来的种姓中,按照职业的不同,又分出数以千计的姓阶,不同姓阶之间,不得互通婚媾。这样的姓阶制度,与中国封建社会的门阀制度颇相类似。阶级关系重新组合后,社会关系更加复杂化。与此同时,印度多次遭到外族的入侵,内部时而统一时而分裂,战争连绵不断。
阶级矛盾、姓阶矛盾、民族矛盾、国家矛盾,造成了民众的灾难和痛苦,即使是居于统治层的人,也常常面临苦恼或不幸。今世在现实世界遭受苦难,来世希望生活幸福。人们美好的愿望幻化为净土,于是,公元1世纪左右大乘佛教兴起,终于酝酿出弥陀净土这个成熟的净土思想来。它是印度封建社会现实苦难的曲折反映,代表了当时人们对幸福生活的追求。
弥陀净土不仅是净土思想发展的高峰,就是在古代所有宗教和世俗的理想中,也是最为美妙的。由此,我们不妨来与中国的儒家理想作一比较。
儒家对现实世界也是不满意的,他们构想过各种理想,其中最著名的要算大同思想和桃花源。
《礼记·礼运》描述的大同思想是:
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选贤与能,讲信修睦。故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使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矜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男有分,女有归,货恶其弃于地也,不必藏于己。力恶其不出于身也,不必为己。是故谋闭而不兴,盗窃乱贼而不作。故外户而不闭,是为大同。
这里面所说的“天下为公”的理想,曾鼓舞与激励仁人志士,长达二千年。辛亥革命后,全国所有礼堂及会议室中,人们可以看到孙中山所题“天下为公”四字牌匾悬挂在正面墙上,便是一个例证。但是,这个大同世界的内容,只限于社会关系的范围之内,没有弥陀净土那么广泛的包括自然环境、经济文化发展及人的素质等内容。就是在社会关系这个范围之内,也缺乏明确的平等思想。
东晋陶潜(365—427)所写的《桃花源记》,影响也很大。其中描写桃花源道:
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阡陌交通,鸡犬相闻。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着悉如外人。黄发垂髻,并怡然自乐。
这里面谈到自然环境,土地平旷,有良田、美池、桑竹,交通方便。也谈到房屋、衣着。还说到幼童、老者都快乐。这是一幅封闭的小农经济的和谐、满足、愉快的图画,又如一首宁静美丽的田园诗。而作为社会理想来说,与弥陀净土那种磅礴气势相比,却真如小巫见大巫了。
其他宗教也有自己的理想世界,如基督教的天堂。天堂是上帝的在天居所,宝座前有众天使侍立,基督则坐在上帝的右边。得救者的灵魂都升入天堂,与上帝同享永福。《圣经》关于天堂的情景多有描述,且十分的繁琐,甚至连如何烤煎牲畜,烤哪些部位、多少分量,根据什么理由而烤煎等等,都详加说明。但这些具体的描述远远缺乏弥陀净土那种丰富的想象力。
可见,古代关于理想世界的构画,无论是世俗的儒家,或是别的宗教,都没有弥陀净土那样博大精深,那样美妙到不可思议。弥陀净土,可以说是人类理想长河中一朵奇幻瑰丽之花,它以其独特的魅力,吸引着众多的善男信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