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论宗的经典依据——以鸠摩罗什译作为核心的宗经宗论

作者:出处:
分享到:

 
  从表面上看,三论宗只宗论而不宗经,以《中论》、《百论》、《十二门论》立宗,故称三论学派、三论宗,加以《大智度论》而称四论。实际上除诸论外,另一些经在三论宗中也具有宗经的地位。安澄在释吉藏自设之问“此论遍申众经,何故偏引《般若》”①一句时,引述并赞同的资料中,有“四部大经”和“四部小经”②之说,此可以理解为三论宗所依的宗经宗论中,有三论或(四论)、四大经、四小经。大经实际上也指依据的主要经典,不仅仅指经文的品目之多,部帙之大。安澄并解释“四部大经”指《华严经》《大品般若经》、《涅槃经》和《大集经》。包含了经录家所称的大乘五大部经之四部(另一部是《宝积经》)。“四部小经”指《维摩诘经》、《思益梵天所问经》、《佛藏经》和《诸法无行经》。吉藏曾说,理解中观三论或四  论必须结合《无行》、《佛藏》等经,“直唱《无行》、《佛藏》等经,然后入论,欲明经论相成,共显一道”。③就四部大经而言,三论宗所依宗经,从吉藏的著述及讲学中可以看出,实际上还有一部很重要的经典,即《法华经》,三论宗非常重视此经,也具有宗经的地位,如果沿用“四部大经”的传统说法,《大集经》似乎应该以《法华经》来代替④。虽然吉藏也经常引用《大集经》的资料⑤,然而未见有对此经的注疏。三论宗人慧眺一生曾抄写《华严经》、《大品般若经》、《法华经》、《维摩诘经》、《思益梵天所问经》、《佛藏经》和《三论》等经论各一百部⑥,这些经典都在“四大、四小”之内。

  ①《中观论疏》卷一末,《大正藏》第42卷17页上。
  
   ②《中论疏记》卷二末,《大正藏》第65卷45页下。
 
    ③《大乘玄论》卷五,《大正藏》第45卷68页上。

  ④韩廷杰的《三论宗通论》所述“四大经”中无《大集经》,代之以《法华经》,详其意,其“四大经四小经”之说也是引自安澄,但未指明具体出处。见《三论宗通论》,台湾文津出版社1987年7月版第65、126页。
  
  ⑤比如吉藏曾引此经说:“《大集经》明六种坚固。”(《中观论疏》卷一末,《大正藏》第42卷18页上)安澄解释道:“北凉时昙无谶译《大方等大集经》,有三十卷,亦有六十卷,今所引经,后本是也。”(《中论疏记》卷二末,《大正藏》第65卷51页上)六种坚固,见于此经第55卷《月藏分第十二分布阎浮提品第十七》
  
  ⑥道宣《续高僧传》本传。

<<上一记录              下一记录>>
您是第 位访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