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京天宁芙蓉道楷禅师,沂州崔氏之子。自幼学辟谷,在伊阳山隐居。后来游学京师,名登术台寺名册,测试《法华经》,得以剃度出家。道楷在海会禅院参见投子义青禅师,问道:“佛祖话语,如家常茶饭。除此之外,另有接引学人的方法没有?”投子道:“你说世上天子敕令,还要借助尧舜禹汤的名义吗?”道楷禅师欲再问,投子以拂子掩其口道:“你若有此念头,早该打三十棒了。”道楷禅师顿然开悟,拜了两拜便走。投子道:“回来,阇黎(和尚。——译者)。”道楷禅师不回头,投子道:“你到无疑之地了吗?”道楷立即以手掩耳。
道楷禅师后来作了典座,投子道:“厨务办来不易。”道楷禅师道:“不敢当。”投子问:“煮粥呢,还是蒸饭呢?”道楷禅师曰:“杂工淘米烧火,行者(入寺而尚未正式落发为僧,承担劳役、服侍僧众的人。——译者)煮粥蒸饭。”投子问:“你干什么?”道楷禅师道:“和尚慈悲,让我闲着。”
一日,道楷随侍投子游菜园,投子将拄杖递给他,禅师接过便随行。投子问:“按理应当如此吗?”道楷禅师道:“给和尚提鞋携杖,也是分内事。”投子道:“有同行之人在。”道楷道:“哪一人不受教?”
投子到晚问道楷:“早上话未说完。”道楷道:“请和尚举说。”投子道:“卯时(早上五点至七点。——译者)日出,戌时(晚上七点至九点。——译者)月升。”道楷点燃灯烛。投子道:“你上来下去,总不枉然。”道楷道:“在和尚身边,理当如此。”投子道:“奴儿婢子,谁家屋里没有?”道楷道:“和尚年高,缺少不得。”投子道:“值得如此殷勤?”师曰:“应当报恩。”
道楷禅师上堂道:“才登此座,已涉尘世辛劳。若再凝眸观看,自显瑕疵污垢。别传(指禅宗宗旨。据说昔日在灵山法会上,大梵天王向释迦牟尼佛献上一枝金色波罗花,释迦即拈花示众,众人不解其意,皆默然不语,唯有佛的大弟子摩诃迦叶心领神会,破颜微笑,释迦便将“不立文字、教外别传”的微妙法门传给了摩诃迦叶,后遂有禅宗一派。——译者)之言,不过引贼破家。至于不失本来宗旨,直如狐狸恋窟。所以,法性真如(绝对不变的永恒真理。——译者),凡人圣人,皆是梦话;佛及众生,都是赘语。到此地步,回光自照,方能撒手彻悟。不然,未免若寒蝉抱枯木,泪尽难回头。”
道楷禅师上堂道:“腊月三十日以前就不问了,腊月三十日的事怎么办?各位同仁到了这时候,佛也不能帮你,佛法也不能帮你,祖师也不能帮你,天下老和尚也不能帮你,我也不能帮你,阎罗王也不能帮你。必须现在完全了却,若现在完全了却,佛也奈不何他,佛法也奈不何他,祖师也奈不何他,天下老和尚也奈不何他,我也奈不何他,阎罗王也奈不何他。各位且说,怎样才是了却现在的道理?领悟了吗?”
北宋大观初年,开封府尹李孝寿向朝廷奏报说道楷禅师“道行卓著,冠于丛林,应该有所褒奖显扬”。皇上就赐禅师紫方袍,赐号定照禅师。宦官带着皇帝的诏令到了,道楷禅师谢恩之后,就陈述自己的心愿:“出家时曾有重誓,不为名利,专心致志学道,以有益于九族。若违心愿,当弃自身性命。父母因此许我出家。今若不守志愿,私自领受恩宠荣光,则违背佛法和父母盟约。”于是上表陈志,辞谢皇命。皇上又下旨京兆尹,坚决让他受命。禅师恪守心愿,绝不回头,因拒皇命获罪。皇上下旨逮送大理寺,叮嘱从轻发落。大理寺告诉负责审案的官吏,打算将其流放淄州。主审官吏报称禅师有病,欲免其刑。及至法官审问他,禅师道:“无病。”法官问:“为何有灸瘢呢?”禅师答道:“昔日有病,今日痊愈了。”法官让他想想。禅师道:“已知厚意,只是欺妄不能安心。”于是安然受刑就道,跟随禅师上路的人宛若赶集。等到抵达淄州,租房居住,学人愈加亲近他。次年冬,诏令其自便。建草庵于芙蓉湖心,僧俗来庵,如河川汇集。
一天,禅师对僧众道:“出家人因为厌弃尘世劳苦,谋求解脱生死。平息欲念,断绝追名逐利,所以叫出家。岂能以名利禄养,埋没一生。只须两头(指生死。——译者)撒开,中间(指活在世上。——译者)放下。遇声遇色,如石上栽花;见利见名,似眼中落尘。况且从无始(出生前是“无”,出生后是生命之“始”。——译者)以来,不是不曾经历声色名利,又不是不知主从先后,改变开头作末尾,只是如此。何须苦苦贪恋。如今不歇下尘心,更待何时?所以先圣教人,只要尽弃眼前事。能尽弃眼前事,更有何事。若得心中无事,佛祖犹是冤家。一切世事,自然冷淡,方始彼岸相应。你没见隐山至死不肯见人,赵州至死不肯求人,扁担拾橡栗为食,大梅以荷叶为衣,纸衣道者只穿纸衣,玄泰上座只穿布衣。石霜设枯木堂给人坐卧,只是要死了尘心。投子使人备办粮食,同煮共餐,是要省你俗事。况且以前诸圣,有如此榜样,若无长处,如何甘心?诸位同仁,若在这些方面,体察探究,不亏他人;若不肯承当,往后深恐费力无益。山僧我行业无甚可取,愧主山门,岂可坐耗常住之物,顿时忘了先圣嘱咐。现在效法古人,制定住持体例,与诸位议定,再不下山,不赴斋会,不遣乞化之人。唯将本禅院一年所得田地租金,平均分作三百六十份,每日取一份用度,再不随人数多少添减。可以做饭则做饭,做饭不够则做粥,做粥不够则熬米汤。新到僧人相见,待以茶水而已,再不做茶点,只设一茶堂,自去取用,务求省缘,专心一意致力佛道。况且生计俱足,风景不错。花会笑,鸟会啼,木马长声鸣,石牛善于跑。天外之青山少色,耳畔之鸣泉无声。岭上猿啼,露湿中宵之月;林间鹤唳,风回清晓之松。春风起时,枯木声若龙吟;秋叶凋零,寒林花落。白石台阶铺满苍苔绿藓,僧人面上带有云烟霞光。音乐尘嚣寂寂无声,生灭盛衰仿佛来临;一味萧条冷落,不可趋向何处。山僧我今日在众人面前,说家门已是不得已,岂能再去登上殿堂,进入禅室,拈着槌子,竖起拂尘,东边呼喝,西边棒打,张开眉毛,努起眼目,如癫痫病发作相似。如此不只是愧居上座,况且也辜负先圣。你没见达摩西来少室山下,面壁九年。二祖求法,以致立雪断臂(达摩面壁,慧可往见,不得其请。慧可始而立雪,终至断臂求法。达摩感其诚心,传与禅法。慧可后传达摩衣钵,是为禅宗东土二祖。——译者),可谓受尽艰辛。然而达摩不曾说一个词,二祖不曾问一句话。如其认为达摩不教化人,二祖所为是不求师,行吗?山僧我每当说到古圣所为,便觉无地容身,惭愧后人软弱。况且珍馐百味,递接供养我等。若谓我等四事(疑为“四大”。佛教以地、水、火、风为四大,认为此四者广大,能够产生出一切事物和道理。——译者)俱足,方可发菩提心。只怕来不及悟解佛法,已是隔生隔世去了。时光似箭,深为可惜。虽然如此,还在他人从长计议,山僧我也勉强教不会你。诸位同仁,可见到古人偈子吗?山田脱粟饭,野菜淡黄齑。吃则从君吃,不吃任东西。敬告同道,各自努力。珍重!”
北宋政和七年冬,皇上颁赐匾额叫华严禅寺。政和八年五月十四日,道楷禅师索要笔墨书写偈子,嘱咐侍僧道:“吾年七十六,世缘今已足。生不爱天堂,死不怕地狱。撒手横身三界外,腾腾任运何拘束。”片刻就圆寂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