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中华民族精神的代表人物——玄奘法师

作者:出处:
分享到:

 
    鲁迅先生说:“我们自古以来,就有埋头苦干的人,有拼命硬干的人,有为民请命的人,有舍身求法的人……这就是中国的脊梁。”这拼命硬干、舍身求法的“中国的脊梁”,公认的最典型的人物就是玄奘大师。他的精神和事迹,不仅代表着中华民族传承千年的优良品质,也代表着佛教普度众生的大乘精神。玄奘是伟大的佛学家、译经家、旅行家。民国时道安法师称赞他:“万古仰完人,大汉声威扬异域;千秋传绝学,盛唐文物震全球。”赵朴初先生更说“他是历史上我国佛教优良传统最典型、最圆满的体现者”。玄奘大师在中国境内的重大佛学事业,就是在古老而厚重的三秦大地上完成的。

    佛门大根器

    玄奘法师(602~664)是洛阳缑氏县(河南偃师)人。俗姓陈,名祎,玄奘是后来得到的法名。玄奘出身名门望族,祖辈历朝为官,父母早逝,长兄陈素在洛阳净土寺出家,法号长捷。玄奘自幼跟着哥哥刻苦学习,很小就娴熟儒道等百家典籍,才华出众。受哥哥的熏染,幼小的玄奘心中渐渐萌生了出家的念头。

    隋炀帝大业十年(614),机会终于来了,这一年,皇帝下诏准许百姓出家。年仅十三岁的玄奘,闻讯之后,立即兴致勃勃地前往应试。殊不料连考场都没让进,因为他的年纪太小,不符合规定。这当头一盆冷水浇得他彻骨冰凉,伤心之余,他在考场外转来转去,不忍离去。

    当时的主考官是大理卿郑善果,他看见玄奘小小年纪,相貌庄严,器宇不凡,如芝兰玉树,有龙凤之姿,便问道:“你年纪这么小,就要出家为僧,到底想要做些什么呢?”玄奘不假思索地回答说:“我要继承如来家业,光大佛门!”斩钉截铁的回答,掷地有声。郑善果暗自惊讶,心想如此小小年纪,就有这样的气魄和志向,将来必然是佛门大器,这样的人才如不录用,实在太可惜了!于是就采取了一个变通的方法,将他破格录取。就这样,玄奘以沙弥的身份被录入僧籍,法名玄奘。

    玄奘一波三折,终于如愿以偿,顺利出家,自然非常珍惜这来之不易的机缘。出家之后,玄奘就一直跟随师长勤苦诵读。二十岁的时候,玄奘以其过人的聪颖与勤奋,已经学完了佛教各个学派的学说,对各宗精华晓然于心,如数家珍。俗话说,读万卷书,行万里路。行万里路,不如高人点悟。在这以后的几年里,他又遍游南北各地,参访不同宗派的名师,就佛学中高深玄妙之处,向他们请益受教。思想敏锐的玄奘,对于当时普遍流行的学问和各类新兴的佛教学问,也都是虚怀若谷,学了又学,问了又问。这样历练下来,他几乎精到地掌握了当时佛教义理方面的全部内容。

    佛教的疑难问题

    就是在这样广泛深入的学习钻研中,玄奘发现了越来越多的问题,这种问题如影随形般地困扰着他、折磨着他,以至于一定要寻求解决之道,才能释然于怀。

    原来,佛教在传入我国的漫长过程中,由于译本愈来愈多,译经、讲经的僧人愈来愈多,就出现了对同一经典产生了不同解释的情况。因为这些讲经说法的僧侣,师承不同,传承各别,因而对经典的解释,也就自然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以至于在很多关键性的问题上众说纷纭,甚至是针锋相对。这种情况在隋代统一之后,日益趋于尖锐。根据慧立在《慈恩传》里的说法,当时玄奘碰到的“先贤之所不决,今哲之所共疑”的问题,竟然有一百多条之多!这些问题,有一些是从印度佛教界本身的分歧反映过来的,有一些则是中国佛教界掌握资料不足或见解不同所引发的。一个伟大的佛教思想家,对这些佛教义理上的分歧,是必须面对,不能回避躲闪的。因此,如何解决这些疑难问题,就成为当时佛教界的燃眉之急,也成为玄奘的一大心结!

    在这些歧说纷纭、异解迭出的佛学观点的背后,到底隐藏着什么秘密?究竟要怎样才能寻求一条解决之道?

    正当玄奘为此殚精竭虑、苦思冥想的时候,一个高鼻深眼的印度僧人走进了他的视野。此人是来自印度的一位著名学者,名叫波颇密多罗。他向玄奘活灵活现地介绍了印度最高佛教学府那烂陀寺以及佛教权威学者戒贤法师开讲《瑜伽师地论》的盛况,他还谈到了印度的佛陀圣迹、恒河圣水……

    玄奘如饥似渴地听着这位异域僧人的讲说,如获至宝,如痴如醉。突然,他感到有一道亮光照亮了暗室!他灵机一闪,突然萌生了一个强烈的念头:如果要解决佛学界的疑难问题,必须远涉流沙,要到印度去拜见戒贤,学习《瑜伽师地论》,才能取得真经,破除迷暗!

    可是,这个想法到底能不能付诸实践,西天取经到底能否成行?要知道,在当时的条件下,这几乎是天方夜谭!但玄奘的心中,充满着求取真经的使命,道途的艰险根本无暇顾忌。说干就干,他立即着手取经的准备工作。他一面跟着西域僧人学习梵文,打好语言基础,一面邀约同伴,申请出国。那时国内刚刚统一不久,局面不稳,他们的出国申请遭到了驳回。同伴们都打了退堂鼓,只有玄奘一人坚持下来。

    九死一生西行路

    贞观元年(627),玄奘第二次上表请求准予西行,然而好事多磨,这次他同样没有得到批准。贞观三年,中国的北方遭受了重大灾荒,百姓食不果腹,唐太宗于是下了一道诏书,准许关内百姓自由出关觅食。于是玄奘就偷偷地混到饥民里面,从长安偷渡出关。这一年,他二十八岁。

    玄奘抵达凉州(甘肃武威)后,遭人密告,凉州都督奉命要将玄奘遣送回长安,幸亏有惠威法师相救,才化解了这场危难。惠威法师还派了两位弟子护送玄奘,昼伏夜行,向西而去。等他们到了瓜州(今甘肃敦煌)时,两人因故先后离去。后由胡人石盘陀介绍,得到老胡翁相随,和一匹赤色瘦马引路。一行三人乘着天黑悄悄出发,三更时分,来到瓠芦河,玉门关已隐约在望了。

    这天晚上,玄奘一行人连日劳顿,没有像往常那样赶路,而是各自休憩。夜色渐浓,玄奘看见一个人影提着刀向他走了过来,在离自己大约十余步的地方,又退了回去。“这个人好像是石盘陀。他为什么想要杀我?既然动了杀机,为什么又犹豫不决?”玄奘满腹疑团,心神不宁。为了安定心神,玄奘起身端坐,念诵佛经,称念观音菩萨的名号,一直到第二天黎明。就在玄奘端坐诵经、稳如磬石的时候,石盘陀走了过来,扑通一声跪倒在地,向玄奘说:“师父,昨天夜里那个人影就是我!前途险恶难测,有沙河阻隔、魔鬼风暴,一旦遭遇,只有死路一条;何况我们又缺乏水草,如果您再执意前行,我们只有死路一条。再加上此番我护送师父前行,实属非法,官府知道了,我也难有生路。所以昨晚我动了歹念,有负师父。请师父三思,不如及早回头吧!”

    玄奘毫不犹豫地说:“我为求取大法,发心西游取经。宁向西天一步死,不回东土一步生!至于你的事情,不必担心。即使官府抓到了我,我也不会说出你的名字连累于你的。”

    石盘陀被玄奘百折不挠求取真经的毅力感动了,放弃了加害玄奘的念头。但出于对自身安危的考虑,他不愿继续追随玄奘前行,玄奘也不勉强,同意让他和老胡翁回去,自己单人独马,前往迢迢万里、前程未卜的天竺。

    玄奘出了玉门关后,连闯五座烽火台,一路逢凶化吉,顺利过关。走到了莫贺延沙碛,这是一个全长八百里的沙漠,不但没有树木水草,甚至连个飞鸟走兽的影子都没有!四顾茫茫一片,除了黄沙,还是黄沙!玄奘只好循着一堆堆白骨和马粪,逐渐前行,并以日月星辰来辨认方向。真是祸不单行,有一次,玄奘不慎将水囊倾覆,接连四天五夜,竟无滴水沾唇,口腹干焦,几乎渴死,无力再继续前进,人马都累倒在漫漫黄沙之中。在这个性命攸关的时候,玄奘默默念诵着观世音菩萨的名号,暗暗祈祷:“玄奘此行,既不为求财利,又不求虚名,一门心思,只为无上正法而来。菩萨菩萨,请务必加持于我,解除苦厄,使我实现大愿,求取真经!”就这样一直默默地念诵不已,到了第五天晚上,忽然觉得凉风触身,通体舒畅,有如沐浴凉风一样,不知不觉就倦意难耐,睡了过去。恍恍惚惚中,看到了一位护法大神,身长数丈,执戟而立,对他说:“既已立志求法,何不精进赶路,卧倒沙中何为?”玄奘闻声惊醒,当即打起精神,继续西行。前行约二十多里,便看到了一处绿洲,打点好人马的水粮,又走了两天,终于走过了沙漠。

    玄奘经过八百多里的沙漠时,上无飞鸟,下无走兽,也无水草,单身一人,骑马独行,幻觉中常常遇到诸多恶鬼怪煞,奇形异状,在他前后围绕扰乱。一个人在极度疲倦的时候遇到这种情况,很容易心乱发狂。每当遇到这种险要关头,玄奘就念诵《般若波罗蜜多心经》。念着念着,心神安定,怪影消除。这部《心经》是玄奘曾经照顾一位浑身患脓疮有传染病的僧人后,僧人为了感谢他而传授给他的,传说这位僧人其实就是观音菩萨的化身。这部《心经》一直伴随在玄奘的艰难旅途中,给了玄奘无穷的力量和信心。

    离开了沙漠,抵达高昌国,国王曲文泰被玄奘求法的精神所感动,希望拜玄奘为国师,强力挽留,就是不肯放他西行。玄奘实在没有办法,就用绝食来表明西行的决心,国王无计可施,只好与玄奘结为兄弟,又请玄奘留在高昌国,讲经一月有余。待玄奘临行之际,高昌王为他准备了给沿途各个小国的书信以便于通行,又派了二十余位骑兵沿途照顾护持。玄奘自高昌西行,为见突厥可汗而绕道西亚。此中路程虽极为艰险,但由于前有高昌王护送,后有可汗通告,终于顺利穿越数十个国家,抵达印度。

    终成正果“大乘天”

    玄奘进入北印度后,一面旅行,一面参学,在贞观五年抵达摩羯陀国,留学当时印度最高学府那烂陀寺,参礼德高望重的戒贤法师。玄奘在戒贤门下学习了博大深邃的《瑜伽师地论》和各种佛教经典,前后共有五年之久。其后,又遍游印度各地,拜访高僧名贤,虚心请益,同时留心收集佛经梵本。在印度各地游学十二年后,玄奘再次回到那烂陀寺,奉师父戒贤之命,开始讲学传经,不久便名震全印度,戒日王等各国君王闻名,竞相礼谒。也就是到了这个时候,以前笼罩在玄奘心中的一个个疑团才涣然冰释。

    贞观十六年,玄奘准备回国。戒日王及各国国王挽留不住,便在曲女城为玄奘举行无遮辩论大法会,五印度十八国王全部列席,大小乘僧人以及婆罗门等七千余人到会,这就是佛教史上著名的“曲女城辩论大会”。玄奘受请担任论主,弘扬大乘精神,提交了《真唯识量颂》一文,悬挂在会场门外,十八天内竟没有一人能够提出诘难。戒日王对玄奘更加崇敬,而十八国王也都在这次大会后齐齐皈依了玄奘,大乘僧众尊称玄奘为“大乘天”,小乘僧众则尊称他为“解脱天”。

    旷古伟人的成就

    第二年,玄奘正式辞请东归,取道今日新疆南路,于贞观十九年正月返回长安,结束了历经十七年五万余里的西行之旅。唐太宗敕命梁国公房玄龄等率文武百官迎接,所到之处,夹道欢迎,举国欢腾。今昔相比,玄奘不由得感慨万千。

    玄奘载誉归国,请回了佛像和佛舍利150粒,佛经梵文原典520夹、657部。玄奘的成就,得到了太宗、高宗的钦重,将他供养在大内,并赐号玄奘为“三藏法师”。所谓三藏,意思是全部佛经。佛经分为经、律、论三大类,能够通晓全部佛教经论的人,才有资格被称为“三藏法师”。玄奘得到这个称誉,可谓实至名归。

    唐太宗对玄奘赏识有加,曾经两度劝他还俗,辅佐政事,玄奘不为所动,以愿意弘扬佛法为理由,而婉言辞谢。太宗对他更加尊重,大力支持他进行佛经翻译工作。玄奘先后在弘福寺、大慈恩寺、玉华宫翻译佛经,在十九年宝贵的人生时光中,译出了《大般若经》600卷、《瑜伽师地论》100卷、《大毗婆沙论》200卷以及《俱合论》《成唯识论》《摄大乘论》等佛教经论,共计75部、1335卷,在四大佛教翻译家中,玄奘翻译的佛经,总数远远超出了鸠摩罗什、真谛、不空诸位大师翻译佛经卷数的总和。

    贞观二十二年,玄奘译出《瑜伽师地论》后,请求唐太宗为自己新翻译出来的这些佛经撰写一篇总序,太宗欣然应允,作《大唐三藏圣教序》,为世所传诵,至今不衰。这年冬天的十月,太子新建的大慈恩寺落成,在寺内专门造了译经院,请玄奘住持,专心致志地翻译佛经。

    玄奘精通梵文和佛教各派教理,他的译文精当准确而富有文采,开创了中国佛经翻译的一代新风。玄奘还提出了“五不翻”等翻译理论。后代的译经家都以玄奘所立的规则为标准法式,称在玄奘以前所译的佛经为旧译,在他以后所译的佛经为新译。

    玄奘应唐太宗之请写成的《大唐西域记》十二卷,记载了西域、印度、锡兰等一百三十八个国家的历史、地理、宗教、神话传说、风土人情等。这本书被誉为最早的地理名著,对于研究佛教历史以及古代西域、印度、中亚、南亚的史地、文化,甚至是中西交通史,都有极高的价值,直至今日,仍然是研究印度历史地理学者必须研读的宝典,是深受国际学术界肯定的一部巨著。它的准确性也已经由许多考古发掘得到了证明,比如,埋没了几百年的那烂陀寺,就是根据这本书中的线索而发掘出来的。

    麟德元年(664)二月五日,玄奘在玉华寺安祥地圆寂。

    玄奘大师的一生成就辉煌,他西行万里取经,并且孜孜求道,严谨治学。回国后,主持译经事业,成就空前,并开创了法相唯识宗。此外,玄奘才学卓越,与邻邦僧侣交流时,每每流露泱泱大国的风范,他不仅是中国佛学界的一代高僧,也是世界文化交流史上的旷古奇人。一千多年来,在我国思想界,他的品格和学识,一直备受尊崇。大师的英名,不但在中国家喻户晓,妇孺皆知,而且在印度、尼泊尔、阿富汗、巴基斯坦乃至越南、朝鲜、日本各国人民中间也广为流传。

    在玄奘的一生中,贯穿着一个伟大的志愿,这就是求取真经、弘扬佛法。出国的时候,他孤身孑影,突破重重关隘,横渡渺无人烟的沙漠,攀越号称世界屋脊的葱岭,经受了现代人所不能想象的困难,行程数万里,历时四五年,才到达目的地。在印度,他用了十七年的时间,拜师求学,周游参访,刻苦钻研。学成以后,捆载起数百部梵本经卷,走上了漫长艰险的旅途,回到长安。此后十九年间,他又孜孜不倦,夜以继日,把取回来的佛教经论,有计划、有系统、尽量快、尽量好的翻译出来,直到生命的最后时光。

    玄奘大师的一生,与大慈恩寺有着极为密切的关系。今天,当我们听到大雁塔的暮鼓晨钟之声时,玄奘大师孜孜译经的身影便浮现在人们的心中。

    知识链接

    瑜伽师地论:瑜伽,意为相应、一致。瑜伽师指佛教的修行人。本论主要写瑜伽师所观的境界、所修的行法、所证的果位(即瑜伽师地)。它们之间有互相相应一致的关系,所以称为瑜伽师地。











<<上一记录              下一记录>>
您是第 位访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