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国的佛教于公元4世纪时由中国传入。韩国佛教禅宗,无论在法统,还是思想上都与中国禅宗有着极为密切的联系。它经历了三国时代、新罗时代、高丽时代、李朝时代的变迁,从发展、兴盛而走向衰落。
韩国的佛教于公元4世纪时由中国传入。韩国佛教禅宗,无论在法统,还是思想上都与中国禅宗有极为密切的联系。它经历了三国时代、新罗时代、高丽时代、李朝时代的变迁,从发展、兴盛而走向衰落。
最早在朝鲜半岛传播禅宗的是法朗和神行二人。法朗于贞观年间(627~649)入唐,从四祖道信受禅法;神行入唐,则从五祖弘忍受禅法。二人回国后传播禅法,但未形成禅宗。其后入唐学习禅法的新罗人络绎不绝。玄宗开元十六年(728),新罗国王第三子来到长安,敕住禅定寺,后入蜀,从智诜受禅法,改名无相,安史之乱玄宗避难入蜀时曾于内廷供养。新罗高僧本如入唐后受禅法于南岳怀让,成为法嗣。怀让再传弟子西堂智藏门下有新罗禅僧道义、慧哲、洪直等。道义是韩国禅宗的真正开创者。
道义,原法号明寂,公元784年(德宗建中五年)入唐。入唐后,拜西堂智藏为师,智藏对他颇为赏识,为之改法号“道义”。道义在唐住了37年,回国后悉心传播南宗顿悟禅,与先前法朗、神行等所传有所不同,成为迦智山初祖。自道义起,入唐求法回国后弘传禅宗的人逐渐增多,韩国禅宗进入全盛时期,出现“禅门九山”等9个派别,分别是迦智山派、桐里山派、实相山派、圣住山派、阇崛山派、师子山派、曦阳山派、凤林山派、须弥山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