杭州佛日契嵩禅师,七岁出家,十三岁得到剃度,十九岁开始云游各地,到处去参拜有德行的高僧,在洞山那里得受禅法。契嵩禅师到夜里就顶礼观音像,念诵她的名号,一定要念满十万次才就寝,以之为常。从此世间的经书章句,不学而能,他写了《原教论》十多万字,阐明儒释之道一以贯之,来反驳尊奉韩愈排斥佛教的言论。读了这部书的人都对他敬畏佩服。他后来住在永安兰若(寺庙。——译者),撰写了《禅门定祖图》、《传法正宗记》、《辅教编》,进呈仁宗皇帝,仁宗看后倍加赞叹,交付传法院编次入藏。仁宗下诏褒奖,赐号明教。宰相韩琦、参知政事欧阳修都延请相见并尊敬礼待他。后来,他从东方返回,熙宁四年六月四日,早晨起来作偈道:“后夜月初明,吾今喜独行。不学大梅老,贪随鼯鼠声。”到半夜就迁化了。火化后不坏的部分有五处,就是头顶、耳朵、舌头、童真(下身。——译者)、数珠。他的顶骨冒出舍利,有红的,有白的,品质明洁。僧侣俗众把不坏的部分合在一起,安葬在他的故居永安的东边,后来又迁葬于净慈寺。北居简曾经著有《五种不坏赞》。禅师著有文集二十卷,书名叫《镡津》,盛行于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