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 教学原则和方法灵活
延安“干部教育模式”有自身的办学理念和具体的教育内容,为了有效地贯彻实行之,从而创造并实施了灵活的教学原则和方法:
(一)因人施教
抗日战争时期,国难当头,大批的青年学生和有识之士奔赴延安,参加革命,因而边区各干部学校的教育对象特别复杂。从籍贯来说,学员除西藏、蒙古外,其他省、市的人都有,还有外国华侨;从年龄来说,14岁到47岁的全有;从文化程度来说,有小学、中学和大学生,也有研究生和留学生;从职业来说,有学、工、农、商、军、政和自由职业者等。他们在觉悟程度、斗争经验、工作能力、生活习惯和理想信念等方面存在着很大差别。因此,各学校对已参加革命的工农干部,教学内容偏重于识字、看书、作文,着重提高他们的科学文化知识程度,使他们能掌握一些经常用得上的基本工具;对高级干部则偏重于理论的提高和经验的总结;对刚进入边区参加革命的知识分子,则偏重于政治思想教育,以转变他们的思想意识,提高政治觉悟。在在职干部教育中,把在职干部按文化和理论水平进行分类编组,安排课程,进行学习。这样,通过多种形式的教育,采用因人施教的原则,使各种教育对象都学有所得,学有所用,最大限度地发挥每个人的积极性和创造性。这是中国共产党在发展时期一人顶几十人甚至几百人、以少胜多的基本经验。
(二)少而精
少而精则是根据抗日战争的特定条件且急需干部和学习时间较短来确定的。延安干部学校处在战争环境中,教学设备有限,教育经费少,所以在较短的时间内要使学员懂得一些马列主义的基本理论,掌握对敌斗争的武器,学到实际工作的基本知识和技能,必须在教学上坚持少而精的原则。在教学实践中,各学校对少而精的认识比较深刻,普遍根据少而精的原则进行教学活动,也积累了很好的经验。例如,抗大总校在1944年颁发的第八期标准教育参考材料中指出:少而精,包括课程安排与课程内容两个方面。少而精的标准,是为了达到具体的教育目的所迫切需要的知识。他们在贯彻少而精的原则时强调从实际出发,即根据教育目的、学员接受能力与实际需要来确定课程和课程内容。在讲授时,要求教员抓住问题的中心和实质,使学员能够深入理解,并能在实际工作中正确运用。
(三)教学相长
在抗日救国和建设新中国的共同目标下,延安干部教育中的师生关系是民主平等、互相尊重的。在学员看来,教职员都是青年学生的组织者和领导者,应该信任与尊敬;在教员看来,青年学生是中国命运的寄托者,是革命的先锋战士,是新中国的创造者,对他们多一份教育,就是为建设新中国多添一份力量。所以,师生在生活上打成一片,互相关心,教员有病,学员派代表慰问;学员病了,教员及时去照顾。在教学上发扬民主,教学相长,共同提高。教员刻苦学习,孜孜不倦,表现出“先当学生,后当先生”的精神。他们经常到学员中去,了解其思想、经验、情绪、要求等,有“的”放“矢”地进行教学。学员主要进行集体形式下的个人学习,有小组讨论会、读书会、座谈会等形式。小组讨论在集体学习中占重要地位,其做法一般是教师先提出问题,然后小组学员分工进行准备,写发言提纲,由学习干事或组长组织讨论。在讨论会上,可随意发言,可指名发言,或展开争论,最后适当加以总结。小组讨论会的好处是:集中全组学习的心得,在很短的时间内,可以使每个人对问题得到广泛的全面的了解;水平低的学员通过讨论可从中得到启发,提高学习兴趣;讨论还可以练习表达的能力,这对学员出去做干部工作是十分重要的;教员通过与学员一起参加讨论,也能从中学到许多东西。
(四)实行新的教学法
延安干部教育的教学方法有三个共同的特点:一是学与用的一致,即一面学一面做,从学的过程中去做,从做的过程当中去学;二是自学为主,讲授为辅;三是在教学上发扬民主精神,不同意见可以互相争论,互相批评。根据干部教育的特点,实行新的教学方法的具体做法是:
1.针对不同的教育对象,采用灵活多样的教学方式。每期开课之前,学校或训练班都要召开教学会议,对本期学员的基本情况进行一番详细的分析,总结出教学方法上必须注意与改进的要点。如果学员多数是党政高级干部,在教学中就着重采用自学研讨法;如果学员是工农干部,则采用启发式与传授法;对有中学乃至大学文化程度的学员,教学方式则是讨论式与讲演式并用。
2.课堂教学以学生为主。延安干部学校或训练班上课采取大课堂制,常常是几个队、数百人在一起听课。为了弥补这种教学形式的缺陷,各门课一般都有讲义或教科书,并编印了教学大纲,对课程内容、范围、研究方向作扼要的说明,以便学生把握、理解和复习。教学以学生为主,就是一切从便于学生听懂、理解、掌握、运用出发。
3.采用启发式和联系法。启发式是延安干部教育中授课的基本方式。启发的具体方法:一是从近讲到远;二是从具体讲到抽象;三是从分讲到合,从合讲到分;四是从事件的演变过程中,把握发展规律及其趋势;五是抓住中心,扼要地叙述问题。同时,在讲课中特别注意使用“联系法”。如原则与实际的联系,现在问题与过去和将来问题的联系,各科之间的联系,在校学到的理论与前方实践经验的联系,自己的思想与所学理论的联系等。这不仅培养和锻炼了学员的思维、想象及创造力,同时也使教学内容充实活泼。
4.开展课外辅导和课后实习。如何使学员在较短的学习时间里获得较多的知识?在听课的基础上进一步深化学习内容?延安干部学校采用的办法是加强课外辅导和课后实习。课外辅导与实习是课堂教学的延伸与发展,是学习过程中极其重要的一个步骤。辅导不只局限于教员对学生的辅导,有同班同学的辅导,也有高年级同学对低年级同学的辅导,有个别的辅导,也有集体的辅导。课后实习是深入到实际工作部门中去,具体承担某一项工作任务。
5.重视学习方法的改进。延安干部教育普遍重视发挥师生的积极性,不断总结和创造新的学习方法,以保证教学计划的完成,主要有这样一些经验:一是明确学习目的,树立学习信心;二是端正学习态度,反对好高骛远;三是掌握读书原则,讲究读书方法;四是专心听课,摘记要点;五是主动质疑,不耻下问;六是互相帮助,集体学习。其中,特别注重以下两种学习方法:一种是自学法。让学生在校学习期间掌握自学方法,养成自学习惯,是教学工作中一项重要的任务。边区各干部学校提倡自学,鼓励学生发挥主动精神;规定自习时间多于上课时间,个人自学时间多于集体学习时间。另一种是讨论法。各班还十分重视运用讨论的方法,发挥集体的智慧;学习中的许多疑难问题,在讨论中基本能得到解决。另外,学员还自办墙报和刊物,为大家讨论问题提供一个畅所欲言的阵地。以延安大学为例,这种以自学为主的教学过程大致为:首先,教师对学习内容做简要的说明,学员通过自学和研究提出问题;其次,教师根据学员提出的问题及学员的学习状况组织讨论,开展研究;最后,教师解答学员在讨论与研究中提出的疑点和难点,系统地总结学习内容。同时,实习也是一种重要的教学方法,分为有关边区状况的课程实习与专门实习两种。前者的目的在于对边区的实际情况有更好的了解,后者是为了在实践中运用所学的专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