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昙禅师(1334—1392年),讳示应,江苏吴县人,俗姓王。自幼即喜礼佛、趺坐,犹如夙习;人谓元代高僧断崖了义禅师再世。出家后,缁白景从。朱元璋称帝后,即遣人访求山林遗逸及有道高僧。宝昙示应禅师被征,应对称旨。后奉敕住大天界寺。洪武十一年(1378年),朱元璋以峨眉山为普贤菩萨应化道场,久乏唱导之师,特遣宝昙示应禅师往住。“居八年,蜀人咸被其化。”①自藩邸王侯而至普通信士,仰其德风,争相布施。宝昙示应禅师遂于峨眉山绝顶光相寺,立铜铸普贤菩萨巨像,并建重板屋相覆。
洪武二十四年(1391年),朱元璋诏令清理整顿佛教。翌年,宝昙示应禅师回京复命。六月初九日忽疾作,旋即跏趺而逝。时当隆暑,遗体“颜色不变,芳香袭人。”②荼毗后分灵骨于姑苏、峨眉两地建塔供奉。
朱元璋闻讣,特遣尚膳监少监曲靖奴谕祭:“呜呼!功迹峨眉,世人易见。幽行丹衷,冥冥纪焉。噫,于斯时也,身无谪辱,言无谪言。历如是劫,期限之至,遽然长往。然更冀尔生,精魂不寐。复历如是之劫,必漏尽而已矣。方乃佛齐,而足初愿也。尔其有期,服斯谕祭。”蜀王朱椿,亦遣纪善张安伯祭奠,祭文曰:“呜呼!尔之有生,异事竞传。谓断岩之再来,了夙世之良缘。名闻帝阍,敕使往宣。敏于其行,讷于其言。既帝心之悦愉,岂会遇之偶然。奥惟西南,大峨之巅。尔行其志,尔其往焉。效勤劳于十载,依大士之普贤。金像辉煌,栋宇浑坚。壮江山之胜概,耸远迩之观瞻。偕上计于京师,觐清光于日边。望庭柯之迥指,期奏对以言还。乃俭然而坐脱,携只履之翩翩。呜呼!光明境里,生西游焉,返而葬焉,尔之为幸大矣。故兹谕祭,尔其听之。”③
永隆和尚(1360—1392年),姑苏(今江苏吴县)人,俗姓施。自幼茹素,及冠入尹山崇福寺落发。圆具大戒后,志力苦淡。曾刺血书写《大方广佛华严经》和《妙法莲华经》两部大经。
洪武二十五年(1392年)春,朝廷度僧。永隆和尚率徒众赴南京,试经请牒。来自各方之与会沙弥共三千余人,“其中多有不能记经欲冒请者。”④朱元璋雷霆震怒,尽付锦衣卫,“皆籍为军。”⑤永隆和尚悲心痛切,然又无法施救。于是奏请焚己之身以求赦免与会沙弥。朱元璋准奏。二月二十五日,永隆和尚至雨花台,从容入龛,秉炬自焚。“烟焰凌空,异香扑人,群鹤飞翔于龛顶。”⑥火后敛舍利无数。三千余沙弥,于是宥罪,给牒为僧。
心渊法师,讳居敬,别号“兰雪”,生卒年及家世失考。出家后学通内外,精严律法,且善诗文。曾礼金陵大报恩寺一雨和尚,职知客。后参杭州集庆寺东源法师,居忏摩堂第一座,从而讲《周易》。
永乐初,心渊居敬法师“奉诏校大藏经,预修会典。”⑦其后,相继住持上海广福讲寺和松江普照讲寺,大开法席一十三载。复营建大雄殿、海月堂、三解脱门,廊庑、重轩、精舍、香积,焕然一新,致“七众瞻仰,道风大扇。”⑧
德琮和尚,俗姓杜,家世及生字年失考。出家后隐居开封崇山,刀耕火种,自食其力,“博通内外典,素不出山教化,人罕知之。”⑨成祖朱棣遣中官至开封,廉得其名还奏。
不久,有一西番僧入朝,自称“三教九流,无不通彻。堪为中国王者师。”成祖不悦:“堂堂天朝,岂无一人可当之!”⑩于是诏征德琮和尚。
德琮和尚既至,成祖赐金襕袈裟及银钵盂。次日,普召众僧,与西番僧辩对。只见西番僧“谈吐出入九经,滔滔如注水。”而德琮和尚则“讷于应对。”(11)几番酬对后,德琮和尚忽发一问:“‘谛’字何义?”西番僧应答稍迟,德琮和尚便大声训解,“鸠大藏,探儒书,历示以字学之义”,最后,戏谑讥刺道:“此而不知,焉用称学!”(12)西番僧大为羞恚,顶礼叹服辞去。
成祖朱棣大喜,召见赐坐,当天便授左善世,职掌僧录司。复命于鸡鸣山营寺,以为修藏之所。
白斋禅师,讳净月(一作净元),生卒年失考,云南曲靖人,俗姓胡。据《大理志》记载:净月于19岁弃俗后,住华首门(世传此处为佛陀大弟子摩诃迦叶奉持如来付嘱之金缕僧伽梨,以待当来下生弥勒佛出世的入定之所),“每向石礼拜,愿见迦叶,积诚不怠。忽一日,迦叶示现,作一老比丘,为之剃度”,赐名“净月”(13)。嗣后,栖岩屋树,发愤修行,日食一餐。积久道重,人称“白斋”。继而,历游湖海,印证所悟。后仍回云南,入鸡足山,憩锡峰顶。
弘治年间(1488—1505年),白斋净月禅师于明歌坪营构寺宇,掘地得碑,上有迦叶入定、八明王歌咏颂。远近衲子闻讯后,踊跃入山,相继启建寺、庵、静室二百余所。鸡足山因此一跃成为佛教名山,与五台、峨眉、普陀、九华并称宇内。
白斋净月禅师嗣法诸子中,以定堂本帖最为著名。
定堂禅师(?—1570年),讳本帖,云南寻甸人,俗姓杨。20岁出家,从白斋净月禅师剃染于摇铃山。圆具大戒后,志向坚确,立誓参禅;肋不沾席,二十余年,因究“万法归一”话契悟。后入金龙潭诛茅精修,灵异屡现:“手植椒树,夜不具烛,课经于椒下,椒树为之放光。”又常坐椒树间,深入大定,“见者如火烛空,咸为称异。”(14)
嘉靖三十七年(1558年),定堂本帖禅师得檀越苏鹏、程杨舟等人资助,营建寂光寺。道俗相从者甚众。后至点苍山三塔寺,讲演《大佛顶如来密因修证了义诸菩萨万行首楞严经》,并刻《楞严会解》贮三塔寺。精于理学之士大夫,纷纷皈依;侍讲席者,莫不泠然有得。晚年于嵩明清水塘结弥陀庵,精修念佛三昧。
隆庆四年(1570年)十二月,定堂本帖禅师书偈而逝,其中有“几回力尽心圆处,坐脱娘生铁面皮”(15)之句。
西林和尚(1483—1565年),讳永宁,江苏六合人,俗姓郭。自幼耿介持重,言动不妄。出家后从报恩寺无瑕玉上人习学内典。20岁开始持《金刚般若波罗蜜经》,至老不辍。
正德十四年(1519年),贪玩成性的武宗朱厚照,借口征讨宁王朱宸濠,下江南游玩,滞留南京八个多月,一度驻跸报恩寺。时任报恩寺提点的永宁,随侍左右,为做道场七日,甚受礼重。
嘉靖十年(1531年),西林永宁和尚被举任报恩寺住持,综理山门事。二十年(1541年),授南京僧录司右觉义。二十五年(1546年)升左觉义。
其时,江南佛法已极度衰微,僧徒每见轻于士林。切以法门为忧的西林永宁和尚对此痛心疾首:“为僧不学,故取辱名教,玷污法门耳!”(15)为振乏起疲,西林永宁和尚竭力复寺业,开法社;延请云谷法会禅师莅寺,住三藏殿,弘传临济禅法。云谷法会禅师隐退栖霞后,又礼请守愚法师居三藏殿,教习僧徒,并选僧数十员,每日亲督,列坐恭听。在其倾心主持下,道场重兴,法雨充满,“诸山一体奉法惟谨,山门事务,一草一叶,不敢轻弃;视常住如眼睛。故山门兴而法运昌也。”(16)
西林永宁和尚认为,出家人虽以禅教为本业,然欲通文义、识大节,提升自身素质,则须先从儒入。于是,专门延请硕学儒师入寺,教诸童行、沙弥研习儒家经典及百氏子史。憨山德清、雪浪洪恩等一代大师,早年均多得其慈心摄持教养之力。
嘉靖四十三年(1564年)除夕,西林永宁和尚集诸弟子,叙生平行履,付嘱后事。四十四年(1565年)正月初七日,具袈裟巡寮,遍谢合寺耆旧。十日,封南京僧录司左觉义印归礼部。十一日示微疾,谢绝医药,专心持诵《金刚般若波罗蜜经》。十五日夜,令诸弟子围绕念佛。十六日,在念佛声中泊然而逝。门人塔全身于智安寺。
无瑕禅师(?—1584年),讳广玉,四川资县人,家世不详。自幼沉静古朴。年三十余,“遇异人,遂别家”,投大足县宝顶寺落发、受戒。戒师问:“僧在甚处来?”广玉以问代答:“师在甚处问?”戒师复曰:“慧灯高照起,看!”广玉道:“威音飞进铁围城,洞游蹋破无生地。”戒师甚赞许:“原是大手。”(18)
不久,广玉走峨眉山九老洞,参隐修者“白”禅师,唱和甚洽;继至蓥华山依止慧堂禅师,“大悟宗旨。”(19)嗣后,登九峰绝顶,栖止圣灯岩洞,舍命正修。岩洞外“常有一老熊,惊跳岩前,(广)玉方摄念,熊不敢近。顷之,一虎至,咆哮踯躅,(广)玉定寂如故,虎移时遁去。由是名振四远。”([明]边维垣:《无瑕禅师塔铭》,见印光大师监修:《峨眉山志》卷五)数百里内,向风申敬、登山虔拜者,络绎不绝。众檀越齐心创构雷音寺,供其驻锡弘化。
万历十二年(1584年)三月初七日晨,无瑕广玉禅师沐浴剃发,趺坐说偈辞众:“反身登台化乐天,只手单拳不用船;百万人天狮子吼,空中还有不二禅。”(20)偈毕,端坐而化。
瑞庵禅师(1528—1589年),讳广祯,北京金台人,俗姓孙。幼有奇气,7岁从僧录司左阐教兼金台龙华寺荣庵茂和尚出家,调练三业,精修六时,切志生死大事。30岁登坛受具,继从大通法师习诸经论。
隆庆元年(1567年),瑞庵广祯禅师被举任龙华寺住持。自是,“大开法社,延禅讲宗师,集四方学士,披阅大藏,阐少室、天台两宗旨。”(21)诸方师匠,如幻休常润、妙峰福登等人,多因其扶持引重而道风大著。“海内名蓝知识,凡为佛事者,多出(瑞庵祯)师门。大都称为功德藏。”(22)
万历五年(1577年),瑞庵广祯禅师朝礼五台山,访憨山大师和妙峰福登和尚于冰雪堆中。旋又杖锡南游,礼普陀,入天台,隐居通玄峰顶,涧饮木食,专精一行三昧,行头陀行三年,有所发悟。下山后,首至金陵礼大报恩寺舍利。然后,溯长江,陟九华,登匡庐,复过黄梅、游武当、抵南岳、入伏牛,练魔众中。最后返回金台龙华寺。
万历九年(1581年)春,憨山大师和妙峰福登和尚会集海内宿衲,于五台山建祈储大道场。瑞庵广祯禅师预法社。翌年春,与憨山大师结隐太行山。是年冬,再还龙华寺。
万历十二年(1584年),瑞庵广祯禅师奉慈圣宣文皇太后命,与妙峰福登和尚饭僧秦晋伊洛诸名山。回京不久,再奉皇太后旨意,赍大藏经往天台庐岳,复遣清凉还报。瑞庵广祯禅师喟然叹曰:“一介微僧,数叨慈命,抚心顾德,愧何以当!”(23)于是,托疾隐居,屏人绝迹,专志精修。
万历十七年(1589年)五月二十三日,瑞庵广祯禅师召诸弟子辞行:“吾赖为佛子,愧无补法门,但生平此心,不敢辜负佛恩耳。生谓我不足,死当我有余。尔其勉之!”(24)言讫而逝。门人奉全身龛葬于隆禧寺左。
瑞庵广祯禅师一生或居廛肆,或现头陀,如如意珠,似功德藏。所以,紫柏尊者评价其“犹如秦镜,真能照人肝胆;又若絮裹如意,信手取之,无不足者。”憨山大师亦谓其“生平后己先人,不以物为事;戒珠心月,秋露寒空,貌古神清,长松孤鹤,凄然暖然;可亲而不可近,可慢而不可忽。难非法眼之英,固一代丛林师表也!”(25)
恭乾禅师(1541—1591年),讳仁敬,别号“幻识”,湖北襄阳人,俗姓吴。自幼即有出尘之志,后投伏牛山福田寺出家,从高庵法师研习经论,参穷性相宗旨,于教观深有信受。居三年,高庵法师嘱令行脚:“学者志宜远大,无以管窥蠡测为自足也。”(26)仁敬于是飘然进京,游历讲肆,从暹、理诸大法师学,尽得其奥义。
小山宗书禅师于少林寺大张法筵,弘达摩祖师单传之旨。仁敬闻讯,尽弃教义,复往参究。依栖十余年,不契弃去:“此口耳也。道在心证,奚事空言哉!”(27)遂走伏牛炼磨场(“炼”者,镕粗杂而作精纯;“磨”者,去瑕垢而成莹洁),于大炉篝中,放舍身心,打长七三年,有所悟入。嗣后,遍参知识,以求印证。道过金陵,与隐居弘济、操履密行的守心禅师相谈甚欢。后者挽其闭关:“道在心悟,守在静密。登山涉水,徒费草鞋钱耳。”(28)仁敬从其言,闭关三年,相与切磋,日造深奥,尽扫玄解。
万历七年(1579年),恭乾仁敬禅师登匡庐,于金竹坪诛茅缚庐,吊影栖居,发愤精修。翌年,紫柏尊者来游,见而异之:“公能安心寂寞如此,其所操进,当不可量。”(29)遂为莫逆,盘桓月余而去。
万历十一年(1583年),恭乾仁敬禅师应黄梅五祖寺之请,畅演《妙法莲华经》。十三年(1585年),应兴国居士吴国伦请,莅彼演《大佛顶如来密因修证了义诸菩萨万行首楞严经》。受化者甚众。自是,远近信众纷纷响应吴国伦居士倡议,于金竹坪助恭乾仁敬禅师营建殿堂。经营五年,三殿、禅堂、厨库相继告成。
就在梵刹聿兴、集者云赴之时,恭乾仁敬禅师走江西南昌,募造千叶宝莲毗卢大佛像。功未及半,即于万历十九年(1591年)六月初七日示疾迁化。弟子智联负灵骨舍利还山,葬于寺后。
大智禅师(1524—1592年),讳真融,湖北麻城人,家世失考。15岁出家为沙弥,潜心教乘。后托钵行脚,涉历名山,所至随处结缘。嘉靖二十六年(1547年),抵金陵,入牛首山修苦行。翌年晋京,挂搭崇国寺,随众习《妙法莲华经》。数月后,上万寿山圆具大戒。继入五台山闭关五年,愈益精进。三十三年(1554年)往伏牛山,炼磨三载,持行益苦。三十六年(1557年)还湖北,寓会城龙华寺转经。次年入蜀,住峨眉山顶,闭关12年。复集众修安养行,立丛林,建藏阁,接纳云水。
万历二年(1574年),大智真融禅师下峨眉,移住蓥华山,于金莲池畔夷石为址,伐木为材,创构金莲庵。复修千佛阁,以镇金莲。
万历八年(1580年),大智真融禅师发心朝礼普陀山。渡海抵小白华,“感大士示相,大慰夙愿。”(30)自谓与此山有缘,决志定居普陀,了此余生。遂于宝陀寺左、千步沙东侧光熙峰麓结茅而居,昼夜精修,静极光通,神异屡现。不久,德风渐著,朝山者尊其为“现在肉身大士。”(31)所居之处,渐成精蓝,因取“法海潮音随机普应”义,命名为“海潮庵”。其后,大智真融禅师弟子天然如寿又增建殿宇,扩庵为寺,奠定日后法雨寺之规模。
大智真融禅师博该教典,深入三昧,戒德精严,为人真实,捍忍勤苦,刬灭情识。无论贤愚长幼,一以慈眼视之。自居净业堂,一单终身,不与众异。尝自叙出家始末:“某甲苦行六十年,岂敢妄有希图!但愿与三宝结缘,成人天小果,毕吾志耳。”(32)
仪峰禅师,讳方彖,生卒年不详,达州(今四川达县)人,俗姓罗。出家后参金佛山云庵和尚,后者令看“如何是鬼神觑不破之机?”苦究三年有省。遂出峡行脚,遍谒诸山知识。后于双溪结茅隐修。一日午炊,工夫已臻绵密的方彖,忽闻甑中爆响,触机大悟。随作二颂,其一:“三玄三要没来由,用尽机思无处求;蓦地一声何所作,白云青峰齐点头。齐点头,南岳天台输一筹。”其二:“二八女子嫁新郎,绩麻捻线一如常;称家丰俭随时过,懒插堂前一炷香。”(33)继游杭州,居清平山。曾显大忿怒相,激励闻谷广印禅师奋志力参。
万历二十年(1592年)秋,仪峰方彖禅师西还蜀地,住夔州白马寺弘法。手中常执一鼗鼓,一面书“矗”字,另一面书“犇”字。凡对答应机者,多举而摇之。示寂后,塔于神龙山。
清初丈雪通醉禅师著《锦江禅灯》一书,列仪峰方彖(以及遍融真圆)为佛岩不二真际和尚之法嗣。此说旋又被别庵性统照搬至《续灯正统》。但二人均未为此说提供任何佐证;仪峰方彖(以及遍融真圆)之行由中,亦不见有参谒不二真际和尚之机缘,甚至自始至终都不曾出现不二真际和尚之名讳。
是故,笔者对此说颇存疑惑;遍考相关寺志及地方志后,均未发现可以证明仪峰方彖(以及遍融真圆)为佛岩不二真际和尚嗣法弟子之记载。或许,是因为累遭劫火,致使龙象鼓钟,荡无灰影?为慎重起见,特将仪峰方彖禅师列于此节。诚愿后贤慈悲教正!
无垢禅师(1544—1597年),讳性莲,安徽太平(今黄山市)仙源人,俗姓王。22岁出家,从金陵摄山栖霞寺素庵节法师剃染、受具。继而,依栖讲席,习学经论,深究义趣。久而久之,置卷叹息:“吾为生死大事,故出家。此岂能了大事乎!”(34)遂弃去,至故乡牛头山,诛茅而居,刀耕火种,念念不忘己躬下事。然始终不得要领。于是下山走清河,谒法堂和尚。后者授以念佛法门。性莲深信不疑,日日念佛不辍。继至京城参遍融真圆和尚,颇受器重,留侍室中。妙峰福登和尚开法山西芦芽山后,性莲特往拜谒,大受陶冶。其后,复还故乡,隐居大山专修。四方缁白闻风坌集。性莲见此,毅然杖策隐去:“吾出家儿,岂为滴水波流把茅遮障此生平乎!”(35)嗣后七年,性莲历访名山,遍参知识,多方行脚,备尝艰辛。终因踏雪过河,冰裂堕入水中,寒彻骨髓,豁然省悟,大喜道:“眉元来横,鼻元来直!渴饮饥飡,更有何事。”(36)生平所疑涣然冰释后,性莲至池阳杉山卓锡。远近衲子闻风来集。遂开梵刹,以接待为事,“至者无他技,但精洁粥饭茶汤而已,了无禅道佛法。”(37)
不久,无垢性莲禅师应请住九华山,精严治己,忘身为众。对凶暴恶意、特别难调之人,无垢性莲禅师总是竭尽委曲方便,甚至不惜跪拜周旋,直俟其生起正信而后已。时人因此盛赞其为“常不轻”菩萨。化导二十年,远近缁白“倾心如佛祖。”(38)
万历二十四年(1596年)二月,无垢性莲禅师应请移住舒州皖山,兴复禅宗三祖僧璨大师之古道场。仅数月,即百废俱举,远近风动。不久复还九华山。二十五年(1597年)九月初一日,皖山四众固请再去。无垢性莲禅师首肯道:“去即去矣,尚须三日。”次日,过九龙访一庵主,四顾欣然:“吾至此山,大事毕矣!”(39)众人不解其意。至九月初三日,无垢性莲禅师忽示疾,幻缘消歇,掉臂而行。
实相禅师(?—1598年),讳善真,江西南昌人,俗姓熊。自幼业儒,但不安于儒。后以儒道佛三教谁最尊贵问人,“人以佛对。”(40)善真于是弃儒向佛,登庐山,从湛堂和尚祝发。不久,雅志参访。首谒武夷山默庵禅师,闻其提唱公案,竟月无入,反而生起大我慢,以己臆断下视诸方。未几猛省,痛切忏悔。继而走兴国、入少林,参幻休常润和尚,机缘往返不荐,感慨万千:“且作长行粥饭僧。虽然,此老真吾师也!”(41)自是,遍历吴、越、楚、粤、滇、蜀,朝礼南华寺六祖慧能大师灵塔,寻访鸡足山摩诃迦叶尊者之衣。
过江西赣州时,善真忽疾作,命如游丝,遂兀坐不睡。侍者明空劝道:“师曾讲观法如指掌,今何以临渴掘井?请放开养疾为正。”(42)善真从其言。病愈,痛感一切知解言句于生死岸边都用不着,遂与侍者明空互勉:“父子上山,各自努力。”(43)于是入顶山独栖,以姜叶为衣、野菜为食,奋大愤志苦参力究,久久定力大进。后因“雪夜负薪,霍然有省。”(44)
三年后,实相善真禅师扪萝剪棘,入终南云雾山,于虎狼出没之九石坪,诛茅而居,一心正修。隆冬季节,食物难觅,常常“绝粒经旬”,但苦修之志,不为稍改,“处之夷然自得也。”(45)嗣后,持行高洁的实相善真禅师辗转太白山、华山、汉南,随缘演讲《大佛顶如来密因修证了义诸菩萨万行首楞严经》及《老子》、《庄子》二书。晚年入蜀,于广元县汉王山修静。不久便蔚成丛林。
万历二十六年(1598年)五月,实相善真禅师泊然示寂。遗稿《乐志论》、《一行三昧说》、《净土应验》、《山房夜话》、《诗偈杂作》等,由门人一一刊刻行世。
通天禅师(1525—1601年),讳明彻,陕西同州人,俗姓潘。自幼沉静颖悟,虽然家境贫寒,但见僧必布施。14岁,礼五台九龙冈翠峰和尚为师,剃发、秉具,严持戒律,老实修行,发愿以十事律身:“一誓愿悟道,二誓固净戒,三誓不攀缘,四誓目不视美好,五誓滴水同饷,六誓肋不著席,七誓不慢后学,八誓不畜余物,九誓修净土,十誓老不改行。”(46)后至金阁岭募缘饭僧,接待云水,不惮劳苦。复入京城,跪门化粮供众。苦行修福数年,忽思毕竟不是慧因,遂只杖单瓢,遍叩诸方,参询知识,历十余年。最后至神仙山参铁山和尚。展礼毕,铁山和尚问其来意:“子何之?”明彻答曰:“行脚。”铁山和尚蓦道:“何不息脚?”明彻对曰:“常行常息。”铁山和尚当即首肯,为授衣法,并嘱曰:“此正法眼藏,自临济至我,历二十五代,授受相资,如灯续焰。子今得之,宜韬光匿迹,保养圣胎。直得天龙推挽,方可出世。”(47)翌日,明彻辞师入终南山,结茅隐修。苦行三载,往南岳,卖柴供众。继礼五祖道场,复南下鸡足山,走小西天,又转往汾地,和光混俗,匿迹韬光数十年,“或为乞丐于窑中,或作头陀于树下,或卧幽壑深林,或坐险岩古洞。”(48)经种种苦行,终于悬崖撒手,得法自在。自是,啸月吟风,无欲无依。
隆庆二年(1568年),通天明彻禅师由滇南入蜀,朝礼峨眉山,感“昼示摄光,夜现圣灯”(49)之瑞相。于是历阅岩峦,至千佛顶前,卜地栖居,终日兀坐,熊猿作伍,烟霞为邻,且长年持水斋。
万历元年(1573年),通天明彻禅师于天门石下营构海会禅林,安众弘法。一日,夜游峨顶光相寺,只见“圣灯飞莹者,种种变幻。”(50)复游雷洞坪岩下,陡峭狭窄,难以措足,只能悬膝而下。同行沙弥战慄不敢过。通天明彻禅师藉机喻示:“此道非险。汝不修行,三涂之路,实为懼也!”(51)返回前,通天明彻禅师以瘿瓢三衣悬之岩下为记。半月后,“石崩如雷,衣瓢复至师所。事甚异,师匿而不传。”(52)自是,道价日彰,海内英贤,闻风踵至,参叩不绝。继而声动禁宫。万历十五年(1587年),慈圣宣文皇太后特遣内侍赐紫袈裟一袭、《永乐北藏》一部,并持送帑金,为建“护国草庵寺”,以铁为瓦,庄严经阁。随之,禅侣云集,法道大盛。
万历二十九年(1601年)十一月初二日,通天明彻禅师示微疾,集法众诫道:“我有十事律己,终身无改。当此末法,汝等依行二三,即吾徒也。”随后索笔书偈:“七十六年幻化身,东西南北苦劳生,今朝惹得虚空笑,大地原来不是尘。”(53)掷笔而逝,如弃敝囊。弟子以龛贮之。朝廷闻讣,特遣中贵云骨,赍金五百两,修建骨塔。越三年,启龛,只见通天明彻禅师容貌如生。遂漆金供养,不掩龛,塔于护国草庵寺左。直到民国年间,其肉身仍完好如初。
据《通天大师塔铭》及《锦江禅灯》所记,通天明彻禅师属铁山和尚法嗣;而铁山和尚自述为临济义玄和尚二十五世孙。笔者梳理、考辨了临济宗各系传承法脉,始终未能找到有关铁山和尚嗣承的史料或断碑残记,故不得不将通天明彻禅师列于此节,以俟后贤慈悲教正。
通天明彻禅师嗣法诸子中,无穷真法堪称“忘身为法”之典范。
无穷禅师(1537—1603年),讳真法,重庆铜梁人,俗姓田。16岁时,痛感人世无常,顿弃家业,径至大峨山,礼通天明彻禅师祝发、受具。继而,朝礼五台山,燃三指作供养。回峨眉山后,倍增精进,绝人我,忘形骸,或汲水以代劳,或肩粮以供众。后为通天明彻禅师侍者,持巾瓶数年。
一日,真法长跪于师尊前,请求剖破疑团。通天明彻禅师为之开示:“若问修行事,也奇特,也平常。制心一处,无事不办。”(54)真法点头礼谢,即向斋厨作务,运柴执役,不惮劳苦。常常于众人进食完毕后方才用餐,所食仅糠秕而已。每天早晚,必于佛像前发弘誓,身心俱竦。观者无不敛容。以度生念切,特燃身灯四十八柱,用表四十八大愿;虽然肌肤焦灼,观者为恫,但真法面不改色,身不动摇。
其后,真法孤身一人,往九老洞住静年余。除持钵外,终日禅坐,不出一语;心若死灰,形如槁木,恬然不以为意。继而,又走荆南,栖一禅寺,每日持华严三品,以为常课。
为藉法力以上报四恩下济三途,不善书法的真法发心刺血为墨,请僧书《大方广佛华严经》一部。书毕,又出血复书一部,见者无不嗫指。
万历十九年(1591年),无穷真法禅师杖策入京。慈圣宣文皇太后重其德,出帑金在峨眉山为建规模宏大、雄伟壮丽之大佛寺;复于万年寺侧创建慈圣庵,以作光相寺之化城。两寺落成后,朝廷又相继“钦赐五大典一十二部,百吉幡二幢。”慈圣宣文皇太后更“亲持《大方广佛华严经》一部、《妙法莲华经》一部;皆宫锦装成,非人间所有。”(55)其后,复斋金并赐田百亩,以充常住饭僧费。又赐无穷真法禅师紫袈裟一袭。可谓宠贲煌煌。
万历三十一年(1603年),无穷真法禅师再次晋京,住延寿寺。后示寂于此,世寿六十七,僧腊五十一。荼毗后,朝廷遣内侍护送灵骨舍利回峨眉山,塔于钵盂山之麓。
古镜禅师(1527—1605年),讳义玄,云中(今山西大同)人,俗姓贾。髫年厌俗,礼本郡定盛和尚出家,志慕宗乘。稍长,辞师进京,于万寿寺戒坛圆具大戒后,腰包行脚,遍礼海内名山,参访善知识,决策己躬下事,有所发明。中年还归家乡。虽然内典外书,无不该涉,但自忖福慧未圆、功行不具,遂广作佛事:“结饭僧缘,不以数计。造渗金像,庄严佛土。绘水陆以拔幽冥;修桥梁以济厉揭;建窣堵以标人天;跪踊往生咒三十六万遍以资净业。凡在利益,靡不精心竭力。”(56)
云中一带,向为汉族与少数民族逐鹿之区,战争频仍,民风慓悍。经古镜义玄禅师善巧化导,“四众归依,王臣敬仰。”(57)欣悦景从、入佛知见者日众。吉阳端惠诸藩王钦其学富行高,为建普兴禅院,延请其为开山第一代住持。示寂后塔于云中郊外。
养庵心禅师(?—1615年),江西上饶人,俗姓朱。早年听友人谈论“四生”之义,即能洞了物我平等大意。未几,辞亲出家。一年,过冬焦山,闻江中推船声,恍然有省,述偈道:“夜静江空阔,推船*(外口里力)*(外口里力)声,不知何所往,担子半边轻。”(58)继谒华山和尚,闻其拈“一段生涯六不收”话,疑情大发,废寝忘食,发愤提撕。经七昼夜,身心脱然。不久归上饶,隐居灵山,于壁间画一大圆相,以验学人:“内写莫教涂黑,外写勿使伤白,有人向圈里圈外下得注脚者,许汝学道无疑。不然,总是懡罗。”(59)结果,罕有当机者。
养庵心禅师后来迁住鹅湖,十年不立首座。终因博山元来禅师来参,举赵州和尚“无”字公案相契,延居厥职,并赠一偈:“鹅湖十载虚元位,一旦缘何立少年?两道眉毛八个繓,须知佛祖不容前。”(60)晚年,门庭益峻,机锋罔测。室中长年置无门锁一把,以验来机,不契者即不许入室:“上古留传锁。凭君智钥开;若无开锁法,相见不须来。”(61)万历四十三年(1615年)二月晦日,养庵心禅师上堂说法,置斋别众:“八十余年幻梦中,铁牛耕破太虚空;临行一句相分付,半夜金鸟带日红。”(62)言讫,端坐而逝。
敬堂禅师(1541—1620年),讳法忠,安徽歙县人,俗姓曹。自幼好端坐,不与群儿嬉戏。17岁游杭州,于灵隐寺遇云水僧大机和尚,即求出家,从其剃染,执侍三年。21岁受具足戒后,历诸讲肆,多所参承。然并不自信,故腰包行脚。首谒少林寺幻休常润禅师,“扣单传之旨。”(63)继入京城,参遍融真圆、笑岩德宝二位宗师,蒙示心要,稍有启悟。旋入五台,于万山冰雪堆中,寻访憨山德清、妙峰福登二师,“一见而心相印契,乃留居期年。”(64)
万历十年(1582年),法忠随妙峰福登和尚至芦芽山,协助开创丛林。居三年,走伏牛火场,调炼三业。继而南还,登匡庐,爱其幽胜,遂于讲经台诛茅隐修三年。继迁五老峰,吊影重岩,如临广众。四年后,复于匡山绝顶仰天坪筑庐独居,飘然如凌风孤鹤。又陆续手植松树十万余株。衲子闻风来集,渐成丛林。居士刘云峤过访,一见心契,为题“云中寺”额。
敬堂法忠禅师律己甚严,随缘自守,冬夏一衲,别无长物。为人夷坦无缘饰,御众不立规矩。毕生不开禅讲门户,一以平等行慈,真实示人。虽不上堂人室,不大言炎炎,但以身为教,精心为众,故会下森然,俨然一大炉篝,“无论智愚贤不肖,浸久默化,而不自知。故来者如归家侍父母。”(65)
寿昌元年(1620年)七月二十一日,敬堂法忠禅师端坐谓众:“吾见红日当空,金莲遍地。吾其行矣!”(66)言讫,寂然而逝。弟子能幻、能握、能撑等依法荼毗,收灵骨,塔葬于桃花峰下。
韩溥、何明栋二位先生都将敬堂法忠禅师列为幻休常润和尚法嗣,言其于灵隐寺受具足戒后,“参少林寺常润得印可,承嗣曹洞宗三十一世法嗣”(67);“参学至嵩山少林寺,礼常润禅师,获印可,为曹洞宗第二十六世。后走长安,谒偏(显为“遍”字之误)融、月心等,获示心要。”(68)
笔者遍考各类相关史籍、杂著杂录,乃至孤文片记,均未发现任何能支持敬堂法忠禅师曾获幻休常润和尚“印可”为“曹洞宗第二十六世”或“第三十一世法嗣”(世系之乱统,此处姑且不论)之说的佐证材料。
韩溥、何明栋二位先生在介绍敬堂法忠时,唯一标注的参考文献均为《憨山大师梦游全集》。但《憨山大师梦游全集》中涉及敬堂法忠禅师与幻休常润和尚二人关系的记载,仅为:敬堂法忠因对讲肆所习颇不自信,“遂行脚至少林。大千润禅师开堂说法。师(指敬堂法忠)依之,扣单传之旨。”(69)此外更无别语!
故所谓敬堂法忠获幻休常润“印可”云云,实属无稽之谈。
无念禅师,讳深有,生卒年不详,湖北黄州麻城人,俗姓熊。早年出家,偶游荡山,逢一宿衲,告以辞亲出家务须彻了生死;若虚消信施,只恐永劫遭受余殃:“十方一粒米,重如须弥山;若还不了道,披毛戴角还。”(70)深有闻教悚然。继因同参举僧问大休“如何是西来意?”大休和尚答以“黄瓜茄子”,疑情大发。遂走五台、入伏牛,遍叩知识。又登庐山,参大安禅师。后者问其“号甚么?”深有答曰:“无念。”大安和尚进问:“哪个是无念?”(71)深有茫然无对。大惭之下,发愤参究。一夕,闻哭笑二声相触,恍然有省。又一日,开柜失手,柜盖撞头痛甚,于汗流浃背之刹那,蓦然打破疑团:“遍大地是个无念,何疑之有!”(72)继往龙湖,与居士李卓吾游驷马山,遇一讲主。李卓吾发一问:“清净本然,云何忽生山河大地?”讲主依文阐释。李卓吾听罢,顾谓深有:“你试说看。”深有正拟开口,李卓吾蓦往其膝上一推:“这个聻!”深有触机大悟,随口述偈:“四十余年不住功,穷来穷去转无踪;而今穷到无依倚,始悔从前错用功。”(73)
无念深有禅师后住江西瑞州武宁黄檗山,随缘接人。根据自己参禅悟道之心得,无念深有禅师坚决反对在言语口舌、思量分别、知见解会上作活计,不与大言炎炎不事真修、说时似悟对境还迷之辈为伍,力主摒绝世智狂慧,不舍寸阴地于心地上狠下工夫,老老实实,猛利参究,决要于此一报身,将生死牢关和盘翻转:“学道要趁初心猛利,立刻就要讨个分晓,日间对境逢缘,才得出脱。不然,日久月深,渐忘精进,依旧流落世情。近时学人,只图口舌,便恃己见识聪明,忘却本分。及至恶病临身,手脚忙乱,一些也用不着。又不肯归咎自己念头不切、立志差错,反说先圣佛祖也只如是,毁谤正法轮。自梦未醒,且莫错会好!他古圣一言半句,如吹毛剑、铁钉饭、木札羹、涂毒鼓;直是无你侧耳处,无你下口处,无你着意处,无你近傍处。才眨眼来,便成蹉过。真学道人,时中必须情枯想绝,思尽神穷,寒暑两忘,寝食俱废;于无可捉摸处,蓦地猛省,将来从前驰求心,一时顿息,知见全消,是非泯迹。到此田地,自然庆快平生。更不随声逐色,但是聪明解会、能所神通,脱手让与他人;拼教终日如痴似讷,虚其腹闲其心,举世莫能知,鬼神莫能觑,就是黑面阎老子,亦无处着眼。这才是吾学道之人真自在也。”(74)
无瑕禅师(1513—1623年),讳海玉,顺天府宛平(今北京)人,家世失考。出家后历游五台,四上峨眉。万历年间,入九华山,于东崖峰巅之悬崖峭壁上,结茅而居,严持戒律,发愤苦修。复刺舌血,和金粉,历时二十八年,抄成八十卷《大方广佛华严经》。
天启三年(1623年),无瑕海玉禅师预知缘尽时至,告徒慧广、慧元“三年启缸,可复相见。”(75)然后拈偈而逝,世寿一百一十一。
天启六年(1626年)正月,慧广、慧元,率众檀越如期启缸发视,只见无瑕海玉禅师“颜色如生。”(76)诸方善信闻风踵至,为肉身装金、建塔供养,并建寺纪念。
崇祯三年(1630年),思宗朱由检敕封无瑕海玉禅师为“应身菩萨”,额其塔为“莲华宝藏”,御题所建之寺为“护国万年寺钦赐百岁宫”。
法润禅师(1596—1670年),讳道源,云南大理鹤庆人,俗姓杜。早年出家玄化寺,后遨游江南,遍历名山。曾代丽江土司木增问法于天童密云圆悟和尚,言下颇有了契。回云南后,住丽江解脱林。
万历四十五年(1617年),丽江土司、云南布政使司参政木增,延请本无释禅和尚于鸡足山石鼓峰下、大龙潭上修建悉檀寺。慈和笃厚、博学多才的法润道源禅师鼎力襄佐。天启四年(1624年),寺成,疏请《永乐北藏》。熹宗朱由校钦颁“福国悉檀禅寺”额。法润道源禅师获赐紫衣,授僧录司左觉义。
崇祯十四年(1641年),法润道源禅师朝礼普陀山,又请得《嘉兴藏》归奉悉檀寺。嗣后,弘开牟尼山塔院,闭关精修,几十年如一日。
清圣祖玄烨康熙九年(1670年),法润道源禅师复闭关一百二十天,日诵《妙法莲华经》。出关之日,即辞众而逝。荼毗时,“念珠光焰腾腾,毫不毁坏。”(77)
①② [明]汰如明河:《补续高僧传》卷二十五,见《卐续藏》第134册,第367页。
③ 龙显昭主编:《巴蜀佛教碑文集成》,巴蜀书社,2004年,第225页。
④⑤⑥ [明]汰如明河:《补续高僧传》卷二十,见《卐续藏》第134册,第323页。
⑦ [明]幻为如惺:《大明高僧传》卷三,见《卐续藏》第134册,第418页。
⑧ [明]幻为如惺:《大明高僧传》卷三,见《卐续藏》第134册,第418页。
⑨⑩(11)(12) [明]汰如明河:《补续高僧传》卷二十五,见《卐续藏》第134册,第371页。
(13) 参阅[清]高奣映:《鸡足山志》卷七,云南人民出版社,2003年,第348页。
(14) [清]高奣映:《鸡足山志》卷四,云南人民出版社,2003年,第188页。
(15) [清]高奣映:《鸡足山志》卷四,云南人民出版社,2003年,第188页。
(16)(17) [明]憨山德清:《憨山大师梦游全集》卷三十《南京僧录司左觉义兼大报恩寺住持高祖西林翁大和尚传》,见《卐续藏》第127册,第630页。
(18)(19)(20) [明]边维垣:《无瑕禅师塔铭》,见印光大师监修:《峨眉山志》卷五。
(21)(22)(23) [明]憨山德清:《憨山大师梦游全集》卷二十九《金台龙华寺第八代住山瑞庵祯公塔铭》,见《卐续藏》第127册,第623、623、624页。
(24)(25) [明]憨山德清:《憨山大师梦游全集》卷二十九《金台龙华寺第八代住山瑞庵祯公塔铭》,见《卐续藏》第127册,第624页。
(26)(27) [明]憨山德清:《憨山大师梦游全集》卷二十八《庐山千佛寺恭乾敬公塔铭》,见《卐续藏》第127册,第611页。
(28)(29) [明]憨山德清:《憨山大师梦游全集》卷二十八《庐山千佛寺恭乾敬公塔铭》,见《卐续藏》第127册,第611页。
(30)(31)(32) [明]汰如明河:《补续高僧传》卷二十二,见《卐续藏》第134册,第336页。
(33) [清]别庵性统:《续灯正统》卷四十二,见《卐续藏》第144册,第978—979页。
(34)(35) [明]憨山德清:《憨山大师梦游全集》卷二十八《九华山无垢莲公塔铭》,见《卐续藏》第127册,第606页。
(36)(37)(38)(39) [明]憨山德清:《憨山大师梦游全集》卷二十八《九华山无莲公塔铭》,见《卐续藏》第127册,第606页。
(40) [明]汰如明河:《补续高僧传》卷十六,见《卐续藏》第134册,277页。
(41)(42)(43)(44)(45) [明]汰如明河:《补续高僧传》卷十六,见《卐续藏》第134册,第277、278、278、278、278页。
(46)(47)(48)(49)(50)(51)(52) [明]王在公:《通天大师塔铭》,见印光大师监修:《峨眉山志》卷五。
(53)(54) [明]王在公:《通天大师塔铭》,见印光大师监修:《峨眉山志》卷五。
(55) [明]王在公:《无穷大师塔铭》,见印光大师监修:《峨眉山志》卷五。
(56)(57) [明]憨山德清:《憨山大师梦游全集》卷二十八《云中普兴禅院开山第一代住持古镜玄公塔铭》,见《卐续藏》第127册,第609页。
(58)(59)(60) [明]箬庵通问编、施沛汇集:《续灯存稿》卷十二,见《卐续藏》第145册,第287页。
(61)(62) [明]箬庵通问编、施沛汇集:《续灯存稿》卷十二,见《卐续藏》第145册;第287页。
(63)(64) [明]憨山德清:《憨山大师梦游全集》卷二十八《庐山云中寺敬堂忠公塔铭》,见《卐续藏》第127册,第612页。
(65)(66)(69) [明]憨山德清:《憨山大师梦游全集》卷二十八《庐山云中寺敬堂忠公塔铭》,见《卐续藏》第127册,第612、613、612页。
(67) 韩溥:《江西佛教史》,光明日报出版社,1995年,第131页。
(68) 吴立民主编:《禅宗宗派源流》,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8年,第490页。
(70)(72)(73) [明]箬庵通问编、施沛汇集:《续灯存稿》卷十二,见《卐续藏》第145册,第285、286、286页。
(71) [清]别庵性统:《续灯正统》卷四十一,见《卐续藏》第144册,第973—974页。
(74) [清]别庵性统:《续灯正统》卷四十一,见《卐续藏》第144册,第974页。
(75)(76) 释德森:《九华山志》卷四,苏州弘化社,民国二十七年。
(77) [清]高奣映:《鸡足山志》卷七,云南人民出版社,2003年,第345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