序号 |
名称 |
1 |
“二·二六”事变、“双十二”事变和“七·七”事变 /金卫星// 镇江师专学报:社科版, 1996.3 |
2 |
“审蒋”无法和平解决西安事变/ 张伟// 抗日战争研究, 1997.2 |
3 |
“西安事变”评议/ 贺秉元// 辽宁教育学院学报:社科版 ,1987.2 |
4 |
“西安事变”前后我党对杨虎城部队的统战工作/ 周俊晨// 社会科学家, 1993.4 |
5 |
“西安事变”述评/ 冯永之// 上饶师专学报:社科版, 1987.1 |
6 |
“西安事变”宜称“西安兵谏”/ 张志荣// 上饶师专学报, 1996.16(4) |
7 |
“西安事变”中何应钦“讨伐政策”之我见/ 翟全祯 //潍坊教育学院学报 ,1997.4 |
8 |
1927~1937年冯玉祥与蒋介石的关系新论/ 杨树标,杨发祥 //天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4 Vol.6 No.1 |
9 |
1935-1938年蒋介石抗战观研究/ 刘俊红 //西北大学, 2003 |
10 |
1935年前后的蒋日关系/ 李蓓蓓 //上海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1988.3 |
11 |
1936年秋杨虎城沪上之行探析/ 刘东社// 西安教育学院学报, 2001.2 |
12 |
1988年中国现代史研究述评/ 彭明,罗瑛// 教学与研究, 1989.4 |
13 |
80年代以来的张学良研究/ 焦润明// 近代史研究, 2001.3 |
14 |
90年代关于西安事变研究综述 /杨青 //教学与研究, 1999.7 |
15 |
爱国爱民是张学良人生的主旋律/ 张友坤// 民主 ,2002.2 |
16 |
爱国名将杨虎城 /马文良 //渭南师专学报, 1989.1 |
17 |
爱国与传奇的奋斗史——《少帅张学良》序言/ 鱼汲胜 //党史纵横 ,1989.3 |
18 |
爱国主义:西安事变的主旋律 /李云峰// 西北大学学报:哲社版 ,1997.27(1) |
19 |
爱国主义的升华——略述张学良联共抗日思想的形成 /温永录// 社会科学辑刊 ,1996.5 |
20 |
爱国主义精神——西安事变中一面伟大的旗帜/ 许红星,郭戎戈// 乌鲁木齐成人教育学报 ,2006.4 |
21 |
爱国主义是西安事变发动及其和平解决的伟大旗帜/ 孙颖杰 //沈阳党史, 1996.4 |
22 |
爱国主义是西安事变能以和平解决的核心因素/ 丁胜利 //甘肃教育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1997.1 |
23 |
爱国主义是中华民族的永存精神财富/ 杨拯美// 人民政协报, 2006.12.13 |
24 |
爱国主义与地方主义对张学良重大决策的影响 /张小强 //北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1998.2 |
25 |
爱溢华清池/ 王雪// 大陆桥视野, 2007.2 |
26 |
“安内攘外”与“反蒋抗日”/ 刘培平// 文史哲 ,1995.5 |
27 |
贝特兰与“西安事变”/ 张文琳 //新闻与传播研究 ,1987.3 |
28 |
“逼蒋抗日”不是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形成中的一个独立阶段/ 李倩文,阮湘华// 求索, 1986.3 |
29 |
“逼蒋抗日”与“联蒋抗日”关系浅探 /张小满 //南都学坛 ,1988.4 |
30 |
逼蒋抗日──西安事变的出发点和归宿/ 罗玉明 //怀化师专学报, 1998.3 |
31 |
别让利用者不满──读《丙子“双十二”》一书“后记”有感/ 阚仁// 中国档案 ,1998.3 |
32 |
“兵谏”枪声撼金陵——安事变中南京政府和战之争内幕(三)/ 张魁堂// 文史杂志 ,1987.3 |
33 |
“兵谏”枪声撼金陵——西安事变中南京政府和战之争内幕 /张魁堂 //文史杂志, 1987.1 |
34 |
“兵谏”枪声撼金陵——西安事变中南京政府和战之争内幕(二)/ 张魁堂// 文史杂志 ,1987.2 |
35 |
兵谏亭留下的思考/ 陶冶// 文化艺术报 ,2006.12.13 |
36 |
驳张国焘对西安事变历史的篡改/ 谷丽娟 //学术交流, 1991.1 |
37 |
沧海横流,方显出英雄本色”——试析张学良送蒋回宁的思想动机/ 鱼汲胜// 党史研究与教学 ,1990.6 |
38 |
长征的胜利与西安事变 /王凤英// 孝感学院学报 ,2001.1 |
39 |
长征前后的周恩来与毛泽东历史地位的确立/ 张国良 //南京政治学院学报 ,2005 Vol.21 No.6 |
40 |
超人的胆略,卓越的功勋:周恩来同志在西安事变中的革命实践/ 朱仁长,刘增瑞// 探索与求是, 1997.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