序号 |
名称 |
481 |
浅析“西安事变”和平解决的国际背景/ 朱超南// 学术界, 1993.6 |
482 |
浅析“西安事变”后出现的“拥蒋”浪潮 /王英// 山东医科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1996.4 |
483 |
浅析国民党地方实力派在全民族抗战局面形成中的作用/ 冯淑英 //南京医科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2.2 |
484 |
浅析国民党地方实力派在西安事变和平解决中的作用/ 曾湘衡,张楠楠// 湖南省社会主义学院学报, 2007.1 |
485 |
浅析抗战爆发前后阎锡山与蒋、共、日的关系/ 刘信君 //社会科学战线, 1992.2 |
486 |
浅析西安事变的历史作用/ 赵新安 //延安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1995.3 |
487 |
浅析西安事变和平解决的历史原因/ 邱美珠// 重庆工学院学报 ,2004.2 |
488 |
浅析杨虎城在西安事变中的作用/ 王栓茂// 重庆工学院学报 ,1997.5 |
489 |
浅析张学良和平统一观的形成与发展 /李鹤,魏向前// 东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6.6 |
490 |
浅析张学良亲自"送蒋回京"的必要性/ 周涛// 和田师范专科学校学报, 2007 Vol.27 No.1 |
491 |
浅析张学良与蒋介石之恩怨/ 薛锋// 兰台世界, 2006.4 |
492 |
浅议张学良将军的爱国爱民思想/ 杨小东// 辽宁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3.4 |
493 |
亲英美派与西安事变的和平解决/ 刘家富// 广西社会科学, 2003.3 |
494 |
囚禁中的张学良/ 沈醉// 瞭望, 1984.9 |
495 |
全民奋起 浴火重生——纪念全民抗战七十周年/ 叶尚志// 人才开发, 2007.7 |
496 |
全民同仇敌忾 戮力卫我中华——第二次国共合作与中国抗战的胜利/ 翟全祯 //潍坊教育学院学报 ,1995.Z1 |
497 |
让秦腔艺术之花开放得更加艳丽芬芳-《西安事变》关于秦腔改革问题的讨论综述(附编者按)// 陕西戏剧, 1979.3 |
498 |
任弼时和彭德怀对和平解决西安事变功不可没 /薛军 //中华魂 ,2004.4 |
499 |
任弼时在西安事变前后的历史作用 /刘杰// 军事历史研究 ,2004.1 |
500 |
日本干涉与张学良东北“易帜”/ 王也平// 社会科学辑刊, 1990.5 |
501 |
日寇侵华战场的"盲肠"--记原杨虎城部中条山抗战/ 石八民// 文博, 2005.3 |
502 |
戎马跌宕辽海间——读《东北军史》/ 边羽 //社会科学辑刊 ,1991.1 |
503 |
“杀蒋”,还是“救蒋”?——西安事变过程中的一个史实探微 /高海东 //中共山西省委党校学报 ,1997.3 |
504 |
山城堡战役与西安事变的爆发 /王晋林 ,曲涛// 甘肃社会科学, 1992.4 |
505 |
陕甘宁边区在抗战中的地位和作用/ 宋金寿// 中共党史研究 ,1995.5 |
506 |
陕西党史人物研究综述 /张守宪,梁星亮// 西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1994.2 |
507 |
邵力子与第二次国共合作/ 陈国庆// 广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6.2 |
508 |
邵力子与第二次国共合作/ 王建云// 陕西师范大学 ,2006 |
509 |
《申报》报道的西安事变 /梁严冰,董艳华// 百年潮 ,2007.4 |
510 |
《申报》视角下国统区民众对西安事变的态度探析/ 王子蕲 //党史研究与教学, 2007.1 |
511 |
申伯纯与西安事变的情结 /申晓亭// 炎黄春秋 ,2007.1 |
512 |
“审蒋”无法和平解决西安事变/ 张伟// 抗日战争研究, 1997.2 |
513 |
十年来张闻天研究述评/ 彭明 //中共党史研究 ,1990.5 |
514 |
实现第二次国共合作的经验与祖国和平统一/ 张海蒲 //湖湘论坛, 1995.5 |
515 |
实现国共第二次合作时宋子文的作用/ 林雄辉 //党史研究与教学, 1995.5 |
516 |
史苑新篇——喜读《西安事变新探——张学良与中共关系之研究》/ 牛桂云// 北京党史 ,1997.4 |
517 |
事变的和平解决/ 张俊英 //许昌师专学报, 1998.3 |
518 |
试论“攘外必先安内”方针的形成 /李松林 //史学月刊, 1989.1 |
519 |
试论爱国名将杨虎城/ 张军,白淑芳// 文博, 1997.1 |
520 |
试论促成第二次国共合作时时代背景 /沈春光,王应江// 许昌学院学报, 1993.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