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山是唐代著名诗僧,曾在国清寺当过烧火和尚,他的诗被誉为中国文学史上重要的白话诗。拾得也是国清寺的烧火和尚,他是丰干禅师在路旁捡来的孤儿,所以叫拾得。寒山与拾得两人非常要好,经常一起吟诗唱偈。正是因为两人的名气,民间有关他们的传说特别多,其中有一个与“和合”有关的传说:
寒山与拾得原本同住在一个村子,两人亲如兄弟,不幸的是两人同时爱上一位女子。寒山为了兄弟友情,毅然离家到苏州枫桥出家为僧。拾得知道后,也舍弃女子到江南寻找寒山。拾得来到苏州,当得知寒山的居住所在后,手持一枝荷花前往探访。寒山看见拾得来到,急忙拿出一盒斋饭迎接,两人十分高兴。随后拾得也出了家,二人在此地立庙,号寒山寺。后人根据这一传说,取荷、盒与和、合的谐音,寓和谐与合好之意,寒山成为和神,拾得成为合神。到了清代雍正十一年(1733),更是被封为和合二仙,成为民间最受欢迎的神祗之一。其实和合一词的解释,在《周礼》中说:“使媒求妇,和合二姓”,这才是正解。
小知识 寒山寺
寒山寺,位于江苏苏州阊门外枫桥镇,始建于南朝梁天监年间(502-519),初名妙利普明塔院。相传唐代贞观年间天台山高僧寒山、拾得曾任该寺住持,后人遂更名为寒山寺。元末寺院被毁,明洪武重建。清咸丰十年(1860)再次被毁,清宣统三年(1911)重建。主要建筑有大殿、藏经楼、罗汉堂、钟楼、枫江楼、碑廊等。
寒山寺因唐代诗人张继的一首《枫桥夜泊》诗而名扬天下,诗中所提的古钟今天早已不知去向,后来明代嘉靖年间僧人本寂仰慕张继诗并铸钟一口及建钟楼。清末大钟被盗,据说流入日本。清光绪三十年(1904)时仿照旧钟式重铸一口大钟。另外寺内还有一口大钟,为日本伊藤博文来华得知此事,回国后动员日人筹资,仿唐式铸青铜乳头钟所赠,现悬挂大殿右侧。寺内现存有明代才子文徵明、唐寅所书的《枫桥夜泊》诗碑,因年代久远,字迹模糊不清。游人现在寺内看到的《枫桥夜泊》诗碑是民国中央国史馆馆长张继(同名同姓)所书,也不失为一个巧合。
寒山寺现为全国重点寺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