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节 怀感与飞锡
一、怀感《群疑论》
1.怀感的生平与著作
怀感,唐代净土宗僧人。《宋高僧传·怀感传》说:“不知何许人也。”生卒、籍贯、俗姓俱不详。初居长安千福寺,学唯识及戒律,精苦从师,博通经典,只是对于净土念佛之义未能生信,便谒善导请教。善导劝入道场念佛。他入道场精勤念佛,三七日不见灵瑞,自恨罪障深重,欲绝食而死。善导不许,令精虔念佛三年。后来忽然感得灵验,见金色玉毫,便证念佛三昧。撰《净土群疑论》七卷,书未写完而圆寂。由同门怀恽继成其志。
怀恽(640—701),唐代净土宗僧人。高宗时,求天下贤能,于总章元年(668)梦见怀恽,乃下诏召请,他固辞,请出家。在西明寺剃发,不久,入实际寺善导之门,就学十余年,得善导传承,与怀感同为善导高足。善导入寂,怀恽收其遗骨,筑墓于神禾原,并在其旁造一伽蓝,后称香积寺。武后永昌元年(689),奉敕为实际寺主,广劝有缘,建净土堂。屯田员外郎孟铣撰《释净土群疑论序》中说,怀感之书尚未脱稿而逝,由怀恽补修完成。所以,《净土群疑论》题为怀感撰,实为怀感、怀恽共撰。大足元年(701)怀恽入寂,世寿六十二。神龙元年(705)敕谥“隆阐大法师”。
《净土群疑论》又作《释净土群疑论》,或作《群疑论》、《决疑论》,七卷,一一六章。是针对陈、隋以来摄论师、三阶教、唯识学等对净土往生有所存疑而作之决疑书,为当时净土宗之百科全书。怀感原为法相宗学者,多以唯识观点解释疑义,和善导之间,自来即有十五同十三异之说。
2.凡夫得生他受用土
至怀感之时,凡夫能否入报土问题尚有余波,所以怀感发表了自己的意见。他认为佛有三身,名为法性身、受用身、变化身。土有三土,即法性土、受用土、变化土。他说:
法性身、土,俱以真如清净法界以为体性……无色无形相,无根无住处,不生不灭故,敬礼无所观等……是设施安立谛门设。(《净土群疑论·卷一》)
他根据世亲《佛地经论》把受用土分为自受用土与他受用土两种,自受用土不令菩萨见,惟佛与佛乃能知见;他受用土为他而现,即使微妙,能使众生见。他受用土相当于报土。变化土则随地前菩萨、二乘、凡夫而应现。弥陀净土是他受用土,也是变化土,又通于二土。初地以前菩萨见变化土,初地以上菩萨见他受用土,同是一处,各随自心,所见各异。
凡夫、二乘、地前菩萨未证真如,未断人、法二执,识心粗劣,所变净土本不同于初地以上诸大菩萨所变之土,但因佛力而得生他受用土。怀感说:
然以阿弥陀佛殊胜本愿增上缘力,令彼地前诸小行菩萨等,识心虽劣,依托如来本愿胜力,还能同彼地上菩萨所变净土,微妙广大清净庄严亦得见,故名生他受用土。(同上)
又他受用土有本愿,乘其本愿,凡夫得生。(同上)
怀感虽主张凡夫可入他受用土,但他按唯识学观点来解释凡夫所入的这个“他受用土”,认为实为“有漏土”。他说:
如来所变土,佛心无漏,土还无漏;凡夫之心未得无漏,依彼如来无漏土上,自心变现作有漏土,而生其中。若约如来本土而说,则亦得名生无漏土;若约自心所变之土而受用者,亦得说言生有漏土。虽有漏以托如来无漏之土,而变现故,极似佛无漏,亦无众恶过患。(同上)
似无漏而实有漏,这是凡夫他受用土的特点。既为有漏心所变之有漏土、有漏身,则应在三界之内。怀感说:“三界即有漏,有漏即三界。既言有漏,即三界摄。”(同上)他认为有漏净土是欲界和色界所摄,但又认为这个净土不能说在三界之内。所以他说:“有漏识心不变化净佛国土、受用种种大乘法乐也。又托如来无漏净土,虽以有漏心现其净土,而此净土从本性相土……故非三界。”(同上)
有漏土既是有漏心所变现,应该是秽土,怎么能称净土呢?怀感认为,西方净土只有净土相没有秽土相,各经都只说净相不说秽相,这是因为要引导各方众生往生。其实,西方净土同时是秽土。他引用“三不成”之说解释这个问题。前面第三章第二节中,已介绍过“三不成”说,这里不再赘述。“三不成”以“非一、非异、非无”,解释同一国土上,同一法性示现为真实的净秽二土,心净见净土,心秽见秽土,所谓“万境万心,随心净秽”(同上)。西方净土同时是秽土,由此而成立。
怀感认为他受用土似无漏而实有漏,在三界而非三界,是净土又是秽土,源于他的唯识学观点。唯识学用“三自性”来阐述一切现象的本来面目及认识发展的总过程。
一、遍计所执性。人们由于普遍思量而虚妄分别,把一切现象都看作各有自性差别的客观实在,执著于这种观点而不肯舍弃,便是遍计所执性。这是世俗的观点。小乘破这种观点而说人空,大乘则进一步说人、法两空。
二、依他起性。大乘中观学派认为人、法两空,现象都由因缘和合而生,即依他起性。现象由因缘而起,本无自性,故为假有。真空假有,是为中观。瑜伽行派在中观的基础上,认为“依他而起”这个“他”指因缘,具体来说,“因缘”便是第八识——阿赖耶识中的名言种子。这些名言种子各有不同的自性,它们作为“因”,在与前七识等各种“缘”交互作用中,变现为现象,现象之间也就千差万别,各有不同的自性了。所以,现象依名言种子而起,是没有自性的、空的,可是,名言种子有自性。这就是说,依他起性有两方面含义:一方面,境(现象)空;另一方面,识(名言种子)有。现象因名言种子而起,即依他起性。
三、圆成实性。“圆”,圆满,遍于一切现象,没有缺减;“成”,成就,从来如此,不生不灭;“实性”,真实之性,断绝虚妄;“圆成实性”,圆满成就真实之性,其实就是“真如”的异名。人们认识到一切现象都是依托因缘而起的,由此进一步认识到人、法二空,便会抛弃一切虚妄分别,远离遍计所执性,从而认识到一切现象真实之性,即圆成实性。
这个三自性说成为瑜伽行派最根本的特点,与中观学派区别开来。中观学派主张人空、法空,一切皆空,瑜伽行派也主张人空、法空,但不同意一切皆空。他们的三自性说提出了一个依他起性,认为一切现象依“识”而起,“识”是有的,所以,依他起性不过“有而不实”而已,并非空的。中观学派被称为“空宗”,瑜伽行派被称为“有宗”,便是由此而来的。
净土是依他起性,怀感说:“今说净土等教,约依他起性,从因缘生法,非有似有。因果之义,万法宛然。”(同上)净土由因缘而生,即由识所变现,似有非有,所以,似无漏而非无漏,似三界而非三界,似纯净而非纯净,都可以理解了。
关于别时意问题,怀感也有论述。他按善导意见,认为《摄大乘论》所说别时意,指的是惟发愿而无行,不得即生净土。至于念佛求生,是有愿有行的,并非别时意。他说:“今时念佛圣心,即意业善行也;称佛名号,即语业善行也;合掌礼拜,即身业善行也。由此三业善行,能灭八十亿劫生死重罪,行愿相扶,即得往生。”(《净土群疑论》卷二)
不过,怀感认为有愿无行为别时意,指的是报净土。他说:“《摄论》文别时意者,是报净土,唯愿念佛,理未即生。若化净土,唯愿念佛,必即得生。”(同上)
弥陀净土既是他受用土,即报土,同时又是化土。有愿无行,不能即时往生报土,但能即时往生化土。这是他的新意。
关于报化问题及别时意问题,争论已有百年。善导的“凡夫入报土”及“念佛往生非别时意”,已经做了总结,又经怀感发挥,争论从此大体结束了,以善导的胜利而告终。
3.反驳三阶教
前面说过,善导在世之时,三阶教与净土宗已形成对立之势。窥基曾在《西方要决》中站在净土宗的立场上驳斥三阶教。集中而系统地批驳三阶教的,则是怀感。
三阶教反对净土宗的根本论点是:净土宗为第二阶佛法,不适于第三阶众生。怀感介绍他们这个论点说:
今千年已后第三阶众生,唯合行普真普正佛法,得生十方佛国。若行别真别正佛法,及读诵大乘经等,即是不当根法,堕于十方地狱。今《无量寿经》等,即是别真别正,是第二阶佛法,千年已前合行此法,千年已后既无此机,斯教即废。(《净土群疑论》卷三)
围绕这个基本论点,三阶教人举出种种理由,怀感一一加以反驳。
例如:
一、第三阶众生不等于五逆罪人。
《无量寿经》阿弥陀佛四十八愿中,不允许造五逆罪及诽谤正法者往生净土。《观无量寿经》则允许造五逆罪者往生。信行解释说,《观无量寿经》说的是第二阶众生;《无量寿经》说的是第三阶众生。第三阶众生“并是纯邪无正、纯恶无善之人,无始迄今有愆犯,皆一切诸佛之所不救”,《无量寿经》说“唯除五逆”,即是除一切第三阶众生。所以,第三阶众生是被排斥在净土之外的。
怀感驳斥道:第三阶众生与“五逆人”是不能相等的。如说第三阶众生造五逆,难道第二阶众生没有造五逆人吗?难道第三阶众生全造五逆吗?三阶教人说,第三阶众生没有全造五逆,但能造五逆,即具五逆之根机,那么,第二阶众生难道没有造逆根机吗?第三阶众生即使有造逆根机,但未现造逆罪,怎么能叫“造逆人”呢?《观无量寿经》允许五逆罪者往生,指的是已造罪的,为何仅具造逆根机,《无量寿经》便不许往生?法藏比丘发四十八愿接引有缘极恶众生,为什么只接引第二阶人,不肯接引第三阶人?难道法藏与第三阶众生无缘,信行禅师有缘,所以付与信行救度?大唐众生遇逢信行,可得救度,而东西二洲、五天竺国、三千刹土、百亿四天下之人,不得遇逢信行禅师,又如何得救?诸如此类的问题,三阶教是很难自圆其说的。怀感由此得出结论:净土并不排斥第三阶众生,正是为救度众生而设的。
佛无法济度第三阶众生,惟有信行能济度,怀感讽刺道:“信行禅师更能垂巧方便,陈于普真佛法,救得第三阶人,即慈悲胜于释迦,智慧过无量寿,即于无上调御,翻成有上世尊,无等等者便成过等正觉。即信行禅师乃应胜佛者也。”(同上)三阶教“欲赞(信行)禅师于上圣之上,抑世尊于凡下之下。不觉此言成大失也”(同上)。
关于两经在五逆罪问题上的主张分歧,怀感归纳各种解释有十五家。怀感认为十五家各有胜劣,他别立异说,认为两经没有分歧,都有“具足十念”之说,即具足十念便可往生。《无量寿经》说“唯除五逆及诽谤正法”,含义是说,这两种人如不具足十念,则不得往生。他说:
不造逆者,不限十声,若少若多,俱生净土。造逆之辈,即不得然,满十即得生,少便不往。此乃由此说除,不关诸义也。(同上)
唯除五逆及诽谤正法者,此经之意,欲显命终之人,若能念佛一声,其命已过,或念至十,其命已终,并能得生净土。以佛意欲显无逆之辈多少俱生;有逆之俦,少即不生,要须满十,方得往生。(同上)
容许不满十念,其命已终,宁遣逆人,不言除也。(同上)
这就是说,五逆及谤法之人,必须临终具足十声念佛,才得往生。如不足十,则不能往生。这是《无量寿经》不许五逆谤法者往生的原意,非关罪之轻重,用意在于要求人们多念。不过,如果只念一声便死了,不足十声之数,怎么办呢?按经意还是允许往生的。
怀感这种解释,确实不同于各家。但其基本精神是彻底敞开净土大门,允许五逆谤法者临终念佛十声便可往生,来不及念十声的也可往生,这是与善导一致的。
二、时机正当念佛。
三阶教自称为“当根佛法”、“当根法门”。所谓“当根”,一依时,二约处,三准人。佛灭一千五百年后为第三阶,所处世界为秽土,一切众生为恶人,据这时、处、人而立三阶教法,即所谓普真普正佛法。而以念佛等为不当根佛法。
怀感以子之矛,攻子之盾,认为“禅师自立其义,而自乖其趣”。他说:
《观经》言:如来今日教韦提希及未来世一切凡夫,为烦恼贼之所害者说清净业。及未来世,恶时也;为烦恼贼之所害者,恶人也;此教化兹秽土,恶处也。然此经具斯三义,计是当根佛法,禅师言不当根,何意也?《维摩经》八法,不言为未来世,非恶时也;菩萨成就八法,非恶人也;唯有化兹秽土,是恶处也。此经有斯一义,而阙二门,而言当根,何义也?(《净土群疑论》卷四)
怀感引诸经论,证明净土念佛之法正是当根佛法。依《大悲经》,正法千年,像法千年,末法万年,万年之后,经道灭尽,特留此教,更住百年。依《法住记》,百年之后,十六大罗汉受佛付嘱住持正法,至增人寿六万岁末七万岁初,造佛舍利塔而入灭,释迦佛之教永灭不现。只有独觉七万出现,其寿命八万岁,又复灭度。次后弥勒出现世间,还为众生说净土教。如是辗转,贤劫千佛及后诸佛出兴于世,皆说净法,劝生西方。阿弥陀佛寿命无量阿僧祇劫,未灭度前,十方世界诸佛都劝生净土。直到阿弥陀佛入灭,经道灭尽。把此经再留住百年,便在此时。可见,佛法渐灭,只有净土特益此时,诚是当根佛法。
何以见得念佛正是当根佛法?因为口称佛名,易修易学,灭罪往生。怀感论述了念佛五胜:
1.发心胜。无论大乘根性或小乘根性,一发大乘心,一念超过二乘心无量百千亿劫,故速灭重罪。
2.求生胜。求佛道者是小乘心,不信有十方诸佛净土,为无求胜生,故罪不灭。一念念佛,愿生净土,为求胜生,故罪速灭。
3.本愿胜。阿弥陀佛本发殊胜大愿引一切重罪众生,称我名者,罪皆消灭。
4.功德胜。前小乘行只作四念处观,不能灭无量罪;今念佛一声能除八十亿劫生死重罪,功德无量。
5.威力胜。《大乘同性经》说,佛有十地,阿弥陀佛是初地,“功德威力稍异常徒”(《净土群疑论》卷三),故威力加持念佛修行者,定得往生。
三阶教引《十轮经》说,造十恶轮罪,一切诸佛之所不救。为何念佛便能灭罪往生?怀感回答说,《十轮经》说不救,“为是怖诸造罪之者,如来蜜(密)意,欲令畏罪,不敢为非”(同上)。这就是说,为的是让人不敢为非,不是真的不救。如真不救,为何救第二阶人,只不救第三阶人?为何第二阶人造十恶轮罪能往生,第三阶人造十恶轮罪便不得往生?可见三阶教没有正确理解经意。
诸经说念佛之时间不同,《观无量寿经》说一念十念,《阿弥陀经》说一日七日,《无量寿经》说尽形寿一向专念。若须尽形寿,则一念十念、一日七日为虚谈;若一念十念即可,则何必一日七日、尽形寿念佛?怀感回答说:诸经都是诚实之言,并非虚谈。
念佛众生闻净土教有早有晚,发心之时有迟有速,或命有长短,故经说不同。(《净土群疑论》卷五)
如临终之日才逢善知识教,发心念佛,也能往生。所以《观无量寿经》要求极少,一念十念即可。如有命未尽,经日才亡,则一日七日念,《阿弥陀经》说的便是这种情况。《无量寿经》则是对长寿不死之人说的,要求他们尽其寿命念佛。有人由此平时不肯念佛,只待临终方念佛名,怀感对这种人进行了批评,认为这是“烦恼无惭愧言,魔语,鬼语,坏乱佛法,实无一念愿生之心”(同上)。
他一再告诫:“念佛多少,功行不同。”(同上)“宜应发精进心,除懈怠想,励兹三业,策彼六时,昼夜精勤,学与时竞,一生净土,永离盖缠。”(同上)
4.西方与兜率比较优劣
虽然法相宗的创始者之一窥基在宣扬西方十胜,兜率十劣,西方优于兜率。但法相宗自玄奘起即信仰弥勒,以至信仰弥勒成为法相宗之传统。因此,怀感之时,西方与兜率的优劣问题仍在讨论中。怀感认为西方胜于兜率,他列举十二条来说明。不过,他特别指出:信仰西方和信仰兜率者不应互相攻击。他说;
然此二处往生,并是佛经劝赞,随人所愿,依教修行,并得往生,咸蒙利益。如愿志求兜率者,勿毁西方行人;愿生西方者,莫谤兜率之业。各随性欲,任情修学,莫相是非,即为佛法。递相非拨,便行魔业也。何但不生胜处,亦乃轮转三涂。诸修学士,当思勉励也。(《净土群疑论》卷四)
怀感这种态度是宽容的,也是公平的。自此以后,弥勒信仰随法相宗的衰落而衰落,西方与兜率优劣问题变为历史的陈迹了。
怀感所说的西方优胜十二方面,新意不多,不再介绍。倒是他对比西方修行与兜率修行之十五同八种异,独具特色,值得一提。
十五同为:
1.观行同。各随所愿,观所生处天宫、净土依正庄严。
2.持戒同。《上生经》说,应持佛戒;《观经》说,受持三归,具足众戒,不犯威仪。
3.十善同。《上生经》说,思惟十善,行十善道;《观经》说,慈心不杀,修行十善。
4.忏悔同。《上生经》说,五体投地,诚心忏悔;《鼓音声王经》说,六时专念,五体投地等。
5.造立形像有为功德同。《上生经》说,造立形像、香花、衣服、缯盖、幢幡;《无量寿经》说,多少修善,奉持斋戒,起立塔像,饭食沙门,悬缯燃灯,散花烧香。
6.圣迎同。《上生经》说,弥勒放眉间白毫大人相光,与诸天子雨曼陀罗花,来迎此人;《观经》说,阿弥陀佛放大光明照行者身,与诸菩萨授手迎接。
7.称念同。《上生经》说,若一念顷称弥勒名;《观经》说,若一念顷称弥陀名,合掌叉手称“南无阿弥陀佛”。
8.礼拜同。《上生经》说,礼拜系念;《净土论》说身业恭敬门,礼拜弥陀佛。
9.回向愿生同。《上生经》说,以此功德回向,愿生弥勒前;《观经》说,以此功德回向,愿求生极乐国。
10.读诵经典同。《上生经》说,读诵经典;《观经》说,读诵大乘方等经典。
11.往生同。《上生经》说,譬如壮士屈伸臂顷,即得往生兜率;《观经》说,如弹指顷,或说如一念顷,或说如壮士屈伸臂顷,即生西方极乐世界。
12.见圣同。《上生经》说,值遇弥勒;《观经》说,见佛色身,众相具足。
13.归敬同。《上生经》说,头面作礼;《观经》说,即下金台,礼佛合掌。
14.闻法同。《上生经》说,未举头顷,便得闻法;《观经》说,光明、宝林,演说妙法。
15.不退同。《上生经》说,即于无上道,得不退转;《阿弥陀经》说,众生生者,皆是阿鞞跋致。
八异为:
1.往生兜率,弥勒本无誓愿;往生西方,法藏比丘发四十八愿。无愿若自浮渡水,有愿若乘舟而游。
2.作兜率业,弥勒神光不来摄受;修西方业者,阿弥陀佛白毫毛孔圆光相好光明等一切神光,皆照念佛众生,摄取不舍。光照如昼日之游,无光似暗中来往。
3.作兜率业者,弥勒不来守护;西方业者,《观经》说,无量寿佛化身无数,与观世音、大势至,常来至此行人之所。《十往生经》说,佛遣二十五菩萨常守护行人。有护,如多人共游,不畏强贼所逼;无护,以孤游险径,必为暴客所侵。
4.上生兜率,无十方诸佛舒舌证;劝西方极乐,有十方种觉舒舌证诚。如果兜率易往,净土难生,十方世尊何须证劝?
5.兜率之业,无有众圣守护;发愿愿生西方,即有花聚菩萨、山海慧菩萨发弘誓愿:若有一众生生西方不尽,我若先去,不取正觉(《十往生经》)。
6.《上生经》说,称念弥勒,但除千二百劫生死之罪;《观经》说,称“南无阿弥陀佛”,于念念中,除八十亿劫生死之罪。
7.《上生经》说,若善男子、善女人,犯诸禁戒,造诸恶业;《观经》说,或有众生作不善业,五逆十恶,具诸不善。这就是说,造五逆罪不生兜率,但得往生西方净土。
8.凡夫正习未亡,见修两惑难舍,往生兜率不易;《无量寿经》说西方“易往而无人”,一难一易,此为八异。
这十五同八异,说明了西方弥陀净土优于弥勒兜率天宫。不过,怀感有自己的发挥。如有无圣众来迎这一条,是净土与天宫的关键区别。阿弥陀佛亲自接引往生,被称为“接引佛”,念佛者临命终时有佛接引,往生保险可靠,这是弥陀净土优于弥勒天宫之处。连窥基《西方要决》都说:“舍命生天,无人接引;若生净国,圣众来迎。”怀感却说弥勒天宫与西方净土同有圣众来迎,这在《弥勒上生经》中是没有根据的。
怀感论述西方净土三十益,则影响较大。此三十益为:
1.受用种种功德庄严清净佛土益;
2.大乘法乐益;
3.亲近供养无量诸佛益;
4.游历十方供养诸佛益;
5.于诸佛所闻法授记益;
6.福慧资粮疾圆满益;
7.速证无上正等菩提益;
8.诸大土等同一集会益;
9.常无退转益;
10.无量行愿念念增进益;
11.鹦鹉舍利宣扬法音益;
12.清风动树如天众乐益;
13.摩尼水流宣说苦空益;
14.诸乐音声奏诸法音益;
15.四十八弘誓愿中永绝三涂益;
16.真金色身益;
17.形无美丑益;
18.具足五通益;
19.住正定聚益;
20.无诸不善益;
21.寿命长远益;
22.衣食自然益;
23.唯受众乐益;
24.三十二相益;
25.无有宝女人益;
26.无有小乘益;
27.离诸八难益;
28.得三法忍益;
29.身有光明尽夜常光益;
30.得那罗延力益。
怀感说:“略举三十之益,广即无量无边,是以劝生西方。”(《净土群疑论》卷五)
5.净土中阴
“中阴”,或称“中有”,在佛教中是一个重要问题。原始佛教主张“诸法无我”,认为一切现象都是因缘和合,没有独立的实体或主宰者,没有不灭的灵魂。但是,业报轮回、因果报应之说的内在要求,又需要有“我”,即灵魂。如果没有灵魂,那么,谁来承受果报呢?整个报应轮回岂不全都落空了吗?于是,到部派佛教那里,有了“四有”之说,即有情众生之生死流转过程,一般分四种阶段,称为四有,即:死有、中有、生有、本有。
1.死有。人依前世所造惑业之力,招感现世果报,在前世临终之一刹那,称为死有。
2.中有。从前世死之刹那(死有)至次世受生之刹那(生有)的中间所受之身,称为中有,或称中阴。
3.生有。生缘成熟,脱离中有而托生于母胎之初刹那。
4.本有。生有以后渐渐长大,由出离母胎而婴儿、童子、少年、壮年、老年以至寿命将尽、接近死有之全部生命过程。
有情众生自死有入中有,自中有至生有,再由生有转本有;本有期间又有胎内与胎外之别,在胎外时,若又起惑造业,复从本有经死有、中有、生有而复返至本有,如此次第辗转生死,轮回无穷。
这个过程的关键是中有。“中有身”即“识身”之存在,是由意所生之化生身,不是由精血等外缘所成,故又称为意生身;按《俱舍论》卷九载,其体由极微细之物质构成,专食香以资养其身,故称食香、寻香,梵语音译称乾闼婆;又常希求、寻察次世当生之处,故称求生;又因其为本有坏后,于次生之间暂时而起,故又称为起。
据《大宝积经》卷五十六载,地狱之中有,容貌丑陋,如烧杌木;旁生(畜生)之中有,其色如烟;饿鬼之中有,其色如水;人天之中有,形如金色;色界之中有,形色鲜白。无色界天因无色,故于无色界受生者无中有之身。又其形色或二手二足,或四足多足,或无足,都随其先前之业,决定托生之处,因之而定其形色。又,天界之中有,其头向上;人、旁生、鬼则横行而去;地狱之中有,头直向下。上述各种中有都具神通,乘空而去,犹如天眼,远观其生处。
按《俱舍论》卷九载,欲界之中有,其形量如五、六岁小儿,但诸根明利;菩萨之中有如盛年,其形量周圆,具诸相好,若入胎时,照百亿之四大洲;色界之中有,其形量圆满如本有,并因惭愧心之故,与衣俱生;菩萨之中有,也与衣俱生。又,中有身极细微,只有同类可以相见,但如修得极净天眼者也能得见。另,中有之业力极强,具得最疾之业通,一旦决定投胎所在处,即使以不可思议之定力、通力、借识力、大愿力、法威德力等五力(唯识宗之教义,视为判断决定之五种力),也不能改变,这叫“五力不可到”。
关于中有之有无,诸部小乘说法不一。《大毗婆沙论》卷六十九载,说一切有部倡导中有之说。大乘佛教中,唯识家确立四有,《涅槃经》则认为四有之有无不定。
中有期间多长也说法不一,或说最多七日,或说无定限,或说可以长存。自古以来一般按《大毗婆沙论》等之说,把人死后之七七日间称为中阴。由于中有期间共为七七四十九日,产生四十九日念经祈福的风习。即在人死后,每一个七日必念经追荐,直到第七个七日即四十九日之满中阴为止。世俗认为这四十九日为亡魂懵懂茫然之际,所以特在此期间为之祈求冥福。
这个“中有”问题,实即灵魂,或民间所说的鬼魂问题,是六道轮回中说的。至于人死后之中有怎么往生净土的情况,则印度和中国的净土经论都没有论述过,或者没有留下有关论述的资料。作为唯识学者的怀感论述了这个问题。
从娑婆世界往生净土,有“中有”吗?怀感说,对这个问题,有两种解释:其一、人命终后坐于莲花之中,似同处胎,这是“生有”,故无“中有”;其二、人命终后,并不是马上便受净土“生有”之身,必经“中有”而生于净土,故主张有。怀感主张第二种解释,他说:“不可于秽土死则于秽土受净土生有身也,要须至彼净土之中宝池之上,方成生有身也。”(《净土群疑论》卷二)
净土的中有身,穿衣服吗?他回答说,都是穿着衣服的,“无经论文,然准定应著衣。”净土中阴生时之相如何?是头上足下坐相;赴净土中途十万亿佛土,吃什么东西呢?食香气。
“人死为鬼”,这是中国民间根深蒂固的传统心理。死后鬼魂往生净土的具体情况如何,当然是人们所关注的问题,怀感的论述正好满足了人们的这种心理要求,填补了净土理论的空白,对净土宗普及于民间是有利的。
二、飞锡《宝王论》
1.飞锡的生平与著作
飞锡,唐代僧人。籍贯、俗姓、生卒年都不详。《宋高僧传·飞锡传》说他“神气高邈、识量过人”,又说他“外研儒墨,其笔仍长”。初学律仪,后研习天台宗法门“一心三观”,又修密教。这是一位学问渊博的僧人,不但通净土,也通律学、天台宗及密教,通晓儒家、墨家。文笔很好,才华横溢,本传《系言》说“时多请其论撰,如忠国师、楚金等碑”,与皎然、德宣并有文名。“然宣、锡二公亦有不羁之失,缘饰过其实”。
唐玄宗天宝初年,他游历于长安,住于终南山紫阁峰草堂寺。不空开译场,选用人才参译,飞锡在其中,常担任笔受、润文之职。所著有《念佛三昧宝王论》三卷,宣扬净土。另有《无上深妙禅门传集法宝》、《誓往生净土文》各一卷。
《念佛三昧宝王论》成于天宝元年(742),又称《宝王论》,以念佛三昧为诸禅三昧中之宝王,故名。本书倡导万善同归,三世通修之念佛,调和了净土教与三阶教的矛盾。分三大门,即:念未来佛、念现在佛、通念三世无不是佛。细分为二十门,念未来佛七门,即:念未来佛速成三昧门、嬖女群盗皆不可轻门、持戒破戒但生佛想门、现处汤狱不妨受记门、观空无我择善而从门、无善可择无恶可弃门、一切众生肉不可食门。念现在佛六门,即:念现在佛专注一境门、此生他生一念十念门、是心是佛是心作佛门、高声念佛面向西方门、梦觉一心以明三昧门、念三身佛破三种障门。念三世无不是佛七门,即:念过去佛因果相同门、无心念佛理事双修门、了心境界妄想不生门、诸佛解脱心行中求门、三业供养真实表敬门、无相献华信毁交报门、万善同归皆成三昧门。
明神宗万历三十六年(1608),智旭把此书收入《净土十要》卷五。下面所述飞锡思想均引自此书。
2.众生即是佛
飞锡所说的三世佛,与一般所说三世佛不一样。一般所说的过去佛指过去七佛(《长阿含经》卷一所说的释迦牟尼佛前之毗婆尸佛、尸弃佛、毗舍婆佛、拘楼孙佛、拘那含佛、迦叶佛,连同释迦牟尼佛为过去七佛),寺院塑像一般为燃灯佛(《法华经》说为释迦牟尼佛之师);现在佛为释迦牟尼佛;未来佛为弥勒佛。
飞锡所说的未来佛(当来佛)指的是一切众生而不是指弥勒佛。他说:“一切众生,即未来诸佛。”“若欲念于弥勒佛者,必得上生兜率天宫,见慈氏之尊,则弥天释道安,为其首唱耳。”(卷上)
飞锡并没有否定弥勒佛,不过他所指的未来佛与弥勒佛无关而已。
他引用《维摩诘经》、《楞伽经》、《法华经》、《梵网经》、《大集经》、《首楞严经》、《华严经》、《宝性论》、《胜天王经》、《涅槃经》等,发挥一切众生皆有佛性之旨,认为应于一切众生生世尊想,即把一切众生都当作未来佛。如引《宝性论》说:
佛告金刚慧菩萨言:善男子,我以佛眼观一切众生,贪欲恚痴诸烦恼中,有如来智、如来眼、如来身,结加趺坐,俨然不动,乃至德相备足,如我无异。(同上)
他批评那种不平等观念说:
以诸佛为至尊也,众生为至卑也,高下出焉,群妄兴矣,敬傲立焉,一真隐矣。(同上)
所谓“一真”,即诸法平等。行般若波罗蜜于一切法,则心缘自在,于众生而生佛想,嬖女群盗、持戒破戒、现处地狱受苦众生,都视为未来佛,不生分别心。秽土即净土,“佛所住处,实无秽土,众生薄福,而见不净”。念未来佛,即念过去现在诸佛。
由于诸法平等而无分别,所以,“众生者,即是第一义谛,即是如来藏,即是法身,即是菩提”(同上)。
现在佛呢?当然多如恒沙,无量无边。不过,“专注一境,圆通三世,不亦良哉!”因而念现在佛即是念阿弥陀佛。
过去佛与现在佛、未来佛因果相同,故念过去佛即通念三世无不是佛。飞锡说:
《三昧海经》(《观佛三昧海经》)云:所念之佛,如出胎师子王,喻佛果也;能念佛人,如在胎师子王,喻佛子也。因果虽殊,威神相继,论其佛也,更何异焉?欲令在胎师子便能哮吼飞落走伏者,未之有也。出胎之后,可翘足而待,曾何阙矣,而因果相同。(卷下)
飞锡的三世佛之说,来自三阶教的“普佛”观念,有泛佛论味道,实际上是“一切众生悉有佛性”的另一种提法。不过,飞锡用“普佛”观念来论证往生净土的可能性,这个提法,极大地鼓励了众生成佛的信心。嬖女群盗、破戒僧俗、地狱罪人,都能往生净土成佛,这与善导“一切善恶凡夫可入报土”之论的精神是一致的。
善导强调往生净土之信心,信己身之无力,佛力之无边。飞锡却大唱众生己身自有佛性,与善导不一致,而与禅宗类似。
飞锡之前,神宗六祖慧能(638—713)之顿悟法门已经流行于天下,荷泽神会(686—760)十分活跃。飞锡显然受了他们的影响。
3.万善同归念佛
虽说众生即是未来佛,但毕竟尚不是佛,尚须修行。修行有难行、易行,易行即称名念佛。飞锡认为:“欲修念佛,应发想心,想无想事。”(卷中)“想妄即众生,想真即诸佛。”(同上)
这些话拿来与慧能的思想比较,如出一辙。慧能说:“道由心悟,岂在坐也?”(《坛经》)“自性迷即是众生,自性觉即是佛。(同上)
什么是飞锡的“想真”呢?即他所说的“想无想”。也就是说,“想”就是“无想”,“无想”就是“想”;“念”就是“无念”,“无念”就是“念”。飞锡说:
无所念心者,以无所住也;而修念佛者,而生其心也。无所念心者,从无住本也;而修念佛者,立一切法也。无所念心者,念即是空也;而修念佛者,空即是念也。不异之有,此明中道矣。(《宝王论》卷下)
这就是说,无念是空,念是有,空不异有,有不异空,空有相即,不执有无,便是中道。
也可与禅宗比较一下。禅宗以念“有”着相为邪念,念“无”着空也是邪念。既不念“有”也不念“无”,既不着相也不着空,方为正念。正念即无念。
禅宗的念即无念是中道观,飞锡的念即无念也是中道观,原是相通的。
实际上,飞锡适应当时新的禅宗思潮,把它引进了净土理论之中,开后来禅净合流之先河。
飞锡所说的念佛,说是“念佛三昧”,具体指的是称名念佛。认为念佛具万善,万善归念佛。他说:
法华三昧者,即念佛三昧也。是以如来名此胜定,为三昧宝王,为光明藏,为除罪珠,为邪见灯,迷衢者导、王子金印、贫夫宝藏、空三昧、圣三昧、陀罗尼真思维、最胜观如意珠、佛性法性僧性、无尽藏胜方便、大慧光明、消恶观法三昧等。故知,教理行果,八万四千波罗蜜门,皆是念佛三昧之异名也。(《宝王论》卷下)
六度万行,未有一法不是念佛三昧者也。(同上)
他力主念佛须出声,即口念。举出五点理由:
1.出声可以定心。“声之不厉,心窃窃然,飘飘然无定”,故须高声。
2.可以万祸冰消。“声光所及,万祸冰消;功德丛林,千山松茂”。
3.可以见佛。“金容荧煌以散彩,宝华淅沥而雨空,若指诸掌,皆声致焉”。
4.可以入三昧。“如牵木石,重而不前,洪音发号,飘然轻举”。
5.可以胜魔。“与魔军相战,旗鼓相望,用声律于戎轩,以定破于前敌”。(卷中)
善导主张“十念”是十声念,飞锡则主张十口气念。他说:
世上之人,多以宝玉、水精、金刚、菩提、木槵为数珠矣,吾则以出入息为念珠焉,称佛名号,随之于息。(同上)
即不停地念佛号,中间势必要停顿,抽吸进一口气,才能续念。这一口气念的佛号不论多少句,都称为一口气。如此十次,称为十口气念。这种念佛之法便是从飞锡起源的。
关于“十念业成”,飞锡认为一念即可。他说:
一念善业成,即登极乐,犹如屈臂。前一念五阴灭,后一念五阴生,如蜡印印泥,印坏文成。尚不须两念,岂要至十念哉?(同上)
《大无量寿经》明一念念佛,皆得往生。《观经》十念,良有以也,盖为遘疾尪羸、力微心劣故,须十称弥陀助其念。若心盛不昧,一念生焉,亦犹栽植丝发,其茂百围也。(同上)
从称名念佛的历史来看,它本来附属于念佛三昧。经昙鸾、道绰、善导的倡导,把它从念佛三昧中分离出来,与念佛三昧并列。念佛三昧专指观想念佛,有时包括实相念佛。而称名念佛则受到重视成为主要的甚至惟一的念佛方法。现在,飞锡又把它作为念佛三昧,并不是倒退,而是称名念佛的深化。
他认为三昧即无念,即无所念心,“无所念心者,绝诸乱想也”(同上)。而“不念一切,唯念一佛”(同上),正是绝诸乱想的无念,即三昧。所以称念佛名即是三昧,三昧即是称念佛名。称念佛名的三昧,可以见佛,可以心佛如一,是心作佛,是心是佛。他说,念佛名者“犹清珠下于浊水,浊水不得不清;佛想投于乱心,乱心不得不佛。既契之后,心佛双亡。双亡,定也;双照,慧也。即定慧齐均,亦何心而不佛,何佛而不心?心佛既然,则万境万缘,无非三昧者也”(卷上)。
飞锡以称名念佛为念佛三昧,认为可以达到能所双亡,心佛如一,这是对善导称名念佛理论的发展,并成为净土宗发展的指针。
前面说过,迦才《净土论》重视慧远,以慧远的念佛为净土法门之始。飞锡也认为,净土妙门,般舟之义始于慧远,他说:
晋朝庐山远法师为其首唱。远公从佛陀跋陀罗三藏授念佛三昧,与弟慧持、高僧慧永、朝贤贵士,隐逸清信宗炳、张野、刘遗民、雷次宗、周续之、谢灵运、阙公则等一百二十三人,凿山为铭,誓生净土。(卷中)
这里把西晋的阙公则算在一百二十三人之内,是一个错误。但他比迦才更进一步的是不仅以慧远为修净土之始,而且记述了慧远在庐山曾集众立誓共生净土之事。飞锡的记述,对于慧远流的抬头起了重要作用。与他差不多同时的法照,对慧远的宣传更为热心,下面再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