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佛教大乘和小乘的确立(前1—3世纪)/第五节

作者:出处:
分享到:

 
    第五节  佛教向中国内地的传播与初传期的中国佛教

    一  佛教向中国内地的传播

    佛教传进中国内地,是佛教史上的重大事件。但对传进的具体时间,说法很多①,学术界一般认为,汉哀帝元寿元年(前2年),大月氏王使臣伊存口授《浮屠经》,当为佛教传入汉地之始。此说源于《三国志》裴松注所引鱼豢的《魏略·西戎传》:

    昔汉哀帝元寿元年,博士弟子景庐受大月氏王使伊存口授《浮屠经》。回复立(豆)者,其人也。《浮屠》所载临蒲塞、桑门、伯闻、疏问、白疏问、比丘、晨门,皆弟子号。

    大月氏于公元前130年左右迁入大夏地区,其时大夏已信奉佛教。至公元前1世纪末,大月氏受大夏佛教文化影响,接受了佛教信仰,从而辗转传进中国内地,是完全可能的。

    在佛教界,则普遍把汉明帝夜梦金人,遣使求法,作为佛教传入中国的开始。此说最早见于《四十二章经序》和《牟子理惑论》(简称《理惑论》)。《理惑论》说:

    昔汉明皇帝,梦见神人,身有日光,飞在殿前,欣然悦之。明日,博问群臣:“此为何神”?有通人傅毅曰:“臣闻天竺有得道者,号之曰‘佛’,飞行虚空,身有日光,殆将其神也。”于是上悟,遣使者张骞、羽林郎中秦景、博士弟子王遵等十三人,于大月支写佛经四十二章,藏在兰台石室第十四间。时于洛阳城西雍门外起佛寺,于其壁画,千乘万骑,绕塔三匝。又于南宫清凉台及开阳城门上作佛像。明帝存时,预修造寿陵,陵曰显节,亦于其上作佛图像。时国丰民宁,远夷慕义,学者由此而兹。

    《四十二章经序》所记与此大同小异,但都未说明感梦求法的确切年代。袁宏《后汉纪》及范晔《后汉书》等正史,亦未记其年月。后来则有永平七年(见《老子化胡经》)、十年(见《历代三宝记》、《佛祖统纪》)、三年(见《汉法本内传》)、十一年(见陶弘景《帝王年谱》)等多种说法。至梁《高僧传》,更称汉明帝于永平中遣蔡愔等往“天竺”求法,并请得摄摩腾、竺法兰来洛阳,译《四十二章经》,建白马寺。于是佛、法、僧完备,标志着佛教在汉地真正的开端。

    但是,这类记载不仅神话成分居多,内容也相互矛盾。事实上,《后汉书·楚王英传》记,永平八年(65),佛教在皇家贵族层已有相当的知名度,不必由汉明帝才开始感梦求法。

    此外,还有汉武帝时传入说。《魏书·释老志》记,汉武帝元狩年间(前122—前117),霍去病讨匈奴,获休屠王金人,“帝以为大神,列于甘泉宫。金人率长丈余,不祭祀,但烧香礼拜而已。此则佛道流通之渐也”。此说原出南朝宋王俭托名班固撰之《汉武帝故事》,国内学者一般持否定态度,但海外有些学者认为可信。

    总之,根据信史的记载,佛教传入汉地,当在两汉之际,即公元前后。它是通过内地与西域长期交通往来和文化交流的结果。

    从两汉之际到东汉末年的200多年,是佛教在中国的初传时期。它经历了一个反复、曲折的变化过程,终于在中国特定的社会条件和文化背景上定居下来。

    西汉末年,社会矛盾日益尖锐激化,富者田连阡陌,贫者无立锥之地,已经成为普遍现象。王莽托古改制,不但没有缓和阶级对立,反而激起了全国范围的农民起义,西汉王朝最终为刘秀的东汉王朝所取代。在意识形态上,董仲舒草创的谶纬神学,由于国家实行五经取士,处处需用图谶论证皇权的合理性,以致经学与妖言、儒士与方士搅混不清。王莽改制用图谶,刘秀取国也用图谶,图谶成了两汉的官方神学,既是文人做官的门径,也是巩固政权或夺取政权的舆论工具。史载第一个接受《浮屠经》的是汉哀帝时攻读“五经”的“博士弟子”,同当时的这种风气是相适应的。

    《后汉书》关于楚王英奉佛的记载,有助于了解佛教在这种大背景下的具体情况。

    楚王英是汉明帝的异母兄弟,建武十五年(39)封王,二十八年(52)就国。《后汉书》本传记:“英少时好游侠,交通宾客。晚节更喜黄老学,学为浮屠斋戒祭祀。”永平八年(65),“诏令天下死罪皆入缣赎。英遣郎中令奉黄缣白纨三十匹诣相国曰:托在蕃辅,过恶累积,欢喜大恩,奉送缣帛,以赎愆罪。国相以闻。诏报曰:楚王诵黄老之微言,尚浮屠之仁祠,洁斋三月,与神为誓,何嫌何疑,当有悔吝?其还赎,以助伊蒲塞桑门之盛馔”。明帝将此诏书传示各封国中傅,明显含有表彰和推广的意思。后来刘英广泛交结方士,“作金龟玉鹤,刻文字以为符瑞”,遂以“招聚奸猾,造作图书”,企图谋逆罪被废,次年,在丹阳自杀。

    结交宾朋(多是方士),造作图谶,起码在光武诸王中是很流行的。像济南王康、阜陵王延、广陵王荆等都是。但他们制造的图谶,已不再作为“儒术”,而是当作黄老的道术;早先侧重附会《五经》,也转向了“祠祭祝诅”。楚王英对“浮屠”的“斋戒祭祀”,是这种活动的重要方面。由此可见,佛教在中国内地是作为谶纬方术的一种发端的。

    汉明帝对于楚王英一案的追究很严,株连“自京师亲戚、诸侯、州郡豪桀及考案吏,阿附相陷,坐死徙者以千数”。诸侯王作谶纬方术,直接成了大逆不道的罪状。自此以后近百年中,史籍不再有关于佛教在中土传播的记载,显然,也是这次株连的结果。

    自和帝(89—105在位)开始,东汉王朝在阶级对立的基础上,又形成了外戚、宦官和士族官僚三大统治集团的长期斗争,至桓、灵之世(147—189)达到顶点,最终导致了黄巾起义(184),东汉皇权陷于全面崩溃。佛教在这种形势下,有了新的抬头。

    但作为东汉官学内容之一的天人感应,包括图书谶纬、星宿神灵、灾异瑞祥,始终没有中断过,皇室对方术的依赖也有增无已。汉章帝(76—88在位)继明帝即位,赐东平宪王苍“以秘书、列仙图、道术秘方”。神仙术已为皇家独享,所以也当作最高的奖赏。到了汉桓帝(147—167在位),更有了明显的发展。他继续楚王英的故伎,在“宫中立黄老、浮屠之祠”,或言“饰华林而考濯龙之宫,设华盖以祠浮图、老子”。其目的,一在“求福祥”、“致太平”,一在“凌云”而成仙。佛教进一步被王室视作崇拜的对象。

    然而,佛教自身在这个时候已有了义理上的内容。延熹九年(166),襄楷疏言:“浮屠不三宿桑下,不欲久生恩爱”,又说,“此道清虚,贵尚无为,好生恶杀,省欲去奢。”②这是早期佛教禁欲主义的标准教义,在传说为明帝时译出的《四十二章经》中,有较为集中的反映。

    《四十二章经》是译经还是经抄或汉地所撰,以及它成于什么年代,近代学者有很不相同的意见。但它的部分内容,在襄楷疏中已有概略的表现,则没有疑问。此经从“辞亲出家为道”开始,始终贯穿禁欲和仁慈两条主线,与襄楷的主张全合。其中言“树下一宿,慎不再矣”,与襄楷所说“浮屠不三宿桑下”,都是佛教头陀行者(苦行游方者)的主张;又言天神献玉女于佛,佛以为“革囊众秽”,襄楷疏中也有完全相似的说法。因此,汉桓帝时重新出现的佛教,已经具有了出家游方和禁欲仁慈的重要教义。但在形式上,与道教的结合比同五经谶纬的结合更加紧密。襄楷本人是奉行于吉“神书”的,此“神书”,“专以奉天地顺五行为本,亦有兴国广嗣之术”,即道教早期经典《太平经》的原本《太平清领书》。襄楷引用佛教的上述教义,主要在于论证“兴国广嗣”的正确之道。他特别提到当时的传说:“或言老子入夷狄为浮屠”,把产生于古印度的佛教说成是中国老子教化夷狄的产物。这意味着佛教处于依附道教的地位。

    桓、灵之世,经过两次党锢(166—176)和震撼全国的黄巾起义,接踵而来的就是董卓之乱,军阀混战。连年战火,灾疫横生,人民处在死亡线上,痛苦、无望的阴影,笼罩着社会各个阶层。这在社会思潮上,引起了重大变化。首先,两汉神学化了的纲常名教,即独尊的儒术,受到了严重的冲击,汉桓帝在宫中立黄老、浮屠之祠,就是对儒术失去信心的表现;黄巾起义奉《太平清领书》为经典,张鲁的五斗米道用《老子》作教材,广大的农民唾弃了官颁的“五经”;在官僚和士大夫阶层,名教礼法或者成了腐朽虚伪的粉饰品,或者为有才能的政治家和军事家所轻蔑。两汉正统的文化思想已经丧失了权威地位,社会酝酿和流行着各种不同的思想和信仰,其中不少可以与佛教产生共鸣。所谓“名不常存,人生易灭”,以“形”为劳,以“生”为苦之类的悲观厌世情绪,以及由避祸为主而引生的不问是非的政治冷淡主义和出世主义等,更是便于佛教滋长的温床。

    此外,与图谶方术同时兴盛的精灵鬼神、巫祝妖妄等迷信,也空前泛滥,为佛教信仰在下层民众中的流传提供了条件,加上统治阶级运用政治和经济手段的诱胁,在汉末的某些地区,使佛教有了相当广泛的群众基础。《三国志》和《后汉书》均载,丹阳(今安徽宣城)笮融督管广陵(今江苏扬州)、下邳(在今江苏宿迁西北)、彭城(今江苏徐州)漕运,利用手中掌握的粮食,起大浮屠寺,可容3000余人,悉课读佛经;又以信佛免役作号召,招致人户5000余,“每浴佛,多设酒饭,布席于路,经数十里,民人来观及就食者且万人”。

    从西汉末年到东汉末年的200年中,佛教从上层走向下层,由少数人信仰变为多数人信仰,其在全国的流布,以洛阳、彭城、广陵为中心,旁及颖川、南阳、临淮、豫章、会稽,直到广州、交州,呈自北向南发展的形势。

    二  佛教向交州的传播

    交州(今越南河内),汉魏亦称“交趾”,也是中国早期佛教最发达的地区之一。汉末土燮(137—226)任交趾太守(同时领有广州),在郡40余年,相对安宁,中原士人往依避难者以百数,一时学术荟萃,思想文化十分活跃。士燮本人倡导儒学,尤精《左传》、《尚书》;佛教和道教方面的“异人”也集中不少。与士燮同为苍梧人的牟子,就是佛教的代表人物。

    牟子与笮融同时,将母避乱至交趾,从其所著《理惑论》看,这里的佛教义学已相当成熟,与儒家“五经”和道家《老子》相调和,全力排斥道教神仙辟谷之术,为佛教的发展开路。据此可见,交趾的佛教最初是来自内地北方。但也有材料说明,交州佛教原是由海路南来,并由此北上中原,成为佛教传入内地的另一渠道。三国吴赤乌十年(247)抵达建邺的康僧会,原籍康居,世居天竺,其父因商贾移居交趾,可以说,他自幼受到家传天竺文化的影响。但康僧会又是生长在交趾儒学绍隆之区,使他的佛教思想中充满着儒家精神,同当时已经流传于大江南北的玄学和般若学大异其趣。《高僧传》本传称他“初达建邺,营立茅茨,设像行道”,为舍利建塔,成为江左建寺之始。这是典型的天竺风气。他编译的《六度集经》有关菩萨“本生”的故事,在天竺大多能找到相应的遗迹。其中太子须大拏的传说,亦见《理惑论》。据《大南禅苑传灯录》记:“交州一方道通天竺,佛法初来,江东未被,而赢*(左阝右娄)又重创兴宝刹二十余所,度僧五百余人,译经一十五卷……于时有比丘尼摩罗耆域、康僧会、支疆梁接、牟博(即牟子)之属在焉。”因此,说康僧会所传佛教是经海路迁入交趾,然后又北上南京,不是没有根据的。

    此外,三国吴时在交州译经的还有西域僧人支疆梁接,译出《法华三昧经》。晋惠帝(290—306在位)末年,天竺耆域经扶南至洛阳,取道交、广。晋隆安(397—401)中,罽宾高僧昙摩耶舍达广州,交州刺史女张普明咨受佛法,耶舍为其说佛生缘起,并译出《差摩经》。他的弟子法度,专学小乘,禁读方等,独传律法,在江南女尼中有甚深影响。求那跋摩在阇婆国弘教时,宋文帝曾敕交州刺史泛舶延请。南朝齐梁之际,有释慧胜,交州人,住仙洲山寺,从外国禅师达摩提婆学诸观行,诵《法华》日计一遍。与慧胜同时的还有交趾人道禅,亦于仙洲山寺出家,以传《十诵律》著称。他们后来都进入南朝京都,声播内地。交州自汉末以来,就是佛教沿海路传入中原的重要门户。

    早期的交州佛教,大小乘都有。此后信奉《法华经》则比较突出。《法华经·药王品》把焚身供佛作为最上供,影响很久。《弘赞法华传》载,交州陆平某信士,“因诵《法华》”,仰药王之迹,自焚之后,出现奇迹。公元5世纪上叶,黄龙昙弘适交趾之仙洲山寺,亦于山上聚薪自焚。

    三  初传期的佛教译著

    汉末的社会历史状况,为佛教在中国的发展提供了适宜的温床。据现存最早的经录《出三藏记集》(简称《祐录》)记载,从汉桓帝到献帝的40余年中,译为汉文的佛教经典54部74卷,知名的译者6人;唐《开元释教录》(简称《开元录》)勘定为192部395卷,译者12人。这标志着中国佛教开始了大规模的发展。译者中最有代表性的是安世高和支娄迦谶。

    安世高,本名清,原为安息国太子。父死,“让国于叔,驰避本土”,游历西域各国。汉桓帝(147—167在位)初年,进入中国内地,在洛阳从事译经。至汉灵帝建宁(168—171)时,20余年间,共译出佛经34部40卷(《开元录》订正为95部115卷),主要有《安般守意经》、《阴持入经》、大小《十二门经》、《修行道地经》等。灵帝末年,关河扰乱,安世高避难江南,经庐山、南昌至广州,卒于会稽。他行走的这条路线,大体反映了当时佛教传播的路线。

    据《出三藏记集》和《高僧传》等记载,安世高善“七曜五行,医方异术”,并懂“鸟兽之声”,带有浓厚的方士色彩。他在佛教上的贡献,是首次系统地译介了早期小乘经典。其中一些译典属于四阿含中的单行本,另有一些是自成体系,大致相当于上座部中的说一切有部之说。晋释道安评论安世高:“博学稽古,特专阿毗昙学,其所出经,禅数最悉。”③他用“禅数”之学来概括安世高的佛学特点。

    所谓“禅数”的“禅”,即是禅定;所谓“数”,指用四谛、五阴、十二因缘等解释佛教基本教义的“事数”,从佛典的文体上说,属于“阿毗昙”,以其能使人懂得佛教的道理,亦称为“慧”。因此,“禅数”也就是后来中国佛教常说的“定慧”、“止观”。安世高所传禅法,影响最大的是“安般④守意”,后称“数息观”。它要求用自一至十反复数念气息出入的方法,守持意念,专心一境,从而达到安谧宁静的境界。他们相信,这种禅法最后可以导致“制天地,住寿命”,“存亡自由”。这种修禅的方法与古代中国神仙方术家的呼吸吐纳、食气守一等养生之术相似,很容易为人们接受。隋智*(左岂右页)将其改造为《六妙法门》。作为一种气功,安般禅至今还在流行。

    安世高的“数”学,即佛教教理,集中反映在《阴持入经》上。“阴持入”,新译作“蕴、处、界”,亦称佛教“三科”,是着重说明人生和世界之所以存在及其本质的。此经的中心,在于把人的世俗观念(无明),特别是通过感官的感受和观念说成是苦的远因,而人的爱欲,主要是食与性,则是苦的近因。人生在世必然是苦。据此,它要求通过禁欲主义途径,达到出世的目的。

    安世高所译佛经“义理明晰,文字允正,辨而不华,质而不野”⑤,比较通顺。他所介绍的教理,在汉魏两晋都有影响。当时临淮人严佛调撰《沙弥十慧章句》,开始发挥安世高学说;三国吴康僧会曾从安世高弟子南阳韩林、颖川皮业、会稽陈慧随学,并与陈慧共注《安般守意经》;晋僧道安为大小《十二门经》、《安般守意经》、《阴持入经》、《人本欲生经》等经作序作注;东晋名士谢敷也曾为《安般守意经》作序。可见安世高的译籍,不但流传时间长,影响亦较广泛。

    支娄迦谶(简称“支谶”),月氏人,桓帝末年游于洛阳,在灵帝光和、中平之间(178—189)译出佛经14部27卷,影响最大的是《道行般若经》、《首楞严三昧经》和《般舟三昧经》。

    《道行般若经》亦称《般若道行品》,与三国吴支谦译《大明度无极经》,姚秦鸠摩罗什译小品《般若波罗蜜经》属同本异译,相当于唐玄奘所译《大般若经》第四会。此经是大乘般若学介绍进中国内地之始,它的怀疑论倾向和否定一切权威的批判精神,在分崩离析的现实世界和精神世界中,引起强烈的反响。

    支谶在翻译中,把“真如”译作“本无”、“自然”、“朴”等,很容易与《老子》的概念相混。《道行般若经》在陈述“缘起性空”时,强调相对主义的方法,既把“性空”视作终极真理,又把“缘起”当作“性空”的表现,从而导向折衷主义的双重真理观,这又与《庄子》的某些思想相通。魏晋玄学盛行时,般若学在佛教中得到突出的发展,此经起了不小的作用。

    《般舟三昧经》和《首楞严三昧经》都是讲大乘禅法的。“首楞严”意译“健相”、“勇伏”等,“三昧”即是禅定的另一种梵音。这种禅定,在于用幻想示现种种境界、种种行事,证明行者具有不可思议的神通力量,从而激励勇猛精进,修习佛教,超度众生。所谓“般舟”,意为“佛文”、“佛现前”。修此“三昧”,在于使“十方诸佛”在虚幻想像中出现于行者面前。此经中还特别宣扬,只要专心思念西方阿弥陀佛,并在禅定中得见,死后即可往生西方净土极乐世界。这为中国的净土信仰奠定了基础。但这种禅定也提供证明,“佛”不过尽“心”的自我创造,本质也属空无,所以在理论上,与般若经类相互补充。以上两经自支谶译出至于姚秦,200余年中,先后有多种译本,说明这种用大神通游戏世间的思想,有很大的吸引力。

    在这个时期,除了译经之外,也开始出现了中国人自己写的佛教著述。像《安般守意经》就保存有多家注解。上述《沙弥十慧章句》已佚,《四十二章经》也可能是汉末人所辑。比较完整地反映汉魏之际的中国佛教思想的,是《牟子理惑论》(简称《理惑论》)⑥。

    牟子本人“锐志于佛道,兼研《老子》五千文”。又“玩五经为琴簧”,熟悉中国的正统思想。他的立论就是用“儒典”和《老子》,证成佛家学说,为佛教义理的发展斩荆披棘。其中反映当时攻难佛教的言论,主要有:佛经非儒典所载,乃“夷狄之术”;“出家毁容,不合孝道”;“妄说生死鬼神,非圣贤之语”等。对此,《理惑论》一一作了辩解。它说:“君子博取众善”,子贡亦曰“夫子何常师之有乎?”所以“书不必孔丘之言”。至于华夷的界限本是相对的,何况“禹出西羌”,“由余产狄国”,“昔孔子欲居九夷”,对佛教“尊而学之”,决不意味着“舍尧舜周孔之道”。沙门“捐家财、弃妻子”,剃头毁容,属权变小节,重要的是,“修道德”、“崇仁义”,与圣人无异。“至于成佛,父母兄弟皆得度世”,更是大孝大仁。佛教讲“人死复当更生”的因果报应,最为当时所惑,《理惑论》则以招魂的习俗和《孝经》所言“为之宗庙,以鬼享之”等证明这都是中国古已有之的事。总之,“尧舜周孔修世事也,佛与老子无为志也”,两者虽有出世和处世的差别,但都属“君子之道”,不可使之对立。

    佛教作为外来的一种宗教,在中国的流传过程中,曾长期受到传统文化观念,特别是儒家观念的挑战,引起多次争论,虽历两晋南北朝而至隋唐,未曾停止。而就其涉及的根本内容言,大体不出《理惑论》的范围;从佛教立场解决中外两种宗教文化的冲突与融合,也基本上采取《理惑论》这种既保持佛教的一定独特性,又依附或适应中国某些传统思想的路子。

    假若说,两汉之际佛教是依附于儒学方士,到桓灵之世又成为道教方术的补充物,那么《理惑论》则同《老子》五千文站在一起,依附儒典七经;重点转向抨击道教的神仙长生术。佛教在汉魏之间,已经与道教明确分家了。

    《理惑论》中提到“今沙门剃头发,被赤布”,又记问者言“今沙门耽好酒浆,或畜妻子,取贱卖贵”,说明在汉人中间,出家为僧者已不是个别现象,骨干则是落魄的士大夫,像临淮的严佛调,是早期的译家之一,广陵、彭城二相,则是开创佛经讲座最早的知名者。

    ①参见汤用彤《汉魏两晋南北朝佛教史》上卷,中华书局,1983。

    ②《后汉书·襄楷传》。

    ③《出三藏记集》卷六《阴持入经序》。

    ④“安般”,梵音“安那波那”之略,指呼吸。

    ⑤《出三藏记集·安世高传》。

    ⑥此论亦有疑为晋宋之际始出者,但根据不足。

<<上一记录              下一记录>>
您是第 位访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