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共产党的特别党员:赵寿山将军-三十四 毛泽东批准入党(上)
王宇明
1942年11月7日夜,赵寿山军长突然接到中共中央毛泽东主席给他的电报:①
勤兄:
(一)可否派贵处郝克勇和我一谈,请裁复。
(二)今后通报改用公明勤②三字。
弟公叩虞辰③
在赵寿山正苦于与党中央联系不上的时候,毛泽东的来电给了他一个惊喜。他兴奋地拿着电报进入内室,掩上门,一个人边看边想:毛主席亲自给我拍电报,指名要郝克勇去延安向他汇报部队的情况,这说明党中央、毛主席对我对三十八军的关怀与重视。目前国` 共两党的关系又日趋紧张,蒋介石国民党对三十八军的瓦解与迫害日益加剧。在此种情况下,毛主席亲自规定联络代号,这是为了保密,为了加强党中央与三十八军的联系。想到这里,赵寿山由衷地感到欣慰。他禁不住地点头自语:“这就好了!这就好了!”
一电激起千层浪,漫漫往事涌心头。
这天夜里,赵寿山心潮起伏,思绪万千。他考虑向毛主席汇报的内容和要请示的问题,考虑如何向郝克勇好好交代,走哪条路线比较安全,叫他好好准备。但他考虑最多的是向毛主席申请加入中国共产党的问题。
赵寿山要申请入党决不是一时的偶然的想法,而且他长期追求进步、追求真理的必然抉择。他对共产党的了解与认识,大体经历了这样三个阶段:
1931年九一八事变后,赵寿山对蒋介石的对外妥协、对内内战的政策深为不满。1935年,日军企图侵占华北,进而灭亡全中国。与此同时,蒋介石又逼迫十七路军进攻陕北红军。面对外患内乱、国将不国的严重形势,赵寿山焦急苦闷,一筹莫展。就在这个时候,他在上海考察形势,遇到几位陕西籍中共地下党员杨明轩、杨晓初、赵葆华等人。在他们的帮助下,接受了中国共产党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政策,找到了救国道路。在他们的引导下,他还阅读了《社会发展史》、《政治经济学》和列宁的《国家与革命》等马列主义著作,新鲜的革命理论使他对共产党之所以进步、国民党之所以反动的问题有了比较深刻的认识,逐步树立了反蒋联共抗日的思想。这是第一阶段。
1936年西安事变时,杨虎城命令赵寿山(时任十七师五十一旅少将旅长)担任十七路军军事行动总指挥。他指挥部队解除了西安地区的蒋系反动武装,扣押了国民党十多名军政大员,为逼蒋联共抗日立了大功。赵寿山是幸运的。正是西安事变这个历史机遇,使他第一次见到了中共和红军的领导人周恩来、彭德怀、任弼时、贺龙等同志,在与他们的频繁接触与交谈中,对共产党和红军的性质、路线和任务有了直接和深入的了解与认识,并向彭总明确地表示了希望参加共产党的心愿。在中国的革命历史进程发生重大转折的时候,赵寿山的政治倾向也发生了根本性的转变。这是第二阶段。
1937年七七事变后,民族矛盾更加突出。赵寿山坚持联共抗日立场,在与共产党八路军北抗日寇、南斗重庆的革命实践中,他的政治思想觉悟有了进一步提高。1938年1月秘密访问延安时,毛泽东亲切地会见了他,给他详尽地阐述了中国共产党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政治路线,向他提出了“培养干部,改造部队”的建议,约定了日后联系的办法,使赵寿山在政治上受到巨大的启迪与鼓舞,政治视野更加开阔明朗。他当即向毛泽东明确表示,愿意接受共产党的领导,执行党的指示。正如他自己所言,延安之行成了他政治生命的新起点。这是第三阶段。
但在国共合作的高潮时期,赵寿山一度“觉得身为国民党高级将领,只求在抗战团结进步的方针下,与中共一道对民族对人民有所贡献,予愿已足。似无取得党籍增加不便”。④但是,蒋介石迫害十七路军、迫害三十八军、迫害他的罪恶行径,彻底打破了他的这种想法。
他回忆到,我们十七路军一直被国民党蒋介石视为“杂牌”部队,受尽了歧视排斥之辱,吃尽了分化、瓦解之苦。西安事变后,蒋介石对他对三十八军更加嫉恨与仇视。国民党特务机关认为“他思想左倾。西安事变时主张扣委员长。西安事变后,对杨被监禁极为愤慨,一直反中央,对委员长公开谩骂”。蒋介石则认为他“亲共”、“通共”、“溶共”,骂他是共产党的“应声虫”,“越训越坏”,“三十八军皆赤化”。因此, 1940年10月,蒋介石将整个第四集团军由中条山调到豫西,置于其嫡系汤恩伯部队的监视之下,进一步加紧了对三十八军的政治迫害。电令三十八军的37名旅团营连干部都是共产党嫌疑分子,要一律押送重庆、洛阳劳动营受审。赵寿山想这 37人都是他的政治军事骨干,若把他们都送进劳动营,都被打成共产党分子而加以处置,三十八军不就完蛋了吗?我这个军长不就完蛋了吗?他强烈地意识到,国共合作的前途愈加渺茫,敌我斗争已到生死关头,我还考虑什么呀!我还犹豫什么呀!蒋逼我反,我不得不反。参加中国共产党是我惟一正确的选择。
第二天晚上,赵寿山约见郝克勇。一见面就说:“延安来电报了,毛主席指名要你去汇报,你知道了吧?”
“我知道了。”郝答。
两人落座后,赵的双眸凝视着郝问道:“毛主席指名要你去汇报,你和主席熟识吗?”
“我和主席没有见过面。”郝答。
赵有点诧异地说:“没见过面,那为何点名叫你去延安面谈?”
郝答:“毛主席知道我和你的特殊关系。”
“噢!”赵又有点惊异地问道:“你给叔说,你究竟在党内担负什么责任啊?”
“代表党组织和你联系。”郝答。
“噢!原来是这样。这就好了。”赵高兴地点头道:“咱们部队的情况你都熟悉,由你去向毛主席汇报,我就放心了。”
赵寿山点燃了一支土雪茄烟,一边吸着,一边若有所思地说道:“这两年,蒋介石加紧了对咱们的政治迫害,搞得部队很紧张。我们第二次又派张西鼎去陕西省委汇报情况,请示方针,可是时至今日,不但人去未归,而且杳无音信。以后又托伍云甫(八路军驻西安办事处处长)询问过几次,也无回音,使人十分焦急纳闷。现在好了,毛主席来了电报,你可以作为我的代表,把咱们部队的情况如实向毛主席汇报,请毛主席给予指示。”
郝克勇(就是这次去延安汇报时毛泽东为他改名为范明,陕西临潼人,1932年入团,1938年转党。解放后任西藏工委书记、西藏军区第一副政委等职)是1938年由中共陕西省委派到三十八军做上层统战工作的。后任三十八军地下党工委委员。在蒙定军调走之后,由他负责工委工作。工委看到毛泽东要郝去延安汇报的电报后,也非常高兴,并决定由他与赵面议定夺。现在赵寿山同意他去延安向毛泽东汇报,自然十分高兴,不住地点头称好。
赵寿山对郝克勇这次赴延安汇报十分重视。临行前,他是千叮咛,万嘱咐,就汇报的内容请示的问题与郝克勇密谈了好几次。在最后一次谈话时,他郑重地讲道:“我要入党。请你到延安后代我向党中央、毛主席报告,我申请参加中国共产党。”
郝克勇在三十八军工作多年,深知赵寿山联共反蒋抗日立场坚定,旗帜鲜明,是十七路军高级军官中的左派将领。所以,今天听到赵寿山要求入党,他并不感到意外。遂高兴地说:“军长!我一定把你的入党申请报告毛主席。”
1942年11月中旬,郝克勇由一个排护送赶赴延安。进潼关后,先到临潼栎阳镇老家。翌日,即由中共陕西省委派来的交通员卫平把他送到泾阳县口子镇。当日午夜,秘密闯过国民党封锁线,经过马栏等地,于11月下旬到达延安,住在中共中央西北局招待所。
①《中国共产党在国民党第十七路军中的活动》(文献卷),陕西人民出版社1991年7月版,第253页。
②公明勤是毛泽东规定的通报代号。公代表毛泽东,明代表中共三十八军工委,勤代表赵寿山。
③虞,韵目代日,指7日。辰,旧式计时法,指7—9时。
④赵寿山:《自传》,《赵寿山将军》,中国文史版社1994年7月版,第421页。
中国共产党的特别党员:赵寿山将军/王宇明著.—西安:陕西人民出版社,2001.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