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文传奇-奇梦指归

作者:出处:
分享到:

 

    “乘愿再来势至身,圆通念佛训群伦。

    风光本地无他求,身教当年自是真。

    留宁堵波成永忆,弘摩诃衍显深因。

    沧海历劫浑无往,长葆心莲惜古春。”

    且说这首诗道的是在上海发生的一件事梦指归的真事。

    民国二十五年(1936)十一月二十三日中午,时年十八岁的杨信芳,依例去与上海中学同学的好友张秀娟家午休。正酣睡的秀娟,猛然被信芳惊慌地“救命,救命呀!”的喊声惊醒。秀娟见她尚自朦胧,急忙推醒她问道:“信芳!你怎魇住了?”

    信芳揉揉眼睛,就把刚才做的奇梦,一五一十地从头说了一遍,俩人虽不解其中深意,却只是相对一笑。却原来她猛然看见一团瑞光,由远而近,不由注目细望,却见观音大士立在一个小岛上,碧波环岛,微浪轻扬。大士身高丈许,璎络庄严,慈祥可亲,右手持净瓶,左手持柳枝,跟张家供礼佛像一模一样。此时,她身居一叶扁舟,无浆自游,轻捷地游向小岛,待近岛时,大士招手相告:“大势至菩萨现在上海教化众生。你现在还如此执迷,不去闻法?”她对佛教知道的甚少,沉思片刻,无以答复,大士微微一笑,坦诚地说:“印光和尚是大势至化身,四年后化缘即毕!”信芳更加不解,欲待问时,只见在一片瑞光中,隐身而退。眨眼间大风骤起,骇浪蹈天,小舟被掀上浪尖,又猛地跌进浪谷,水入小舟,东摇西荡,风似更猛,连自己几被抛出,双手紧握船舷,小舟颠覆只在顷间,遂即惊呼:“救命!救命呀!”

    信芳与秀娟相交甚深,张母亦甚爱信芳,就亲昵地称为“阿母”。因此,在放学回家,常往张家,逢饭即吃,见活就帮,张母亦视为亲女一般,膳宿张家,习以为常。张母老伴笃信佛教。次日一早,信芳把奇梦告知阿母,并询问道:“佛界可有大势至菩萨?有和尚叫印光?!”

    张母听后,心中不由一惊,亲切地说:“以前听你阿爸说过:大势至菩萨是西方极乐世界的菩萨!印光和尚是普陀山的得道高僧!”

    信芳听得果有大势至菩萨,印光和尚,心中更奇,急切地问:“印光和尚在上海嘛?!”

    张母疑虑了阵,摇摇头,歉意地说:“我不知道”!

    信芳听后,仍觉底细未知,心中闷闷不乐。

    翌日清晨,没待信芳和秀娟出门,就听得卖报人惊喜地喊道:“好消息!好消息!快报——印光大师来沪,在觉园主持护国息灾法会!要知详情,赶快买报!”

    三人闻声,自是惊诧不已,喜出望外,俩人雀跃,奔出大门,购得报纸,果见“丙子护国息灾法会通告”,显赫赫的几个大字,跃然纸上。这天,时值星期,张母和信芳、秀娟匆匆吃过早饭,即奔觉圆,只见偌大个“讲经堂”,已满堂堂的挤严了人,欲近前,希望全无。第二天,起了个特早,三人拜见印光大师,顶礼膜拜后,恳请皈依,师赐张母“慧范”、信芳“慧芳”、秀娟“慧英”,信芳欲要告知奇梦,怎奈求皈依者络绎不绝。

    光阴似箭,转眼到了次年春季。信芳急切地赶往报国寺谒师,好在室内并无别人,就把奇梦依实相告。印光大师听完,出她意料之外的是,非但不喜,反而厉声严斥:“莫瞎说!莫瞎说!以凡滥圣,遭人毁谤。此事不许对人说!否则!非我弟子!”

    信芳谨遵师嘱,从未敢告知众人。更令她惊奇的是,果真应验了观音大士“化缘四载”的预言,印光大师于民国二十九年(1940)农历十一月初一,在嘱咐前日升座的妙真法师:“你要维持道场,弘扬净土,不要大派头!”后,面向西方,在助念声中,安祥往生,矗坐如故,面貌似生。丙子法会,距此四年有余,果真应了“四年后化缘即毕”,大士在梦中的预言……

    杨信芳在《永思集》将这一奇梦公诸于世,僧俗叹为观止。

    圆瑛大师诵读杨氏撰文后,“低迥久久,屡欲有所抒言,而不能笔之于纸,几亦疑己此身于梦中,敬成四句……”恭录如后:

    一叶扁舟在娑婆,风清骇浪惊险多。

    接引犹有信愿在,岂肯当面轻错过。

<<上一记录              下一记录>>
您是第 位访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