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文传奇-灵岩圆寂

作者:出处:
分享到:

 

    民国二十六年,在苏州报国寺闭关的大师,因苏州沦陷,应灵岩山妙真法师的邀请,赴该寺避居。大师上山后,眼见该寺颓废的状况,不由满心凄然,但他对灵岩的几度兴废心里有数,在未来前就已打定振兴大志,决心同妙真法师及在寺僧众,把它扩建成专修净土的大道场。

    大师首先制定了规约五条,悬挂山寺,以祈寺众切实奉行。他虽德隆一时,却不顾脏累,跟大家一起清扫殿堂,筹办“弘化社”的事宜,由于他日以继夜地工作,殿堂面目一新,经书又源源问世,身体也日见清瘦,妙真等人劝他休息时,他却笑着说:“欲弟子成人,需从自己所作所为,有法有制,能咸成弟子作榜样始。”

    光阴荏苒,三年飞逝,灵岩振兴,完成了大师的宿愿。由于年届八旬,长年劳累过度,登山亦感气喘,饮食有减无增,虽然自觉:“今已八十,朝夕难保。”但仍手不辍笔,众人也觉劝阻无效,只好任其行事,写下了“致广慧和尚书”、“复善觉大师书”等十六篇,其中“致广慧和尚书”是大师圆寂前的一大重要遗教。其文虽不长而不长,娓娓而谈,阐述禅净之理颇为详明。

    这年,十月二十七日(系农历,下同),大师一早起来,忽觉身体不适,行走困难,次日转剧,下不了床,赶忙吩咐:“让大家到我这里来一下!”

    职士和居士们,匆匆赶到关房,只见其脸色已红中透白,出气短吁,他环视了下众人,谆谆吩咐道:“我一生不做寺庙住持,但山住持,不可长久空缺,我现在自觉性命不久。总得个合适的人职司!”不少人乍听这话,犹如平地一声炸雷,不由潸然泪下,但伤心又有什么用?摆在眼前的是,住持不能久悬!大家不约而同的,把目光集中在妙真身上。他的道德人品,佛法修养,出类拔萃,在任监院代理时,不辞劳怨,虽多次劝他任实职,从不应允,这次……大师看透众人心思,胸有成竹地说:“我看由妙真担任,不知各位意见怎样?”

    大师的话刚一落音,大家敬服地说:“请大和尚放心,遵照你的安排,大家一定齐心协力,请你只管养病好了!”

    大师见大家语自肺腑,放心地笑了笑,缓缓伸出右手,握住德森法师的右手,深情地说:“弘化社的事,给你全权主持,需当用心用力!”德森法师紧握了下大师的手,已觉凉气透人,泪水不由夺眶而出。

    大师说毕,面露倦意,微微合了阵眼,又叮嘱道“升座之期,但宜速定!”

    众人商量了一阵,说:“定在初九吧!”

    大师摇摇头:“太迟!”

    众人又经商量说:“初四!”

    大师仍说:“也还太迟!”

    众人听得他的声音,亦较前低沉缓慢,深解师意。就顾不了时间的紧迫,定在不足三日的初一。大师听后,点头微笑:“可以!”说毕,使出全身力气,想坐起来,妙真等人忙扶持,这才勉强坐定,深情的望了众人一眼,深深吸了口气,吃力地说:“本寺沿革、寺规,我还需再叮咛一遍……”语句虽缓,字字如金石落地,铿锵有声,扣响寺众心弦。平时不需半个时辰的话,这阵,一个多时辰方才说毕。

    初一午时,妙真升座,大师还想进殿讲说什么,真达等人见他举步艰难,气短体弱,多方劝阻,他才笑允。

    初三傍晚,大师脸上白色忽退,面放红光,出气也跟常人一样,真达忙端了碗稠粥,递给大师,他喝得津津有味,刚一放下碗,就对真达语重心长地说:“趁我还没到西方极乐世界报到,再给你们讲几句有关净土法门的习修,其实净土法门,一点也没有什么奇特的地方,但要恳切至诚,全身心投入,到最后,没有不蒙佛接引,带业往生的!”说毕,安详地蒙上了眼睛……

    初四子时,天还阴沉沉的,就听得床上索索,侍从的人,忙点燃蜡烛,原来,大师想坐起来,怕惊动别人,已吃力地坐了起来。近日来寺众睡得很晚,望见关房生起烛光,纷纷赶了过来,大师亲切地望了望大家,低沉地说:“我现在就要往生西方净土了!念佛见佛!”说毕索取净水,洗过手脸,面向西方,端端正正坐定。

    大师刚刚坐好,妙真匆匆赶到,没待开口,紧握大师的手,大师情真意切地说:“妙真呀!你要住持灵岩山道场,一心弘扬净土,寺庙一切开支,应多多节俭,不要学大派头!”

    妙真恭恭敬敬地说:“大和尚!你只管放心!我和在山弟子,一定照你的吩咐办事!”

    大师听了,满意地笑了笑,没有再说什么,只见嘴皮翕动,口念弥陀,声音虽低,却句句飘入云天,寺众随即助念……

    刚到卯时,东方渐渐露出鱼肚白色,顷刻,一轮红日喷薄而出,寺外云空也仿佛传来非同凡响的仙乐。寺众惊奇,赶出寺外,只见一片祥云,伴随越来越亮的仙乐,由西往东徐徐飘来,待飘近屋顶,关房内突然飘出桂花馨香,西方三圣簇拥着庄然端立,满面红光,双手合十的大师,又复徐徐向西飘去,等祥云远去,寺众赶回关房,只见大师仍然岿然端坐,笑容宛宛……。

    这真是:

    饱学不仕入佛门,弘扬净土存丹心。

    爱国救民挽世风,留得文钞励后人。

    芳名永垂莲宗史,佛恩浩荡泽万民。

<<上一记录              下一记录>>
您是第 位访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