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记录] [下一记录]

抗战时期陕甘宁边区农业劳动力资源的整合/一

黄正林


    本文探讨的是抗日战争时期陕甘宁边区是如何整合农业劳动力资源的问题。关于这一问题,已出版的陕甘宁边区史研究的著作有所涉猎,但仅仅限于对边区劳动互助组织数字的罗列。在边区经济史研究中,对劳动力的不足和分布不平衡、1937—1940年劳动力重组的失败和1942年底西北局高干会议对边区劳动力重组的影响以及通过移民和吸收难民解决边区劳动力分布不均衡等问题,学术界尚无专文讨论。笔者在前人对边区经济史研究的基础上,利用中央档案馆、陕西省档案馆编的有关资料、抗战时期西北局研究室的调查资料以及延安《解放日报》刊登的相关资料,对抗战时期陕甘宁边区对劳动力资源的整合进行论述。
    一、边区农业劳动力存在的问题
    陕甘宁边区传统农业经济是以个体家庭为主的小农经济,一家一户就是一个生产单位,造成了农业劳动力的分散和分布的不均匀。主要表现为两种情况:一是在未经过土地革命的地区。一方面,这些地区自然条件较好,人口多,土地相对不足;一方面,没有经过土地革命,土地占有的不均衡,造成了农业劳动力剩余的问题,如绥德、米脂等县。①绥、米两县因土地不足和租不到土地的农民,为了谋生只得外出打工或举家迁移到地广人稀的地区。②
    二是经过土地革命的地区。一方面,这里的自然条件比较恶劣,人口稀少,有大量的可耕地;另一方面,经过了土地革命,农民有了自己的土地,显得农业劳动力不足,大多数农民雇不到长工。③这种情况在经过土地革命的陇东、延属、关中分区的部分县乡都存在着。造成这些地区农业劳动力不足的主要原因有两个:第一,由于大生产运动的开展,耕地面积增加的速度远远超过了人口增加的速度,即“由于农业生产的发展,农业劳动力增加的速度是远落在耕地面积的扩大之后,在这些地方,虽然有大量移来的新户,而劳动力仍然感觉不足。”④第二,人口流动过于频繁,即青壮年人口外流(主要是参军)和体力劳动向脑力劳动流动(主要是参加当地新政权的行政工作),而前者是主要原因。正如有学者所说:“第二次国内革命时期,许多青年参加了红军;抗日战争爆发后,作为抗日战争的出发点和总后方,边区曾经动员了3万青壮年参加了八路军,此外,还有许多人参加了地方工作与各种抗日组织及工矿企业,因此农业劳动力严重不足。”⑤
    抗日战争时期,陕甘宁边区是中共的政治中心,非生产人员大量增加,人口压力增大,粮食供需矛盾越来越突出,在劳动生产率和粮食亩产量都十分低的情况下,增加粮食总量最主要的途径是开垦荒地,增加耕地数量。如何把分散的、现有的农业劳动力资源组织起来进行生产,扩大耕地面积,增加粮食总量,是中共及边区领导人亟待解决的问题。主要解决办法是对边区农业劳动力资源进行整合。
    ①  柴树藩等人在绥德、米脂的部分乡村所做的调查就显示了这一问题的存在。见《绥德、米脂土地问题初步研究》(1942年),人民出版社1979年版,第12页。
    ②  柴树藩、于光远、彭平:《绥德、米脂土地问题初步研究》,第13页。
    ③  《边区劳动互助的发展》,《解放日报》1944年2月10日。
    ④  《边区劳动互助的发展》,《解放日报》1944年2月10日。
    ⑤  星光、张杨主编:《抗日战争时期陕甘守边区财政经济史稿》,西北大学出版社1988年,第46页。

陕甘宁边区乡村的经济与社会/黄正林著.—北京:人民出版社,200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