肆 情钟玉华,护国兴教

作者:出处:
分享到:

 
    圆寂玉华宫

    玄奘法师的最后时光,是在玉华寺度过的,他在玉华寺译经四年余,翻译经卷682卷,最终圆寂在这里。玄奘法师与玉华寺结下了不解之缘。

    玉华寺原为玉华宫,它的前身叫仁智宫。贞观二十一年(647),太宗李世民诏令在仁智宫旧址扩建新的行宫,更名为玉华宫。玉华宫规模宏大,建筑精巧别致,与优美峻奇的自然景色相衬映,宛如“阆苑仙境”。

    贞观二十二年(648),49岁的玄奘法师接到皇帝的诏书,来到玉华宫。玄奘法师精通佛学,超凡脱俗,深得太宗皇帝的敬仰和钦重。

    这年的六月,太宗召见玄奘法师闲聊时,玄奘请太宗为《瑜伽师地论》作序。太宗用了整整一个月的时间将100卷《瑜伽师地论》译稿看完,题写了著名的《大唐三藏圣教序》。太宗在《序》中高度赞扬了玄奘舍身求法、历尽艰辛求取真经的精神,赞颂他“总将三藏要文”“译布中华”的不朽伟业,是“将日月而无穷”,“与乾坤而永大”。这篇《大唐三藏圣教序》文笔典雅,文辞精美,千秋传诵。太子李治读了之后,也写了篇《述圣记》,给予法师以很高评价。此后,玄奘随太宗回到了京城。

    次年太宗病逝,太子李治即位,史称高宗皇帝。这一年的九月三日,高宗下诏废除玉华宫的名号,改称为玉华寺。从此,关中最大的帝王避暑行宫,就改成了佛教寺院。

    和太宗一样,高宗李治也很重视佛教,对玄奘法师也十分尊崇。玄奘一直有翻译《大般若经》的心愿,就上奏高宗,请求在玉华寺翻译《大般若经》。高宗欣然允准,就这样,显庆四年(659)十月,60岁的玄奘法师和门徒、高僧一行前往玉华寺。

    《大般若经》是玄奘在玉华寺翻译的最大的一部佛经,也是玄奘一生所译佛经中最大的一部。这部长达600卷的佛经,全名叫《大般若波罗蜜多经》,意思是“智慧到达彼岸”。它的主旨是在阐明宇宙万事万物都出于“因缘和合”,所以没有一成不变的本性。

    经过4年的艰苦努力,玄奘终于在唐龙朔三年(663)十月二十三日,完成了这部约600万字的煌煌大典的翻译工作。《大般若经》译成当日,玉华寺举行了隆重的请经仪式。由于玄奘法师在玉华寺译经中所取得的巨大成就,人们又将他称为“玉华法师”。

    晚年的玄奘法师,由于长期过度劳累,健康状况每况愈下。麟德元年(664)春正月一日,在玉华寺随同玄奘译经的大德和寺中僧人联合祈请玄奘翻译《大宝积经》,玄奘翻译了几行,就合上了经本,对众人说:“这部经典内容太多,玄奘自我忖量,恐怕我的气力已经不能够把它译完了。我往生的时间就要来了,现在只是想去顶礼寺内佛像。倘若无常前来,你们为我送终,应当俭省从事,用苇席裹体,择山涧僻静处安置。”众人听了,莫不潸然落泪。于是大家陪他一同走出房间,玄奘虔诚地顶礼完佛像,然后就回到房中,跏趺而坐,静静地等待着那一刻的到来。

    二月五日半夜时分,玄奘右侧而卧,自在安详地离开了人世。

    天宝之乱后,玉华寺颓废。诗人杜甫北行至此,触景伤情,写诗道:“溪回松风长,苍鼠窜古瓦。不知何王殿,遗构绝壁下。”玉华的石室中有佛像一尊,侧面刻有“大唐龙朔二年三藏法师玄奘敬造释迦佛像供养”20字,具有珍贵的史料价值。

    唐高宗听到玄奘圆寂的消息,痛声悲呼:“朕失去了国宝!”并罢朝致哀三日,追谥玄奘为“大遍觉”,敕令安葬所需的一切费用均由朝廷支付。

    玄奘圆寂后,玉华寺的法师、门人及众僧,严格遵守着玄奘的遗嘱,用芦席包裹了玄奘的遗体。但他们并未能遵遗嘱在山涧偏僻之处埋葬玄奘,因为高宗是不会允许这样做的。高宗让他们把玄奘的遗体运往京城长安,先安置在大慈恩寺翻经堂内。

    三月十五日,玄奘的遗体运往长安。四月十四日,玄奘遗体被送往白鹿原云经寺暂厝,京城僧尼及百姓百万余人为之送行,充分反映了民众对这位伟大的佛学家的尊敬之情。四月十五日,玄奘法师遗体被暂厝在白鹿原云经寺。那天晚上,露宿墓旁为玄奘守墓的,有3万人之多。

    白鹿原的地势很高,天气晴朗时,在皇宫内的含元殿就能看到。高宗每次在不经意间看到白鹿原,便会想到葬在那里的玄奘,由此触景生情,往往难以自抑悲思,时时泪洒前襟。最后,高宗在总章二年(669)下诏,将玄奘的遗骨迁葬到长安以南的少陵原上,建五层砖塔藏之,同时修建寺院,以资纪念。玄奘塔因唐高宗追谥玄奘为“大遍觉”,故又称大遍觉塔。寺院则被命名为“大唐护国兴教寺”,是唐代樊川八大寺院之首。至于玄奘生前在玉华寺所译经卷,则运往长安大慈恩寺珍藏。

    舍利缘归兴教寺

    兴教寺位于西安城南20公里的长安少陵原半腰,景致佳绝。在这面南望终南,千峰叠翠;俯视樊川,阡陌纵横,如画铺展;西望神禾原,如巨龙腾飞,苍莽起伏,地势开朗,一派宏阔、博大的气象。唐肃宗曾为玄奘的舍利塔题写了塔额“兴教”二字,寓意大兴佛教。唐代,樊川寺院密集,兴教寺与兴国、华严、牛头、观音、云栖、禅定、法幢等并称“樊川八大寺院”,兴教寺位列樊川八寺之首。

    兴教寺由正院、东院和西院三部分组成。正院由正门、钟鼓楼、大殿、法堂和禅堂组成整个寺院的中轴线。砖石砌成的山门呈楼阁形式,正中有“护国兴教寺”几个醒目大字。楼脊两角雕有龙头、凤首,栩栩如生。门内钟、鼓楼夹道相对。拾级而上,是重檐叠柱、画栋雕梁的大雄宝殿。正额上悬挂着康有为所书“兴教寺”匾额。殿中供奉释迦牟尼佛像一尊,东西两侧供有十八罗汉塑像,造像精致,法相庄严。大雄宝殿的后面是法堂,里面供奉着元代铸造的千佛绕毗卢铜佛像一尊,还供有明代铜铸阿弥陀佛像,西侧有唐代铜铸观音像,东侧有明代木雕地藏菩萨像。这些都是珍贵的文物。

    东院的主要建筑是一座五楹两层的藏经楼,楼上收藏着明清刻印的佛经和近代影印的经典达万卷之多,还珍藏着梵文、巴利文《贝叶经》等。

    西院又称慈恩塔院,在苍松翠竹之中,有呈品字形的三塔,中间一塔,坐北面南,高23米,这便是玄奘法师舍利塔了。塔建于唐总章二年(669),是我国现存最古的一座仿木结构楼阁式砖塔。塔身通体用青砖砌成,作四角锥体,共5级,平面呈正方形。塔面作枋木结构,用砖砌作扁柱、栏额及斗拱,均分作3间。塔檐叠涩砌出。第二层以上塔心实砌,不能登临。在塔的底层北面壁上,镶嵌着唐文宗开成四年(839)刻的《唐三藏大遍觉法师塔铭》,铭文记述了玄奘的生平事迹,刘珂撰文,僧建初书丹。整个塔造型既简洁明快,又庄重稳固,历经1300多年仍巍然屹立。

    玄奘法师舍利塔左右各有一座相对矮小的砖塔,它们是玄奘两位著名弟子窥基和圆测的灵塔,右前方为玄奘大弟子窥基灵骨塔,左前方为圆测灵骨塔,两塔结构形状乃至大小完全相同,都是三层,高7米,外面各嵌塔铭。分别有“基师塔”和“测师塔”的匾额。近年,在塔院的北侧,又新修了一座明清式仿古四合院,作为玄奘法师的纪念院。

    兴教寺建立以来,千百年来几经沧桑。唐末战后的数年间,关中又大旱、大雨,这样的天灾人祸,大兴教寺除三塔外,基本已毁弃。但到了宋代,张礼在《游城南记》中说它仍然是“殿宇法制,精密庄严”。明清时,几废几兴。到清同治年间(1865),寺内殿堂均为战火所焚,唯三座灵塔幸存。

    1949年后,政府十分重视兴教寺文物的保护工作,多次拨款修整寺院,作为佛教场所对外开放,成为国内外游人香客的参观访问、进香朝拜的圣地。

    今天的兴教寺,已经成为缅怀玄奘大师的胜地,成为促进我国同东南亚各国友好往来的桥梁和纽带。

    中国的脊梁

    玄奘大师把一生都奉献给了他所深深挚爱着的佛学事业,他的坚忍不拔、艰苦卓绝的精神,成为“中国的脊梁”。今天,每当我们提到玄奘,脑海里就会自然而然地想起一幅感人至深的图像,这幅图像,就保留在兴教寺里。

    这幅图像就是为世人所熟知的玄奘石刻像。在兴教寺的殿堂里保留着的这块石刻像,来源于宋人所绘的《玄奘西游像》。后人根据这个图像,把它刻在一块石碑上。后来石碑又遭到破坏,有人根据拓片重新凿刻,又有人根据石刻像作成画像,着色后供奉在兴教寺内。不管经历了几多曲折,玄奘的形象已经牢牢烙在了中国人的文化记忆之中。石刻像高约一米,影像上的玄奘,身穿僧衣,足登布履,胸挂念珠,手执雨伞,背着装满经书的背夹,背夹上挂一盏明灯,生动地表现出玄奘法师不畏险阻、风雨兼程地在西行取经途中跋涉的感人形象。玄奘的这一形象在印度也家喻户晓,成为人们百折不挠、永往直前的楷模,成为“中国的脊梁”的生动写照。

    知识链接

    梵文、巴利文:梵文为古代印度的标准文章语,属于印欧语系。巴利文为古代印度南方的佛教圣典用语,即锡兰(今斯里兰卡)、缅甸、泰国等地方的佛教圣典及其注疏等所用的语言,属印欧语系。










<<上一记录              下一记录>>
您是第 位访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