叁 天下第一戒坛

作者:出处:
分享到:

 
    戒坛的用处

    戒坛是用来举行授戒仪式的地方,一般是在受戒的地方专门建造一个高于平地的平台。

    唐代时候,印度建造戒坛的规范已经快失传了,道宣法师于是就根据戒律的精神和佛教经典中的记录,自己设计和建造了戒坛。他设计的戒坛构造总共三层,下层边长有二丈九尺八寸,中层边长有二丈三尺,上层边长七尺。戒坛周围有四大天王、天龙八部鬼神等雕饰。传说戒坛修好后,不仅庄严美观,而且非常符合佛教戒律的精神,有一位白胡子的老和尚从空中出现,赞叹道宣说,建立戒坛如此符合法度的,天下再没有第二座!你应该写一部《戒坛经》,将戒坛的建筑方式写成书流传下来。这位白胡子的老和尚就是印度十六罗汉中排名第一的宾头卢尊者。道宣谨尊罗汉教导,写成了《戒坛图经》一书,对戒坛的起源、名称、形状均有详细记载,成为后人建造戒坛的依据,一直流传到今天。

    道宣所建立的戒坛,现在仍有遗址留存在终南山中的丰德寺中。丰德寺位于长安区沣峪口东山坡上,距古城西安30公里,寺院历史悠久,地势绝胜,背山面水,风景秀丽。

    丰德寺高僧

    丰德寺是由高僧智藏在隋代建立的。智藏法师13岁出家,后来在沣峪内山中潜修多年,开皇三年(583)他看这个地方背山面水,处在山野之地,又能够望见人居之地,觉得是修建寺庙的最佳宝地,于是就开始营建丰德寺。寺庙建好后,他在这里弘扬佛法,远近的僧人、居士都来听法,他的名气也就越来越大。后来隋文帝仰慕他的名声,让杨广到寺中来拜见他,想把他请到长安去,智藏婉拒道:“山中和人间的世界是不同的,贫道住山久了,不想移居城中,陛下作为一国之主,希望不要夺取我这么一个山居野夫的一点好心情。”隋文帝听到他的拒绝,很是惊讶,于是又派虞世基来寺慰问,给智藏送来了很多香油、衣物,就让智藏安安心住在丰德寺。智藏身材魁梧,形貌奇古,40年中,常常独自住在寺庙南面的山顶上,那里面临深谷,目极天际,到达那里要走20公里的盘山小路,常人根本无法攀援而上。每次吃饭时,大家只看见智藏神态自若地从山顶上走下来,饭后又攀崖而上,道宣法师曾称赞他为“雄隐之高明者”。

    唐代,道宣律师曾在丰德寺弘宣律学,在这里写成了南山律宗最主要的著作《南山五大部》,还在这里建立了石戒坛广为传戒,所以丰德寺也被尊为律宗的祖庭。从现在丰德寺背后的戒坛遗址,可以想见当年的宏伟规模。

    丰德寺中历代都有高僧。玄奘法师的高徒圆测法师曾住过此寺,现在,他的骨舍利还在丰德寺后东岭上。唐穆宗年间,高僧宗密禅师也曾住在寺里,撰写了《华严经论贯》一书。

    禅宗典籍《景德传灯录》还载有终南山丰德寺和尚的语录一则。有人问丰德和尚:“如何是和尚家风?”意思是你的修行方法是什么?丰德和尚说:“触事面墙。”意思是遇到事情不为所动,就像面对墙壁而立,好像一无所知的样子。那人又问:“如何是本来事?”意思就是开悟的最高境界是什么?丰德和尚说:“终不更问人。”就是开悟了自己就知道了。

    现在的丰德寺是比丘尼的道场,院内黄梅、桂花和其他奇花异卉郁郁葱葱,不但是一座完整的修学道场,也是清幽寂静的游览胜地。寺院中,大雄宝殿与韦驮殿之间的院子中花草茂盛,古树参天,院中香瓜累累,月季奇香。最令人称奇的是院中的南北两棵爬柏龙条树,柏树与龙条藤如龙如蛇,紧紧扭长在一起,龙条藤如蛇蟒飞腾作势,古柏如龙爪伸空,堪称一奇。前院还有一棵古桂花树。寺边有两株青檀树,是非常稀有的植物。寺南有祖塔三座,巍然矗立。院中立有《金刚经》石幢一座。

    丰德寺的风景奇佳,历代都是游览和参访的胜地。唐咸通年间,进士唐彦谦来寺游览后,留有《秋霁丰德寺与少真卿咏月诗》:

    露冷风清霁魄圆,高楼更在碧山巅。

    四溟水合疑无地,八月槎通好上天。

    黯黯星辰环紫极,喧喧朝市匝青烟。

    夜深独与岩僧语,群动消声举世眠。

    在一个露冷风清的秋夜,一轮圆月高高挂在天上,沣河哗哗的流水声在群山间回旋震荡,坐在山中,感觉所在之地四面八方、连同头顶脚下都是一片大水,要是现在有一叶小舟,仿佛立刻就可以划到天上去。仰望夜空,点点繁星环绕着北斗,星空下,有数行袅袅青烟在热闹的长安城上方扶摇直上。深夜的丰德寺,万籁俱寂,举世皆眠,独有住山的僧人和诗人清谈,那该是何等的惬意与享受啊!

    沣河东岸的灵感寺,也和律宗有很大的渊源。据传该寺最早建于汉代,本是永兴王府家佛堂,唐代改称灵感寺。道宣律师曾住此寺弘扬律学,感到常有天神来和他对话。他的名著《戒坛图经》就是在这座寺庙中写成的。

    道宣圆寂后,门人为纪念道宣法师,在寺院佛殿后建立了衣钵塔。衣钵塔为石料砌成,坚固异常,高二丈余,三级八面,每面都有石刻佛像及飞天等像,式样独特,技艺高超,有较高的艺术价值。千余年来,衣钵塔一直巍然屹立。寺内古木参天,林立有序,遮天蔽日,清凉幽静,也是一处游览参访的佳地。

    知识链接

    衣钵塔:佛教徒为纪念已故高僧而建塔,但因条件限制无法得到高僧的身骨,只好将高僧的衣服和食器葬入塔内,以示象征。





<<上一记录              下一记录>>
您是第 位访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