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3佛教胜迹——“突兀压神州,峥嵘如鬼工”。

作者:出处:
分享到:

 
    8.3.1

    六和塔

    六和塔,又名六合塔,耸立在钱塘江畔的月轮山上。它背负连绵青山,面对浩瀚钱塘江,巍峨挺拔。诗句“孤塔凌霄汉,天风四面来”,写出了六和塔的神韵。(图87)

    关于六和塔的修建历史,民间流传着很多优美的故事。传说古时钱塘江中住着一条龙,性情暴躁,喜怒无常,常使潮水泛滥,两岸人民深受其苦。后来,一位叫六和的小伙子,率众搬石填江,制服了龙王。从此,人们过上了安居乐业的生活。为了纪念六和,人们便在六和当年率众填江的地方,建起了一座以其名字命名的塔。还有一则传说认为:春秋时期,群雄纷争,秦国势力最强。纵横家苏秦游说于燕赵韩魏齐楚诸国,使这六国和好结盟,据说月轮山就是当年六国结盟之地。后人特建塔,以纪念六国联合之事,故称塔为“六和塔”。

    据史料记载,六和塔始建于北宋开宝三年(公元970年),吴越王为镇江潮而建。六和,指“戒和同修,见和同解,身和同住,利和同均,口和无争,意和同悦”。而六合,则取自佛教天、地、东、西、南、北六合之意。据传,参加六和塔设计的是北宋建筑名匠喻皓。喻皓著有《木经》,是中国古代著名的建筑专著,六和塔就是按照《木经》的建筑方式建成的。初建时规模宏大,塔身有九级,高“五十余丈”,塔顶装有塔幻,为钱塘江上夜行船舶导航。

    千百年来,六和塔屡遭破坏。北宋宣和三年(公元1121年),六和塔几乎完全毁于兵火。南宋绍兴二十三年(公元1153年)重建,前后花了11年时间才完工,但塔身高度已减去两级,成了一座七级浮图。现存的七层砖结构塔身,就是南宋重修的,外廊木檐则是清光绪年间加工改建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对此塔又进行了两次修缮,使它重展新颜。

    现在,展现在人们面前的六和塔是砖木结构的多层密檐建筑,平面为八角形,塔高近60米,内层塔身为7层,外层为木檐13层。密密重叠的瓦檐向外支出,使外檐格外清晰,飞檐上104个翘角都系大铁铃,每当微风吹过,铃声十分悦耳。八角形的塔身束在檐内,隐而不显。檐上檐下,一明一暗,使塔的轮廓显得非常和谐美观。塔内有穿壁螺旋式阶梯,盘旋而上,直到顶层。第一层内壁上雕刻有人物、花卉、鸟兽等各种图案,栩栩如生。塔外的木檐回廊宽阔舒展,登临者可以从塔内走出,在外廊上一饱江南风光。据载,乾隆十六年(公元1751年),乾隆皇帝游览六和塔后,兴之所至,为塔内每层都题了匾额,自下而上依次为:“初地坚固”、“二谛俱融”、“三明净域”、“四天宝网”、“五云覆盖”、“六鳌负载”、“七宝庄严”。

    旧时六和塔内,曾绘有鲁智深和武松的画像。据《水浒传》描写,梁山泊好汉鲁智深和武松随宋江征剿方腊回京时,因不愿受封,歇马于六和塔。两人在僧房里睡至半夜,忽听江上潮声如雷,鲁智深误认为是隆隆战鼓声,便跳将起来,摸起禅杖,大喝着跑了出来,准备与敌人厮杀。寺内众僧见状一惊,忙指着远处的潮头说:这不是战鼓响,而是钱塘江潮汛响。鲁智深这才恍然大悟,拍掌笑道:“俺师父智真长老,曾嘱咐洒家四句偈言:‘逢夏而擒,遇腊而执,听潮而圆,见信而寂。’上两句已经灵验,今天正好应下两句话。”随后,他烧汤沐浴,圆寂而去。武松则因断臂,坚决要求在六和寺出家,年至80善终。这本是小说家的虚构,但明清时的修塔者却信以为真,就在六和塔内为鲁智深和武松绘像。

    六和塔是我国古代精湛建筑艺术的杰作,凝聚着我国能工巧匠的智慧和血汗,被列为第一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它与雷峰塔、保俶塔交相辉映,是构成杭州美景的重要组成部分。

    8.3.2

    虎丘塔

    虎丘塔位于苏州阊门外虎丘山上,是苏州城的标志。(图88)

    此塔原名云岩寺塔,始建于五代后周显德六年(公元959年),北宋建隆二年(公元961年)竣工,距今已有1000多年的历史。它多灾多难,从南宋初至清咸丰十年(公元1860年)的前后700多年间,曾先后7次被毁,修复时曾发现塔中文物有石经函、经卷、玉器、瓷器、金饰物、佛像和鎏金宝塔模型等。虎丘塔在我国现存的宋塔中,是年代最早的建筑实物,以其宏大的规模和精巧的结构闻名于世,是我国首批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虎丘塔为砖身木檐仿楼阁式建筑,八角七层,塔身由底向上逐层缩小,造型轮廓纵向呈曲线美。塔高47.5米,上端铁刹不复存在。

    虎丘塔的外观有一个突出的特征,就是向外倾斜,塔顶中心点距塔中心线已北移2.34米,形成了斜塔奇观。据考证,塔建在西南高、东北低的山顶斜坡上,由于人工填土厚薄不一,致使塔体不均匀沉降而倾斜。最初建塔时即已发现倾斜,逐层纠偏,然而未得到控制。明崇祯十一年(公元1638年)改建时将第七层向倾斜反方向重砌,使塔呈“香蕉型”倾斜。1956年、1981年又进行了两次排险,以钢拉件加固了塔体,提高了塔的整体性。现在,虎丘塔岿然矗立,翘首迎宾。

    8.3.3

    崇圣寺三塔

    有南、北两座小塔,三塔合成一组,称为大理三塔。由于三塔原是崇圣寺的一部分,又称崇圣寺三塔。(图89)

    大理三塔的历史和大小各不相同。千寻塔建于公元9世纪的南诏国时期,塔高近70米,共16层,是我国偶数古塔层数最多者,也是现存唐代最高的砖塔之一。千寻塔是一个正方形的密檐式砖塔,塔心中空,在古代有井字形的楼梯可供人攀登。塔身涂有白灰。每层四面都有佛龛,相对两龛内供佛像,另外两龛为窗洞,相邻两级的窗洞方向交替错开,以解决塔内的采光通风问题。第一层高约13米,西面设有塔门。塔内装有木骨架,循梯可以到达顶层。自塔顶向东眺望,洱海烟波浩渺,白帆点点,令人陶醉。

    塔顶四角各有一只铜铸的金翅鸟。佛教中的金翅鸟,经常出现在佛像的背光中,它最大的特点是喜欢吃龙,常用来比喻佛有慧眼,能观十方世界,六道众生,可以破除一切障碍,所向无敌。大理过去叫龙泽,在千寻塔塔顶上铸上金翅鸟,据说就是为了镇压洱海中的龙妖水怪。千寻塔和西安小雁塔造型相似,是典型的唐塔,是唐代中原汉族文化与大理白族文化交流的结晶。

    在千寻塔稍后,有南北两塔对峙,相距975米。两塔都是八角十层密檐式塔,各高42米多,塔身涂抹了一层白灰,外观轮廓近似锥形,显得玲珑娟秀,是典型的宋塔。

    南北两塔虽然与千寻塔不是同一时间建造的,但三者之间十分和谐。原来,南北两塔在建造过程中,充分考虑了与千寻塔之间的比例和布局关系,明嘉靖年间就有“旁两塔如翼内向”的记载。经实地勘测显示,南北两塔相向倾斜,塔尖偏离中心线下端90厘米,宛若相互依傍在千寻塔的两旁。

    据文献记载,自宋末以来,大理地区地震活动十分频繁,直接影响到三塔的就有30多次。其中最严重的一次是明正德九年(公元1514年)发生的大地震,据说城中墙屋皆倾坍。中塔(千寻塔)裂二尺许,然而旬日复合。如此强烈的地震都没有把塔震塌,表明塔本身的整合性非常好。可是,由于经过多次地震,塔身和塔刹都遭到了严重的破坏,只是塔的基本形状仍保持了原来的面貌。三塔是云南现存最早的建筑物之一,被列为首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在对大理三塔进行维修的过程中,曾出土了680多件塔藏文物,这是迄今为止发现的一批最丰富、最重要的南诏、大理文物。其中有用青铜、金、银、水晶、玉石、木雕等各种材料雕造的154尊佛教造像。此外,还有许多从内地传入的瓷器、铜镜、钱币、法器、乐器、印章、金银器和日用品等。这些精美的文物,证明了唐宋时期云南与中原密切的文化联系。

    大理三塔是云南著名的风景区。如从空中鸟瞰,三塔就像巨鼎的三足拔地而起,耸入云表。









<<上一记录              下一记录>>
您是第 位访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