序号 |
名称 |
601 |
宋庆龄和第二次国共合作 /季鸿生 //上海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1985.2 |
602 |
宋庆龄和第二次国共合作的形成 /沈敏华// 湖州师范学院学报 ,1997.3 |
603 |
宋庆龄与第二次国共合作的形成 /赵东喜// 河南职技师院学报, 1999.1 |
604 |
宋庆龄与抗日民族统一战线/ 韩新路// 中华女子学院学报 ,1997.4 |
605 |
宋氏兄妹与西安事变:[宋美龄、宋子文]/ 李昕// 人文杂志, 1996.6 |
606 |
宋子文公馆/ 邓方// 钟山风雨, 2006.1 |
607 |
宋子文与战时中国研究——“宋子文与战时中国:1937-1945”国际学术会议综述/ 李强 //社会科学, 2006.9 |
608 |
颂张学良将军兴办的高等军事教育:纪念西安“双十二”事变58周年 /解传路 //辽宁高等教育研究, 1994.6 |
609 |
苏联对“西安事变”的态度及其原因浅析/ 廖良初 //云梦学刊, 1992.1 |
610 |
苏联与西安事变的和平解决/ 李信// 学海 ,2000.6 |
611 |
绥远事件与西安事变的发生/ 张晓峰// 延安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1988.4 |
612 |
随风而逝的恩怨——蒋百里人生轨迹 /金宝山 //湖北档案, 2005.11 |
613 |
谈青年学生在西安事变过程中的积极作用/ 孙涛// 河北青年管理干部学院学报 ,2000.2 |
614 |
谈杨虎城将军关于抗日战争的思想/ 韩真// 党史研究与教学, 1991.3 |
615 |
谈杨虎城将军在双十二事变中的作用/ 朱美琴// 南通师专学报:社科版 ,1986.4 |
616 |
谈张学良爱国思想的发展/ 赵传礼// 大连大学学报, 1997.5 |
617 |
谈周恩来一生中的三次重要谈判 /张厚杭// 枣庄学院学报 ,1991.3 |
618 |
听傅虹霖博士谈张学良研究/ 赵杰// 纵横, 2001.11 |
619 |
听之而已 信则未必——《听叶剑英谈西安事变中的张学良》读后/ 陈铁健 //百年潮 ,2002.8 |
620 |
通过西安事变重新认识台海两岸统一的意义——访郭冠英先生谈西安事变与国家统一/ 张天社// 西安文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7.1 |
621 |
通向全民族的抗战之路(五)──西安事变 /杨惠清// 中州统战, 1995.9 |
622 |
同为千古英雄——西安事变中的张学良杨虎城主张分歧初探/ 陈骊 //党史纵横 ,1995.12 |
623 |
同中国人民休戚与共,并肩战斗——几位西方友人在西安事变前后的活动及其影响 /李云峰 //唐都学刊, 1987.3 |
624 |
统一与建设为切要之图——张学良政治思想述论/ 王文鸾 //柳州师专学报, 2004.2 |
625 |
统一战线工作者的光辉楷模——纪念周恩来诞辰100周年/ 赵广// 中央社会主义学院学报 ,1998.3 |
626 |
统一战线史上的精彩篇章——抗日战争中的国共合作/ 王明明 //齐齐哈尔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2005.1 |
627 |
统战史上的12月/ 唐天林 //四川统一战线, 1996.12 |
628 |
外国记者眼中的西安事变/ 张艳梅 ,侯峻// 党史纵横, 2005.2 |
629 |
外国记者与近代中国 /金点强// 中国社会导刊 ,2007.5 |
630 |
外国新闻记者对西安事变真相的宣传报道 /袁武振// 宝鸡文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6.6 |
631 |
汪杨西安谈判的几点考辨──西安事变纵横考之三 /刘东社 //陕西教育学院学报, 1999.4 |
632 |
为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而斗争/ 米世同 //延安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1980.1 |
633 |
为了更好的一跃而后退——谈中国共产党为促成抗日民族统一战线而做的让步/ 刘明钢// 湖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1987. |
634 |
为了挽救民族危亡——我党在和平解决西安事变中的作用 /夏素清// 党史纵横, 1997.7 |
635 |
维维“西安事变”/ 鲁渝华// 商界名家 ,2003.8 |
636 |
我党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政策的伟大胜利/ 李燕奇 //求是, 1995.16 |
637 |
我党与张学良的几次重要会谈 /李军 //党风通讯 ,1997.2 |
638 |
我的祖父杨虎城 /杨瀚// 中国邮政报 ,2007.01.06 |
639 |
我们要在抗日战线上效死/ 张学良 //中国供销合作经济 ,2001.11 |
640 |
我所知道的西安事变 /王伟勋// 扬州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1978 Z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