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 净土三流/第四节

作者:出处:
分享到:

 
    第四节  慈愍流

    慈愍流是净土宗三流之一。其代表主要是慧日、承远和法照。

    一、慈愍三藏慧日

    1.慧日的生平

    慧日(680—748),唐代净土宗高僧。俗姓辛,山东东莱人。唐中宗时出家,受具足戒后遇到义净(635—713),听到义净述说巡礼如来遗迹的情况,非常羡慕,立志远游。武则天大足年间(701),他泛船渡海,经昆仑(今康道尔群岛)、佛逝(今苏门答腊)、狮子州(今斯里兰卡)等地,三年之后才到达印度。便礼谒圣迹,寻求梵文经典,参访善知识,历时十三年。

    他独影孤征,远涉雪岭胡乡,备尝艰苦,深厌这个娑婆世界,于是寻求有乐无苦、速生佛国之法,遍问印度之三藏学者,都赞弥陀净土。开元七年(719),他遍游七十余国,历时十八年后翻越雪岭而东归长安,呈献佛像与经典,玄宗敕赐“慈愍三藏”之号。天宝七年(748)圆寂于洛阳罔极寺,世寿六个九。

    慧日在印度受净土学说的影响,回国后主要弘传净土法门。他的净土思想介于慧远流与少康流之间,并修禅、教、律、净而着重于净土。其著作流传至今的有《净土慈悲集》、《般舟三昧赞》、《愿生净土赞》和《西方赞》。《净土慈悲集》散佚已久,1925年在朝鲜的桐华寺发现其残本,内题《略诸经论念佛法门往生净土集》(一名《慈悲集》),大唐慈愍三藏慧日集。但依《西方略传序》、《净土指归》等,此书名为《净土慈悲集》。原为三卷,第一卷先举异见,依据经论和教理一一破斥。第二、三两卷均佚,第一卷缺页仍多。据卷首所叙,可知第二卷广引经教,证成念佛的正宗;第三卷更会释诸教古今疑滞,校量诸行出离之迟速,而阐明自宗的立场。《般舟三昧赞》录载于法照的《净土五会念佛略法事仪赞》。《西方赞》、《愿生净土赞》录载于晚近在敦煌石室发现的法照《净土五会念佛诵经观行仪》(简称《广法事赞》)卷下写本中。

    继承慧日净土思想的是承远,继承承远的是法照。法照发扬光大慧日思想,以至形成慈愍流。

    2.慧日的思想

    慧日的思想得自印度,回国后国内正是善导学说胜利前进之时,慧日很快接受了善导的思想。他的净土学说与善导大体上是一致的,没有多大差别。如他在《般舟三昧赞》中描述六道轮回之苦,着重写的是地狱道,与善导的思想相似。

    他还用八个“不简”,说明无论贫富、贤愚、有修无修、持戒破戒、罪多罪少以至外道、阐提,一切善恶凡夫均可往生净土;往生的方法便是念佛,而且是称名念佛;往生的保证是佛力,弥陀佛亲迎,保险易行。这几个基本点,都是善导学说的主要内容。

    慧日是唯识学者。《净土慈悲集》的理论根据是瑜伽行派以遍计所执性、依他起性、圆成实性三性为中心的学说。他就理、事相对而谈生死因果和离系因果的相对。所谓生死因果,即六道轮回流转的因果;离系因果即解脱因果,指断除烦恼而获涅槃之因果。他认为依他起性缘生幻有,含摄宇宙森罗万象,由此而有圣凡的差别以及净土秽土的相对存在。为了出众生界而入佛界,应当勤修与净土相应的各种行业。

    当时禅宗流行。据《净土慈悲集》说,有一部分禅宗人以观世间空寂都无一物为究竟,而说诸法犹如龟毛、兔角,本无实体,无所谓生灭,从而无善可修,无恶可断,但令内心安住空虚,了知世间万法都无,就是证得禅定,断除生死,不受后有。若用有所得心,着相修习念佛、诵经、求生净土、布施乃至智慧,都是有为法,是生死法,虽然勤修,而不免流浪生死。

    《净土慈悲集》反对禅宗这些说法。他认为,凡夫但住空门而不断恶修善,懈怠懒惰而求解脱,无有是理。他引《无上依经》、《大涅槃经》、《维摩经》等反证“执着空见”或“修空法”为佛所不许。这个问题,道绰就曾专门谈真俗二谛的关系,引《无上依经》等批判过。空见是净土之大敌。从道绰以来百年,随着禅宗势力之扩张,空见有增无减。禅宗与净土两家互相批评,成为一时热门。慧日维护净土法门,会释《金刚经》、《楞伽经》等所说的“凡所有相皆是虚妄”,并广加解释佛教中所说虚妄的语义和真妄的差别,而劝人发菩提心,修习诸善万行,归于净土。

    他主张禅、教、律、净四行并修。有的禅家以为念佛妨碍禅定。慧日解释道:

    圣教所说正禅定者,制心一处,念念相续,高于昏掉,平等持心。若睡眠覆障,即须策勤念佛诵经、礼拜行道、讲经说法。教化众生,万行无废,所修行业,回向往生西方净土。若能如是修习禅定者,是佛禅定,与圣教合。是众生眼目,诸佛印可。一切佛法等无差别,皆乘一如成最正觉,皆云:念佛是菩提因,何得妄生邪见?故台教行四种三昧,小乘具五观对治,亦有常行、半行种种三昧,终不一向而局坐禅。(转引自《万善同归集》卷上)

    从这里的论述来看,他认为禅定不能局限于坐禅,念佛也是禅定。天台宗智*(左岂右页)立四种三昧:常坐三昧、常行三昧、半行半坐三昧、非行非坐三昧。他认为常行三昧、半行半坐三昧便是念佛。所以,他对坐禅修定是很不以为然的,在《般舟三昧赞》中强调说:“借问何缘得生彼,报道念佛自成功。”他把念佛当作三昧,与同时代的飞锡极类似。

    他很重视戒律。对于当时某些禅家忽视斋戒进行批评,也指摘求生净土者不断酒肉五辛。《宋高僧传·慧日传》说,僧人不许食五辛,但对“五辛”的解释不一。他按自己旅行的亲身经历指出,“五辛”之中,国内只有蒜、韭、葱、薤四种,不产第五种“兴渠”。兴渠产于于阗(今新疆和田),不是苔荽,食苔荽无罪。可见,他对戒律是认真的。

    总之,慧日与善导一系的净土学说大体上一样,其特点就在于反对狂禅。他认为坐禅习定是难行道,尤其对禅宗否定教、戒、净不赞成,主张禅、教、戒、净四行并修,而归于净土。也就是说,在禅宗势力大张并正批评净土之时,他敏锐地觉出这种形势而提出了新的主张。由于他不仅强调称名念佛之法以争取下层民众,而且主张禅、教、戒、净并修,只反对狂禅,因而具有更大的容纳性,可以争取多方面的信众。慧日的主张特点不多却能与少康流、慧远流并列为一流,原因在此。

    慧日在世时影响不大,他的主张是通过承远、法照才广为人知的。

    二、弥陀和尚承远

    承远(712—802),汉州(今四川广汉县)绵竹县人,俗姓谢。入乡校就学,对儒家的礼乐、诗书极不喜欢,视之为陷阱、桎梏。有人讲尊胜真言,他却很愿意听,能够领悟。于是告别父母,入寺院当僮役,侍奉蜀郡(今四川成都市)处寂(648—734),处寂学于资州(今四川资中县)智诜,智诜则是禅宗五祖弘忍的弟子,传禅宗之心法。承远执勤一年,便“旁窥奥旨,密悟真乘”。后来,他东下游方,开元二十三年(735)到荆州(今湖北江陵)玉泉寺谒见兰若真和尚,在这里披剃出家。真公让他到衡山,于是他越洞庭,浮湘沅,从衡山通相受具足戒,学习经律。然后赴广州师事慧日。吕温《南岳弥陀寺承远和尚碑》说:

    闻京师有慈敏(愍)三藏,出在广州。乃不远重阻星言睹谒,学如不足,求所未尽,一通心照,两舍言筌。敏公曰:如来付受吾徒,用宏拯救。超然独善,岂曰能仁?俾依《无量受(寿)经》而修念佛三昧,树功德劫,以济群生。由是顿息诸缘,专归一念。天宝初岁,还于旧山。山之西南,别立精舍,号弥陀台焉。(《全唐文》卷六百三十)

    这里透露出的信息是:

    1.慧日于开元七年(719)回国到长安,天宝七年(748)在洛阳罔极寺圆寂,三十年中曾到广州住过,时间大约在开元、天宝之间。其时慧日很有名望,以至僻处衡山的年轻僧人承远慕名远投。

    2.承远原是禅宗净众宗处寂门下,他投访慧日,阻力很大。所谓“重阻星言”,便是指多种阻力及许多闲言碎语。除了一般的派性或门户之见外,恐怕慧日反对狂禅的态度在禅宗中是很不受欢迎的,所以承远的投访才遭到剧烈的反对。

    3.承远向慧日学习的时间不清楚。他于开元二十三年(735)到荆州随后到衡山,约二十三四岁。天宝初年返回衡山,时约三十岁至三十五岁,可以估计他随慧日是在二十五岁至三十五岁之间。

    4.慧日教承远不能独善其身,而要普救众生。这虽是大乘佛教的一般精神,但慧日自己渡海求法,回国后反对狂禅,确实符合这个精神。他要求承远,承远是身体力行了的。

    5.慧日授承远《无量寿经》及修念佛三昧,使承远“顿息诸缘,专归一念”。可见,承远的念佛受慧日之亲传。

    6.承远还衡山后,自立门户,从此弘传净土法门。

    承远在衡山刻苦修行,守戒甚严。吕温描述道:

    薙草编茅,仅蔽经像;居靡童侍,室无斗储;一食不遇,则茹草而过;敝衲莫完,而岁寒自若。奉持赞叹,苦剧精至。(同上)

    柳宗元的《南岳弥陀和尚碑》则说:

    公始居山西南岩石之下,人遗之食则食,不遗则食土泥、茹草木。其取衣类是。南极海裔,北自幽都,来求厥道,或值之崖谷,羸形垢面,躬负薪樵,以为仆役而媟之,乃公也。(《全唐文》卷五百八十七)

    吕温、柳宗元所描写的承远,完全是一位苦行僧。这在唐代,十分难得。

    他设立般舟道场,专修般舟念佛。久之,远近风闻,从而受教化者数以万计。

    门人法照,代宗时为国师,上奏承远之德,乞降皇恩。于是,代宗赐“弥陀寺”之额,赐其道场“般舟道场”之号。

    贞元十八年(802)圆寂,世寿九十一,僧腊六十五。柳宗元为其撰碑文,立石于寺门之右。门弟子千余人,其中以法照、日悟、惠诠、知明、超明等为最著。因教人专念弥陀,世称弥陀和尚。宋时被称为净土宗三祖。

    三、五会法师法照

    1.法照的生平

    法照,唐代净土宗僧人。《宋高僧传·法照传》说:“释法照,不知何许人也。”所以,关于他的生卒年、俗姓、家世都不详。在《净土五会念佛略法事赞》中“五会念佛”题下注云:“梁汉沙门法照。”知其籍贯为梁汉,即今陕西汉中市。

    唐代宗永泰元年(765),他游于东吴,因慕慧远之高风而入庐山,结西方道场修念佛三昧。时间不过旬日,但留下了美好的印象。在《净土五会念佛诵经观行仪》中,他多处提及慧远的庐山事迹,流露对慧远的敬仰之情。随即到衡山拜承远为师,在南岳弥陀台般舟道场学习念佛。第二年,即大历元年(766),或法照所称“永泰二年”,创五会念佛之法。

    大历五年(770),法照与同伴数人到达五台山。四月六日至佛光寺,据传曾见文殊、普贤说法,并得摩顶受记。下五台山后,在并州(今山西太原市)行五会念佛之法,教人念佛,名声远播。代宗派人把他迎至长安,教宫人念佛,也用五会念佛之法。代宗尊之为国师,世称为“五会法师”。法照利用在宫廷的机会,为其师承远争得赐额的殊荣,为竹林寺募化,并争得竹林寺开戒坛之许可。

    法照何时离长安再到五台山建竹林寺,不见记载。日人塚本善隆《唐中期之净土教》考证,竹林寺当建于贞元十四年(798)、十五年(799)。所建成的竹林寺,据说便在法照所见化竹林寺处,规模宏大,建筑壮丽,庄严华美,像设齐全,仪规完备,佛事兴旺,声誉隆盛,是当时五台山的名刹。法照此后便在竹林寺弘传净土法门,直至圆寂。

    法照于大历九年(774)在“北京(今太原市)龙兴寺”撰《净土五会念佛诵经观行仪》,或称《五会法事仪》,三卷。大历十二年(777),又在“上都(长安)章敬寺净土院”撰《净土五会念佛略法事仪赞》,或称《五会法事赞》,一卷。一广一略,一主一从。《五会法事仪》对五会念佛的仪规作了全面系统的规定,《五会法事赞》是为了适应僧俗举行规模较小的法事需要而对仪规的缩简。

    宋代宗晓《乐邦文类》卷二以法照为净土宗四祖。

    2.五会念佛

    法照的《五会法事仪》引用了《阿弥陀经》全文及四十四首偈赞,《五会法事赞》引用了三十七首偈赞。两书合计八十一首偈赞,除重复者外,有六十余首。其中四分之三是法照自己撰写的,其余是引用善导、慧日、神英、净遐等高僧的。

    法照认为,“今时像末以后,浊恶世中五苦众生”,惟有念佛,凭佛的愿力,才能“远离烦恼,永断生死”(《五会法事仪》卷中)。他所说的念佛,便是称名念佛,即五会念佛。这是他对称名念佛的创造和发展,也是他的最突出的成就。

    何谓五会念佛?即按声调和缓急而创的念佛方法。他在《五会法事赞》中解释为:

    第一会,平声缓念“南无阿弥陀佛”;

    第二会,平上声缓念“南无阿弥陀佛”;

    第三会,非缓非急念“南无阿弥陀佛”;

    第四会,渐急念“南无阿弥陀佛”;

    第五会,四字转急念“阿弥陀佛”。

    实际上,这就是用“平声缓、平上声缓、非缓非急、渐急、四字转急”五种音声集会念诵阿弥陀佛。

    法照自述,五会念佛之法是受《无量寿经》之启发而创制的。他说:

    问曰:五会念佛出自何文?

    答曰:《大无量寿经》云:或有宝树,车渠为本,紫金为茎,白银为枝,琉璃为条,水精为叶,珊瑚为花,玛瑙为实。行行相值,枝枝相准,叶叶相向,花花相顺,实实相当,荣色光耀,不可胜视。清风时发出五会音声,微妙宫商,自然相和,皆悉念佛、念法、念僧。其闻音者得深法忍,住不退转至成佛道。(《五会法事赞》)

    他论述五会念佛之功效说:

    问曰:五会念佛有何利益,复何所表?

    答曰:即于此生,为能离五浊烦恼,除五苦,断五盖,截五趣,净五眼,具五根,成五力,得菩提具五解脱,速能成就五分法身。五会念佛功力如斯,最胜无比。尽此一形,顿舍最后凡夫之身,生极乐国,入菩萨圣位,得不退转,疾至菩提,实为佛任。此事终不虚也。(同上)

    这是他个人的论述,在当时因其新颖而造成一定的轰动效应。虽然只不过靠声调音节的变换,分五番唱念阿弥陀佛的名号,歌颂阿弥陀佛功德,但抑扬顿挫,音调优美,使念者感觉进入到极乐世界那样心旷神怡。音声引导忆念,融忆念于音声之中。不过,比起随口念佛来,也颇有一定的难度。法照告诫必须“专心学取”,“若不师学,滥授与人,转误后学,失其宗旨,即招其咎,无利福田”(同上)。所以,实行五会念佛的范围很小,只不过衡州、太原、五台山及宫中而已。广大的不识字众生掌握这个方法还是有困难的,他们不接受这个方法,以致很快便失传了。后人搞不清五会念佛是怎么个念法,众说纷纭。好在现今日本净土真宗本愿寺派尚持守这一念佛法门,不需再辩。

    3.四行并修

    慈愍流的特色是教、禅、戒、净四行并修,法照明显地体现了这个特色。

    他所修的净土法门便是五会念佛,他一再强调五会念佛同时是禅、是教。如说:

    五者是数,会者集会。彼五种音声,从缓至急,唯念佛、法、僧,更无杂念。念则无念,佛不二门也;声则无声,第一义也。故终日念佛,恒顺于真性;终日愿生,常使于妙理……是以如来常于三昧海中,举网绵手谓父王曰:王今坐禅,但当念佛。岂同离念求乎无念,离生求乎无生,离相、好求乎法身,离文字求乎解脱?夫如是者,则住于断灭见,谤佛毁经,成拒法业,坠无间矣。(同上)

    这里说得很清楚,五会念佛的念,便是无念,便是坐禅,顺于真性(佛性);终日愿生,即是无生,生于无生界之生,合于妙理。念即无念,生即无生,相好即法身,文字即解脱,都是需要学习大乘中观学派之论述才能悟解的妙理,即是“教”。于念中无念,即是“禅”。所以,“闻此五会悟无生”,“能令念者入深禅”,禅、教、净,在法照这里是紧密结合在一起的。

    至于戒,五会念佛之法本身就是戒,可以保持净心,摒弃乱想,“离五浊烦恼,除五苦,断五盖”。但法照还另有措施,即设律院。

    日僧圆仁《入唐求法巡礼行记》卷二载,他所见的竹林寺有六院:律院、库院、华严院、法华院、阁院、佛殿院。律院名“贞元戒律院”,是唐德宗贞元年间(785—804)竹林寺创立时开设的,因以“贞元”为名。贞元戒律院的万圣戒坛,为皇帝敕许的国家戒坛。圆仁于开成三年(838)十月十九日条记载:

    大唐大和二年(828)以来,为诸州多有密与受戒,下符诸州,不许百姓剃发为僧,唯有五台山戒坛一处,洛阳终山琉璃坛一处。自此二外,皆悉禁断。(《入唐求法巡礼行记》卷一)

    这里所说的五台山戒坛一处,即万圣戒坛,为全国仅有的二处戒坛之一。戒律院楼上,有“国家功德七十二贤圣诸尊曼荼罗,彩画精妙”,万圣戒坛纯用白玉石作,高三尺而八角,上铺一张五色彩丝毯。随圆仁入唐的弟子惟正、惟晓,于五月七日与数十远来沙弥在万圣戒坛受具足戒。

    圆仁还详细地记载了竹林寺的斋礼佛式及阁院念佛道场的礼念法事,其中有三阶教的佛名、礼忏、一切普念、五台系忏法、净土宗礼赞等,反映出当时各种礼忏形式已经互相渗透。

    而在法照的撰述中,还可以看到他一方面强调五会念佛的称名,认为“此界一人念佛名,西方便有一莲生”(《五会法事赞》);另一方面,他没有忽视观想念佛,如引录了净遐的《观经十六观赞》,又说“但当勤修三福行,临终迎子上金桥”(同上)等等。

    总之,他兼弘多种法门而有所侧重。教、禅、戒、净并修而归于净土;在净土法门中,兼修观想而侧重称名。

<<上一记录              下一记录>>
您是第 位访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