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年佛教艺术——石窟

作者:出处:
分享到:

 
    佛教石窟艺术
    从公元四世纪到八世纪之间,随着印度佛教向东传播,我国的西北,主要是丝绸之路沿线建造了很多石窟寺。由于石窟寺利用岩山开凿而成,十分坚固并富有防护性,所以大多保存至今。石窟寺内部多设有佛龛、佛坛、华盖、塑像,饰以浮雕、壁画等,便形成了现有的石窟艺术。
    我国的石窟佛教艺术,兴于魏晋,盛于隋唐。它吸收了印度健陀罗艺术精华,融汇了中国绘画和雕塑的传统技法和审美情趣,具有独特的艺术风格。
    陕西佛教石窟主要集中在陕北,即延安、榆林地区的石窟群。这些石窟凿刻的历史从北魏一直到中华民国时期,总计800余窟,造像约8万余尊。
    彬县大佛寺石窟
    彬县大佛寺石窟已经被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石窟位于陕西省咸阳市,始凿于6世纪,现存石窟116个,佛龛446处,造像1980余尊。该石窟是盛唐时期唐代都城长安及周边地区中国式佛教石窟艺术的重要遗存,其唐代大佛雕塑以阿弥陀佛取代释迦牟尼佛,展现了佛教东传至中原后的中国化。
    麟游县慈善寺石窟
    慈善寺石窟位于陕西省宝鸡市麟游县。石窟开凿于隋仁寿年间(601-604年),唐高宗永徽四年(654年),又大规模续建。现存造像大部分为隋唐时期建造。现存石窟分布于高28米的崖壁上,共有12个洞窟,6座佛龛,47尊造像。
    慈善寺石窟的佛像丰满圆润,刀法洗练,是隋唐时期佛教造像的典范。它的建筑和雕刻样式曾是当时建造石窟的范本,因而保存下来的洞窟建筑也十分珍贵。
    子长县钟山石窟
    钟山石窟位于延安子长县城西15公里处的钟山南麓。始建于晋太和年间(366-370),历经唐、宋、金、元、明、清等千余年凿建而成,为典型的纵轴式布局佛寺。据历史记载共十八窟,现仅发掘五窟。
    现所开掘的五个石窟中,以中窟保存最为完整,窟内有大小佛像万余尊,故称万佛岩,始建于宋平治四年(1067)。万佛岩呈长方形,内有3组14尊大型主体石雕,主佛像为释迦牟尼佛。石柱四周和石窟四壁均密无间隙地刻满了数层浮雕。
    黄陵县双龙千佛洞石窟
    双龙千佛洞石窟,位于陕西省黄陵县。开凿于北宋绍圣二年(公元1095),现存洞窟1个、造像1100余尊。洞窟坐西向东,宽9.5米、进深21米、高5.3米。造像题材有宋代石窟常见的竖三世佛、自在观音、十方佛、弟子、罗汉、供养人等等。雕刻艺术精湛,是陕北地区宋代石窟的代表,具有较高的历史艺术价值。
    富县石泓寺石窟
    石泓寺石窟位于陕西省富县,有大小窟洞9个,大小造像3370余尊。石窟开凿最早为南北朝时期,历经唐、宋、金、明、清各代续修完成。该石窟表现了我国不同时代的雕刻艺术,有着独特的风格。























<<上一记录              下一记录>>
您是第 位访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