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难全称阿难陀,意思是欢喜、庆喜。阿难的父亲是释迦的叔父,所以释迦是阿难的堂哥。释迦成道那天,阿难才出生,25岁那年追随释迦出家,此后随侍释迦20余年,深得佛法奥义。
阿难未出家前,是迦毗罗卫国众多王子中最英俊的一个,并娶了一位十分漂亮的妻子。虽然后来阿难追随释迦出家,但仍然在心中时时牵挂家中娇妻,身在曹营心在汉呀!这种事哪能逃过佛祖的法眼?释迦佛祖看透了阿难的心思,为了教育阿难,端正他出家的态度,坚定他修行的信心,佛祖专程带他到天国考察,就是让这个井底之蛙长长见识,开开眼界。
两人来到天国,刚一进门,就看见一只老母猴蹲在一旁捉虱子。佛祖对阿难说:“你妻子和这只母猴相比,哪个漂亮?”阿难很不高兴地说:“您怎么能这样比较呢?”当他们走进天国金壁辉煌的宫殿时,阿难看见这里到处都是花枝招展、妖艳无比的仙女,比他妻子美貌百倍、千倍。宫殿里的王位空置着,佛祖告诉他,这是留给将来阿难修行成道后的位置。这时阿难眼中只有仙女和王位,早已将妻子抛到九霄云外了。接受完正面教育后,释迦佛祖又带他到地狱去接受反面教育。阿难在十八层地狱里看到的是刀山火海和各种酷刑,听到的是凄惨哭声和哀嚎,唯独只有放油锅的地方没有动静。佛祖又告诉他,这是留给他一旦堕入地狱时就升火开炸用的,此时的阿难吓得浑身哆嗦。
阿难回到世间后,不敢心存二意,一心追随佛祖叔叔修行,后来终于修得正果,成为罗汉。在十大弟子中,阿难博闻强记,记性极好,为此曾得到佛祖的称赞,被尊为多闻第一。在王舍城的第一次结集大会上,他一人就诵出了全部经藏(释迦佛祖所说的佛教理论部分),十分了得。今天我们看到的汉译佛经的头一句“如是我闻”,其意思就是说:经的内容是我阿难亲自听闻佛说的,绝无掺假。由于阿难的贡献,大师兄迦叶升天后,他就升任第三代佛教领袖,中国禅宗又尊其为西天二祖。
至于后来阿难是否在天国坐上王位,就不得而知了。
小知识 罗汉
罗汉,是阿罗汉的简称,也叫尊者。按照佛教徒修行的深浅,可能达到的果位有四种:初果,名为预流果,获此果位,在轮回转生时就不会堕入“恶趣”(指变成畜生、恶鬼等);二果,名为一来果,获此果位,轮回时只转生一次;三果,名为不还果,获此果位,就不会再返回欲界受生而能超生天界;四果,即是阿罗汉果,获此果位,就能永远超脱轮回,不会再投胎转世遭受“生死轮回”之苦,并受到人、天的供养,得此果位的人,就称为阿罗汉。
小乘佛教认为,证得阿罗汉果位,就是修行的最终归宿(涅槃),换句话说,修行到头了。证果,就是修行者自身求得解脱。大乘佛教认为,阿罗汉不能仅仅追求“自身解脱”而置众生不顾,这样就未免太自私了,而应以解救众生为己任。因此,大乘佛教提倡(在经典中借释迦佛祖之口)要做在佛灭度后不入涅槃而常驻世间护法弘法的阿罗汉,肩负解救众生的重任。
佛经记载,在家居士也可以通过努力而成为阿罗汉,但有条件:居士经过修行成为阿罗汉的那一天,必须在当天出家,否则就有死去的危险。所以,这也是今天我们看到的罗汉全都是和尚的原因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