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学良与20世纪中国
胡玉海
在世纪之初,当我们回首20世纪的历史时,发现在人民群众推动历史向前发展的过程中,也创造了伟人和英雄。伟人是历史某一阶段的导航者、引路人,英雄是历史发展过程中某一阶段的推动者、创造者。张学良属于后者,他是20世纪中国历史发展的推动者。
一、参加军阀战争,反对军阀战争
张学良出身于封建军阀家庭,承父荫20岁便出任巡阅使署卫队旅。22岁时便以“镇威军”东路军第二梯队司令的身份,参加第一次直奉战争。24岁时第二次直奉战争爆发,出任奉军第三军军长率军出征,是实际上的前线总指挥,25岁晋升为陆军中将。同年担任讨伐郭军的前线总指挥。26岁出任第三方面军军团长,进攻国民军。27岁率军南下,对抗北伐军。
从张学良从军的经历上看,他是一个军人,同时也是一个军阀。但这并不出自于他个人的意愿,他不愿从军,从军后也不愿当军阀,更反对军人干政,反对军阀战争。1924年,在北京大学欢迎大会上说:“良不过一军人,自己但知军事,他无所学。良不愿为军阀,军人所以成阀,固不仅问分内事,且干预分外诸政。”张学良作为奉系军阀首领张作霖的长子,奉系集团的主要将领,他虽有上述主张,却不能阻止奉系穷兵黩武,且还要冲杀在战争的第一线,这使他的思想常常处于极端矛盾之中。为阻止战争的继续,在对抗北伐期间,他适时把握时机向其父进言罢兵息争,甚至还曾设想通过“兵谏”的方式,迫使其父张作霖接受南京国民政府的和平统一条件。最后,张作霖终于接受张学良等将领的意见,下令奉军撤回东北。
二、实现东北易帜,促使全国统一
张作霖被炸身亡,张学良子继父位,为其实现国家统一愿望提供了机遇。受命于危难之际的张学良,控制东北全境,握有相当的经济、军事实力。同时他也面临严峻的内外形势:一是如何在政治上稳定东北大局和统一内部的问题,二是如何确定与南京国民政府的关系,三是将会如何处理与日本的关系问题。这三方面问题的核心是第二个问题,与南京国民政府的关系直接影响着东北内部的稳定和团结,也是处理与日本关系的基础。处理与南京国民政府的关系有三条道路可供张学良选择:其一,象南京国民政府要求的那样,实现无条件的投 降;其二,如日本关东军一向主张的那样,把东北变成一个自治地区;其三,如张宗昌等少数将领所鼓吹的那样,倚靠日本的帮助,继续与南方作战,保住东北原来的政治、军事地位。
张学良和平统一的主张是明确的,但不是无条件的投降。张学良于7月1日致电蒋介石等表示了他顺从民意谋求统一的愿望。经过多次商谈及各方面的准备,终于1928年12月29日实现东北易帜。在东北降下张作霖时代的五色旗,升起了国民政府的青天白日旗。东北易帜在中国近代史上具有重要意义,它宣告了中国自清末以来分裂割据之混乱局面的结束,使得长期分崩离析的中国实现了统一,尽管是表面的、形式上的统一。
张学良追求国家和平统一出自以下几方面原因:第一,从思想基础上看,张学良在青少年时,由于受封建爱国思想的熏陶和民主革命思想的影响,就立志奋发图强,努力救国。第二,从国内现实上看,停止内战、实现统一,是解除民众之苦的需要。第三,从国际局势上看,只有实现国家统一,才能实现民族独立。
三、收回中东路的努力,引发了中苏战争
1929年7月10日,东北交通委员会以中东铁路苏联职员有宣传赤化嫌疑为名,通知中东路苏联职员将所有电话、电报接收,交付中国处理。下午,特警管理处奉东北特别行政区长官公署命令,下令解散东铁职员联合会,并查封苏联在哈尔滨的国家营业机关,将苏联驻哈尔滨代理领事梅尼柯夫及中东路局长穆善诺夫、副局长艾斯蒙特等59名苏联中东路职员驱逐出境。东北地方当局所持理由是:第一,出于国家自卫权的发动。第二,出于履行中俄、奉俄两协定。7月18日,苏联照会中国政府,正式宣布对华绝交,同时决定将采取必要的军事行动。张学良于7月26日对美国记者鲍维尔发表谈话:“中东路事件,俄人在国际宣传赤化,所负责任甚大。中国加入非战条约,无所战意,万一开战,系俄之责任,中国方面不负破坏责任。”张学良只想到获胜,没想到出现相反的结局。
8月13日,苏出动兵舰两艘,陆战队300人,飞机两架,侵入我国东线松花江绥东县境,从此,中苏边界冲突不断发生。8月15日,张学良动员东北军6万人,派王树常为“防俄”第一军军长,任东路总指挥,胡毓坤为“防俄”第二军军长,任西路总指挥。
大规模军事冲突是从东线开始的,从8月13日苏军侵入绥东起,到10月24日海拉尔之战结束,前后共两个半月。其中有三江口之战(10月12日),同江之战(10月12—13日),富锦之战(10月30—31日),扎赉诺尔之战(11月17—19日),满洲里之战(11月7—20日),海拉尔之战(11月23—24日)。至此,由中东路引发的中苏战争,以东北军的惨败而告结束。东北当局抱定在“不割地、不赔款、不损国权”的条件下,忍痛签字。总结中东路事件有以下几点:
第一,张学良收回中东路之举,是一种爱国主义的狂热行动。既要肯定他的动机,也要批评他的盲目性。
第二,张学良是打着“防赤”旗号发动此举,而实际上他思想深处也确有防俄防共的想法。
第三,从主观上看,此举失败张学良有三个不明,一是对苏联情况不明,二是对自己内部包括军队实力的不明,三是对蒋介石的支持力度不明。
第四,军队现代化程度低于苏军,是战争失败的根本原因。
第五,东北军失败,其弱点完全暴露了。日本在两年后发动九·一八事变不能说与此无关。
第六,东北军失败,使张学良的自信也受到很大的影响。
四、调停中原大战,制止新军阀混战
东北易帜,促成全国形式上的统一。统一后,小规模的内战仍不断发生,大规模内战的因素仍然存在,国家统一受到严重威胁。张学良全力制止内战的发生和扩大,再次维护了国家的统一。
在中原大战爆发前的酝酿阶段,1931年3月1日,张学良发出“东电”,力劝蒋介石、阎锡山对内息争,举国对外。张在电文中说:“邦家多难,非息争不足以图存,建设方殷,非和衷不足以济事。”他指出:“武力有时必需,而不可煮豆相煎之剧。”他坚决主张:“注视线于国外,力泯内争。”张学良的苦心呼吁,并没能避免大战的发生。国民党新军阀蒋与阎、冯、桂之间规模最大的一次混战——中原大战还是爆发了。
1930年3月15日,国民党新军阀第二、三、四集团军将领鹿钟麟、商震、黄绍闳等57人发表通电,要求蒋介石下野,拥阎锡山为中华民国陆海空军总司令。冯玉祥、张学良、李宗仁为副司令。4月3日,蒋与反蒋联盟的中原大战在砀山开始,5月11日,大战在陇海线全面展开。
中原大战交战双方势均力敌,居局外中立的张学良和东北军大有举足轻重之势。因此,双方对张学良及东北军皆极尽拉拢之能事。在争取张学良中,蒋介石要比反蒋联盟诸君略高一筹。蒋介石采取一系列措施,诸如褒奖、祝寿、职位诱导、军费资助、阴谋分化、包围张学良等等,总之,是不惜代价争取张学良和东北军。尽管双方使尽各种招数,张学良一直保持局外中立的态度。
6月间,东北军在沈阳召开一次高层会议,讨论时局问题。会上有三种意见:一是主张保境安民,不与任何方面合作。二是主张与蒋合作。三是本人没有意见,愿听张学良决定。当时,张学良也举棋不定,一面劝双方息兵言和,一面坐以观变。
8月15日蒋军攻下济南,武装调停的时机成熟。g月10日,张学良在沈阳北陵别墅召开高层会议,会上张分析了国内及各派的情形,提出以援蒋维护中央统一的调停主张,会上没有反对意见。调停中原大战分三步进行:第一步发出通电,第二步东北军入关,第三步张学良就任南京政府的中华民国陆海空军副总司令。9月18日,张学良发表了武装调停中原大战的通电,20日,东北军两个军分别由于学忠、王树常率领由前所站出发入关。
张学良调停通电发表,东北军入关,反蒋联盟即时感到末日来临。9月20日扩大会议汪精卫等逃离北京,北平国民党中央政府宣告灭亡。11月1日汪等逃离太原,宣告扩大会议寿终正寝。11月4日,阎锡山发表通电,即日释权归田。至此,中原大战宣告结束。
中原大战是中国近代以来最大的一次内战,这次战争为时半年多,双方投入兵力多达百余万人,死伤将士约30万人。给国家财富、人民生命财产造成的损失,难以计数。这场恶战实现了国家的统一。张学良因此受到举国上下一致的赞颂,少帅这颗政治、军事新星在北国上空高高升起。1930年9月18日是张学良政治生涯中最辉煌的一个亮点,而一年后的9月18日又成了他政治生涯中的一个难以洗刷的污点。这给人们留下了许多值得思考的问题。
五、“九·一八”东北沦陷,边疆大吏难辞其咎
1931年9月18日夜10时20分,日本关东军自行炸毁了沈阳北郊柳条湖村附近南满铁道的—段路轨,做为武力进攻中国东北的借口。随即袭取了北大营,次日晨6时30分占领了沈阳城。此后不断增兵扩大侵略,从1931年9月18日到1932年2月15日,东北三省一区全部沦亡。
张学良作为中华民国陆海空军副司令、东北边防军司令长官,对于“九·一八”东北沦陷负有不可推卸的责任。关于张学良与“九·一八”事变,提出以下几点供大家参考:
第一,事变时双方兵力对比。日方驻东北陆军14760人,铁道守备队5400人,宪兵2561人,飞机52架、人员1110人,铁道界内警察1483人,领事馆所属警察1568人,全部军事人员为26882人。东北军驻辽宁有6万人,吉林8万人,黑龙江5万人,三省共有驻军19万人,这其中包括非战斗人员在内。敌我兵力比是1:6,有如此优势兵力的情形下,为什么会在4个多月的时间里就断送了东北大好河山?
第二,不抵抗政策是丢失东北的根本原因。事变前,日本要在东北动武的动向已十分明显,而东北军却未做任何准备。其原因是蒋介石多次下令对日采取妥协、退让和不抵抗政策。
第三,蒋介石为什么对日实行不抵抗政策。一是蒋自“四·一二”政变以来一直视共产党为主要敌人;二是以为日本只是对东北有某些权益要求,对日侵略目的估计不足;三是以为国联能够和有能力主持正义;四是认为西方列强对日独占中国不会袖手旁观。
第四,张学良为什么会执行不抵抗政策。上述蒋介石四点中的后三点张学良都存在,尤其是对日本发动侵略的形势、目的估计不足,判断错误。除此之外,张学良还有另外原因:一是思想上的“愚忠”观念;二是维护统一的思想;三是对东北军自身实力估计不足;四是身体不好也影响了他个人意志的形成。
第五,张学良执行不抵抗政策的时限。张学良在事变前执行不抵抗政策是坚定的,事变即18日后张对不抵抗政策便开始动摇,转而主张抵抗。张学良此时的抵抗是在暗中进行的,表面上仍坚持依靠国联主持正义。由不抵抗转为暗中抵抗,再到公开的坚决抵抗,虽然为时已晚,但对发动全民族抗日运动和最终战胜日本帝国主义,具有重要作用。
六、兵谏西安,扭转大局
西安事变是中国近现代史上的重大事件,它改变了民族矛盾上升为主要矛盾后还在打内战的局面,是实现全民族共同抗战的转折点。张学良是西安事变的组织者、领导者,他兵谏西安,再次扭转中国历史的走向,成为民族英雄,千古功臣。关于张学良与西安事变的关系问题提出以下几点供大家学习参考:
第一,张联合杨虎城发动西安事变的目的,从某种意义上说西安事变是蒋介石逼出来的,“九·一八”事变后民族矛盾已经上升为主要矛盾,全国人民普遍要求抗日救亡。而蒋介石却顽固不化地坚持剿共内战政策,并要张学良及东北军去执行。张学良经多次力谏无效后,为实现全民族共同抗日的目的,只有选择兵谏这一途径。
第二,西安事变与共产党人。张学良本人的党派意识不强,他曾有过很多反共言行,但只是为了适应形势。他在东北易帜时是集体加入国民党的,与国民党的关系并不深。张学良判断国内政治的标准是以是否对国家、民族、民众有利。事变前,他由于不满意蒋介石的“攘外必先安内”政策,已经与共产党建立了联系,并达成逼蒋、联蒋抗日的共识。发动西安事变并没与共产党人商量,事变后他约共产党派人到西安共商国事。张学良和周恩来与蒋介石、宋美龄、宋子文经多次商讨,最终达成和平解决西安事变的协议。
第三,亲自送蒋回南京的得失。张学良亲自送蒋回南京,蒋上演了一出“审、判、赦、囚”的政治戏,张从此失去自由,被软禁长达半个多世纪。因此有人说张学良对蒋认识不清,政治上不成熟。实际上他对蒋介石将对他采取惩治是有充分的思想和心理准备的,他也做好了承受一切的准备,但对软禁半个多世纪是没想到的。张学良个人失去了自由,却换来了国内的和平,换来了全民族共同抗日局面的出现。
第四,对张学良发动西安事变的评价。西安事变使内战、分裂的局面停止了,自民国以来第一次实现了政治和军事上的统一;西安事变使全国人民要求抗日的愿望得以实现,一场全国规模的抗日战争是从这里开始得到充分体现;西安事变使张学良自“九·一八”以来一直追求的抗日愿望、主张得以实现,这是他个人价值的最充分体现;西安事变在中国近现代史上的作用和地位,也确定了张学良在中国历史上“民族英雄”、“千古功臣”的历史地位。
张学良生于1901年,2000年6月3日,张学良研究会在夏威夷召开“张学良国际学术研讨会”,并祝贺他百年华诞。张学良堪称“世纪老人”,他是20世纪中国历史的见证人、推动者。在20世纪中国他曾三次改变历史走向,推动历史向前发展。张学良尽管也有不足、缺点和错误,但在民族大义面前,他不惜牺牲个人和集团的利益,因此他无愧于“民族英雄”、“千古功臣”的称号和他应有的历史地位。
(胡玉海,辽宁大学历史系主任、教授)
文博/陕西省文物事业管理局,西安碑林博物馆,秦始皇兵马俑博物馆主办.-西安:陕西人民出版社,2001·12·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