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殊心道禅师

作者:出处:
分享到:

 

    常德府文殊心道禅师,三十岁时得到剃度,到成都学习《唯识论》。他自认为弄通了。同屋的僧人诘问他道:“三界之中只存在心,万法之中只存在识。现在你的眼前万种物象还在互相撞击,心和识在哪里呢?”心道茫然不知答对。于是出关游学,游遍了长江、淮河,已抵达舒州的太平寺,听到佛鉴禅师夜里参禅,举出“赵州柏树子”话头,到“觉铁嘴说,先师无此语,莫谤先师好”,因而大为疑惑。心道被人提醒了很久,一天晚上豁然开朗,就赶往方丈室,想诉说悟到的禅理。佛鉴禅师见他来了便关门。心道说道:“和尚你不要欺瞒我。”佛鉴道:“十方都没有墙壁,为什么不进门来?”心道用拳头戳破窗纸,佛鉴就开门抓住道:“快说!快说!”心道用两手捧住佛鉴的头部,做了个用口吐唾沫的样子就出去了,于是呈上偈诗道:“赵州有个柏树话,禅客相传遍天下。多是摘叶与寻枝,不能直向根源会。觉公说道无此语,正是恶言当面骂。禅人若具通方眼,好向此中辨真假。”佛鉴深以为然,每每对客人称道赞赏,后来让心道分座说法。襄阳郡守请心道禅师在天宁寺开设法坛,不久迁往大别文殊院。宣和改年号,皇上下诏改称僧人为德士。

    心道禅师上堂道:“达摩祖师从西方东来传法的意旨,今天特别显得新鲜。以前是比丘的相貌,现在成了太上老君的形状。穿麻衫,披鹤氅,头包蕉叶巾。林泉无事客,两度受君恩。所以说,要认识佛性的意义,应当观看时机因缘。姑且说说现今是什么时节?毗卢遮那,头戴宝冠,为的是显示真中有俗。文殊老头,身披鹤氅,也要俯首顺应时宜。一人既然这样,众人也是这样。大家成立丛林,欢喜的是像道教神仙一样聚会。共饮迷仙酒,同唱步虚词。或者看看《灵宝度人经》,或者说说长生不死药。月下弹琴,指尖发出上古的音韵。轩前摆上围棋,妙着出于神机之外。进一步便到了大罗天上,退一步就进入九幽城中。只是不进不退的一句话,又该怎么说呢?就算在三清路上羽化而登仙,终究是生死轮回中一个虚幻的身影。”宣和二年九月,恢复了僧人的名称。

    心道禅师上堂道:“不穿农家的衣服却穿着道士的羽毛衣,太上老君的形相颇为相宜。在一年半内闲下来思考,大抵兴盛和衰落各有时运。我佛如来预先料到佛教有难,在佛经中明白记载,无不知悉。计算一下年代,正在这个时间。魔鬼获得了便利,迷惑扰乱正宗佛法。僧人变成了世俗道士的形状,佛祖也被改了名号。删除改削佛经文字,胡乱生发邪恶的解说。铙儿钹儿停止了敲击,钵盂成了多余的东西。多种虚假欺诈,欺骗迷惑圣明的君主。依赖我皇帝陛下,具有最高的情神修养和智慧,没有忘记佛法的交付和嘱托,不废除佛教,特地赐予圣旨,颁行天下,仍然允许僧侣尼姑,重新披袈削发。确实可以说是寒冷的灰烬中再生起火焰,枯萎的树木重新繁荣茂盛。没有离开俗世的形象却成了僧人的形状,没有超出魔界却进入了佛界。重新敲响法鼓,再次整顿颓败的教门纲纪。迷仙酒变为甘露琼浆,步虚词变作还乡的曲子。放下道教的银木简,拿起佛门的坐卧器具。昨天跪拜举拳头,今天敬礼不思量。只改换旧时的装束,没改变旧时的人。敢问大家,旧时的人是一个,还是两个?”良久道:“秋风也懂得嫌弃纷繁杂乱,吹尽当年道教留下的灰尘。”

    建炎三年的春天,禅师开示众人,举出临济和尚圆寂时嘱咐三圣的因缘,禅师道:“正法眼藏瞎驴灭,临济何曾有是说?今古时人皆妄传,不信只看后三月。”到了闰三月,贼寇钟相叛乱,他的门徒想携带禅师向南逃奔,禅师道:“学佛的目的是了断生死,有什么可逃避的!”贼寇到了寺里,禅师道:“赶快杀了我,来使你们的心中畅快。”贼寇就举起长矛残害了他,禅师流出的血都像白色的乳汁。贼寇惊骇,拖来草席覆盖住尸体就离开了。

<<上一记录              下一记录>>
您是第 位访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