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州雪窦重显禅师,依随普安院仁铣上人出家。受具足戒之后,在堂上听讲时引述经书,探究佛理,穷尽玄奥。发问锋利广博,随机辩答没有对手。他到南方游历,首先造访智门禅师,就提问道:“不起一个念头,为什么说有过错?”智门召他走近面前,重显刚上前,智门用拂尘劈面就打。重显打算开口,智门又打,重显豁然开悟。他出主翠峰寺,后来又到雪窦寺。
开堂的那一天,在法座前看着众人道:“如果以本分相见,不必高坐法座。”
他用手画了一画道:“各人随着山僧的手势看,无量众佛的国土一下子出现在眼前。每人仔细观看,或许不知道边际,不免拖泥带水。”就坐上法座。有个僧人正要出来,重显禅师止住他道:“如来正法眼藏(也称为清净法眼,指释迦牟尼所传的涅槃妙心,也就是禅宗的以心传心的心。也可以指禅宗的教义,此处兼有这两重含义。——译者),确实在今天。放出来就会瓦砾生光,把守住就使真金失色。权柄在手,要杀要活临时决定。如果是有作为的人,一起互相成为证悟的依靠。”一个僧人出来问道:“远离翠峰祖席,已到雪窦道场,不知是一是二?”禅师道:“马无千里之能,休要去追风。”僧道:“如此则云烟消散,家家明月。”禅师道:“龙头蛇尾的汉子。”僧问:“德山临济用棒打大喝已经彰显,和尚如何接引学人?”禅师道:“放过一着。”僧人打算开口,禅师便呼喝。僧问道:“不知只是如此,还是另有别的方法在?”师曰:“射虎不是真虎,白白耗费箭镞。”
一天,重显禅师才上堂,就有僧人问道:“如何是维摩一默(维摩又称维摩诘,佛经中说他是过去的金粟如来。佛经载,维摩诘示疾毗耶离城,众菩萨去探望他,他请众菩萨谈谈什么是不二法门。三十一位菩萨列举了许多对立的概念:生与死、垢与净、罪与福、善与不善、为与无为、明与无明等等。众菩萨认为,消灭了这些对立面,不生不灭,不垢不净,即可入不二法门。文殊师利认为,于一切法无言无说无示无识,离诸问答,是为入不二法门。文殊菩萨以此问维摩诘,维摩诘默然无语。文殊赞其文字语言皆无,认为这才是真正的不二法门。——译者)?”禅师答道:“寒山访拾得(寒山、拾得,都是唐代高僧。——译者)。”僧问:“这样就进了不二之门(不二法门是佛法微妙的象征。不二也称无二、离两边,指的是超越各种区别;法门是入道的门径。不二法门就是绝思议、无分别的一实之理,高于其他种种法门。——译者)。”禅师嘘了一嘘,说道:“维摩大士去何从,千古令人望莫穷。不二法门休更问,夜来明月上孤峰。”僧问:“如何是诸佛本源?”禅师道:“千峰寒色。”僧问:“没有真的上孤峰,还有没有?”禅师道:“雨滴岩花。”
重显禅师一天游山,遍览四周,对侍者道:“何日再来这里?”侍者哀求遗偈,禅师道:“平生只是担心话说多了。”次日,拿出杖屦衣盂分给徒众,说道:“七月七日再相见。”到期盥洗沐浴,整顿衣冠,面朝北方圆寂。在寺院的西边凹地建塔,安葬真身,赐号明觉大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