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图书论著>核心书架>杨虎城将军

  


杨虎城将军-态度不一 实力派的动向

米暂沉

 
    地方实力派处于杂牌的地位,与蒋介石都有一定的矛盾,当蒋成为阶下囚的消息传开后,他们的表现都十分活跃。实力派中的多数是同情张、杨的,但态度鲜明的支持者却为数不多。

    桂系除派代表刘仲容驻西安联络外,李宗仁、白崇禧以及李济深等还于十六日联合发表通电,主张:一、西安事件用政治解决;二、统一抗日战线,立即对日宣战;三、反对独裁政治,确立举国一致之政府;四、出动攻击西安之中央军,从速移开绥远前线;五、广西军一部北上援绥。在李宗仁、白崇禧给张、杨的电报中,还有“虽救人自溺,在所不惜”等语。李济深十五日致电国民党南京政府各要人,电文如下:

    顷闻陕变,震惧莫名!诸公国家柱石,定能措置裕如。惟际兹强寇压境,危亡即在目前,至盼号召全国所有力量,一致对外,方足以挽救危亡,若再另起纠纷,豆萁相煎,是真使国家民族陷于万劫不复之境矣。心所谓危,敢贡区区,伏维详察!

    十八日,李济深又致电各地方当局:

    陕变事起,曾于删日通电主张,集中全国所有力量,一致对外,以免另起纠纷。不图讨伐令忽然而下。值兹强邻压境,国家民族,危在旦夕,方谋解救之不暇,何忍再为萁豆之煎。况汉卿通电各项主张,多为国人所同情者,屡陈不纳,迫以兵谏,绝不宜以叛逆目之。而政府遽加讨伐,宁不顾国人责以勇于对内,怯于对外?况以国家所有军队,应用以保卫疆土,尤不应供私人图报复也。务望顾念大局,收回成命,国家民族,实利赖之!事关存亡,直言无隐。临电不胜迫切之至。务祈以国为重,一致主张,督促政府,以挽危局,切祷。

    处在绥远抗日前线的傅作义,毫不犹豫地向张、杨派去的代表表示:停止内战、一致抗日是完全正确的,我对张、杨两公此举,决心拥护到底!并决定亲自前往西安与张、杨“共患难”。

    四川的刘湘除派代表黄慕颜住西安联系外,态度和广西方面接近,但在公开的表态中却有些模棱两可。在他十八日的巧电中,提出“拥护中枢、抗御外侮、弭息内争、营救领袖”四端,又有“西安事变,已使我御侮救国工作,蒙莫大之打击”,“破坏内部之团结,消失对外之力量,以此救国,适速其亡,劫持之者,苟念及此日之艰难,亦应知所为之非是”等语。但他却借此机会收缴了蒋介石派驻成都的宪兵的武装,并控制了在成都的中央军校和国民党四川省党部。

    北方的宋哲元、韩复榘采取了典型的两面派手法,他们对蒋介石恨之入骨,却又畏之如虎;对西安活捉蒋介石欢喜若狂,但对张、杨要求他们对事变表示支援或通电表态,却又措词推诿,以静观事态的演变。宋、韩在事变初期,对南京政府的所谓讨伐,还公开表示拥护。宋十四日向南京政府表态说:“西安叛变,义无反顾,誓以血诚,在中央统一指挥之下,惟命是从。”韩更宣称:“张汉卿被共匪利用,构煽异动,举国痛心,应请中央迅速戡定变乱,营救委座,贯彻剿匪主张。”宋致张、杨电文中也有“希望注意领袖安全,勿为共产党所利用”等语。据西安方面派赴济南的代表来电说:韩之所以如此,是恐蒋再起不利于己,对联合战线亦有意见。至十二月二十三日,宋、韩发表联合通电,态度有所变化,提出“万不容在国难严重之际,再有自伐自杀之行动”,“目前急务,约有三大原则:第一、如何维持国家命脉?第二、如何避免人民涂炭?第三、如何保护领袖安全?以上三义,夙夜彷徨,窃维处穷处变之道,迥与处经处常不一,似宜尽量采取沉毅与静耐,以求政治妥善通适之解决。”

    阎锡山的态度较为奇特,表现了他老奸巨猾的特点。在张、杨几次电报催促下,他拖至事变的第三日,才发出致张、杨的寒电:

    两兄震机电及汉兄元未电诵悉,环读再三,惊痛无似!弟有四个问题,质诸兄等:第一,兄等将何以善其后?第二,兄等此举,增加抗战力量乎,减少抗战力量乎?第三,移内战为对外战争乎,抑移对外战争为内战乎?第四,兄等能保不演成国内之极端残杀乎?前在洛阳时,汉兄曾涕泣而道,以为介公有救国之决心,而方法上有所矛盾。今兄等是否更以救国之热心,成危国之行为。记曾劝汉兄云:今日国家危险极矣,不洽之争论,结果与国不利,当徐图商洽。不洽之争论尚且不利国家,今兄等行此断然之行为,增加国人之忧虑,弟为国家,为民族,为兄等,抱无限之悲痛。请兄等谅察,善自图之。

    该电阎锡山同时抄发南京,并在报纸上公开发表,实际成为阎向西安和南京双方表态的电报,然而却谁也无法从中确切把握阎的真正态度。在张、杨的代表到达太原后,阎锡山说:“我爱护国家,爱护蒋委员长,爱护汉卿与虎城,爱护抗日部队。”他在接见新闻记者时又说:“余生平最大痛苦,除父丧外,即以此为最。”此后,阎还非正式地向张、杨提出把蒋介石解往太原,由他监护处理的妙想。张、杨说:“绝不能让阎老西儿捞这一票”,对此未加理睬。蒋介石获释后,阎又说:“既有今日,何必当初。”这些充分表明了阎锡山的为人。

    云南的龙云,贵州的王家烈,基本上与刘湘采取一致的立场。

    宁夏的马鸿逵、青海的马步芳、湖南的何键等,都一本其对南京政府惟命是从的态度,坚决反对西安事变,拥护讨伐。

    广东的余汉谋十五日致电张学良云:

    ……自绥战爆发,国人正一致渴望彻底抗日,救亡图存。乃前方之捷报方传,肘腋之变突起,动摇国脉,诚足痛心。凡我同胞尤深惋歉,亟盼幡然彻悟,速奉委座回京。然后诸事可以而解决……

杨虎城将军/米暂沉著.--北京:中国青年出版社,199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