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文传奇-慧三出家

作者:赵顺出处:《印光大师故里传奇》
分享到:

 

    慧三全家信佛,他也素怀独身,没有结婚,虽毫无挂牵,因闻印光大师尚为净土宗宿尊,仰慕至极,欲去皈依,但又闻知大师素来不主张人出家,就抱着诚心相求,或有感而肯允,于是就将自己家务和店务交给两个弟弟,禀告母亲后,母亲见其安排得井井有序,就点头慈允。不辞辛劳,跋山涉水,来到灵岩山寺,拜谒大师,经说明来意,大师果真坚辞,慧三则久跪不起,约时许,大师才特别应允,恳切地说:“你既真心出家,要跟有道德的师父才好!天台宗大德兴慈老法师,是一位有道有德的和尚,请他作为你的剃度恩师,你要好好的跟着他学!”

    民国二十八年(公元1939年)大年过后,因急于出家,真觉度日如年,好容易等到初八(因按习俗,逢正月初七,因七谐齐,为人齐日,故此日不能出远门)刚待东方微露鱼肚白色,即起床嗽洗,背了昨晚整理好的行李出了门,旅途辛劳数日,来到上海藏寺,兴慈和尚果然不愧大德法师,也未当即肯许,让其住下,这一住,就是整整八个月,似为考察其言行,大抵察其虔诚有加,才蒙兴慈法师上兴下慈,于观世音菩萨圣诞,正式剃度,当了小沙弥。十月初一日,到宝华山受具大戒。十二月初一圆戒后,当天赶到灵岩山寺,拜谒印光大师,以谢介绍出家的一番深重洪恩。

    印光大师见其圆顶光头,已变成一个和尚,欣喜异常地说:“你来了,你叫什么名字?”

    慧三即说:“弟子慧三!”

    大师微微一笑,亲切地按按肩膀,让其坐下,问:“你要到哪里去参学?”

    慧三答道:“想到金山!”

    大师恳切地说:“还是到天台去,跟你师父兴慈法师听经研佛好!”

    令慧三奇异的是,大师是教人专持一句佛号,不要多研经教,做大通家的,他怎么竟教研经?!然而大师是慈悲心切,恐怕别人执理事,反不如单提一句名号。现生实得往生利益,免得多兜圈子,空吃许多苦,并非是一概不叫人研习经教的。

    不久,宁波封锁,天台山道途阻梗,大师就命慧三住在灵岩山寺,一直住到民国廿九年三月初八,因为苏州弘化社乏人照料,灵岩山寺监院妙真,遂托慧三暂住料理。印光大师经常写信到社中请书,或是邮寄他处。所奇者,大师所请之书,亦毫不例外的照付工本费,并多次勉其真切念佛。

    七月十五日,是丛林常例,可以告假,慧三因要到各大丛林去参学,就在当日离苏,以“一钵千家饭,孤身万里游”。到处挂单。腊月上旬,待闻得大师生西,忙问:“真的么?!”同道说:“哪能有假!”心思:大师固然乘愿再来,来去无碍,我等五浊恶世的罪苦众生,丧失良师,长夜漫漫,何时得沐慈光?!一些往事,历历在目;尚未出家时,曾买佛书、经书送人,为大师所知,即询:“你有多少钱耶?”此后,每逢弘化社新印一种书,总是几十包,几十包的相寄,这些全都转送出去,经自己介绍皈依大师座下的,屈指一算,亦不由自吃一惊:不下五百余人。

    这真是:

    大师硬规矩,不收剃度僧。

    慧三具宿根,大师介天台。

    虔诚研习经,奥义始悟深。

<<上一记录              下一记录>>
您是第 位访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