序号 |
名称 |
721 |
西安事变期间张杨八字宗旨之再探讨 /房成祥// 四川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1988.6 |
722 |
西安事变前“国共合作”述论 /陈德鹏,路运洪// 许昌学院学报 ,1988.1 |
723 |
西安事变前第二次国共合作的几个问题/ 孟宪刚 //辽宁税务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1990.4 |
724 |
西安事变前国民政府对日备战工作述评/ 许今强 //青海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1993.2 |
725 |
西安事变前后的杜重远/ 徐建东 //社会科学辑刊, 1988.3 |
726 |
西安事变前后的叶剑英 /于志亭等// 石油大学学报:社科版, 1993.9(2) |
727 |
西安事变前后国共两党政策的转变及其中的历史思考 /刘长梅//内蒙古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1996.2 |
728 |
西安事变前后国共谈判史实订误──评陈立夫《成败之鉴》,兼评他对于苏基君的批评 /杨天石// 近代史研究, 1996.3 |
729 |
西安事变前后蒋介石的政策转变 /宋玮明// 团结报 ,1987.7.11.3 |
730 |
西安事变前后蒋介石由剿共内战到联共抗日的政策转变/ 宋玮明// 湖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报, 1986.6 |
731 |
西安事变前后宋庆龄政治主张的历史考察/ 郭必强 //档案史料与研究, 2001.4 |
732 |
西安事变前后汪精卫的政治思想 /谢晓鹏 //郑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3.1 |
733 |
西安事变前后我与杨虎城将军的交往/ 胡希仲 ,冀迁运// 党史博览, 2004.5 |
734 |
西安事变前后在各方之间进行联络的关键人物潘汉年// 清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1998.1 |
735 |
西安事变前后张学良与中共的关系 /王爱萍// 西北大学, 2001 |
736 |
西安事变前后张学良政治思想嬗变的文化解读 /张志新,文斌 //党史文苑(学术版), 2006.22 |
737 |
西安事变前后中日海军的动向/ 史滇生 ,史习基 //军事历史研究 ,2001.4 |
738 |
西安事变前杨虎城和中国共产党的关系 /丁雍年// 人文杂志, 1990.1 |
739 |
西安事变前张学良所谓“一二月内定有变动”何指?:与杨著《西安事变新探》商榷一个问题 /蒋永敬// 近代史研究 ,1997.1 |
740 |
西安事变前张学良政治思想的转变 /张桂英// 历史教学, 1986.10 |
741 |
西安事变人物研究的回顾与展望 /曲峡 //石油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1992.2 |
742 |
西安事变若干问题的新思考/郑德荣// 中共党史研究 ,1997.1 |
743 |
西安事变若干问题研究综述 /黄艳// 中学历史教学, 2000.7 |
744 |
西安事变善后失误的再认识/ 陈民//近代史研究 ,1990.4 |
745 |
西安事变善后与和平解决 /丁长清// 历史教学, 1998.11 |
746 |
西安事变时的北平/ 殷小未// 北京党史, 1995.6 |
747 |
西安事变时中共派往西安的是"代表"还是"代表团" /韩泰华// 中共党史研究,1997.3 |
748 |
西安事变实证研究国际学术讨论会”综述 /李仲明// 抗日战争研究, 2000.3 |
749 |
西安事变史学术讨论会综述 /李章 //团结报, 1987.1.17 |
750 |
西安事变是中国革命形势发展的产物 /李雅琴,翟爱东// 彭城职业大学学报 ,1996.4 |
751 |
西安事变释蒋内幕新论 /郝银侠 //中学历史教学参考, 2002.3 |
752 |
西安事变释蒋内幕新探:西安事变纵横考之一:[蒋介石] /刘东社// 陕西教育学院学报 ,1999.15(1) |
753 |
西安事变为什么能和平解决/ 彭传芹 //历史学习, 2002.3 |
754 |
西安事变新论/ 张仲良// 江汉论坛, 1989.7 |
755 |
西安事变研究的新进展 西安事变研究中心主任/ 李云峰 // 中国文物报 ,2006.12.06 |
756 |
西安事变研究的新思考 /林家有 //广东社会科学, 2007.3 |
757 |
西安事变研究新观点 /刘东社,张天社 //党的文献, 2001.4 |
758 |
西安事变研究之介绍与批评/ (美)吴天威// 史学月刊 ,1997.6 |
759 |
西安事变研究中的几个有争议的重要问题/ 毕万闻// 社会科学战线 ,2002.6 |
760 |
西安事变研究综述/ 鱼汲胜 //党史通讯, 1986.1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