序号 |
名称 |
881 |
《张学良:毁誉由人》序言/ 刘济民 //炎黄春秋, 2007.5 |
882 |
张学良“代蒋受过说”新论 /王剑华// 唐都学刊, 1999.2 |
883 |
张学良“贩依”基督? /纪梅// 咬文嚼字, 2004.3 |
884 |
张学良“临潼兵谏”抉择之探析/ 季云飞// 江海学刊 ,1996.4 |
885 |
张学良爱国爱民思想发展轨迹/ 杨小东// 侨园 ,2003.3 |
886 |
张学良爱国诗词简论/ 何联华 //中南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1996.4 |
887 |
张学良爱国主义精神的显著特点 /马尚斌// 呼兰师专学报, 1999.4 |
888 |
张学良爱国主义精神述评 /韩新路 //中华女子学院山东分院学报 ,1999.2 |
889 |
张学良爱国主义精神述评 /石玉平// 理论导刊 ,1999.9 |
890 |
张学良从东北易帜到西安事变的思想转变/ 张梅玲 //辽宁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1988.5 |
891 |
张学良促阎谏蒋联共抗日/ 李蓼源 //人民政协报 ,2000.08.15 |
892 |
张学良大义拒营救/ 孔宪东 ,温玉堂 //纵横, 2000.4 |
893 |
张学良的“不归路”(之一)——从“剿共”到联共/ 奎松// 百年潮, 1997.1 |
894 |
张学良的“少帅府”/ 徐崇玉// 西部人, 2004.3 |
895 |
张学良的爱国情怀/ 樊丽明// 东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3.1 |
896 |
张学良的爱国主义精神永垂史册──纪念西安事变60周年 /柴再顶,林乡云 //天中学刊 ,1996.3 |
897 |
张学良的爱国主义思想与实践 /王文鸾// 广西右江民族师专学报, 2004.2 |
898 |
张学良的爱国壮举──纪念西安事变六十周年 /李艳玉// 文博, 1997.1 |
899 |
张学良的爱国壮举——纪念西安事变六十周年/ 李艳玉// 陕西档案, 1996.6 |
900 |
张学良的处世之道 /赵东阜// 兰台世界, 1998. |
901 |
张学良的二三事/ 张汝舟,郭锋// 辽宁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1982.1 |
902 |
张学良的个性特征与西安事变 /朱正业// 淮北煤炭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5.2 |
903 |
张学良的个性与西安事变 /李精华 //理论探讨, 1997.1 |
904 |
张学良的抗日爱国思想及其时代意义/ 邱秀华,樊丽明, 刘双// 东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5.6 |
905 |
张学良的民族观 /杨小红// 兰台世界, 2001.1 |
906 |
张学良的青年价值观/ 于桂荣// 东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3.5 |
907 |
张学良的情感生活——世纪老人多采人生(连载一)/ 赵杰// 炎黄春秋, 2001.12 |
908 |
张学良的人生观/ 杨小红// 辽宁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0.3 |
909 |
张学良的身后传奇 /王海晨 //决策与信息 ,2002.11 |
910 |
张学良的生死之交黄显声将军/ 黄丽敏// 文史精华, 2002.6 |
911 |
张学良的外国顾问端纳/ 陈惠芳 //福建党史月刊, 2003.9 |
912 |
张学良的文化人格/ 白玲玲// 延安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1.1 |
913 |
张学良的现代民主意识与西安事变的历史进程 /肖建杰,崔晓麟// 广西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6.6 |
914 |
张学良的心腹谋士黎天才/ 无文 //炎黄春秋, 2001.8 |
915 |
张学良的政治生涯与蒋介石 /卢粉艳 //渭南师范学院学报, 2001.S1 |
916 |
张学良对东北文化事业的贡献/ 金凤,韩松 //黑龙江史志 ,2007.3 |
917 |
张学良对蒋介石“攘外安内”政策认识转变的原因评析/ 张小荣,梁正保,白月梅// 陕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4.S2 |
918 |
张学良对日本记者谈“九一八"事变/ 张天华// 军事历史 ,1999.3 |
919 |
张学良对西安事变的内心自述 /窦应泰// 出版经济, 2006.5 |
920 |
张学良发动西安事变原因之浅析 /廖义军// 郴州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1997.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