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吉州何山佛灯守珣禅师,去参见广鉴瑛禅师,没有契合。就来到太平寺,随着僧众询问请教,然而禅道邈远,不知入门之处,于是封好自己的被子道:“此生若不彻去,誓不展此。”从此白天静坐晚上站立,就像死了父母一样。过了七七四十九天,忽听佛鉴禅师上堂道:“森然罗列的万象,都是一法所印现的。”守珣听后,顿然开悟,前去拜见佛鉴禅师。佛鉴道:“可爱的一颗明珠,被这个疯疯癫癫的汉子捡到了。”及至诘问他道:“灵云和尚说:‘自从一见桃花后,直至如今更不疑。’怎样是他不疑惑的地方?”守珣道:“不要说灵云和尚不疑惑,现在想找到个疑惑的地方也完全找不到。”佛鉴道:“贤沙和尚说:‘说到符合佛家真谛倒是很符合了,但敢于肯定老兄还没有透彻领悟。’哪里是他说的没有透彻领悟的地方呢?”守珣道:“深知你怀着殷切的老婆婆慈悲心肠。”佛鉴认可了他的话。守珣拜毕起身,呈上偈诗道:“终日看天不举头,桃花烂熳始抬眸。饶君更有遮天网,透得牢关即便休。”佛鉴嘱咐僧人护持他参禅。
这天晚上,佛鉴高声对众人道:“这回珣上座安稳睡觉去了。”圆悟禅师听说后,怀疑他未必如此,于是说道:“必须让我勘验过才行。”便让人召他前来,因此与他游山,偶然到了一个水潭,圆悟把守珣推落水中,马上问道:“牛头未见四祖时怎样?”守珣答道:“深潭鱼聚。”圆悟道:“见到后怎样?”守珣答道:“树高招风。”圆悟问道:“见到与没见到时怎样?”守珣答道:“伸脚在缩脚里。”圆悟非常称赞他。
佛鉴移住蒋山后,让守珣禅师分座说法。后来,守珣出住庐陵的禾山,又回故乡隐居,僧俗迎接他居住天圣寺,后又迁徙到何山寺和天宁寺。守珣禅师曾经对众人道:“兄弟们如果有省悟之处,不管什么时候,都请来透个消息。”有一个下雪的深夜,有僧人敲方丈的门,禅师起身,手执蜡烛,振起威严大喝道:“大雪深积,夜半三更,要求释解疑惑迷情,为什么不具备庄严的仪表?”僧人回顾察看自己的衣装,禅师把他赶出院子。
禅师经常说道:“先师只活了五十九岁,我已五十六岁了,来日无多。”绍兴甲寅年,禅师解职离开天宁寺讲席,对双槐居士郑续道:“十月八日是佛鉴和尚的忌日,我走的时候到了。”请求回归鄣南县。十月四日,郑续派他的弟弟禅僧道如问讯他,禅师道:“你来得正是时候。早一天碰不到,晚一天错过了。我虽然跟佛鉴和尚是同一宗支所出,终究不同一宗支而死。明天早上你可以替我找一只小船来。”道如问道:“要长的,还是要高的?”禅师道:“高五尺左右。”过了三天,鸡叫的时候,禅师像平时一样端坐着,侍者请求留下遗偈,禅师道:“没有作过。”说完就去世了。火化后舌头完好,郡人陈师颜用宝匣盛起来,珍藏在他的家里。门人弟子奉持灵骨,在普应院的旁边建塔安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