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人物志>中共方面>周恩来>周恩来参考书架>周恩来在陕西纪事

  


怀念篇-周总理陪外宾访延安

刘民立

                                    
  1973年6月8日至11日,周恩来总理陪同外宾在西安、延安参观访问。我有幸参与了接待工作,多次聆听了他老人家的教诲,特别是6月10日晚,他在结束延安访问时和省委负责同志的谈活,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周恩来总理十分关心延安和陕北建设。在延安欢送外宾的宴会上,周总理祝酒时说,感谢延安人民哺育了我们,使我们取得了全国革命的胜利。20多年了,延安农业生产发展缓慢,农业没有过关,政府对延安、陕北支持不够,对不起延安人民。总理在外宾面前,为地方同志承担责任,我们在场的同志都十分感动。在结束访问时,周总理说,你们搞梯田,要舍得花力气,三年不行搞五年。从飞机上看陕北的黄土高原,土质很好,四边种树修梯田,这是最好的地方。你们要种树,种核桃,要种苹果。延安地区的“五小”工业,原料要自力更生。瓦窑堡的煤那么多,要想办法开采,无论如何陕北要在三五年内搞上去,不然等于空话。还有榆林、绥德、米脂、吴堡、佳县、三边、横山,也是陕甘宁边区的一部分嘛,如果中央帮你们,主要是这两个地区。在吃中午饭时,周总理听到延安地区负责同志许效民说粮食五年可以翻一番,总理立刻伸手和许效民同志握手,并叫拿酒来和延安的同志碰杯。他亲切地说,为延安粮食五年翻一番干杯!你们粮食翻了番,我们一定再来延安。今天,在延安粮食翻了番,建设有了起色的时候,我们应该“家祭无忘告乃翁”,告慰周总理在天之灵。    
  在参观延安革命历史纪念馆时,周总理针对“文革”中否定一切的“左”的思想,他指示在党史展览宣传上体现的人太少,内容要补充。周总理说,你们这里只有两个地方有总司令(朱德),一张是和毛主席看地图,一张是七大会场。还有许多人,如刘伯承、邓小平、陈毅同志的像都没有了嘛!新四军的命令,只是因为刘少奇是政治委员才有,连7个师师长的名字都没有了(总理一一念了7个师师长的名字)。有些人犯了严重的错误,要揭露,但要允许改正,改了就好了嘛!董老和毛主席在一起的照片只有一张,还有任弼时同志,贺龙也要给恢复名誉。周总理说,毛主席看了古巴代办关于井冈山展览对朱德同志南昌起义作出正确评价的建议,认为很对,符合唯物辩证法。这个事不能怪你们,也不是一个地方的问题,我回去向毛主席汇报一次,怎么办再告诉你们。
  在陪外宾参观杨家岭中央旧址时,周总理走到他自己住过的窑洞时,很快地走开了,外宾问他时,他谦虚地说,这没有什么可看的。他在参观延安革命纪念馆时给在场的同志讲,邓颖超同志的意见,我们的住处不展出,除非把所有的人住处都标出来以后再说。
  在结束延安访问时周总理说,陕北要树刘志丹。陕北是革命的根据地,我们是从这里出发取得全国革命胜利的。当然高岗的所谓没有陕北就没有中央完全是胡说。没有毛主席革命路线,他的头都掉了。“左”倾路线之下,逮捕刘志丹时,通讯员把信递给刘志丹,刘志丹看了后说你送到军部,我自己去,他单身匹马到瓦窑堡,是一个真正共产党员的气概。要是高岗他就跑掉了。刘志丹放出后我同他谈话,他一点怨气也没有,这个同志思想非常纯朴。东征时我和他在一起,部队到清涧后,群众来看刘志丹,一个瞎老汉看不见,跑到窑洞去要摸一摸刘志丹。这说明刘志丹和陕北人民是紧密相连的。
  在看了延安为外宾演出的晚会后,周总理说,节目基本是好的,但有点美中不足。你们的节目缺少针对性。你们是欢迎外宾的演出,但除了一个节目外,没有欢迎外宾的内容,每个国家都有他们的自尊心,要尊重人家。《军民大生产》、《绣金匾》、《小八路见到毛主席》,都是讲我们自己的。过分宣扬自己就是没有国际主义精神。
  在参观展览馆看到1942年大生产运动后一节时,周总理问讲解员会不会唱南泥湾,讲解员说会唱,当讲解员在现场唱南泥湾歌曲时,周总理脚踩着节奏,手打着拍子和在场的人一起唱起来,心情和群众完全融合在一起。
  在陪同外宾参观西安碑林历史博物馆时,周总理看到秦朝水利图时说,2000多年前,我们的祖先就重视搞水利。在看到秦朝刑法部分时,总理讲,是不是以后有人对秦始皇有意见,写得这么厉害。参观博物馆后对省委负责同志说,碑林有些碑子很珍贵,但光线不好,看不清楚,人要站得很近,以后你们可以在大雁塔附近搞一个新的博物馆,光线搞好一点,把碑子搬过去。
  1973年周总理来西安时,他的病情已经很严重了,但他丝毫不考虑自己的身体,以只争朝夕的精神,忘我地工作。在陪同外宾访问西安、延安的整个过程中,周总理总是起早熬黑,有时甚至通宵达旦地工作。就6月9日访问延安的这天来说,早上7时多起床,9时多乘飞机从西安出发飞往延安,白天参观、座谈,晚上陪同外宾看演出,演出结束后又找省、地区负责同志谈话,谈话结束时,已经是6月10日凌晨1点多了。这一天整整工作了18个小时。我清楚地记得那夜周总理谈话结束后,和在场的同志一一握手告别。我看到周总理疲倦的身子,实在不忍心打扰总理,故意走在最后,但总理看到后仍然站在门口等我,当我抓着周总理亲切而软弱无力、热汗津津的双手时,我的心几乎碎了。
  在革命战争年代里,周恩来总理同党中央、毛主席一起,曾经在延安生活战斗了十三个春秋,延安儿女对周总理有着深厚的感情。周总理无论在西安、延安访问,总是有数十万群众夹道欢迎,以见见总理为最大的幸福和欣慰。当总理参观完枣园、杨家岭回宾馆途中,群众发现总理乘坐的轿车,马上把轿车围个水泄不通,寸步难行。在这种情况下省地负责同志和工作、保安人员人人心情紧张,又非常激动。我们在总理轿车周围,一面向群众做工作,一面疏导群众让路,把轿车缓缓地向前推进。从王家坪到延安凤凰山宾馆,不到二里路段,整整走了近一个小时,中午休息时,总理叫上他的司机、警卫上宝塔山参观,途经延河,车子陷进淤泥,当我们赶到时群众已挤满了河道,有好几万人。得到消息晚的人还在从四面八方奔来。大家谁不想见见敬爱的周总理啊!它说明了党和群众的血肉联系,说明了延安人民是多么热爱周总理啊!
  

周恩来在陕西纪事/中共陕西省委党史研究室编.--西安:陕西人民出版社,1998.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