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拥政爱民和拥军优属
拥军优属和拥政爱民运动,也称“双拥”运动,是延安时期中共加强军队建设的重要措施。中共中央和中央红军到达陕北后,对密切军政关系、军民关系尤为重视,毛泽东明确提出官兵一致、军民一致、瓦解敌军和宽待俘虏的政治工作三大原则,在军民一致的原则中强调指出:“这就是秋毫无犯的民众纪律,宣传、组织和武装民众,减轻民众的经济负担,打击危害军民的汉奸卖国贼,因此军民团结一致,到处得到人民的欢迎。”①
但是,由于财政与物资的困难,军队和地方存在的主观主义、宗派主义和本位主义倾向开始显露,造成了军政军民关系的一些不融洽和不协调的现象。“在部队中,存在着与生长着忽视拥政爱民的观念,忘记了过去红军的优良传统,把军队与政府、人民有时对立起来。某些人员存在着军阀主义的残余思想,把军队看成为高于政府和人民,丧失了革命军队的品质,于是违犯政府法令,自高自大,不尊重政府,侵犯群众利益,违犯群众纪律等行为,时有发生。”②而“在一部分人民和政府人员中间,存在着与滋长着忽视拥军的观念,忘记了一切服从革命战争的原则,甚至把爱护人民利益与爱护军队对立起来”③。
毛泽东对延安和陕甘宁边区军政、军民关系上存在的问题早有察觉,并亲自出面做军队和地方领导人的工作。1940年,毛泽东在杨家岭召见边区留守兵团萧劲光、阎红彦、贺晋年、文年生、莫文骅等10多位领导同志,座谈军政军民关系问题,有人对地方政府和群众怨气很大,说老百姓越来越凶了,不给部队房子住,大冷的天让部队住在露天里,区政府也不管一管。有人为老百姓睡在炕上,而让部队睡在地上鸣不平。有人说老百姓动不动就要拉我们见毛泽东,等等。毛泽东听完大家的发言后,谆谆地告诫:“开天辟地以来,老百姓见军队像老鼠见猫就跑,只有兵欺民,哪有民告兵?现在老百姓敢批评军队,这是件大好事,这说明我们边区的民主深入到群众中去了。”在座者经过毛泽东循循善诱的开导和说服,都心悦诚服地说:“我们对部队教育太差了,证明我们的脑子里还有军阀主义思想残余存在。”④大家渐渐消除了怨气,提高了对加强军政军民团结重要性的认识,加深了对人民军队本质的理解。1940年8月13日,毛泽东为中央军委起草对野战政工会议的意见中指出:“应当与军队中破坏对居民纪律的行为,不爱护根据地,浪费人力物力,不尊重政府及地方党,以及一切脱离党的政策的行为,作严格的斗争。”⑤
为了进一步改善军政军民关系,加强军政军民团结,在中共中央、中央军委和毛泽东的领导与推动下,从1942年底开始,陕甘宁边区发动了拥政爱民和拥军优抗运动。1942年10月,中共中央西北局决定在1943年春节期间,由边区政府和留守兵团同时开展“拥军拥政运动月”。1943年1月15日,边区政府发布了《关于拥护军队的决定》,指出:“八路军不仅坚持了华北抗战,在全国抗战中起了支柱作用,而陕甘宁边区的保卫,人民民主、民生利益的保护,亦全赖有八路军之镇守。……八路军是值得政府和人民拥护的军队;拥护军队,是各级政府与全体人民应有的责任与义务。”⑥《决定》检查了过去在拥军工作中存在的严重缺点,要求各级政府必须积极改善和加强拥军工作。同日,边区政府主席林伯渠为《解放日报》写了题为《造成拥军热潮,增强拥军工作》的社论,要求“各级政府务于拥军运动月内对今后拥军工作的改进和转变,在思想和组织上打定新的基础”,强调指出“这是边区人民的一件大事,同时也是巩固边区的一个重要步骤”⑦。边区政府决定,从1月25日至2月25日为全边区“拥军运动月”,并规定今后每年春节前后要隆重地慰问驻军。此后,在《解放日报》上又公布了《陕甘宁边区拥军公约》。
与此同时,八路军留守兵团政治部亦于1943年1月25日发布了《关于拥护政府爱护人民的决定》和《拥政爱民运动月的指示》,指出边区政府“是边区人民和边区部队自己选举出来的政府。它的一切措施,均是为了人民、为了抗战利益的,所以,它是一个模范的民主政府。”“边区政府是革命的政府,边区人民是很好的人民,这样的政府与人民,我们军队应该拥护它、保卫它、爱护它。拥护政府、拥护人民,是我们革命军队的责任,是响应党的领导一元化的具体表现。”⑧同时,明确规定从2月5日至3月5日为全边区部队“拥政爱民运动月”。2月1日,陕甘宁晋绥联防军司令员贺龙为《解放日报》写了题为《开展拥政爱民运动》的文章,要求“各地驻扎部队本着整风精神,彻底检查与地方政民的关系,作出深刻、具体的自我批评,使军队与政府与人民的关系,经过这次拥政爱民运动之后,有一个新的转变,将过去一些不正确的态度,完全转变过来”⑨。同日,留守兵团在《解放日报》上公布了《拥政爱民公约》。这样,拥军优属和拥政爱民的政策基本形成,活动的基本方式也已确定。
从1943年春节前后开始,陕甘宁边区的党政组织同人民群众和军队分别以“运动月”的形式开展了热烈的拥军优属和拥政爱民运动。
边区各级政府领导人民普遍开展拥军优属运动,从分区到县、区、乡政府,都举行扩大的政务会议,邀请部队派人参加,认真开展自我批评,检讨过去对军队认识不够、爱护不够、尊重不够的错误,并提出今后改正的措施。在群众中举行各种座谈会、拥军大会、军民同乐晚会等,进行普遍深入的拥军教育,通过各种形式向群众详细介绍军队在保卫边区、参加生产、爱护人民方面的功绩和事实,启发群众爱护军队的自觉性和真挚感情。在拥军运动月中,每个乡政府和各机关学校,都募集了慰劳品,组织慰问团、秧歌队等,热烈慰劳驻军、抗属、医院、休养所和退伍军人等。边区政府还拨慰劳专款6万余元,由主席林伯渠等亲率慰问团慰劳延安附近的驻军和抗属。边区的其他地方,许多县长还逐户访问抗属,了解他们的生产和生活情况,解决他们的实际困难。其他各抗日根据地也都进行了类似的拥军运动。
边区各部队也开展了广泛的拥政爱民运动,普遍采用召开各种干部会议、党员和军人大会以及编写教材等形式,向广大指战员进行拥政爱民的教育。有的部队在拥政爱民大会上举行贯彻“十大公约”的宣誓活动;有的部队进行军民关系的调查研究,征询地方政府与人民群众对军队的意见,以便及时改进工作;广大干部、战士普遍进行了自我检讨与反省。在春节前后,部队在各地召开拥政爱民大会,举行军民联欢会、闹秧歌、演戏,给群众代写春联、送贺年片、年画,请驻地老乡和政府人员会餐,开座谈会,走访居民等。尤其是南泥湾的驻军,部队首长到农家拜年、送贺年片,请群众吃饭,并组织访问团、调查队到各村,虚心征求老乡们对驻军的意见。这种实际行动,深受群众的称赞,他们每到一地,群众都以盛餐美酒热情招待,军民之间充满了融洽和谐的气氛。留守兵团政治部直属队还分别给中共中央西北局、边区政府、延安市政府等赠送匾额,充分肯定地方党政在拥军工作中所作的成绩。同时,部队在年关前后还特别加强警戒,防范敌特的破坏,维护好社会治安,确保群众安全欢乐过好春节。
陕甘宁边区的“双拥”活动,是中国共产党“双拥”运动史上的开端。1943年5月8日,延安《解放日报》发表《拥军运动和拥政爱民运动的经验》的社论,充分肯定了陕甘宁边区军民开展拥政爱民运动、拥军运动的重大成绩和成功经验,号召敌后各抗日根据地加以学习和借鉴,以使这个运动日后成为一项经常性的工作,并能真正解决一些军政、军民关系中出现的问题。1943年10月1日,毛泽东在为中央政治局起草的《关于减租生产拥政爱民及宣传十大政策的指示》中明确指出:各根据地要仿照陕甘宁边区,“应准备于明年阴历正月普遍地、无例外地举行一次拥政爱民与拥军优抗的广大规模的群众运动”⑩。1943年12月10日,中共中央书记处发出《关于规定旧历正月为拥政爱民月和拥军月的指示》,指出:“明年军队的拥政爱民运动及民众的拥军运动,应规定于旧历正月举行,不应在阳历一月举行,以便利用群众过旧历新年的习惯。应规定明年旧历正月全月为拥政爱民月及拥军月,以便各地、各部在这一个月内选择一周或两周举行这个运动。”(11)1944年2月7日,中共中央发出《关于检查拥政爱民及拥军优抗工作的指示》,明确指出:各级党委及政治部仍须继续深入开展拥政爱民与拥军优抗工作,以期彻底改善军民关系与军队内部关系。(12)后来,毛泽东在为中共中央起草的《一九四五年的任务》和《一九四六年的工作方针》的指示中,都把拥政爱民和拥军优抗作为一项重要任务,号召各解放区、各部队都要普遍坚持开展拥政爱民和拥军优属运动。
1945年5月,总政治部在关于《发扬我军拥政爱民优良传统》的专题报告中,总结了拥政爱民活动的主要经验:(一)军队必须严要求,认真作自我批评。(二)要进行拥政爱民的思想教育,使每个军人懂得拥政爱民不单纯是纪律要求,而是革命军队的政治要求,是区别革命军队与其他军队的分界线。(三)事事关心人民,处处爱护人民。要站在为人民服务的立场上,完全彻底为人民,诚恳地从经济上帮助人民,文化上提高人民,政治上关心人民,军事上保护人民。(四)必须把经常性和突击性的工作结合起来。(13)从此,不仅军政军民关系越来越密切,而且“双拥”运动也成为中共领导的政府和人民军队的光荣传统延续下来。
①《毛泽东选集》第2卷,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第379页。
②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中央档案馆编:《建党以来重要文献选编(1921—1949)》第20册,中央文献出版社2011年版,第87页。
③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中央档案馆编:《建党以来重要文献选编(1921—1949)》第20册,中央文献出版社2011年版,第61—62页。
④李敏杰主编:《延安和陕甘宁边区的双拥运动》,甘肃人民出版社1992年版,第236页。
⑤《毛泽东文集》第2卷,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第294页。
⑥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中央档案馆编:《建党以来重要文献选编(1921—1949)》第20册,中央文献出版社2011年版,第61页。
⑦1943年1月5日延安《解放日报》。
⑧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中央档案馆编:《建党以来重要文献选编(1921—1949)》第20册,中央文献出版社2011年版,第86页。
⑨1943年2月1日延安《解放日报》。
⑩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中央档案馆编:《建党以来重要文献选编(1921—1949)》第20册,中央文献出版社2011年版,第584页。
(11)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中央档案馆编:《建党以来重要文献选编(1921—1949)》第20册,中央文献出版社2011年版,第672页。
(12)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中央档案馆编:《建党以来重要文献选编(1921—1949)》第21册,中央文献出版社2011年版,第44页。
(13)《中国人民解放军政治工作·群众工作》,解放军出版社2008年版,第359—360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