终南山自古就有隐逸的传统,中国历史上的不少名人都曾做过“终南隐士”。相传西周的姜子牙,入朝前就曾在终南山的磻溪谷中隐居,他用一个直直的鱼钩来钓鱼,本意却不是为了钓鱼,而是“钓国”。他的这番举措,果然引起了周文王的注意,委以重任。结果,姜子牙以80高龄出山,结束了隐逸生涯,后来辅佐武王伐纣,建功立业,成为一代名相。
商山高隐
一提起终南山的隐士,除了姜子牙外,还有商山四皓和留侯张良。
秦末汉初,有东园公、夏黄公、绮里季、甪里四位著名学者,他们不愿意当官,长期隐藏在商山。出山时都80有余,眉皓发白,故被称为“商山四皓”。他们在山中过清贫安乐的生活,自得其乐,还写了一首《紫芝歌》以明志向。歌辞是:“莫莫高山,深谷逶迤。晔晔紫芝,可以疗饥。唐虞世远,吾将何归?驷马高盖,其忧甚大。富贵之畏人兮,不如贫贱之肆志!”
刘邦登基后,立长子刘盈为太子,封次子如意为赵王。后来,刘邦见刘盈天生懦弱,才华平庸,而次子如意却聪明过人,才学出众,有意废掉刘盈而立如意为太子。刘盈的母亲吕后知道了这个消息后,非常着急,就找张良出主意。张良就给她支了一着妙棋,那就是把名高望重的商山四皓请出山来。
这天,刘邦与太子一起饮宴,他看到太子背后有四位白发苍苍的老人,一问,才知原来是商山四皓。四皓上前对刘邦说:“我们听说太子心地仁厚,又很有孝心,礼贤下士,所以我们就一齐来做太子的宾客。”
刘邦知道朝中大臣很同情太子,现在又看到太子有四位贤人来做辅佐,就打消了改立赵王如意为太子的念头。刘盈后来继位,这就是历史上的汉惠帝。
至于张良,他把四皓请出了终南山,自己却走进了终南山。
“汉初三杰”中的张良,身为帝王之师,被称为是“汉初第一谋臣”。但张良很清楚刘邦是一个只可共患难、不能同享福的人,因此明智地选择了功成身退。他不待刘邦对自己有所行动,就主动请求辞官说:“我家世代是韩国的丞相,韩国灭亡后,我不惜万贯家财,为的是向秦国报仇。现在,我凭借三寸不烂之舌,成了您的军师,封地万户,位至列侯,这对于一个平民来说,已经是人生辉煌的尽头了。我张良能有今天,已经很心满意足了。从今以后,我将抛弃人间俗事,要到终南山学习道术,做个快乐的神仙去了。”就这样,张良功成身退,在终南山南麓的紫柏山学道修仙,而得以安享其天年。
晋时的王嘉、南朝宋时的李和、西魏时代的药王孙思邈、仙家钟离权、吕洞宾、刘海蟾、金元时全真道创始人王重阳、明清时江本实等都曾经隐居在终南山。终南山的隐逸传统,就这样一代代地传承了下来。
终南捷径
一个圣明的时代,往往是“野无遗贤”,山里不能有被政权遗漏了的贤士,所以要显得时代圣明,统治者就要广求贤士,那些隐士自然成了朝廷礼聘的对象。终南山与帝京近在咫尺,在终南山的隐士,越是清高,名声便越大,出来做官的机会也就越多。既然在终南山隐居的机遇这么好,有的人就利用这种机会,在距离京城最近的终南山“隐居”,把自己“包装”成隐士,以引起朝廷的注意,从而找一个做官的捷径。这条捷径,被讽刺为“终南捷径”。
唐玄宗的时候,在道教界有位首屈一指的人物——司马承祯,他在终南山里隐居了几十年,替自己起了个别号叫白云,表示自己要像白云一样的高尚和纯洁。唐玄宗知道了,要请他出来做官,都被他谢绝了。于是,唐玄宗替他盖了一座房子,让他住在里面,抄写校正《老子》。后来他完成了这项任务,到长安拜见唐玄宗。见过玄宗后,他仍然打算回山隐居,玄宗就让卢藏用送他。这位卢藏用也在终南山隐居过。但他隐居的动机,与司马承祯却截然不同。
卢藏用考中进士后,就跑到终南山隐居,等着朝廷来征召,后来果然引起了朝廷的重视,如愿以偿,以高士的名分被聘用,做了左拾遗。他在京城送司马承祯的时候,抬起手来指着南面的终南山,并开玩笑地对他说:“这里面确实有无穷的妙处啊!”
司马承祯目光如炬,微微一笑说:“依我看来,这倒是一条做官的捷径!”
卢藏用感到了他的言外之意,不禁为自己的行为惭愧起来。
为做官而隐居,在终南山的隐逸传统里是个另类,因此假隐士受到真隐士的批评。真正的隐士,就像孔子说的那样,“兰生幽谷,不以无人而不芳”。空谷幽兰,在深山中独自吐露着芬芳,不能因为没有人来欣赏,就不开花了。终南隐士,就是这样的空谷幽兰。
空谷幽兰
民国高鹤年居士在《名山游访记》中说:“余见终南茅蓬,修道为天下之冠。”从此,“终南修道,天下为冠”八个字,便不胫而走。
确实,与四大名山的人潮涌动、香火鼎盛不同,终南山和深隐其中的修行人,就好像神龙一样,见首不见尾,见尾不见首。在这里的修行人,有一个令人心仪神往、敬佩不已的名字,这就是空谷幽兰。美丽的兰花生长在幽谷之中,临风自笑,是何等的淡定、优雅、祥和。云烟缭绕的终南山,就是这样的一块神奇惝恍、清幽绝尘的圣地。
《诗经》里说:“终南何有,有条有梅……终南何有,有纪有堂。”终南山上,既有山楸又有楠,既有枸杞又有海棠。植物多,气候润,景色美,对隐士的吸引力自然十分强大。自唐朝以来,终南山就已经成为那些致力于宗教修行者的隐居中心。很多人在终南山中开悟,成为大师。
长安佛教核心地区正是长安城和终南山北麓。终南山距京城近在咫尺,梵宇琳宫,遍及山野。在佛教传入的同时,异地文化与本土文化的冲突在所难免。在三武一宗灭佛的劫难中,大量僧人携带佛教经像逃入终南山,从而进一步发展了终南山佛教,发挥了终南山作为佛教信徒栖隐修行之所的作用。
终南山历史上高僧辈出,缁素云集,出现过智正、静渊、普安、静蔼、灵裕、虚云等多位高僧大德,然而终南山却始终不太被现代人所重视。直到美国著名汉学家比尔·波特的一部《空谷幽兰》面世,更多的国人才知道终南山竟然还有着如此的魅力。
比尔·波特是美国当代著名汉学家,从1970年代起,他开始生活在台湾和香港,并在一个山村里过了三年“天亮前起来诵经,夜晚听钟声”的隐居生活,对中国古代隐士文化产生浓厚兴趣,以“赤松”为笔名翻译出版了《寒山诗集》《石屋山居诗集》和《菩提达摩禅法》等英文著作。台湾毕竟偏居一隅,他想到大陆来寻访当代隐士时,马英九对他说,大陆的隐士连同真正的出家人早就没有了。台湾的和尚也向他保证说,中国隐士已经不复存在了,经过一个世纪的革命、战争之后,他们怎么还能够存在呢?
但比尔·波特相信有。1989年之后,他踏上了寻访中国当代隐士之旅。《空谷幽兰》是比尔·波特著作中最广为人知的一本。他与摄影师史蒂芬一道,踏上了去往终南山的路途,寻访当代中国隐士,出版之后曾在欧美掀起了一股中国传统文化的热潮。在自序中他写道:“当台湾有人告诉我中国大陆不但没有人修行,隐士传统也不复存在时,我决定亲自去弄个明白。不久之后,我发现隐士传统不仅存在得很好,而且是中国社会很有活力的部分,我觉得必须把这个情况介绍给西方人。这就是我写作本书的缘由。”
波特说,中国的隐士们,“他们历史悠久,而又默默无闻”。确实,在中国历史上,一直有人愿意在山里度过一生。这些隐士们有僧人、尼师,也有道士、道姑。他们在云中,在松下,在尘嚣外,半亩菜地,几株果树。他们吃得很少,穿得很破,睡的是茅蓬,说话不多,留下来的文字更少——也许只有几首诗,一两个仙方。比尔·波特追寻的正是这种已经逐渐在萎缩并趋于消逝的文化传统与人群。隐士们的生活都非常简朴,甚至可以说清苦。可是,比尔·波特在书中说,“他们是我遇见的最幸福、最有智慧的人。”
如今,终南山已经成为全国乃至全世界为数不多的还存在隐士的地方,每年都有不少人不远千里慕名而来在此隐居修行。据不完全统计,在终南山白云深处,现有大约一千多名隐士。这些人来自全国各地,此外,还有日本、韩国和我国台湾地区的修行者。他们在终南山的栖身之所,主要就是茅蓬。
茅蓬修道
茅蓬是用简易的茅草盖的草房,修行者在山中居住,条件简易,盖个草房能遮身挡风雨即可,后来茅蓬就用来代指在山中闭关隐修的草房、山洞等处所。闭关是一个佛教术语,指在修行的场所潜居不出,闭门谢客,在一个集中的时间内潜心修行。闭关的风气在佛教界很流行,在禅宗中此风更盛。凡是修行有成的人,一般都经历过很长时间的闭关潜修。闭关者居住的地方叫“关房”,在闭关期间,除了特殊情况,一般都不出关房,因此关房外必须有人照顾饮食,称为“护关”。闭关的人一般都在关房内修行各种法门,或者参禅,或者打坐,或者念咒、念佛、观想,也有人在关房中专心阅读佛教大藏经。闭关的期限,依据闭关目标而各有不同,有七天的短期闭关,也有长达数年、数十年,甚至不获得开悟就永不出关的人。不过佛教中也有个说法,叫“不破本参不住山,不破重关不闭关”,意思是说只有修行有了一定成就以后,才能住山和闭关。一般的人如果住在山中,不仅受不了艰苦的环境,而且很有可能走火入魔。
茅蓬是闭关的最理想的地方,它远离人群,寂静安闲,便于修行人专心致志修行。茅蓬被当作闭关之所非常普遍,以至于在近当代僧人的心目中,“闭关”就是“住茅蓬”。
在终南茅蓬中闭关的高僧大德很多,最著名的就是近代的禅宗大师虚云法师。
光绪十一年,46岁的虚云法师随逃避八国联军的慈禧太后、皇帝光绪来到长安,在终南山南五台大茅蓬修行了两年多,自认为“在南五台茅蓬,与诸师参究,甚有饶益”。
光绪二十七年(1901),虚云法师再次来到终南山嘉午台后山的狮子茅蓬潜修。当时是年底腊月,万山积雪,严寒彻骨。一天,虚云法师将芋头煮在釜中,跏趺禅坐,等待芋头煮熟。不知不觉间就入定了。到了二十八年的正月,别处茅蓬的僧人复成等前来祝贺新年,见虚云法师还在定中,就敲击引磐,让虚云法师出定。
虚云法师从定中出来,他们问虚云法师吃饭了没,虚云法师说:“还没有,我把芋头煮在锅里了,估计现在已经熟了。”大家揭开锅来一看,芋头不仅已经坚如冰石,而且竟然已经发霉,长了几寸高的毛了!大家这才惊讶地知道,虚云法师不知不觉间就已经入定半个多月了。
在终南山的这段静修时间是虚云法师早年的宝贵经历,虚云法师后来回忆说,这段静修使得他“杂毒扫尽,摄念归心,颇得自在受用”。虚云法师在闭关时最爱看终南山上虚幻缥缈舒卷自如的白云,从此便将自己的名字由“德清”改为“虚云”。
当时在南五台住茅蓬的,还有高鹤年居士。他在拴龙茅蓬住了三年时间。其间应僧众请求,修建了十方普同塔院,建造了供尼众居住的报恩庵,重修了观音茅蓬、湘子茅蓬、拴龙茅蓬、老虎窝茅蓬等,修建了西林大觉茅蓬,这些茅蓬后来都十分有名。有了这段经历,他后来撰写了名著《名山游访记》。在序言中自称“终南侍者”,对终南山的崇拜之情溢于言表。
民国时高僧冶开法师也曾在终南山茅蓬隐修。一天晚上,一只老虎在他茅蓬外徘徊。他盘腿安闲而坐,心中毫无恐惧,许久之后,老虎便伏着身子悄悄离去。这以后老虎经常从茅蓬前经过,来去时都轻啸三声,好像和他打招呼似的。后来冶开法师迁到一处名叫“喇嘛洞”的山洞中居住。洞中以往闹过鬼怪,居住在里面的人常常被干扰,即使念咒念佛也没有用。山中道友劝阻他不要住进去,他说:“以前住在洞中被干扰的,正是因为这些人持咒作法与之为敌。我心如太虚,无迎无拒。彼纵拒我,我不拒彼。作祟与否,听其自然。”就这样他迁到了山洞中,一住三年,并没有鬼怪出现。在他快要离开终南山的最后的一个夜晚,他听见后洞中“砰的一声,好似千钧重物”坠地。他持着菜油灯,来到洞深处察看,只见一头黑狐,毛色光可鉴物,一闪而逝。传说是因为他不以异类视黑狐,所以在他离开之前,黑狐才现形为他送行。
民国的来果禅师隐居南五台的湘子洞时,也有个“降蟒”的逸事。湘子洞是传说中唐代韩湘子隐居修道的地方。据《来果禅师异行录》记载:“洞内另有一门,约三尺高,用维摩龛遮挡。据云此洞有数十里之深,唐朝时避难男女二十余人,隐匿洞中,尚不见人多之象,洞之大,可想而知。我一日静坐洞内,觉后有冷风飒飒,置之不顾,偶微睁眼,见三尺余高之黑色肉团蠕动,亦不介意,心静身安,了无畏惧。及再睁眼一望,始知是蟒。蟒身渐渐出外,盘在石场上,约七八圈,中盘两层,约六七尺高,头向东南望。我自念云:‘孤身一人,怕也无益。’随即下龛,欲出不得,因蟒身塞门,两边无多余空隙,乃奋起一跳,跃过蟒身,坐石台上。蟒眼不时开闭,眼闭时,眼皮如瓢大,我大胆对蟒说:‘你我同住一处,必须护我,万不可破我道念。我当为你说皈依。’彼即将眼一翻,一对大乌珠如脸盆大,旋复闭目,似愿受皈依者。我即下来,以手按蟒头,为说皈依。说毕,大雨倾盆,我即归洞静坐,蟒亦随余进洞。及后,不知蟒之若落如何。不多时,天晴云散,对面山腰黄土崩坠,现出低洼约四亩地面。后闻此处曾起龙,大概蟒出送龙耳。后闻人言,此蟒六十年出现一次云。”
时至今日,终南茅蓬修行之风不减。终南山为什么会成为隐士最为向往的圣境?为什么会有那么多的人选择来终南山隐居?《空谷幽兰》中记载有一段访谈,已故的常明大和尚说:
自从佛教传到中国以后,人们一直就来终南山修行。甚至中国南方的和尚和尼师也来这儿修行。他们待上三五年,然后回到南方,建立自己的修行中心。这儿是为法出家的和尚和尼师来的地方。修行不是一两天就能完成的事情。你要花费很多年时间,才能真正有所得。这不容易。但是来这儿修行的人都不怕苦。这正是他们来这儿的原因。他们中的很多人在这座山里开悟了,还有很多人继续修行,将来会成为大师。在现代,虚云和印法曾经住过嘉午台;印光和来果住过南五台。这儿是他们开悟的地方。每个人都知道这些山是修行的好地方。这就是我选择它们的原因。
一位常住终南山的法师说得好:“终南山是中国传统文化的山脉脊梁,中国文化的精神在终南山。终南山是清净的家园。我自己在这里住山感到很受用,有真切的身心感受。”
为什么会有那么多的人愿意来终南山隐居?主要有四点原因:
一、青城山幽,峨眉山秀,黄山奇,华山险,泰山雄伟,终南山王者之气。王者之气为道气。天下修行,终南为冠。
二、终南山的地理位置与山林环境独特。终南山山大沟深,水源充沛,林木茂密,野果满山,而且四季分明,这对修行很重要,为山居生活提供了理想的客观环境。
三、终南山住山的传统长期保持,未有间断。从隋末静霭率领徒众入终南锡谷隐居并建七十二茅蓬至今,住山隐居修道之风从未间断,或为避嚣静志;或为躲法难;或闭关取证;或隐迹阅藏,林林总总,不一而足。茅蓬岩洞林立,承传未有间断,有利于修道者建立信心,也便于相互切磋学习。由于终南山自古以来就有隐士传统,许多人是“慕道”而来。
四、终南山的山民有护持住山者的良好风气。在终南山搭建一处茅蓬,往往会得到当地山民的支持,因为,终南山住山的风气很盛,当地老百姓见惯不怪。据一位参访过全国各地道场的法师讲,如今可以随意搭建茅蓬而无人干涉的地方,恐怕仅剩终南山了。可见,终南山的人文环境为住山者提供了基本保障。
终南山内的茅蓬分布很广,已经形成了很多茅蓬群,常为人知的有南五台的大茅蓬、湘子洞、狮子茅蓬、净土茅蓬等;嘉午台有安心茅蓬、后山茅蓬等茅蓬群;石砭峪有仙人岔茅蓬群;另外万华山、沣峪也有一些茅蓬。这些都是已知的茅蓬,有很多真正不怕艰苦的隐居者长年住在终南山深处,那里几天都走不到。他们和鸟兽为伍,与虎狼做伴,他们的环境与心境,自然非常人所能想象。
值得一提的是,美国汉学家比尔·波特《空谷幽兰》一书的流行以及终南山隐士文化在网上的热传,给终南山的茅蓬带来了名气,却也为隐居者带来了烦恼。每年都有无数的向往者带着各种各样好奇的心情到终南山的茅蓬去探幽访隐,这给千年来一直都安安静静的茅蓬生活带来了喧嚣和麻烦。如果茅蓬失去了它清净的特点,也就不再是茅蓬了。我们衷心地希望,中国最后一块“隐居者的天堂”不要再被现代生活所干扰。
“天下修道,终南为冠。”终南山的佛教文化,佛光禅影,茅蓬修行,正以其神奇的魅力,穿越时空,焕发着璀璨夺目的光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