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华中、华南抗日根据地“三三制”政权的建立
华中抗日民主根据地 根据中共中央的指示精神,华中各抗日根据地在中原局(后为华中局)的领导下,尤其在刘少奇、陈毅的直接指导下,逐步在苏中、苏北、淮南、淮北、苏南、鄂豫边、浙东等根据地建立了“三三制”政权。
苏中抗日根据地 1940年11月15日,苏北临时参议会(苏中根据地开始时称苏北根据地)在海安召开,江都、高邮等14个县的388名代表出席会议。会议通过施政纲领,选举苏北名绅韩国钧为苏北临时参政会名誉议长,黄逸峰为议长,朱克靖、朱履先为副议长,并将早先成立的通(南通)如(皋)靖(江)泰(州)临时行政委员会改为苏北临时行政委员会,选举管文蔚为主任。会后,苏中根据地按照“三三制”原则,在1941年、1942年对县以上政权进行改造和改选,半数以上的县及30个左右的区成立了参议会。
鄂豫边抗日根据地 1940年3月,豫鄂边区宪政促进总会成立,陶铸任主席。这是过渡时期的边区政权领导机关,负责指导基层政权建设。至9月,豫鄂边区军政联合办事处成立,许子威任主任,共建立12个县级政权。1941年4月,成立鄂豫边行政公署,许子威任主任。1944年6月设立鄂豫皖临时参议会,郑位三为议长,陈少敏、涂云庵为副议长。1944年10月,豫鄂边区改为鄂豫皖湘赣边区,行署主任许子威,副主任杨经曲。抗战胜利时,鄂豫边抗日根据地辖39个县级政权,面积约9万多平方公里,人口1000余万。
苏北抗日根据地 1940年10月10日,八路军黄克诚部自鲁南南下盐城,新四军陈毅部北上进抵东台,两军在白驹镇胜利会师,使鲁南和苏北的抗日根据地连成一片。随后,按照“三三制”原则,召开各县参议会,选举议长。1941年1月1日,盐城县参议会成立,宋泽夫为参议长;2月16日,阜宁县召开第一届参议会,选举计雨亭为参议长。9月1日,盐阜区行政公署成立(1942年改称苏北行政公署),行署主任曹荻秋;1O月召开首届临时参议员大会,选举黄克诚为参议长。1942年5月,淮海区第二届参议会召开,选举金明为参议长,选举李一氓为行政委员会主任。
淮南抗日根据地 淮南抗日根据地由原皖东抗日根据地发展而来,以津浦路为界,分路西和路东地区。1941年1月中旬,津浦路东召开第一届临时参议会,到会参议员131人,其中士绅50名。会议选举邓子恢、方毅为津浦路东各县联防办事处主任、副主任,选举邓子恢和党外人士朱雨江、赵坚分任参议长和副参议长。翌年2月,津浦路东各县联防办事处改为淮南苏皖边区行政公署,方毅任主任,汪道涵任副主任。同年9月18日,津浦路西召开第一届临时参议会,选举魏文伯为参议长,党外人士梅子明、刘子谷为副参议长,推举童汉章为津浦路西各县联防办事处主任,魏文伯为副主任。
苏南抗日根据地 皖南事变后,谭震林、吴仲超等着手组织江南行政委员会,于1941年4月正式成立,何克希任主任。1943年3月,中共苏皖区党委在溧水县召开苏南各县县长联席会议,选举成立了苏南行政公署,江渭清、邓振询分任正副主任。在此前后,各县、区贯彻“三三制”原则,分别成立了县、区参政会、参议会等。
淮北抗日根据地 1941年10月,淮北苏皖边区行政公署成立,宣布施政纲领,实行抗日民主政权中的“三三制”原则,选举刘瑞龙任行政公署主任。据1943年12月统计,边区行政公署下属14个县,90个区,700多个乡。其中有8个县进行县选,成立了各县参议会和行政委员会。其中7个县参议会共计议员458名。至抗日战争胜利时,根据地辖3个专员公署和28个县级政权,面积4万余平方公里,人口600余万。
浙东抗日根据地 由于抗日战争频繁变化的形势,浙东根据地建立较晚,直到1945年1月召开了浙东敌后各界临时人民代表会议,并根据“三三制”原则,选举产生了浙东行政委员会,以连柏生、吴山民、何克希、郭静唐等为委员。产生了浙东参议会,谭启龙为议长,郭静唐、何燮侯为副议长。会后成立了浙东行政公署,以连柏生为主任,吴山民为副主任(后又增补王仲良为副主任)。为了健全各级政权机构,浙东行政公署对各县、区的行政组织机构进行了充实和调整,还分别任命了14个县的县长(或办事处主任)。
据统计,到1944年春,华中抗日民主根据地有7个行政公署,1个浙东军政民联合办事处,20个以上的专员公署,147个县政府。
华南抗日民主根据地 华南地区东江和琼崖根据地建立抗日民主政权较晚。1944年9月,成立了广(州)九(龙)路西专员公署,谭天度为专员。在海南岛区,1941年成立了琼崖东北区抗日民主政府,冯白驹任主席。到1944年春,琼崖根据地的琼山、文昌、安定、乐会、万宁、琼东、临高、澄迈等8个县建立了县、区、乡的民主政府,将琼崖东北区抗日民主政府改为抗日民主公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