序号 |
名称 |
521 |
试论第二次国共合作的历史经验 /王永康// 甘肃理论学刊 ,1995.4 |
522 |
试论第二次国共合作的形成及其伟大历史功绩 /刘云久// 学习与探索, 1983.4 |
523 |
试论东北易帜中蒋介石与张学良的关系/ 袁成亮// 苏州科技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3 Vol.20 No.2 |
524 |
试论国内外舆论对西安事变和平解决的作用/ 刘喜发, 王彦堂 //史学集刊, 1998.2 |
525 |
试论蒋介石抗日态度的嬗变 /倪薇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1999.1 |
526 |
试论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建立及其重大作用/ 陈心耕// 东南学术, 1995.4 |
527 |
试论抗日战争的两个战场及其相互关系/ 胡珊// 楚雄师范学院学报, 1990.4 |
528 |
试论抗战前夕国共关系中的三大关键问题/ 高峻// 福建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1988.3 |
529 |
试论日本对西安事变的态度及事变后日本侵华策略的调整 /罗平汉 //探索 ,1997.1 |
530 |
试论三位一体与西安事变/ 华峻// 社会科学(兰州) ,1990.1 |
531 |
试论宋庆龄与蒋介石关系的演变/ 林家有// 中山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1996.2 |
532 |
试论西安事变的民主主义底蕴 /张晖// 人文杂志, 1999.4 |
533 |
试论西安事变的群众基础 /姚建 //山东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1997.2 |
534 |
试论西安事变对抗日战争的影响/ 朱烁红// 盐城教育学院学报, 1997.12(2) |
535 |
试论西安事变发生后张学良的应变决策/ 李仲明 //民国档案, 2001.4 |
536 |
试论西安事变中的“计伐派”/ 李松林// 党史研究资料, 1987.5 |
537 |
试论西安事变中的东北军少壮派/ 李海英 //聊城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1998.3 |
538 |
试论西安事变中新闻舆论的作用和影响/ 何扬鸣// 新闻与传播研究 ,2007.2 |
539 |
试论许权中旅的出路 /李万锦// 渭南师专学报:社科版 ,1993.8(1) |
540 |
试论阎锡山与西安事变 /王志中// 兰州学刊 ,1998.1 |
541 |
试论阎锡山在西安事变中的作用 /王静 //北京党史研究, 1994.1 |
542 |
试论杨虎城的爱国思想 /刘杰诚// 延安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1986.1 |
543 |
试论杨虎城的抗日爱国思想/ 王玫 //文博, 1997.1 |
544 |
试论杨虎城的抗日思想/ 王玉福// 河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1989.4 |
545 |
试论杨虎城将军对抗日战争的贡献 /丁迪安,谢一帆// 唐都学刊 ,1990.1 |
546 |
试论叶剑英对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杰出贡献 /覃南图 //玉林师范学院学报 ,2003.1 |
547 |
试论张学良爱国思想的形成及其对促成全民族抗战的重大意义/ 赵东阜// 沈阳干部学刊 2006.6 |
548 |
试论张学良的战争观/ 薛锋 //兰台世界 ,2007.5 |
549 |
试论张学良联共抗日的爱国思想 /傅金亭// 鞍山钢铁学院学报 ,1996.1 |
550 |
试论张学良与第二次国共合作/ 蔡迎浩// 沈阳教育学院学报, 2002.2 |
551 |
试论张学良与蒋介石的分歧/ 高存信// 抗日战争与中国历史——“九·一八”事变60周年国际学术讨论会文集 |
552 |
试论张学良与蒋介石的政治关系/ 彭逸雪// 大连大学学报, 1997.5 |
553 |
试论张学良在西安事变前思想演变的原因/ 王利福 //前沿, 2007.8 |
554 |
试论中共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政策的形成/ 李大华// 贵州社会科学, 1996.4 |
555 |
试论中共在西安事变中的决策调整/ 叶扬兵// 学海, 1998.6 |
556 |
试论中国共产党在抗日战争中的历史作用/ 赵海鳘,李林霖// 殷都学刊,1995.4 |
557 |
试论中国共产党在抗战期间促成国共再次合作的作用/ 陆永山 //世纪桥 ,1995.Z1 |
558 |
试论中国共产党在西安事变中的统战策略/ 张小荣,李峰 //常熟高专学报,1999.5 |
559 |
试论周恩来的协调思想 /许云章,鲁建彪 //学术探索, 2001 S1 |
560 |
试评孔祥熙处理西安事变的方针/ 王松 //党史研究资料 ,1989.9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