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共产党的特别党员:赵寿山将军-三十五 毛泽东批准入党(下)
王宇明
12月上旬某日下午2时许,郝克勇由西北局副秘书长杨清(欧阳钦)陪同到枣园向毛泽东汇报。头一次没有汇报完,以后又接连汇报过几次。在座的有党中央和西北局的负责同志任弼时、高岗、贾拓夫等。
郝克勇按照赵寿山军长和工委批准的汇报提纲,向毛主席详细地汇报了三十八军北抗日寇、南斗重庆,在日蒋两种力量的夹缝中求生存和求发展的情况,重点汇报了党的统战工作和党的建设两个问题。
毛泽东一边听,一边做记录,不时插话询问某些事情的细节。他特别对三十八军主要将领的历史背景、思想动态感兴趣,反复进行了解和考察。
当郝克勇汇报赵寿山军长的情况,讲到他要求入党时,毛泽东高兴地抬头“噢”了一声,说道:“要求入党,好啊!”
毛泽东对赵寿山的情况是比较了解的。1935年10月,党中央经过长征到达陕北后,很快开展了对十七路军的统战工作,他亲自给杨虎城、杜斌丞、孙蔚如写过信,先后派汪锋、王世英和他的秘书张文彬到西安与杨虎城谈判,并订立了互不侵犯、共同抗日的协议。西安事变后,他多次听取陕西省委和三十八军工委关于赵寿山和三十八军情况的汇报。1938年初,赵寿山访问延安时,毛泽东也曾会见过他,并进行过长时间的深入交谈。他认为,抗战以来,赵寿山经历了第一次和第二次反共高潮的严峻考验,表现一直是好的。今天提出入党申请,这是合乎规律的发展。对这样的同志,我们不应采取关门主义态度,而应敞开大门,热烈欢迎。
毛泽东对郝克勇讲道:“好吧,这是一个严肃的组织问题,请你详细地讲一讲。”
郝汇报道:“赵寿山军长要求入党的心情是很迫切的。在我来延安之前,他找我接连谈了好几次。在最后一次谈话时,出人意料地向我详细地谈起他的身世和历史,谈了他多年来追求真理、追求进步和党中央领导同志关心教育他的情况,最后很郑重严肃地要我代表他向主席提出申请入党的要求。他还记忆犹新地对我说:在西安事变后,他的部队曾和红一、二方面军在三原会师,与红军领导人朝夕往返,获益甚多。一次,彭总、任弼时、杨尚昆等同志由云阳镇来三原会见赵寿山。当时,赵对放蒋回南京一事不大理解,心存疑虑。经过彭总、弼时同志去耐心解释后,他的疑虑顿失,心情格外高兴。遂叫照相馆来人,就在他司令部的院子里同红军领导人合影留念。照相毕,彭总握住赵的双手,风趣地说:‘赵司令,你可叫蒋介石抓住啦,你这是通匪有据啊?’赵寿山则认真地说:‘我不怕。请你报告毛主席,我不是通匪,我还要上山参加哩。’”
毛泽东听到这里高兴地笑了,侧身问任弼时同志:“是这样的吗?”
任笑着说:“是的。当时我也对赵讲过,我们是红军,照完相就走了,可不要给地方的同志留下麻烦噢。”
毛泽东高兴地点了点头,转过身来又对郝克勇说:“很好。你接着讲。”
“赵寿山还说,从那时起,多年来,他不仅与党保持了密切的联系,而且实际上是保持了领导与被领导的关系,但一直没有得到批准入党的答复。为此事,他曾问过杨明轩同志。杨告诉他:共产党不是青红帮,随便说一下就可以入党的。你必须郑重地提出申请,履行按党章规定的入党手续,才算入党 (毛泽东插话:讲得好!)。他这才明白过来。所以,这次特意委托我正式向毛主席提出入党申请。”
毛泽东听到这里,欣喜地说:“还有这样生动的故事噢!”他又点燃了一支香烟,深深地吸了几口,扫视了一下在座的同志,然后对郝克勇说道:“赵寿山军长的入党问题,是一个原则性和灵活性相结合的大问题。你可以根据你了解的情况讲讲你的意见嘛。”
郝克勇略加思索,胸有成竹地讲道:“根据我了解的情况看,他有三条可以入党。”
毛泽东满有兴趣地“噢”了一声,伸出他那宽大的左手掌问道:“这第一条?”
郝:“赵寿山是十七路军中著名的抗日爱国将领。他最早的响应我党《八一宣言》,热烈拥护党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政策,不仅是参加西安事变的重要将领,而且在抗战中和八路军密切配合和互相支援。尤其是主席在延安接见之后,他的政治思想有了巨大的进步,坚决执行主席指示,坚持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在部队中大量吸收和重用共产党员和进步分子;大办干训班、教导队,培养了大批新干部;学习八路军治军经验,开展了新式整军运动,把三十八军这支国民党的旧军队改造成团结进步、联共抗日的劲旅。赵寿山军长的觉悟和进步是实实在在的。”
毛泽东屈了一个指头,说:“好!这是第一条。再往下讲。”
郝:“赵寿山与党在巩固部队、保存实力、争取生存、外抗日寇、内计重庆诸方面,有着共同的利益基础。赵所以能由五十一旅旅长当上十七师师长,又由师长当上三十八军军长,表面上当的是国民党的官,实际上当的则是由我们共产党员撑腰的官。”
毛泽东又屈了第二个指头,说:“在北伐战争时期也有过这样的先例。你讲第三条。”
郝:“赵寿山也清楚地知道,三十八军的人事权、财权以至兵权,绝大部分都掌握在共产党员的手里。而这些党员大部分又是由他亲自培养出来的坚决执行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政策、拥护抗日、团结、进步方针的中坚力量。赵寿山只有依靠共产党继续坚持抗日,才能在日蒋两种力量的夹缝中求得生存与发展。否则,要么被国民党分化瓦解掉,要么被日寇消灭。除此之外,别无他途。”
毛泽东听完,屈了第三个指头,许久没有伸开。他也没有做声,只是不住地吸着香烟。过了一会儿,他才缓缓地说道:“事情正是这样的。三十八军军长赵寿山和我们党有两个共同的利益基础。一是要共同抗日;二是要共同对付蒋介石的分化、瓦解、吞并以至消灭的阴谋。”“赵寿山领导的三十八军和八路军的利益是一致的,和党的利益是一致的。”“要告诉他,党中央是相信他的,是不会忘记他的。党的重大决定都要和他商量。”①
这时,毛泽东又点燃一支香烟,深深地吸了几口,然后郑重地说道:“中央原则上同意赵寿山的申请,可作为一个特别党员。”②“为了防止暴露,不举行入党仪式,不办理入党手续,在党内不公开。待时机成熟后再追认党籍。党龄可从‘双十二’算起。”③
在座的中央和西北局的负责同志的脸上都为赵寿山的进步绽出一缕微笑。
毛泽东把一截烟灰轻轻地弹到烟灰缸里,又对郝克勇叮嘱道:“你回到前方后,请代我向赵寿山军长问好。要向他传达好党中央的指示。请他不仅要做好三十八军的工作,而且还要特别注意做好孔从洲、李兴中、陈硕儒等西北军将领的工作。还要鼓励孙蔚如出面向蒋介石做工作、作斗争。对国民党的腐化堕落现象和社交应酬,要同流不合污,防止部队腐化,又不要标新立异,孤芳自赏,以免暴露。同时,一定要搞好军民关系,做好群众工作,这是你们能否生存的根本条件。”④
1943年3月,郝克勇由延安回到河南荥阳苏寨三十八军军部。在当天晚上,他就遵照毛泽东的指示,向赵寿山军长详细地传达了党中央、毛泽东对三十八军工作的重要指示,传达了毛泽东批准他入党的喜讯和毛泽东对他的亲切问候。同时,向他公开了三十八军地下党员(300多人)名单,并一起研究了贯彻执行党中央指示的措施和办法。
人逢喜事精神爽。党中央对赵寿山的信任与关怀,特别是毛主席批准他入党的喜讯,使其感到无比欣慰与高兴。他欣慰的是自己经过艰难曲折与苦苦追求,终于在48岁的时候,找到了中国共产党,使自己的政治生命获得了新生。他高兴的是从此在人生的道路上,在北抗日寇、南斗重庆的斗争中有了依靠,有了方向,有了力量,革命斗志更加坚定。
这天晚上,赵寿山格外兴奋与激动。他让雷副官拿来好酒,和郝克勇边喝边谈,兴致极浓。他看完党员名单后,十分满意而兴奋地说:“好啊!你们公开的这些党员,除个别人外,大多数都是我喜爱的干部,也都是我早已略谋着(陕西方言:猜想着)的共产党员。”
在谈到自己已是一个光荣的共产党员时,他兴奋地站起来,在室内踱了几步,然后看着郝克勇意味深长地说:“我这个屁红子党员,实际上也是染房娃的裤子——不染自染的党员。毛主席批准我入党,不仅是人为,而且也有天意。你说对吗?”
①范明:《回忆毛主席对三十八军地下党工委工作的指示》,《党的文献》,1995年第6期,第30页。
②特别党员是指由党中央直接接收的党员。从党的二大到八大,党章均规定党中央有权直接接收个别同志入党。在这个时期,党中央接收的特别党员有叶挺、邹韬奋、赵寿山、续范亭、郭沫若、许广平等。
③范明:《毛主席批准赵寿山入党》,《党的文献》,1995年第4期,第61页。
④范明:《回忆毛主席对三十八军地下党工委工作的指示》,《党的文献》,1995年第6期,第31页。
中国共产党的特别党员:赵寿山将军/王宇明著.—西安:陕西人民出版社,2001.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