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图书

[上一记录][下一记录]

四 边区的经济发展水平

李智勇


  边区经济占统治地位的是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整个地区处于封闭落后状态,农业生产是经济主体。农业生产大部分沿用原始的技术和工具。毛驴和牛既是主要耕力,也是主要运力。耕作方法除少数地区较好外,大部分地区耕作粗放,尤其是山坡地带农民多用开荒丢荒的办法进行生产。“广种薄收”,“朝天一把籽,吃饭靠老天”,农业生产处于很低的水平。1936年有耕地843万亩。冬小麦平均亩产量,关中40公斤左右,延安、陇东35公斤左右,绥德、三边20公斤左右。谷子、糜子为耐旱作物,但产量不高,平均亩产在28公斤至50公斤之间。主要出境贸易物资为食盐、皮毛、药材。工业几乎为零,不但没有机械工业,连手工业也很薄弱,人民日常生活所需的工业品如锅、碟、碗等都靠外地输入。1935年10月中央红军到达陕北时,带去了一个有10台工作母机、40多名工人的修械所,这要算当时仅有的一点工业了。至抗战开始,加上被服厂、印刷厂等,也不过270多名职工。商业也很落后。抗战前税收几乎为零,财政供给主要依靠没收、征发与缴获战利品维持。“一半以上县份的人民不懂纺织;除粮食、羊毛外,其他一切日用所需,从棉布到针线,甚至吃饭用的碗均靠外来”①。“抗战前旧治23县中有不少的县,其财政收入不足本身每月仅360元的政费开支,尚需省方协助”②。以当时的“经济中心”延安为例,1936年年底,全县仅有工商业和服务业128户,从业456人;手工业年产值只有2万元左右(法币,下同),商业资金总额也不过13.6万元上下③。
  ① 南汉宸:《陕甘宁边区的财经工作》,《抗日战争时期陕甘宁边区财政经济史料摘编》第三编,陕甘宁边区财政经济史编写组、陕西省档案馆合编,陕西人民出版社1981年版,第4页。
  ② 陕甘宁边区政府:《整财问题》,见《陕甘宁边区政府成立五十周年论文选编》,第101页。
  ③ 延安市志编纂委员会编《延安市志》,陕西人民出版社1994年版,第146页。
  

陕甘宁边区政权形态与社会发展(1937 —1945)/李智勇著.—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1

您是第 位访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