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辑 智者——聪明儿媳妇①

作者:出处:
分享到:

 
    听佛讲述过这样一个故事:佛住在舍卫国孤独园的时候,波斯匿王手下有一个叫做梨耆弥的大臣。他家很富足,有七个儿子,六个已经成婚,只剩下老小尚未娶妻。梨耆弥与自己的一位婆罗门好友商量:“我现在为小儿子找媳妇,不知道哪里有好女子。你以前去过很多地方,麻烦你帮助我找一找,找到如意的可以代我儿子向她求婚。”

    婆罗门爽快地答应下来,并马上开始到处寻找。他来到特义尸利国,看见有五百位少女在一起玩。这引起婆罗门的高度注意,他紧紧跟着这群少女,观察她们的一举一动。她们来到河边,少女们脱掉鞋子,撩起裙子过河。只有一位少女反常,她不脱鞋子也不撩裙子。上岸后,众少女纷纷爬树摘花,只有不脱鞋子的少女不爬树,她只是向从树上爬下来的人索要鲜花,所以她手中的花并不比其他人少。

    婆罗门很好奇,就问这位少女:“你过河时为什么不脱鞋?”

    少女回答:“穿鞋过河可以保护脚,免得脚受伤。”

    婆罗门问:“那么过河时又为什么不撩起裙子?”

    少女回答:“撩起裙子就暴露了隐私,腿如果不好看,就被人看见了。”

    婆罗门接着问:“你又为什么不爬树呢?”

    少女回答:“爬树很危险,所以我不爬。”

    原来少女是波斯匿王弟弟昙摩诃羡的女儿,昙摩诃羡犯了罪之后逃到这个国家,在这里安了家,生了这个女儿,取名毗舍离。

    婆罗门对少女产生好奇心,就问:“你父母在家吗?”

    少女回答:“在家。”

    婆罗门提出要见她父母,毗舍离就带婆罗门回了家。婆罗门见到少女的父亲昙摩诃羡之后开门见山地问:“您的女儿订婚了吗?”

    昙摩诃羡回答:“还没有。”

    婆罗门问昙摩诃羡:“舍卫国有一位叫梨耆弥的大臣,您认识吗?”

    昙摩诃羡回答:“以前认识。”

    婆罗门说:“梨耆弥的小儿子长得很端正,人又聪明,要娶您的女儿为妻子,您会同意吗?”

    昙摩诃羡回答:“他们是大户人家,他们若同意,我没有意见。”

    就这样两人把这件事情定了下来。此时正好有人要去舍卫国,婆罗门便写了一封书信,托他捎给梨耆弥。

    梨耆弥很高兴,准备下聘礼,梨耆弥带领一行人前往特义尸利国迎亲。昙摩诃羡亲自迎接迎亲的一行人,办了体面的婚礼。梨耆弥等一行人回国前,毗舍离的母亲嘱咐自己的女儿说:“吃好,穿好,天天照镜子,莫要问为什么。”

    女儿跪地答应照母亲的嘱咐办,只是梨耆弥有些不高兴与不理解,但也没有表示出来。

    梨耆弥带领迎亲的一行人往回走,天色将晚,来到一个客店,这个客店四面都有凉台,很凉快,大家都想在这里住下。只有儿媳妇毗舍离不肯,她说:“此地不可久留,赶快去找其他客店。”

    公公听了儿媳妇的话,赶紧出来。一些随从舍不得这个好地方,还呆在客店里面。就在此时,客店轰的一声房倒屋塌,压死了许多人。梨耆弥想:“我能侥幸脱险,全靠儿媳妇呀。”从此更是对儿媳妇另眼相看。

    大家继续赶路,来到一条河边,这里景色优美,又有水和草,大家都想在此休息。但儿媳妇毗舍离却劝大家赶快去高的地方休息,大家听她的话移到山顶上。不一会儿,下起倾盆大雨,河水迅速上涨,淹没了草地。这时梨耆弥更加敬重儿媳妇了。

    梨耆弥终于回到舍卫国,百姓纷纷前来祝贺,梨耆弥设宴招待大家,持续了一整天。宴会散后,梨耆弥把所有的儿媳妇召集到一起,对她们说:“我老了,不能继续管理仓库了,你们看,仓库钥匙交给你们中的谁好呢?”

    六个儿媳妇面面相觑,都不敢应承,只有小儿媳妇自告奋勇,说自己愿意管钥匙。于是,梨耆弥把仓库钥匙交给了小儿媳妇毗舍离。

    毗舍离管家之后,晚睡早起,勤勤恳恳,先人后己,把这个家管得停停当当。

    公公见毗舍离诚实而又贤惠,想起她妈妈临行前嘱咐她的话,于是问她:“你母亲让你穿好衣服,吃好饭,天天照镜子,是怎么回事?”

    毗舍离跪地回答:“母亲让我穿好衣服,不是让我穿绫罗绸缎,而是要我衣装整洁;让我吃好饭,不是让我吃山珍海味,而是让我粗细都吃,不挑食;让我照镜子,是让我把房间打扫得像镜子那么干净。”

    公公听她这样说,更信任她了。

    那时有一群大雁,在海岛上吃一种粳稻米②,大雁衔稻粒在王宫上空飞,一些稻粒落在地上,有人把稻粒收拾起来送给国王,国王把稻粒分送大臣们,让他们种。梨耆弥也分得几粒,叫人种到了地里。秋天的时候收获了很多,而其他大臣种的都没有收获。

    此时波斯匿王的夫人患了重病,叫来医生为她医治。医生对国王说:“治这个病需要海岛上生长的一种粳米。”

    波斯匿王突然想起大雁衔稻米的事情,于是他问大臣:“上次让你们种的稻子,现在收获了吗?”

    大臣们找种种借口说明没有收获的原因,梨耆弥悄悄回家问家人:“国王赏赐的稻子不是收获了吗?放在哪里了?”

    儿媳妇毗舍离说:“我去拿。”然后拿交给梨耆弥。

    梨耆弥把稻米拿到国王那里,王后吃完就痊愈了。国王大喜,奖赏了梨耆弥。

    那时,特义尸利国与舍卫国之间有矛盾,经常闹纠纷。特义尸利国国王想戏耍一下舍卫国,看他们国家有没有聪明人,就派一位使者带着两匹雌马来至舍卫国,说这两匹雌马一匹是母马,一匹是马驹,让国王分辨。舍卫国从国王到大臣没有一人能分辨,因为从外表看这两匹马一模一样。梨耆弥赶紧回家问儿媳妇毗舍离。毗舍离说:“这好办,拿来上好的草料,谦让不吃的是母马,大口吃草的是马驹。”

    梨耆弥赶紧回到王宫,向对方讲出了这个办法。果然一下子就分辨出来了。波斯匿王很高兴,又一次奖赏了梨耆弥。

    特义尸利国的使者回国讲述了失败的情形,国王不死心,又派使者几次三番来难为舍卫国的国王,都让毗舍离轻松化解。国王表扬梨耆弥,梨耆弥说:“其实都是我儿媳妇的功劳。”

    国王听了非常敬重毗舍离,对待她像亲妹妹一样。有道是:

    貌美为众爱,贤惠受人敬。

    宿植德本故,是女福慧俱。

    [点评]

    这篇寓言热情讴歌了妇女的贤淑与智慧,巧妙地把毗舍离的才与德结合在一起,突出了她的可敬与可爱。作为伯乐,婆罗门发现毗舍离的过程也是很有意思的。他通过对日常生活场面的仔细观察,发现毗舍离与众不同之处,断定她是非常聪明的女孩子。事实证明,这个婆罗门也是很有智慧的人。在印度寓言中,婆罗门往往扮演蠢人的角色,这篇一反常态,让婆罗门充当智者,也颇有新意。

    ①  出自《贤愚经》。

    ②  粳稻米:稻米的一个品种,分有黏性与无黏性两种。

<<上一记录              下一记录>>
您是第 位访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