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前,有一个富有的长者,他只有一个独生儿子。这位长者笃信佛教,儿子长到十几岁时,长者便把儿子送去出家。
长者想为儿子选一位德行高超的师父。他听说有一个比丘深悉佛法,持戒极深,便带着儿子去找这个比丘,请求他大发慈悲,度脱这孩子。
比丘用道眼观看,见这孩子诚实聪慧,如果出家,能够持戒,便收他为沙弥,亲自给他剃度,讲授佛法和戒律。
在这个城中,有一位居士,他供养老比丘和小沙弥,每天派人按时给他们送饭。有一天,居士的好友请他去赴宴。居士便问家里的人说:“我今天要出门,你们谁能留下来看家呢?”
居士的独生女儿说:“请父母带仆人们去赴宴会吧,我可以留下来看家。”
父亲听了女儿的话,高兴地说:“你留下来看家,我很放心。”然后,他又嘱咐了女儿几句,便领着全家人赴宴会了。
父母走后,女儿便关门闭户,独自守在家里。这天,居士因走得匆忙,竟忘了告诉女儿给比丘和小沙弥送饭的事。眼看天快要黑了,老比丘见还没人来送饭,心想:恐怕是居士家人多事杂,把送饭的事忘了。于是,比丘唤来小沙弥,让他去居士家取食物。临走前,比丘嘱咐小沙弥要威仪自重,严守佛家戒律。
居士的女儿自父母走后,便独自一人守在房中。她是一个刚满十六岁的女孩,容貌又十分漂亮。情窦初开的少女,最是耐不住寂寞,没过多一会儿,女孩子便感到孤寂难耐了,可她又不敢扔下家自己跑出去,于是十分希望有个人能来陪陪她。
女孩正在一个人遐想之际,突然,外面传来“笃笃”的敲门声。
“谁呀?”女孩怯生生地问。
“我是小沙弥,师父让我来取施主布施的食物。”
女孩打开门,只见门外站着一个五官端正,眉清目秀的小沙弥。女孩喜出望外,立刻春心萌动,便做出种种媚态想博小沙弥的倾心。
小沙弥见来开门的是一位衣着华丽,容貌漂亮的少女,就腼腆地低下了头。没想到那少女却大方地请他进去,还半痴半呆地说些挑逗的话。小沙弥看她这样,心想:她是有疯癫病,还是故意要来破坏我的戒行?小沙弥想起师父平日的教诲,便在心中暗暗告诫自己,一定要端正威仪,严守戒律。
少女见无论自己怎么挑逗,小沙弥都是目不斜视,丝毫不动凡心。她对他更加佩服和爱慕。少女说道:“我有心里话要向你说。我们家富甲天下,有数不尽的奇珍异宝,享不完的富贵荣华。我父母只有我一个独生女儿,如果你愿意……”说到这,少女抬起含情脉脉的眼睛,观察小沙弥的反应。
谁知,小沙弥这时仍是冷若冰霜,毫无表情。他想起曾经听师父说过,有个比丘到一个女子家里,在这个淫女的逼迫下,宁肯投火自焚,也不破坏戒律。还有许多比丘,被强盗劫持后,用绳搁绑在野外,由于他们守戒,便宁可忍受风吹、日晒、虫咬,也不弄断绳逃脱。只有佛的弟子才能够持戒,我虽然出家不久,但如来世尊也是我的师父,我应该效法先师,用生命来维护佛家的戒律。
小沙弥想到这里,内心万念俱静。他对少女说:“你先去把大门关上,我必须入净室向佛祖忏悔,然后你再来和我相会。”说完,小沙弥走进房中。少女以为小沙弥动了凡心,高兴异常,忙跑去关好大门,静候小沙弥出来。
小沙弥进屋后把房门关好,他找来一把剃刀,然后合掌跪下,面向拘尸那城——佛涅槃的地方,发下誓愿说:“我今天不舍弃佛法,不舍弃戒律,只舍弃我的身躯,愿求往生净土,最终圆满成佛道。”说完,刎颈自杀。
少女在门外按捺不住内心的喜悦,可是左等右等也不见小沙弥出来。她心中奇怪,便从窗户往屋里看。这一看,只吓得她目瞪口呆,小沙弥已经刎颈自尽,鲜血流得遍地都是。少女顿时淫念全消,惭愧懊恼得无地自容,她悲呼一声,昏倒在地。
居士回来后,看到女儿披头散发昏倒在地,急忙唤醒女儿,问她出了什么事。女儿羞愧难当,对父亲说出实情。居士推门进屋一看,只见小沙弥遍身血迹,色泽鲜红。居士赞叹道:“这个小沙弥能够为了守持佛戒而舍弃性命, 实在可敬。”
当时那个国家的法律规定,如果有沙门死在世俗人家应当罚款。居士看女儿已经醒悟,便没有太责备她,只对她说道:“你也不必惊慌忧伤,既然国家有法律规定,我们拿一千金钱去赎罪吧。”
居士取出一千金钱,放在铜盘上,用车载着送进宫中。他对国王说:“我是来送罚金的,请陛下收验。”国王吃了一惊,问道:“在我的国家中,你是最笃信佛教,言行一致的人,你有什么罪过要缴纳罚金呢?”居士便把家中发生的事告诉了国王。
国王听后,深感惊异。他对居士说:“沙弥守戒,自己舍身,你没有罪。金钱你先运回去吧。我想到你家亲自看看那个沙弥。”
国王来到居士家,向沙弥的遗体行过礼,又用各种珠宝装饰了一辆高车,载着沙弥的遗体,来到一片广阔的地方。国王让那个少女打扮得漂漂亮亮的,站在高处最显眼的地方,让人们都能看到。
国王对众人说:“这个少女长得这样美丽动人,凡人看了她,谁能不动心?可是,这个沙弥出家不久,还是凡夫身,他竟能为了严守戒律而舍弃生命,真是世间少有。”
众人耳闻目睹了这件事,个个深深赞叹,敬重沙弥笃心持戒的精神。
——据《贤愚因缘经》卷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