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每个人都有独特的气质、魅力,都有独一无二的价值,所以,不要哀叹命运不济,也不要怀疑自己的能力,只要坚信自己是一块无价的宝石,那么你就是无价的宝石,也只有自己看重自己,活出一个真实的自我,才能散发出藏在你衣服内的“宝石”的光芒,光芒万丈,魅力四射!
一个孤儿,生活无依无靠,既无田可种,也没钱经商,他十分迷惘和彷徨,四处流浪。一天,他去拜见一位高僧,向他求教:“我既无一技之长,又身无分文,我该如何生活啊?”
高僧说:“你为什么不去做些别的事情呢?”
孤儿无奈地说:“我能做什么呢,我什么都做不了啊!”
高僧便把他带到一处杂草丛生的乱石旁,指着一块石头说:“明天早晨,你把它拿到集市去卖。但要记住,无论有人出多少钱要买这块石头,你都不要卖。”
孤儿满腹狐疑,心想:“这块石头虽然不错,但怎么会有人肯花钱买呢?”但是,他还是抱着石头来到集市,在一个不起跟的地方蹲下来叫卖石头。
可是,那毕竟是一块石头啊,根本没有人把它放在眼里。第一天过去了,第二天又过去了,依然无人问津;直到第三天,才有人来询问;第四天,真的有人要买这块石头了;第五天,那块石头已经能卖到一个很好的价钱了。
孤儿回到寺庙里,兴奋地向高僧报告:“想不到一块石头值那么多钱!”
高僧笑笑说:“明天你再把石头拿到黄金市场去,记住,不论别人出多少钱都不能卖!”
孤儿把石头拿到黄金市场去,一天、两天过去了,第三天,又有人围过来问;几天以后,问价的人越来越多,价格也已被抬得高出了黄金的价格,而孤儿依然不卖。但是越是这样,人们的好奇心就越大,石头的价格被抬得就越高。
孤儿又去找高僧,高僧说:“你再把石头拿到珠宝市场去卖……”
拿到珠宝市场上再次出现了同样的情况,到了最后,石头的价格已被炒得比珠宝的价格还要高了。更由于孤儿无论如何都不卖,更是被传扬为“稀世珍宝”。
对此,孤儿大惑不解,去请教高僧。
高僧说:“世上人与物皆如此,如果你认定自己是块陋石,那么你可能永远只是一块陋石,如果你坚信自己是一块无价的宝石,那么你就是无价的宝石。”
人就像这石头一样,虽然在他人看起来不起眼,但只要坚信自己是一块珍宝,就一定能够成为“稀世珍宝”。
我们每个人都有独特的气质、魅力,都有独一无二的价值,所以,不要哀叹命运不济,也不要怀疑自己的能力,只要坚信自己是一块无价的宝石,那么你就是无价的宝石,也只有自己看重自己,活出一个真实的自我,才能散发出藏在你衣服内的“宝石”的光芒,光芒万丈,魅力四射!
每个人的命运是由自己掌握的,只要自己看重自己,热爱自己,就会提升自己的价值,生命就有意义。但自抬身价也不能随意而为,一定要坚持以下原则:
例如,适度。
所谓适度是指不要抬得过高,以至超过你的能力许多。一位小职员,明明当前一个月2000元的薪水,他却说他一个月拿5000元,这已是主管级的待遇。而考察他的专长、年龄和能力,别人会发现这人根本就是吹嘘。
例如,有所参照。
低于行情有低价倾销的味道,别人会把你当廉价品看,不会珍惜。如果你能力也够,可把身价抬得比行情高一点。但如果高出行情太多,除非你是个天才,而且也有成绩做后盾,否则人家会当你是“疯子”。
例如,选择适当的时机。
如果你有事没事都在谈你的身价,就会变成吹嘘,反而没有人相信了。
那么,什么是适当的时机呢?例如有人问你的时候;大家讨论你的时候;有人准备买你这份人力资本的时候……此时,不管你从事的是哪一种行业,担任的是什么职务,此时便不必谦虚客气,适度地自抬身价,就算被人取笑,也好过自贬身价。
迷则人随于法,法法万差而人不同;悟则法随于人,人人一致而融万境。——唐僧宗密《华严心要法门》
迷时境摄心,悟时心摄境。——延寿智觉禅师《宗镜录》
迷之则生死始,悟之则轮回息。——唐代裴休《大方广圆觉修多罗了义经略疏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