嘉祥三论(下)

作者:出处:
分享到:

 
    吉藏基于三论立场的思想展开,还体现在多个方面,此处依《大乘玄论》的思路,结合吉藏其他相关著作特别是《中观论疏》中的观点,集中分析其二谛、八不(中道)、二智、佛性等理论。

    吉藏的二谛和八不中道等思想本质上是对于空的深化性诠解,都是空义的展开。他对于佛性的解释也依中道义。在讨论这些观点之前,有必要先了解吉藏对空的一般原理之解释,这从其毕竟空义和性空义可知。

    吉藏释性空有八义,而八义的基本含义则无异。“一者,明本性是空,但遇缘故有,有止,还本性,故言性空也。”从本来空寂角度谈性空,这一解释应是缘会缘故都是性空,“二者,明本性是空,而末是假有。如是意,故性空也”。性空假有,从假有角度谈性空。“三者,本性常空,无有不空时,故言性空也。”从空的永恒性和普遍性角度谈空。“四者,明只因缘诸法是空,故言性空也。”从缘起角度谈空,缘起性空。“五者,破性有得此空,故言性空也。”从破性有之执着角度谈空,是破性空。“六者,破无性法,此法明止空有性,故言性空也。”也是破性空,破对于性无的执着。“七者,明无所有法性是空,故言性空也。”从无所有法的角度谈空,是无所有法空。“八者,有所无法性空,故言性空也。”①从有所无②原理角度谈空,是有所无法空。

    吉藏又释毕竟空的四种含义。一者为了破有而说空,有病已破,对此空也不能执着,不能舍有而著空。二者指第一义毕竟空,而不是世俗谛毕竟空。三是从因缘角度说中假空,至理非空非不空,无名无相,为了教化众生而假说空这一名相,说中假之理,即非空非不空是中道,空不空是假名。四者毕竟空是因缘有,空而不废宛然因缘有,不坏假名而说实相,不动真际而建立诸法③。

    对于空的进一步诠解,有吉藏的二谛、中道诸论,特别是四重二谛和八不中道等三论宗特有的理论。
    
  ①均《大乘玄论》卷二,《大正藏》第45卷35页上。

  ②吉藏说:“《涅槃》以无所有为宗,《大品》以有所无为宗。”(《三论游意义》,《大正藏》第45卷121页中)又讲:“《涅槃》有有所无、无所有义。”(《二谛义》卷下,《大正藏》第45卷104页中)又云:“洗妄即《涅槃》有所无义,显有即是《涅槃》无所有义。”(《二谛义》卷下,《大正藏》第45卷114页下)
      
  ③《中论疏记》卷一末,《大正藏》第42卷19页中。

<<上一记录              下一记录>>
您是第 位访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