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久以前,阎浮提洲②有一个国王,名叫宝铠,统领五百个小国。他有五百个夫人,却没有一位夫人为他生儿育女。他想到自己没有继承人,百年之后国家必乱,五百个小国势必争斗不已,不知如何是好。
天神得知宝铠国王的苦恼,就托梦给他:“城外有一片树林,树林中有两个仙人,其中皮肤是金色那位仙人道行甚高,你想得子可以求他,他是有求必应的。”
宝铠听到这样的话,兴奋得一下子醒来,不等天亮就备马车,来到城外的树林,找到了那位仙人。宝铠跪地,苦苦陈述利害哀求仙人赐子,仙人终于答应了宝铠国王的请求。宝铠的诚信甚至也感动了另外一位仙人,他也说:“我也投生到您家!”
宝铠兴高采烈地辞别二位仙人回家。
过了一段时间,金色皮肤的仙人去世了,接着宝铠的大夫人苏摩也怀孕了。而且苏摩能感觉出自己所怀是男孩。宝铠深信不疑,令宫人悉心照料夫人,不准出现差错。十个月过去,大夫人果然生了一个男孩。孩子相貌端正,金色皮肤,黑色头发,具有大人物的相貌特征。
宝铠找来相师为孩子看相。相师得出上上相貌的结论,这使国王高兴极了,手舞足蹈起来。国王让相师为孩子起名字,相师问:“大夫人怀胎以后发生过什么奇异的事情?”
宝铠说:“大夫人怀胎之前非常好嫉妒,看见别人有错她就高兴,怀孕之后却变了,变得富有同情心,好助人为乐,也不嫉妒了。”
相师说:“那好,就叫迦良那伽梨③吧。”
宝铠的第二位夫人叫弗巴,她是在城外树林的第二位仙人去世之后怀孕的。十个月后她也生产一男子,这个孩子相貌平平。宝铠照例请来相师为他看相,相师说:“这个孩子是个平凡的人,其福德智慧只够自己用而已。”
相师照例问怀孕时有没有奇异的事情,宝铠回答:“孩子的母亲怀孕之前性情温和,怀孕之后变得小肚鸡肠爱嫉妒别人。”
于是相师给这个孩子起名波婆伽梨④。
不用说,宝铠国王一心疼爱迦良那伽梨,封他为太子,事事顺从他。为他修建三座宫殿,分别在不同季节居住,给他配置一流的舞女,让他享乐,让他骑大白象,象的身体用最珍贵的首饰打扮。
一天,太子看见一群衣衫褴褛的乞丐,一手拿着盆,一手拄着棍。太子不解,问身边人:“为什么他们这样?”
身边人说:“他们中有的没有父母,孤苦伶仃,有的虽有父母却家境贫寒,缺衣少食,才到了这个境地。”
太子听罢很难过。
继续往前走,又见一群屠户,杀牲口,贩卖。太子问屠户们:“你们为什么这样做?”
屠户们回答:“我们也不愿意这样做,可是我们世世代代都做这个行当,我们不做就活不成。”
太子听罢长叹一声才离去。
太子一行来到田野看见小虫被蛤蟆吃掉,蛤蟆又被蛇吞食,接着又有一只孔雀把蛇吃掉了。太子不解,问农夫:“你们在干什么?”
农夫说:“我们在种地,收获稻谷好抵赋税交给国王。”
太子又一次叹息离去。
继续前行,看见猎人正在追赶鸟群,猎人拉弓,正要放箭。太子上前问道:“你们这是在干什么?”
猎人回答:“在捕捉鸟兽,我们以此为生。”
太子还是叹息不已,悻悻离开。
前面是一条河,渔民在张网捕鱼,太子问:“你们在干什么?”
渔民说:“捕鱼,我们世世代代以此为生。”
太子长叹道:“杀害众生,杀害为了人的需要,长此以往,报应来了怎么得了?”
太子回宫之后郁闷极了,对父王说:“请父王答应我一个愿望。”
父王说:“你说吧,我会答应的。”
太子说:“我出城游历,看到许多贫困和做各种不好事情的人,我想救济他们,请父王允许我动用国库的钱财救济这些人。”
国王喜欢太子,就答应了。
于是太子命令手下的人通知百姓:“迦良那伽梨太子要救济百姓了!大家可以来索取,金银财宝都可以拿去!”
百姓蜂拥而来,太子实现诺言,把国家多余的金钱财宝都施舍给各国的沙门、婆罗门、孤寡老人。
不久国库中的财物用去了三分之二,有大臣提醒国王停止施舍,留些财产以备需要。国王不同意,仍然施舍。财富又少了许多,所剩已经不多,又有人劝国王留下一些,国王还是没有采纳,但他也知道需要一些财物以备不时之需。于是他想出一个办法,命令典藏大臣在太子索要财富时躲藏起来。太子得不到财物很纳闷,思忖:“这个典藏大臣有多大本事,敢不听我的命令。恐怕是父王的意思,父王的想法也不无道理。我该怎样做才能做到既施舍穷人又使国库不失储备呢?”他带着这个问题找大臣询问。
一个大臣说:“到远处贩卖货物可以赚钱。”
另一个大臣说:“种地可以得到收获,积累财富。”
还有一个大臣说:“多养家畜,可以卖钱。”
最后一个大臣说:“到龙王那里求得如意明珠,那很值钱呢。”
太子听了诸位大臣的建议,思忖:“种田、做买卖、养家畜,对我都不适合。只有下海求明珠,才是好办法。”
太子决定探海,就对父王说:“我要入海寻找珍宝,用来布施众生,请父王准许。”
宝铠国王听后很担心,就问太子:“你为什么冒险探海呢?我们家的宝藏不都给你,让你布施了吗?海里有黑风、罗刹、漩涡,有摩竭大鱼,有暗礁,十分危险,有时一百人下海只有一人回来。你还是放弃这个念头吧。”
太子说:“请父王可怜孩子,让我出海。父王若不答应,我就长跪不起。”太子真的跪地不起,坚持了六天,生命危在旦夕。宝铠与王后商量:“再僵持下去,孩子的命就保不住了,还不如同意他下海,那还有一线生还的希望。”国王与王后走到迦良那伽梨太子面前,二人各自拉着孩子的一只手,泪流满面,深情地说:“孩子,我们答应了,你快起来吃饭吧。”
下人早就备好饭菜,吃过饭,太子走出宫殿的大门,当着众人高喊:“迦良那伽梨现在要下海了,还有谁愿意和我一起去,请站出来!”
大约有五百人站了出来,站在太子面前。当时国内有一位盲人导师,曾经数次下海,有丰富的探海经验。太子得知这一情形就来到盲导师那里,恳求道:“请您带我们下海吧,只有您能为我们指路,避免危险。”
盲导师说:“我人已经老了,又看不见,干这个工作肯定会有风险的。宝铠国王把您视为掌上明珠,万一有个三长两短,国王一定怪罪我!”
太子听到此话便上殿对父王说:“我找到了一位盲导师,有丰富的下海经验,请父王下令,让他带领我们下海。”
宝铠国王答应了太子的请求,亲自去找盲导师,对他说:“我的太子下决心下海,种种劝告都不能动摇他的决心,不得已我只好同意他去。不过他还年轻,缺乏经验,又没有经历过艰苦的日子,所以才请您指导他,帮助他。”
盲导师说:“可惜我年事已高,眼睛又看不见——不过既然大王有令,我不敢违抗。”
有了导师,国王仍然不放心,问大臣:“你们谁愿意和太子一起下海探宝?”小儿子波婆伽梨说:“我愿意和哥哥一起下海。”
国王想,亲兄弟在一起肯定会互相照应,就答应了。
太子拿出三千两金子,其中一千两购买粮食,一千两置办船只,再用一千两置办其他所需要的东西。
出发那天,国王及其臣民都到海边相送。太子摇铃,然后对大家说:“大海有种种灾难,巨浪、漩涡、恶龙、罗刹、龙卷风、暗礁、摩竭大鱼等等。从前下海的人很少有安全回来的,和我一起下海的人听着,现在谁害怕可以回去,请意志坚强、准备牺牲的人留下。”太子接连问了七天,没有人退缩,于是砍断缆绳,大船启程了。
太子自幼聪明过人,认识各种宝物,一边航行他一边给大家讲解关于宝物的常识,而且告诉大家,拿宝物要选择价值高的,不能太贪心,因为船的容量是有限的。
导师感觉前面有山,于是问太子:“前面有一座白色大山,您看见了吗?”
太子说:“看见了。”
导师说:“那是银山。”
继续前行,导师又问:“前面有一座青色大山,你看见了吗?”
太子说:“看见了。”
导师说:“那是一座绀琉璃山。”
过了一会儿,导师又问:“前面有座黄色大山,你看见了吗?”
太子说:“看见了。”
导师说:“那是金山。”
太子下令开采金山,这时导师说:“我感到很累,可能不行了。前面有一座城,城楼上用七种宝物装饰,城门要是关闭着,你就用城边的一个金刚杵敲打城门,城里边就会走出五百个仙女,她们每人都捧着珠宝,她们会将珠宝送给太子。另外还有一位仙女,手持一颗青色宝珠,宝珠的名字叫旃陀摩尼⑤。得到这颗宝珠,你要拿好,莫丢失。你要克制自己,不和仙女们说话。我死之后就埋在这里,你能记住我,为我哭几声,我就心满意足了。”
说罢导师便死去了。
太子埋葬了导师,伤心地大哭一场,然后向导师指引的方向进发。
太子一行来到七宝城,果然城门紧闭。太子用金刚杵敲城门,城门大开,走出五百位天女,每人手持一颗宝珠,献给太子,其中有一位天女手中的宝珠是青色的,太子把这颗宝珠收藏好,便告别七宝城。
此时波婆伽梨对大家说:“下海实在不易,理应多取些宝物。”
众人附和,又往船上装了许多宝物。船一行驶就往下沉,因为太子拿着如意珠,所以太子不沉。波婆伽梨眼见自己往下沉,而哥哥不沉,便大声呼救:“哥哥救我!哥哥救我!”
迦良那伽梨闻声赶紧过来拉住弟弟的手,弃掉宝物,把弟弟带到岸边。
上岸后弟弟波婆伽梨对哥哥迦良那伽梨说:“我们下海是为了探宝,不想运气不好,这下子要空手而归了,这真丢人啊。”
太子迦良那伽梨天性善良,没有防人之心,就对弟弟说:“我已经得到了宝物。”
弟弟说:“给我看看。”
哥哥迦良那伽梨解开衣襟,拿出如意珠给弟弟看。弟弟看到如意珠,心中盘算:父王偏爱哥哥,让哥哥得到宝物,我却得不到。我若空手回去,父王会更加看不起我,我该怎么办?
想来想去,他想出一条毒计,就对哥哥说:“我们现在离住人的村庄越来越近了,我们兄弟两个不该同时睡觉,应该轮流守护宝物。”
哥哥觉得这话很对,就答应了。轮到弟弟波婆伽梨值夜时,他走进树林,在带刺的树枝上摘下两根足有一尺五寸长的刺,回到住地。他握着刺,照着熟睡的哥哥两个眼窝刺去,并乘机拿走了哥哥怀中的如意珠。
太子被疼痛搅醒,大喊:“波婆伽梨!有贼!有贼!”
连喊数声没有回应,这时树神告诉迦良那伽梨太子:“害你的就是波婆伽梨,他弄瞎了你的眼睛之后逃跑了。”
太子双目失明,什么都看不见,只能在地上爬行,历经坎坷才来到一个叫做梨师跋陀的国家。他摸到沼泽地,遇到五百头牛,领头牛敬重太子,伸舌头舔地,其他牛见此都聚拢过来,敬重地注视着太子。放牛娃来到太子身边,见他的模样不像一般人,就帮他拔出眼睛中的刺,并把太子带回自己的家,用酥油和奶油敷太子的伤口。过几天,太子的眼伤渐渐好了,只是仍然看不见。
太子问放牛娃:“你家中有什么产业?”
放牛娃说:“没有什么产业,靠卖乳酪过活。”
太子想:我遭遇不幸,给这位主人带来麻烦,现在我伤口好了,可以勉强行路,应该离开了。
于是太子对放牛娃说:“给你添麻烦了,我很感激,你的恩情我难以报答。我想走了,自己去谋生路。”
放牛娃听到太子要告辞的话,以为家里的人得罪了客人,于是问家人:“这位贵宾要走,你们做了什么不周到的事情了吗?”
家里的人齐声说:“我们对他很好,不知道他为什么要走。”
放牛娃问太子:“我招待你并无不周到之处,你不要走。”
太子见主人真心留他,不好意思马上离开,又住了下来。
过了几天,太子又一次告辞,放牛娃提出折衷的方案——自己带太子进城。太子同意了。
在城里安顿下来之后,太子求放牛娃为自己买了一把琴,供他娱乐。都安排停当了,放牛娃才回去。
太子素来多才多艺,而且有一个美妙歌喉,他在路边弹琴唱歌,引来许多人。他们爱看太子的才艺表演,争着给太子吃的东西,连城里五百个乞丐都沾了太子光,也都吃饱了肚子。
梨师跋陀国有一个为国王看管果园的人,芒果一成熟,鹦鹉就来偷吃,管园子的人看不过来,等到将芒果献给国王的时候,已经没有好果子了。国王见不到果子很生气,要处罚看园子的人。管园人很害怕,说:“我缺乏帮手,忙不过来,才造成这种情况,我一定找专门的人看住鹦鹉。”
国王饶恕了管园人,管园人立即去寻找帮手。他正好看见迦良那伽梨在路边乞讨,管园人见他像是个老实人,就问他:“你能不能帮我看管果园?”
太子回答:“我的眼睛看不见,怎么看果园呢?”
管园人说:“可以找一些绳子,互相连在一起,在上面拴上铃铛,只要有动静,你就拽绳子,鹦鹉就会逃跑。”
太子说:“如果这样做,我可以做好。”
于是太子开始为管园人看管果园。
此时弟弟波婆伽梨已经回家,宝铠国王见他一个人回来,就问他原因。波婆伽梨撒谎说:“我们运气不好,船装得太重,沉没了。迦良那伽梨和其他人以及财宝都沉入海底了,我奋力游水,好不容易才脱险。”
宝铠国王与夫人闻此噩耗都昏了过去,下面的人把国王与王后救醒。此时宫殿内外一片哭声,全国沉浸在巨大悲痛之中,如同失去了父母。过了一会儿,宝铠国王觉得有些不对头,就问波婆伽梨说:“为什么迦良那伽梨沉入大海,你却安然无恙?”
波婆伽梨只是支吾,说不出所以然来。
太子养了一只大雁,宝铠国王情急之下问大雁:“太子喂养你,现在他沉海了,没有回来,你怎么不去看看?”然后国王写了一封信,系在大雁脖子上,把它抛向空中。
大雁直接飞到迦良那伽梨果园上空,听到太子的歌声就落了下来。大雁见是太子,且喜且悲,也高叫起来。太子听到,明白是自己养的大雁,就取下挂在脖子上的信,可他看不见,没法读。太子找来笔与纸,请人帮他写信,信中讲述了自己悲惨的遭遇。然后太子仍然把信系在大雁脖子上,让大雁飞回家。
再说梨师跋陀国国王有一位美丽的女儿,国王非常疼爱她,对她百依百顺。一天她对国王说:“我要去果园玩。”
父王答应,她就来到迦良那伽梨看管的果园,一下子就看到迦良那伽梨太子。虽然迦良那伽梨蓬头垢面,但第六感使公主觉得此人非同寻常,就和太子谈起天来。侍从吩咐公主回宫吃饭,公主命令将饭菜送至园子中。不久,饭菜来了,公主和太子一起吃饭,太子先是谦让不肯,在公主一再劝说下,只得顺从。两人情投意合起来,公主的眼光死死盯着太子。
天色已晚,国王派人唤公主回宫,公主让人转告国王:“我愿意做这个人的妻子,我是诚心的,请国王答应我。”
使者回去见国王,转述了公主的请求,国王听了很不高兴,自言自语地说:“女儿不肖,竟然做出这种事情来!宝铠大王曾派人来为其太子迦良那伽梨求婚,听说太子现在失踪尚未回来,我得守信用等人家呀。”想到此,派人叫公主回来。女儿不从,坚持和自己爱的人结婚。国王无奈,只好让他们两人一起回宫,成就了他们的心愿。
婚后最初的几天,公主每日都早出晚归,太子奇怪,问妻子为什么每日都外出。公主发誓说:“我和你一条心,如果我说的是实话,那就让你的一只眼睛复明。”
太子的一只眼睛果然就复明了。
公主问太子:“你是哪个国家的人?”
太子说:“宝铠国王治下的国家。”
公主问:“你是谁?”
太子说:“我就是迦良那伽梨太子。”
妻子说:“波婆伽梨害你,这样的事情可是亘古未有的呀。他把你害成这个样子你怎么一点也不恨他?”
迦良那伽梨发誓:“我对波婆伽梨确实没有一丝一毫的恨,如果我说的是真话,就让我的另外一只眼睛复明!”
迦良那伽梨的另外一只眼睛也复明了。
公主见迦良那伽梨两只眼睛都完好如初,就跑去问父王:“父王认识宝铠大王的太子迦良那伽梨吗?”
国王说:“认识。”
公主说:“您愿意见他吗?”
国王说:“愿意见。”
公主说:“他就是我的丈夫。”
国王笑了,说:“你精神错乱了吧,迦良那伽梨已经下海探宝去了,至今没有消息。”
公主说:“请父王自己看一看。”
国王前去观看,果然是迦良那伽梨,他又惭愧又害怕,赶快向太子赔不是,并宣布迦良那伽梨探海归来的消息。
此时,大雁已经把太子的信捎回国,宝铠国王知道太子还活着,也知道事情的经过,他下令把波婆伽梨关进牢房,并向梨师跋陀国发出国书,责问他们为何不将太子交回,扬言要兴师动众。
使者带着国书来到梨师跋陀国,国王接见使者并恭敬地读了国书。这时,太子想到了放牛娃,提出要见一见他。梨师跋陀国国王就派人将放牛娃唤来,太子指着放牛娃对国王说:“我的眼睛被刺瞎之后,就是他供养我,我才活下来的。”国王很高兴,赏给放牛娃许多财物,够放牛娃终身受用的。
梨师跋陀国的国王向使者解释:“太子是在我们这里,但开始的时候并不知道实情。现在他已经做了我的女婿,我们这就将他们双双送回贵国。”
梨师跋陀国国王当即命令准备行装,备好五百只白象,选择五百名侍女,装上各种宝物为女儿陪嫁。
太子一行终于回到自己的国家,太子先向父母行礼,互相拥抱,然后进城。
走到城门时太子突然问父亲:“波婆伽梨呢?”
父王说:“这种恶人,天地难容,已经把他关进监狱。”
太子说:“请父王放了他。”
宝铠国王说:“他罪孽深重,还未处置,怎么能放呢?”
太子说:“父王不放波婆伽梨,我就不进城!”
宝铠国王只得放了波婆伽梨。波婆伽梨见到哥哥,太子拥抱他,安慰他,与他一起回宫。国人见兄弟俩和好了,都称赞这是千古未有的奇事。
太子后来才问:“宝珠在那里?”
波婆伽梨说:“埋在路边的土里。”
太子令人将宝珠取来,却怎么也找不到,太子亲自去,一下子就找到了。
太子将五百颗宝珠分给大家,自己只留一颗如意珠。他拿着如意珠说:“让我父王的宫殿里有七宝⑥座,座上有七宝盖!”
太子刚说完,所要求的东西就出现了。
太子又一次请求如意珠:“让我国的仓库充满宝贝,补足上次施舍用掉的部分。”
刚说完,仓库就堆满了财宝。
太子对着天说:“七天之后,天降七宝雨。”
七天之后天上果然降了七宝雨。
从此,人们过上富足的生活。
[点评]
这篇寓言以探海比喻人生之艰难,人生充满了苦难,穷困的人不能不出卖自己的身体(农夫等),出卖自己的良心(猎师等),不如此就无法生存。另外,人生之艰难还表现在人与人之间的倾轧上,弟弟波婆伽梨为得到宝物不惜伤害自己的哥哥。面对艰难困苦,人应该怎么做呢?迦良那伽梨给出很好的答案,这个答案应该包括:(一)不怕艰难困苦,敢于斗争;(二)尊重导师(如尊重孔子),从导师身上汲取力量;(三)以德报怨,而不是以暴制暴。
① 出自《贤愚经》。
② 阎浮提洲:阎浮提原本系指印度之地,后则泛指人间世界。提就是洲的意思,阎浮提洲似有语病,但已经约定俗成。
③ 迦良那伽梨:梵文的音译,意思是善事。
④ 波婆伽梨:梵文的音译,意思是恶事。
⑤ 旃陀摩尼:如意珠。
⑥ 七宝:诸经所说的略有不同,般若经所说的七宝是金、银、琉璃、珊瑚、琥珀、砗渠、玛瑙。法华经所说的七宝是金、银、琉璃、砗渠、玛瑙、真珠、玫瑰。阿弥陀经所说的七宝是金、银、琉璃、玻璃、砗渠、赤珠、玛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