邓颖超和张学良的通信
窦应泰
1991年3月10日,当张学良和夫人从台北桃园机场踏上飞美探亲之途的消息传到北京时,中共中央对这位著名爱国将领已获真正自由格外重视。党中央书记处特别注意到张学良在台北机场登机前对中外记者的谈话,他曾公开表示有回祖国大陆探亲的意向。邓小平获悉此事后,特别打电话给当时的中共中央总书记江泽民和国家主席杨尚昆,表示:“你们应该开个会,研究研究这个问题。”并对如何迎接张学良归来作了较为详细的指示。
为了欢迎张学良的归来,江泽民亲自在人民大会堂召开一次重要会议,出席这次会议的有中台办、国台办和中央统战部等部委的负责同志。在会上他传达了邓小平的电话指示,并对如何在张学良访美期间作好对这位重要统战人物归来的事宜,又作出进一步的安排部署。
根据邓小平和江泽民的相关指示,中共中央有关部门马上开始了紧张的准备工作。其中作了四项重要的安排:一是当年6月在北京为张学良举办91岁寿庆活动;二是纪念“九一八事变”60周年;三是派人去沈阳修葺张氏帅府和大帅陵,为张学良归来赴辽宁抚顺安葬其父张作霖的遗骸做好前期工作;第四,派出一位中央副部级以上的党内负责同志,亲自赴美国旧金山转达中共中央对张学良的欢迎之意,此人并具体负责对张学良归来的一切事物性安排。
前三项工作都进行得十分顺利。但是,究竟派什么人亲赴美国迎接张学良归来,中央在人选问题上遇到了困难。当时中央提出的副部级人选共有五六位之多,其中特别考虑到张学良从前东北军的旧部,如前铁道部长郭维城、军委负责人万毅、前全国政协副主席吕正操等人,他们都是我党内的老同志,也都与张学良将军有过特殊的战斗情谊。后经中央书记处的多次讨论,最后确定此任由吕正操赴美迎张。
吕正操出使美国的主要理由是,他是张学良的故乡海城人,东北军的旧部袍泽,早年吕正操在东三省讲武堂读书时,张学良又是他的老师。吕正操还是“西安事变”的直接参加者,他与张学良有着至深的私人感情。中央特别考虑到吕正操与所有拟定人选不同的是,他当时虽然已经从全国政协副主席的位置退了下来,但他是几位人选中地位最高的一位(享受副总理待遇)。在中央确定吕正操前往美国迎接张学良之后,邓颖超在中南海西花厅亲自召见了他。
此前邓颖超根据中共中央和邓小平的意见,已经以私人名义为张学良写了一封欢迎信。在当时由于邓大姐尚不知赴美欢迎张学良的中共代表究竟是谁,所以,她在那封信上对赴美的中共代表人名暂空。邓颖超写给张学良的信全文如下:
汉卿先生如晤:
岁月不居,时节如流。数十年海天遥隔,想望之情,历久弥浓。恩来生前每念及先生,辄慨叹怆然。今先生身体安泰,诸事顾遂,而有兴作万里之游,故人闻之,深以为慰。
先生阔别家乡多年,亲朋故旧均翘首以盼,难尽其言。所幸近年来两岸藩篱渐撒,往来日增。又值冬去春来,天气和暖,正宜作故国之游。今颖超受邓小平先生委托,愿以至诚,邀请先生伉俪在方便之时回访大陆。看看家乡故土,或扫墓、或省亲、或观光、或叙旧、或定居。兹特介绍本党专使同志趋前拜候,面陈一切事宜。望先生以尊意示之,以便妥为安排。
问候您的夫人赵女士。
即颂
春祺!邓颖超
1991年5月20日
屈指算来,这已是邓颖超写给张学良的第二封亲笔函件了。第一件是一年前张氏在台北举行90岁寿庆时她拟写的贺电。邓颖超的贺电是:
汉卿先生如晤:
欣逢先生九秩寿庆,颖超特电表示诚挚的祝贺。
忆昔五十四年前,先生一本爱国赤子之忱,关心民族命运和国家前途,在外侮日亟,国势危殆之秋,毅然促成国共合作,实现全面抗战;去台之后,虽遭长期不公正之待遇,然淡于荣利,为国筹思,赢得人们景仰。恩来在时,每念及先生则必云:先生乃千古功臣。先生对近代中国所作的特殊贡献,人民是永远不会忘怀的。
所幸者,近年来,两岸交往日增,长期隔绝之状况已成过去。先生当年为之奋斗、为之牺牲之统一祖国、振兴中华大业,为期必当不远,想先生思之亦欣然自慰也。
我和同辈朋友们遥祝先生善自珍重,长寿健康,并盼再度聚首,以慰故人之思耳!
问候您的夫人赵女士。
邓颖超1990年5月30日
张学良寿庆之日,邓颖超的贺电高高悬挂在台北圆山饭店昆仑厅祝寿的礼堂正中,引起海内外人士的一致关注。一年后,邓颖超又第二次亲笔写成邀请函,其语言也愈加诚挚热情,充分表达了中共老一代无产阶级革命家对这位离国多年爱国将军的敬重之情。
吕正操等人奉党中央之命,于5月23日悄悄从北京启程出发。一行5人直飞旧金山以后,才发现晚来了一步。原来张学良早在几天前即从此地飞往美国东部城市纽约访问亲友去了。留在旧金山的则是赵四小姐及她儿子张闾琳。在这里,吕正操只出席为赵一荻庆寿的活动,然后他率随员即刻飞赴纽约。
5月29日,吕正操首次在纽约曼哈顿贝祖贻夫人的住所会见了老上司、老乡长张学良将军。初次见面吕正操只是礼节性晤谈和赠送寿礼。第二天上午,吕正操在纽约曼哈顿一家瑞士银行的经理办公室里,避开所有外人和张学良进行一次长达一小时之久的单独谈话。他首先将邓颖超亲笔信交给张学良,张氏当时见了邓大姐的亲笔信,感慨万千,他顾不得使用放大镜,而是将自己发花的眼睛都贴近了那封信,反复看了两遍。然后才对吕正操动情地说:“周恩来我熟悉,这个人很好,请替我问候邓女士。”
然后吕正操向张学良转达了邓小平、江泽民、杨尚昆等中共中央领导人对他的问候。同时,吕正操向张学良表示欢迎他借赴美之便返回祖国大陆探亲访友的良好意愿。张学良听后颇受感动。但是由于事体重大,他一时没有作出明确的答复。在这次面谈中,张学良郑重地向中共代表吕正操表示他暂且不能返回大陆的矛盾心境。在谈到是否借此机会返回大陆的时候,张学良的态度十分明确,他说:“我这个人清清楚楚地很想回去,但现在时候不到,我一动就会牵动大陆、台湾两个方面。我不愿意为我个人的事,弄得政治上很复杂。”
在随即开始的各界人士为张学良的祝寿活动中,中共代表吕正操考虑到种种不便,他并没有出席这类公开的活动。但是,6月4日,张学良在纽约的祝寿活动结束以后,由他主动提出再次会晤中共代表吕正操。这次会面的地点,则选在中国常驻联合代表团团长李道豫大使的官邸进行。
这次张学良和吕正操的谈话整整持续三个小时,谈话的范围也相当广泛。吕正操着重向他介绍了中国共产党一国两制,和平统一祖国的大政方针,张学良对中国共产党上述主张深表赞同。并希望在自己的有生之年能为祖国和平统一尽微薄之力。在这次谈话中,张学良向吕正操表示:“我过去就是做这件事的,我愿意保存我的这个身份,迟早有一天会用上。我虽然90多岁了,还有用得着我的地方,我很愿意尽力。作为一个中国人,我愿意为中国出力。”
尽管张学良坦率向吕正操表露不能马上返回祖国探亲的意识,但他仍亲自执笔给邓颖超写了一封回信。从这封信里不难看出张学良虽心里矛盾重重,但希望归返故乡之心依然十分强烈。张学良在信中写道:
周夫人
颖超大姐惠鉴:
来美交下尊札,无限欣快。又转达中枢诸公对良之深厚关怀,实深感戴。良寄居台湾,遐首云天,无日不有怀乡之感。一有机缘,定当踏上故土。
敬请代向中枢诸公致敬。
另转请转陈愚见。
肃此
敬颂
夏安
张顿首再拜
六月二日
张学良在纽约出席旅美华人为他举行的寿庆活动后不久,即与夫人赵一荻于1991年6月27日经夏威夷飞回台湾。并没有像他刚从台北出来时对记者说的那样爽然:“我不排除到东北的可能性。大陆是我的老家,我当然愿望回去。”而是原路回到他在台北郊区的寓所,继续过起了隐居的生活。
张学良为什么已有回国之机,却又不肯返回祖国大陆?对此海内外媒体议论纷纭,其中香港《信报》记者以专访方式发表了题为《张学良动向:先回台湾再作道理》一文,道出外界无法知晓的内幕,该文说:“张学良以他的行动证明他为人重义,舍弃从美国径赴大陆,早日了却扫祭亡父墓庐,并一偿半个世纪多渴望亲睹家乡面貌的愿望。……据接近张学良的人士透露,他这次在纽约与吕正操见面,留下了很好的印象。这次中共派吕正操到美参加为张祝寿,与张接触,可谓高招。在吕正操向少帅表示大陆的人,特别是东北家乡的人都热切欢迎少帅早日回去看看时,张学良心有难处地委婉谢拒了。他在纽约三个月的停留期间,外界包括美国方面都注视他在中国统一、两岸和谈中会扮演什么角色?可以看出,在纽约方面,美华协会发起为他隆重庆寿以前,他是避谈统一的,即使接受记者访问,也只谈东北军旧事。直到6月3日庆寿以后,公开露了面,而且与中共人士晤见。在6月13日接见记者采访,被问到能够替国家统一作什么贡献时,张学良微笑了一下说:‘我现在是闲云野鹤,我真能有什么贡献吗?我还是那么说,只要对国家民族有贡献的事,我都愿意去做。’张学良还告诉国民党‘不要怕和共产党谈。’……”
张学良晚年虽然一直想回祖国,特别希望有一日重踏东北故土。然而由于种种原因,他在生命最后一息也没实现暮年之愿。不过,尽管他没有回到祖国,但他在心里始终感激中国共产党,感激包括邓颖超在内许多老一代中国共产党人对他的厚爱。张学良晚年和邓颖超的珍贵通信,就是这种友谊的历史见证。
张学良遗稿:幽禁期间自述、日记和信函/窦应泰.-北京:作家出版社2005 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