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记录] [下一记录]

二、新文字扫盲教育运动的迅速兴起

刘宪曾 刘端棻


    1936年下半年,新文字扫盲教育一面在试点,一面在中央一级机关、单位、学校中陆续开展起来。教育部、财政部、党校、团中央等单位,先后办起了夜校和识字班,组织干部、战士、“小鬼”、饲养员、炊事员和勤杂人员学习新文字。12月,团中央成立中央一级青年俱乐部,党中央对此极为关心。俱乐部成立后,动员和组织中央机关、单位的青年,学习文化与军事,并将“推行新文字,消灭文盲”列为学习的第一任务。这样,大大推动了中央一级机关单位积极开展新文字扫盲教育。
    为了开展扫盲教育,中央教育部编有新文字课本、新文字注音汉字课本,一些机关、学校还编有新文字读物。在此同时,国家银行西北分行发行的印有镰刀和斧头图形钞票的票面上就印注有新文字:“GUOGIA INXANG SIBEI FENXANG”(国家银行西北分行),还印有口号:“Yngxu xunggyn(拥护红军)Dadao Rhben diguozhuji!(打倒日本帝国主义)”。《红色中华》报还连续发表了用新文字写的通讯。这样,更扩大了新文字扫盲教育的影响。
    新文字扫盲教育,从中央机关、单位很快发展到一部分地区,主要是陕甘、陕北两个省区。
    陕甘省教育部于1936年11月创办了一个新文字教员训练班,分甲、乙两组。甲组学得快,成绩好,经过短时间学习即毕业,学员分配到各县的学校中做新文字教员;乙组学习时间长些,学员毕业后分配到区、乡做新文字教育工作。
    陕北省所属7个县,到1936年11月底,在已成立起来的21所小学(学生270名)中普遍教新文字。子长县第一区列宁小学学习成绩好,大部分学生基本上能用新文字写出短篇作文。全省先后办了10个新文字教员训练班,毕业学员146人,有力地推动了新文字扫盲教育迅速开展。
    这一年冬季来临,开展冬学运动,同时进行新文字扫盲教育,开始在农民中作新文字扫盲试点。冬学是以汉字冬学为主,在汉字里冬学里,要求有教新文字条件的冬学先教新文字,再用新文字注音教汉字。这一年冬天,经过三个多月的识字教育,不少成、青年冬学生基本上能认、拼、读新文字,有的还能写新文字,看新文字初级读物,利用新文字学汉字。
    1937年3月,中央教育部和团中央及时总结了一年来新文字扫盲教育工作,提出了《关于教学新文字的意见》,指出:(1)教学新文字的对象是文盲;(2)新文字的应用,在乡村的力量要比汉字为大;(3)汉字与新文字的关系,是用短时间学习新文字,后用新文字替汉字注音和解释汉字,开辟文盲自己学习汉字的道路;(4)新文字的教法,是把字母,拼音和课文联系,起来教。①这些意见,对进一步推行新文字具有很重要的指导作用。
    ①1937年3月19日《新中华报》。

陕甘宁边区教育史/刘宪曾 刘端棻主编.—西安:陕西人民出版社,199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