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人物志>事变中的陕西人>赵寿山>赵寿山参考书架>中国共产党的特别党员:赵寿山将军

  


中国共产党的特别党员:赵寿山将军-三十六 赈济灾民

王宇明

                   
  河南人民是多灾多难的人民。1936年6月6日,蒋介石下令炸开了花园口大堤,黄河改道,洪水泛滥,使300多万人民惨遭卷屋灭顶之实。1942年至1943年,中原大地又接连发生了旱灾与蝗灾,真是雪上加霜啊。当时,蒋介石嫡系汤恩伯部40万大军云集河南,横征暴敛,为非作歹,祸国殃民,被老百姓气愤地称为“水旱蝗汤,四大灾荒”,河南人民陷入水深火热之中,苦不堪言。
  赵寿山军长对人民群众的苦难,看在眼里,急在心里。面对如此严重的灾情,他十分焦急。为了有计划地开展救灾工作,他指示军部参谋处对部队驻地巩县、汜水、荥阳、广武四县的灾情进行深入调查,向他报告。
  关于巩汜荥广一带灾情之调查报告①
  案奉军座口喻,本科派员调查巩汜荥广一带之灾情,现报告如左。
  此次灾情实属百年不遇。三十年,夏秋两季,因天不雨即已歉收。该年种麦,三十一年收麦,更是滴雨不见。沟滩之地,尚可收三成,岭坡之地,则差几绝收矣。立秋之后,蝗虫大起,所过之处,寸草无存。再补再种,又逢蝻虫霜冷。巩汜荥广,皆为赤地,此地处于抗战前线,数十万大军云集于此,粮食草料均出于民。为完赋税,各级官员坐催立迫,刻不容缓。百姓课赋已不堪负担。平年吃糠咽菜尚且不饱,况值此大灾之年乎。
  目下百物价格下跌,惟有粮价逐日腾升。昔时一亩沟地可值小麦千斤,而今仅可换得豆饼一升;过去一头黄牛价值谷子一石,现一名妇女可易得谷糠五升而已。为求升谷之粮,中产之家典桑卖地,穷困之户,卖儿鬻女。集镇之上,桌椅箱柜,衣裳被褥,塞街填巷,无人问津;河洛之畔,水草雁屎,草根树皮,你争我夺,掠之一空。所到村落,不见户家炊造之烟;遥望原野,惟闻鸱鸟争尸之声。
  郑洛路上,男女老幼,如雁如蚁,相率西逃;公路两侧,饿殍相枕,沟豁为满。一路向西,弃婴随处可见,其婴大率,眼陷颧尖,身萎体缩,血色全无,仅有皮包骨头而已。计巩县目下外逃者已逾8万余口,饿死19000余人。仅县救济院就收容弃婴760余人。汜水玉门一乡,即饿死283人,抛弃婴儿144人。广武县已经饿死8072人,外逃者32018人,全县所余人口不足2万。荥阳外逃人数已逾5万人,所余10万民众大都奄奄待毙矣。更有甚者,目下瘟疫已起,其势之烈,更甚于洪水猛兽。所到之处,村落为墟,只怕开春之后,此疫大势难禁,如不早图良策,此地无噍类矣。
  此呈
  赵军长    
  第三十八军参谋处抚恤科
  赵寿山军长看毕报告,满眼泪花,心情沉重,他自言自语:灾荒太大了,老百姓太苦了啊!他想着如雁如蚁的灾民,扶老携幼,背井离乡,纷纷西逃,饥殍路旁的悲惨情景,不由得想起自己苦难的家史。因此,他强烈地意识到,天下的穷人是一家。老百姓是我的救命恩人。没有老百姓的帮助,就没有我的家庭,就没有我赵寿山的今天。没有人民群众的支援与帮助,三十八军就无法抗战,无法生存。现在,河南人民遭到百年不遇的大灾荒,我们作为革命军人,作为共产党人,一定要尽最大努力,与老百姓同舟共济,渡过难关。
  当日,赵寿山与工委的同志商量后,一方面将灾情电告党中央,一方面积极部署救灾工作。
  第二天下午,赵寿山军长召集十七师师长申及智、新三十五师师长孔从洲及军部各部门负责人开会,专门研究部署救灾工作。他首先让军务处长胡振家宣读了抚恤科《关于巩汜荥广一带灾情之调查报告》,然后就如何开展救灾工作的问题进行了认真地讨论。大家在发言中又列举了许多严重灾情,同时提出了许多具体的救灾意见和建议。最后,赵寿山军长集中大家的意见与建议,对全军的救灾工作提出了具体的要求和措施。他强调指出,我们是革命军人,抗日的部队,一定要关心老百姓的疾苦。搞好赈济灾民工作,密切军民关系,是我们坚持抗战、赖以生存的根本保证。他号召全军官兵紧急行动起来,积极投入抗灾救灾工作。
  主要进行了如下工作:
  (一)动员全军官兵,每人每天节约一两粮食救济灾民。另外,军部拨出军粮7万斤,十七师拨出7万斤,新三十五师拨出6万斤,一律赈济驻地灾民。同时拨出部分旧棉衣、棉被,帮助灾民度过寒冬。
  (二)赵寿山责令杨晓初(三十八军驻西安办事处处长、中共地下党员)在陕西关中地区筹购运回两车皮麦麸子及其他杂粮20万斤。在青黄不接之际,在军部、师部、团部驻地设立粥场,有组织地为饥民舍饭。
  (三)除一线部队外,各单位积极组织官兵帮助群众春耕秋收,挑水补种,扑打蝗虫;打扫环境卫生,预防瘟疫蔓延;参与维持社会治安,打击土匪歹徒,保护人民生命财产。
  (四)在各县收容了100多名在死亡线上挣扎的孤儿(一般在十二三岁)。根据赵寿山军长的指示,成立了一个娃娃连 (不敢叫儿童连,怕引出政治上的麻烦),由工委书记蒙定军任连长。使这些孤儿,不仅得以生存下来,而且受到革命思想和文化军事知识教育。赵寿山说:“眼下看,我们这样做是消耗,是累赘。但从长远看,他们既是兵源,又是预备军官。这也是为革命培养干部啊!”
  (五)各部队学习八路军开展大生产运动的做法,自己动手,种粮种菜,种瓜点豆,养羊养鸡,改善了部队生活,度过了灾荒,受到官兵们热烈欢迎。
  军爱民,民拥军。三十八军大规模的赈济灾民的工作,赢得人民群众的真诚爱戴与拥护。在对日作战中三十八军得到人民群众的大力支援,他们积极为部队征集军粮,运送弹药,修筑工事,救护伤员,军民关系,大为改善。当地老百姓高兴地戏称三十八军是“七路半”。1949年10月,赵寿山从北京参加第一届全国政治协商会议回来,在荥阳火车站月台上散步时,被站台上卖食品的群众认出来了,他们高喊:赵军长!赵军长!大家热情地围了上来,问长道短,有的把自己卖的食品拿出来给他吃,还叫他在荥阳住几天再走。一个年长者还深情地说:“赵军长啊!那年我们这里闹灾荒,幸亏有咱们部队帮助我们才渡过难关活了下来啊!”这个历史的小小花絮,则使赵寿山非常感动,久久难忘。
  ①赵现民:《黄河风》,作家出版社1995年11月版,第431页。
  

中国共产党的特别党员:赵寿山将军/王宇明著.—西安:陕西人民出版社,2001.05