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很容易自夸。有智慧的人会因他的智慧自夸,有勇力的因他的勇力自夸,有钱财的因他的财物自夸,照样还有人为有其他的长处而自夸,甚至没有什么长处的,也要找出一些特点来自夸。自夸其实就是以自己为中心,只求自己的满足;是将一切荣耀归于自己,是将别人压下、降低,高抬自己;是浅薄,是自私。无疑的,自夸和佛家倡导的众生平等、尊重他人的平等思想相违背。故而,佛家力戒自夸,视自夸为浅薄。
一个小姑娘弄到许多颜色的珠子,把它用一根线穿成珠链挂在脖子上。她走在路上,珠子在阳光下闪闪发光,过路的人啧啧称赞,珠子听见,引以为豪,就骄傲地对线说:“灰色的线!你若不是为我使用,你有什么用呢?谁给你这样装饰呀!”线开始发怒抱屈,后来线断了,珠子都散落,满地乱滚,被扫到垃圾箱中,变成肮脏不堪的东西。
这时,风从小路来,对散乱在垃圾中的珠子说:“不能自吹自擂啊!要知道谁少了谁时不能生存,花没有枝子要死,麋没有水也要死,船没有桨就要撞在石头上碰得粉碎,别认为自己各方面都比别人好,用不着别人!”
和那些漂亮的珠子一样,人很容易自夸。有智慧的人会因他的智慧自夸,有勇力的因他的勇力自夸,有钱财的因他的财物自夸,照样还有人为有其他的长处而自夸,甚至没有什么长处的,也要找出一些特点来自夸。自夸其实就是以自己为中心,只求自己的满足;是将一切荣耀归于自己,是将别人压下、降低,高抬自己;是浅薄,是自私。无疑的,自夸和佛家倡导的众生平等、尊重他人的平等思想相违背。故而,佛家力戒自夸,视自夸为浅薄。
石霜禅师门下的两个禅客这天来到沩山,大言不惭地说:“这里没有一个人懂禅。”
仰山禅师在一旁听到,微微一笑。
后来,大家搬柴的时候,仰山禅师看见这两个禅客在休息,便拿起一根木柴,问道:“你们说得出吗?”
两个禅客无言以对。
仰山禅师挖苦道:“别说这里没有人懂禅了。”
晚上,干完活回去之后,仰山禅师对灵祐禅师说:“今天那两个禅客被我验出破绽了。”
灵祐禅师便问:“怎样被你验出破绽的?”
仰山禅师得意地把情况说了一遍。
灵祐禅师听后说:“你又被我验出破绽了。”
无独有偶,宋代大学士苏东坡也因为自夸被佛印禅师狠狠地嘲弄了一番。
苏东坡曾在江北瓜州任职,和江南金山寺只一江之隔,他和金山寺的住持佛印禅师经常谈禅论道。一日,苏东坡自觉修持有得,撰诗一首,派遣书童过江,送给佛印禅师印证。
佛印禅师从书童手中接看苏东坡的诗,见上面写着:
“稽首天中天,毫光照大千;八风吹不动,端坐紫金莲。”
所谓的八风,是指我们生活上所遇到的“称、讥、毁、誉、利、衰、苦、乐”等八种境界,它们能影响人的情绪,故形容其为风。
佛印禅师读了读,拿笔批了两个字,就叫书童带回去。
苏东坡以为禅师一定会赞赏自己修行参禅的境界,急忙打开禅师的批示,一看,只见上面写着“放屁”两个字,不禁无名火起,立刻乘船过江找禅师理论。
船快到金山寺时,苏东坡便看见佛印禅师站在江边等他。苏东坡一见禅师就气呼呼地说:“禅师!我们是至交道友,我的诗,我的修行,你不赞赏也就罢了,怎可骂人呢?”
禅师若无其事地说:“骂你什么呀?”
苏东坡把诗上批的“放屁”两字拿给禅师看。
禅师呵呵大笑说:“哦!你不是说‘八风吹不动’吗?怎么‘一屁就打过江’了呢?”
苏东坡闻言,惭愧不已。
人生活在社会中,彼此之间难免存在利益的冲突、思想的分歧,但更具有一致的目标、相通的感情,更需要相互的支撑、相互的理解。“尺有所短,寸有所长”。在我们周围,无论是上级、同事,还是下属、朋友,都有可以欣赏的亮点,都有可以学习的地方。所谓“三人行,必有我师焉”,说的就是这个道理。
故而,一个真正的智者,不会去自夸——他不会以压低别人来抬高自己,只会去欣赏别人——以抬高别人,庄严别人来抬高自己,庄严自己。
一个人懂得欣赏别人,在把慰藉和力量给了他人的同时,也把激励和鞭策给了自己。因为在欣赏他人的过程中,自己往往也能以人为镜,看出不足,找出差距,从而不断提高素质能力和修养水平。相反,一个人喜欢自夸的人,在压低别人,抬高自己的同时,也显示出了自己的浅薄和无知。禅客大言不惭地蔑视他人,已是浅薄,而仰山禅师在灵祐禅师面前夸耀自己,同样也是浅薄。苏东坡的自夸就更不用提了,也是浅薄。
佛法有我,即是佛性。——《大般涅槃经》
我爱者,谓我贪,于所执我,深生耽著。——《成唯识论》
我慢者,谓倨傲,恃所执我,令心高举。——《成唯识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