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法说:“染神②经历无数劫不朽坏,经过生死煎熬,直到得道才停止。”
从前,在佛涅五百一十年的时候,有一个国王,精进勇猛,世间所少有。他供养六万沙门,吃斋饭三个月,一时间提供的甘美饭菜,极尽世间珍味。最上座的道人征引各种典籍,达古知今,证得阿罗汉果位而去。
这个国家东面四百八十里外有一个国王,供养五百婆罗门,也都极尽世间之美味。他制作了上百种旗幡,装饰着彩绸、黄金、宝石等物,一面旗价值五百两黄金,以这样的伎乐来供他们娱乐。凡能表演这种伎艺的就把旗幡奖给他。许多国家的穷人,听说这个国王有这样的宝物,纷纷从四面八方云集此地,共有五百人。他们路过精舍,各自学习伎艺,想取得那宝物。口粮用尽,不能坚持,就到上座那里请求做沙门。
高僧观察他们,原来他们是维卫佛在世时一位居士家的家奴,他们曾经为僧人做饭,也听过佛法。从那时起,转生于天上人间,享受自然的福分。今天,福分到头了,可佛法仍在心中,这样的人可以济度。于是给他们剃下须发,为他们传授戒律。带他们进王宫吃斋饭,回来皆大欢喜。师傅知道他们的心思,就对他们说这种饭不可妄食。人没有至诚而吃此饭的话,会无数世给国王做牛马、奴婶。五百个新入道的比丘,听了害怕,便厉志精进,九十天后都证得阿罗汉果位。
比丘已得道,想各自说一下得道的缘由。便飞奔行走,唤喊着进入王宫大门:“我们一起相扑吧,三毒③、十二因缘④、五阴⑤、六衰⑥,我都扑灭了。谁能与我对抗?”在座的人都很愕然:“这是什么话?”比丘说:“我们学习伎艺,本想取得那些宝物以利养⑦,后来成为沙门,乃至罗汉。我们已扑灭了三界的各种邪祟,承蒙大师的恩德,快乐无比。”
[点评]
旛是旌旗的总称,原为军队在战场上用以统领军旅、显扬军威的标志。佛教用它显示佛菩萨降魔之威德,与“幢”同为佛菩萨之庄严供具。造幡有降魔、延寿等种种福德。
五百穷人初衷未达,旗幡未得到,但是得到了更大的快乐。
世界最快乐的事情不是有权力,不是有财富,不是拥有众多的情人,而是学有所进,修有所成,功有所立。
① 出自王文元注释点校之《佛典譬喻经全集》。
② 染神:烦恼痴迷污染灵魂。
③ 三毒:贪、嗔、痴三种烦恼,因贪嗔痴能毒害人们的身命与慧命,故名三毒。
④ 十二因缘:又作十二缘起,是众生涉三世而轮回于六道次第之缘起,一无明、二行、三识、四名色、五六入、六触、七受、八爱、九取、十有、十一生、十二老死。
⑤ 五阴:即五蕴,色蕴、受蕴、想蕴、行蕴、识蕴。色就是一般所说的物质,变碍为义,是地、水、火、风四大种所造;受就是感受,领纳为义;想就是想象;行就是行为或造作;识就是了别。
⑥ 六衰,又名六欲、六贼。即色、声、香、味、触、法六尘,能染污人们清净的心灵,使真性不能显发。
⑦ 利养:以利养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