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 边区准备自卫战争的动员
全面内战爆发后,尽管陕甘宁边区暂未遭到国民党反动派的大规模军事进攻,但其局部的战争却接连不断。当时蒋介石、胡宗南正在策划更大的军事阴谋。在如此严峻的战争形势下,边区军民保持高度警惕,抓紧时间,积极备战,随时以自卫战争对付国民党的一切军事进攻。
早在1946年5月2日,中共西北局便向各地发出紧急指示电,要求加紧做好自卫战争的准备工作。6月3日,又发出《关于紧急动员准备战争保卫边区的指示》,要求各地“立即在全体干部及全体军民中进行积极备战保卫边区的紧急动员,认清蒋介石消灭我党我军的阴谋,坚决克服党内和群众中存在的和平麻痹现象,必须把备战作为经常性的工作常抓不懈,使备战的思想动员与各项具体工作结合起来”等5条指示。8月28日,西北局书记习仲勋在《解放日报》发表题为《提高警惕保卫边区》的文章;9月19日至23日,边区政府两次向各分区、县市发出指示信,强调加强自卫力量,粉碎国民党反动派的进攻。
为了把边区工作重点逐步转向战备,1946年10月30日至11月5日,边区政府在延安召开了第二次政府委员会议。中心议题是讨论研究加强自卫战争的准备工作。林伯渠作《政府工作报告》指出:“现在形势有急剧的变化”,“我们陕甘宁边区同样被迫进入战时状态了”,“我们今后唯一中心任务,就是积极动员一切人力物力,准备粉碎蒋介石的进攻。”①他还就如何加强自卫战争准备提出了四项具体任务:加强和巩固自卫武装力量;加强和巩固物质力量;贯彻“耕者有其田”政策以及政府工作机构制度和工作作风转变等。会上,李鼎铭作了关于减租查租及土改问题的报告,闫揆要副司令员作了保卫边区的军事报告。从此,边区政府就真正把工作重点转向了准备自卫战争上,通过了相应的决议,在全边区范围开始了自卫战争的动员。
同年11月11日,中共中央召开了保卫边区,保卫延安干部动员大会,朱德、彭德怀、刘少奇等领导人讲了话。朱德号召全边区60万青壮年男女都紧急动员起来,参加自卫战争,人人学会埋地雷,投手榴弹,实行全民皆兵,武装保卫边区。彭德怀号召全边区军民必须准备一切力量,彻底粉碎蒋介石的进攻。刘少奇强调必须按战争时需要改变党的组织方式和生活方式,要严格服从命令,遵守纪律。杨尚昆在会上宣布了关于战备和从中央负责人起降低生活标准的具体办法。
接着,11月13日边区政府机关召开干部动员大会,习仲勋书记作动员报告,号召一切为了战争,党务的、行政的各种工作都要服从前线,服从战争,强调每一个共产党员都要站在自卫战争的最前线。林伯渠讲话要求全边区军民克服太平观念,迅速转入战时生活,实行节衣缩食。刘景范布置了各机关人力、物力动员计划及如何参加战时救护等工作。同日,《解放日报》发表《紧急动员起来保卫边区》的社论。14日,边区总动员委员会成立,随后发出了一系列有关战争动员工作的指示和命令。11月下旬边区开始疏散人口,主要是“公家人”及其家属,至1947年初再次疏散,先后共疏散老弱病残和妇女、儿童6684人;坚壁清野粮食,至年底延安共疏散3443万斤。在此期间,边区军民同入侵的国民党军队作战165次,毙俘1067人,俘虏1469人。②
1947年1月15日至23日,边区政府召开专员县长联席会议,主要讨论战争动员工作。会议确定1947年的四大任务是:彻底实行土改,发展生产,加强部队,深入战争动员。会议指出,为满足自卫战争的需要,粮食产量必须保持180万石,棉花产量提高到250万斤。
经过一系列的动员,全边区军民都行动起来了。部队加强练兵,作好战斗准备,时刻等待着打击来犯之敌;机关、学校、工厂、农村纷纷组织民兵、游击队、实行“劳武结合”;青壮年积极报名参军参战;农民抢收抢打,踊跃缴送公粮;工人加班加点,赶制武器;机关干部自动降低生活标准、节衣缩食;学校实施了战时教育方案等。
1947年2月,蒋介石与胡宗南布置了重点进攻延安和边区的作战计划,随后令其整编76师向陇东分区进犯,企图把我军主力引向西面,然后以整编第一军和第二十九军从宜川、洛川出动,大举进攻延安。为此,3月8日延安万余人举行了保卫边区、保卫延安动员大会,林伯渠、朱德、彭德怀、周恩来、邓颖超等相继讲话。《解放日报》发表《把卖国贼的血瓜斩断在延安门外》的社论,《边区群众报》发表《消灭胡宗南的时候到了》的社论。这样,全边区的军民都动员起来了,并积极投入了战前准备。
从全面内战开始后,边区党和政府及时向全体军民进行了深入地准备自卫战争动员,并采取了行之有效的战备措施,所以边区军民不仅在1946年7月到1947年2月间能多次击退国民党军在边区周围的进犯,并很快扭转了战局。
① 《陕甘宁边区政府文件选编》第10辑,档案出版社1991年6月出版,第278页。
② 《陕甘宁边区抗日民主根据地》(回忆录卷),中共党史资料出版社1990年出版,第159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